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8953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7.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塔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Word格式.docx

本工程为住宅小区,为K1地块的K1-2、K1-3组成,是在K1-1施工进入尾声后开工的。

由9栋(7-17#)33层高层和2栋42/45层超高层住宅(10#、13#)及其附属配套设施组成,高层住宅为框剪结构,由两个相互连通的一层地下室连成一个整体。

栋号

建筑面积

层数

首层高

m

标准层

檐高

顶高

户型

7#

23639.28

33

5.1架空

2.9

97.9

107.55

2单元2梯4户

8#

13169.56

1单元2梯4户

9#

14899.17

5.8架空

98.6

104.75

1单元2梯6户

10#

22293.91

45

5.1围护

3.0

137.1

145.60

11#

12#

13#

21093.91

42

128.1

130.60

14#

15#

25231.62

2.9(第3层3.6m)

108.25

16#

13148.84

17#

18#

未详构筑物

S1

1812.87

2

5.1

S2

1741.49

2-3

地下室

31947.65

1

3.6/3.8

DA-1

95.93

DA-2

100.85

DB-1

119.41

门房

73.6

垃圾站

38.67

1.3工程进度计划简介

楼号

开工日期

正负零

售楼节点

封顶日期

外架拆除

竣工日期

2012-12-08

2013-1-25

2013-4-30

2013-7-30

2014-3-31

2014-7-21

2012-12-17

2013-1-22

3

2012-12-22

2013-1-27

2013-5-5

2013-8-5

2014-4-5

4/5/6

2013-3-1

2013-4-13

2013-7-6

2013-10-4

2014-6-28

2014-9-18

7/8/9

2013-4-14

2013-5-18

2013-8-25

2013-11-23

2014-8-7

2014-11-7

10

2013-6-8

2013-7-28

2013-11-29

2014-5-27

2015-4-4

2015-6-3

11

2013-5-4

2013-6-23

2013-10-20

2014-2-22

2014-9-28

2014-11-27

16/17

2013-9-8

2013-10-22

2014-1-16

2014-5-14

2014-12-25

2015-4-18

13/14

2014-4-20

2014-9-12

2015-6-30

2015-8-28

12/15

2014-1-1

2014-3-15

2014-6-12

2014-9-8

2015-5-24

2015-8-21

1.4现场周边环境简介

场地位于武汉市汉阳江城大道以东、中环线以北、四新南路以南,目前场地为荒地,四周空旷开阔,毗邻三环下江城大道环线距工地有一定距离,对塔吊作业范围无影响,周边无架空高压电线通过。

场貌卫星云图如下:

1.5布置塔吊情况

1.5.1塔吊布置情况表(见下表)

序号

塔机编号

塔吊型号

塔吊高度

(基础算起)

塔吊臂长

主使用部位

(附覆盖周边地下室)

塔吊分包单位

T7

QTZ80中联

125M

42M

覆7#楼

武汉竹安工程设备管理有限公司

T8

115M

覆8#楼

T9

48M

覆9#楼

武汉弘宇建筑机械租赁有限公司

4

T10

155M

55M

覆10#楼

5

T11

120M

覆11#楼

6

T12

50M

覆12#楼

7

T13

140M

覆13#楼

8

T14

覆14#楼

9

T15

覆15#楼

T17

60M

覆17#楼、16#楼

另外,K1-1区域虽然处在工程建设尾声,但尚有两台塔吊和K1-2/3区域区域塔吊群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交叉,这里一并进行论述(K1-1区域已经进行过专家论证),如下:

T4

主覆4#楼次覆5#

T5

QTZ80广东

主覆6#楼次覆5#

K1-2区域塔吊承台面标高T7、T8、T9、T11为-5.600m(平K1-2地下室底板底),T10为-6.3m;

K1-3区域塔吊承台面标高T12、T14、T15、T17为-6.00m(平K1-3地下室底板底),T13为-6.7m;

塔吊顶高也错开至少5m。

拟建建筑物并不密集,间距较大,我部布置塔吊时有意尽量避开了交叉作业,考虑塔楼施工的先后顺序和楼栋以高层和超高层的区分以及场地情况,按照“避让已建”“、避让先建”、“避让超高后来居上”、“避让其它大型设备”以及“互相避让”的原则进行统筹考虑。

塔吊布置如下图:

1.5.3机械设备的选型及主要技术参数(机型均为中联QT80):

中联QTZ80型塔吊技术性能表

公称起重力矩KNm

800

机械工作级别

起升机构

M4

回转机构

M5

牵引机构

最大工作高度m

独立式

附着式

46

220

最大起重量t

工作幅度m

最小幅度

2.5

最大幅度

60

起升

机构

倍率a

起重量t

1.5

速度m/min

80

40

20

电机功率KW

24/24

回转

回转速度r/min

0-0.8

5.5

牵引

牵引速度m/min

0-55

4.0

顶升

顶升速度m/min

0.7

7.5

工作压力MPa

25

总功率KW

39(不含顶升机构电机)

平衡重重量

起重臂长m

35

50

55

重量t

9.95

11.4

12.8

14.2

15.65

17.05

工作温度℃

-20~40℃

二、编制依据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安全生产法》、《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进行塔机作业,杜绝各种多塔作业时安全事故及隐患的发生,特制定本方案。

2.1相关技术文件

2.2相关部门管理规定

[2008]142号文);

2.3本项目具体文件

2.4现场实际情况

三、群塔作业危险源分析及对应安全措施(见下表)

险源

可导致危险的情形

主要安全措施

涉及潜在塔吊

群塔

作业

1、相邻塔机起重臂处于同一水平高度,起重臂相撞

1、塔机高度错开

2、实行塔机升节审批制度

T9/T11;

T14/T17;

2、两塔同时进入交叉区域,起重臂与钢丝绳或吊物相撞

1、制定交叉区域作业规则;

2、设置交叉区域回转报警装置;

3、加强指挥,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

4、设置限位装置显着改善

T14/T11;

T12/T15;

T7/T10;

T10/T12;

T12/T13T9/T11;

T4/T7

3、作业过程中塔吊吊钩未升到安全高度突然失电,风力推动塔机向相邻塔机旋转相撞

1、配备回转刹车备用电源;

2、备用限制回转的木楔;

3、实施突然停电应急措施;

T7-T17之间有交叉的塔吊

4、非工作状况塔机钩未停置在安全范围,风力推动塔机起重臂与钢丝绳相撞

1、塔机吊钩停置安全区域;

2、向作业人员安全交底;

3、监督检查;

塔机顶升加节

项升加节过程中发生大臂相互碰撞

1、定专人审批各塔顶升加节

2、建立顶升加节审批制度

3、顶升时现在专人负责监视

4、与之干涉的相邻塔机停止作业

T10/T12;

T13/T14

T17/714;

T8/T4

现场

道路

吊物在其上空运转时,发生高空坠物

1、吊物不超越围墙,严禁墙外吊物

2、设置小车幅度报警装置;

T7-T17

临时

设施

1、吊物在其上空运转时,发生高空坠物

1、搭设双层硬质安全防护棚;

2、吊运过程中,吊物避开临时设施;

2、工作中突然停电,吊物撞击临建设施

1、吊物向临时设施方向运动时,限用高速或提前减速;

2、执行突然停电应急措施;

T17、T15

已建在建筑物

1、起重臂高度低于建筑物时直接撞击建筑物

1、划定工作区域,配备专人指挥;

2、对回转进行限位,限制工作区域;

3、设置塔机临近回转限位点报警装置。

设置限位点标识;

只要施工顺序不做大的调整,此项完全避免。

停电

1、失电,运动塔机向相邻塔机旋转相撞;

2、停电,吊物坠落。

1、一机一闸一回路。

2、配备备用电源。

四、多塔交叉作业布置适应符合安全强制性规范校验

4.1塔吊与现场周边建筑及设施的防碰撞措施校验(垂直方向)

4.1.1校验内容:

由于施工现场比较复杂,在实际施工中,还要密切关注现场以外的情况,塔吊初次顶升要超过临近的建筑物,还要注意周边情况尤其是现场工人和车辆;

避让附近电力及通讯设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破坏。

如临近建筑物上增加设备或有人进行作业,总包方需提前与之沟通,进行必要的安全交底,告知塔吊在其作业范围内避让。

本设计通过调整塔吊位置及在避开先做建筑物适当缩小臂长,本杜绝了该种防撞的可能。

校验各塔吊均能360°

旋转,唯一与建筑物有交叉的T11盖覆14#楼、T13盖覆12楼均先施工其所在主楼。

4.1.2施工部署校验:

本项目所划分作业区域原则为高塔先行施工,混合交叉区同步施工原则。

本项目梯次开发梯次施工。

除K1-1先行施工外,梯次依次为7/8/9#楼,10/11#楼、16/17#、13/14#楼、12/15#楼。

各梯次楼据塔吊安排高差同步施工。

后开工梯次其区域塔吊与一区建筑物保有足够安全距离,并根据塔吊安排高差同步施工。

4.2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校验(水平方向)

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起重钢丝绳之间防碰撞措施。

由于受施工需要的影响,塔吊间高与低是相对的,但都有可能发生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钢丝绳的碰撞事故。

为杜绝此类事故发生,项目必须对每一台塔吊的工作区进行合理划分,避免出现塔吊交叉工作区。

除了按上述进行合理区域划分外,在实际操作中,项目配备有合格操作证的、经验丰富的信号指挥工,确保指挥塔吊回转作业时,低塔的起重臂不碰撞高塔的起升钢丝绳。

当现场风速达到6级风,相当风速达到10.8~13.8米/秒时,塔吊必须停止作业。

另外,塔吊租赁公司要配备操作熟练、有责任心的塔司为现场服务,塔吊在每次使用后或在非工作状态下,将塔吊的吊钩升至顶端,同时将起重小车行走到起重臂根部。

在运行过程中则合理划分塔吊运行区域(见图3),指导司机尽量在该区域运行,形成在安全区作业的习惯。

4.3高位塔吊的起重臂下端与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上端防碰撞措施校验(垂直方向)

4.3.1校验内容:

由于相邻塔吊的作业面有交叉处,所以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起重臂有可能发生碰撞。

各塔吊均按照前面‘塔吊安装’部分所要求的高度顶升即可保证高位塔吊的大臂下限与低位塔吊的大臂上限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2m。

由此,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

“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高位起重机的最低位置的部件(吊钩升至最高点或最高位置的平衡重)与低位置起重机中处于最高位置的部件之间的垂直距离不得小于2m”。

各塔机的相对高度部署如下

初装高度m

与其他塔吊交叉

错开高差

M

塔吊最终

高度

T4(19层)/T10

45/5

5/30

T4(12)/T5(12)

20/20

5/5

T5(15)/T11

30/5

T7/T13/T12

5/30/125

150M

25/10/30

T9/T13/T14

5/25/5

5/20/5

T13/T10/T15

5/98/5

20/35/5

30

T10/T11/T12/T14/T17

60/25/60/15/10

15/20/20/15/25

T11/T13/T17

30/5/5

5/15/10

T14/T13

表中为相邻塔机间的最小高差表述,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上述高差进行施工顺序的部署,保证高低塔机作业的安全距离。

数据下划线为对应楼栋已经先建多时的相对数据。

4.4塔吊在水平方向的防碰撞规定校验(水平方向)

水平方向低位塔吊起重臂与高位塔吊塔身之间防碰撞塔吊在现场的定位布置是关键,通过严格控制各台塔吊之间的位置关系,来预防低位塔吊的起重臂端部碰撞高位塔吊塔身,在安装方案中已保证任意两塔间距离均大于较低的塔吊臂长2米以上,符合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2006)中的10.5之规定“两台起重机之间的最小架设距离应保证处于低位的起重机的臂架端部与另一台起重机的塔身之间至少有2米的距离”。

塔吊在现场的定位保证了塔吊之间不存在低位塔吊的起重臂与高位塔吊的塔身发生碰撞的问题。

各塔机的相对距离列表如下

相邻塔机编号

相对距离

低塔臂长

符合要求否

交叉距离m

管理关注级别

T7与T4塔吊之间

71.58m

符合

33.4m

T7与T10塔吊之间

83.20m

16.79m

T8与T4塔吊之间

88.52m

13.48m

T8与T5塔吊之间

54.88m

32.10

T9与T5塔吊之间

80.37m

48

12.62

T9与T11塔吊之间

83.38m

19.61

T10与T12塔吊之间

65.78m

39.21

T10与T13塔吊之间

74.67m

30.33

T11与T13塔吊之间

74.00m

31.00

T11与T14塔吊之间

60.80m

44.20

T12与T13塔吊之间

76.71m

23.29

T12与T15塔吊之间

67.00m

33.05

T13与T14塔吊之间

90.48m

9.52

T13与T17塔吊之间

101.19m

8.81

T14与T17塔吊之间

T15与T13塔吊之间

106.01m

-11.64

T15与T17塔吊之间

128.89m

-18.89

注:

管理关注级别为重合35m以上为一级,重合25米以上为二级,重合15m以上为三级,以下为四级。

群塔间距及交叉或相离具体见下图:

五、群塔运行控制

5.1群塔作业过程应遵循“五让”规定

5.1.1低塔让高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低塔应避让高塔。

5.1.2后塔让先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后进入该区塔机应避让已在该区域作业的塔机。

在作业过程中,后起动作业的塔吊在运行时应前后、左右、上下确定相邻塔吊的作业状态和所处位置。

如有妨碍后塔正常运行时,必须停塔等候,并鸣笛提示前塔,告之后塔所处的状态、位置,待前塔远离妨碍区域时,后塔方可作业。

5.1.3动塔让静塔:

在塔机起重臂作业交叉区域内运行时,需运转的塔机应避让处于静止状态的塔机。

在作业过程中,要求塔司、信号工随时注意相邻塔吊所处的作业状态,位置在回转塔臂运驶小车时,要避让处于停止状态的塔吊,可绕道行运,或暂停作业,待停塔工作完后,驶出相碰撞危险区域后方可作业。

5.1.4轻车让重车:

两塔或多塔同时运行时,空载塔机应主动避让负载塔机。

5.1.5客塔让主塔:

进入相邻的其他工地或本工程其他塔机的主作业区时应主动避让他方塔吊。

以各实际工作区域划分塔机工作区域,若塔机塔臂进入非本塔工作区域时,客区域的塔机要让主区域的塔机。

5.1.6塔机在运行中,各条件同时存在时,必须按以上排序原则执行。

5.2工作时的运转轨迹:

强调规范各塔机在轨运行防碰撞动作,为:

先起钩到10m高度后,缓慢收回小车至大臂根部,观察其余塔机动态及周边建筑物,确保安全后方可转动大臂进入交叉区域内,到工地材料堆放场地或钢筋堆码场地。

运行范围为以塔吊为原点以平行7#楼纵横轴的正交坐标系统第1/3/4象形区域270°

范围区域,如下图,第2象形区域为避让T10塔吊的运行作为7#塔吊的禁区。

万一需要在禁区运行时应格外小心,两塔吊指挥和司机应注意协调、防止吊钩与10#塔吊交叉碰撞。

对于与T4塔吊交叉区域应避免大臂与其吊钩线碰撞,万一T4进入其禁区与T7交叉的话。

以塔吊为原点以平行8#楼纵横轴的正交坐标系统第1/2/4象形区域250°

范围扇形区域,如下图。

8#楼剩下区域为避免与T5的运行轨迹交叉而设定为禁区。

同时其与T4也有交叉,因此T4为此设定的避让禁区。

T4/T5已经施工到22层以上,如果万一出现交叉,T8则应万分谨慎,注意塔吊大臂避让对方塔钩钢丝绳。

以塔吊为原点、以塔吊原点与9#楼建筑物西北角连线为x轴的正交坐标系统第2/3/4象形区域270°

其第1象形为避让11#楼运行设定为禁区。

T5塔吊为避让T9设定第2象形为禁区。

万一涉及到突破禁区进到交叉区域时,T9应小心避让避免,防止大臂与T5吊钩钢丝绳碰撞,防止吊钩钢丝绳碰T11大臂。

以塔吊为原点、以10#楼正交横轴为x轴的正交坐标系统第1/3/4象形270°

范围扇形区域,如图。

其第2象形为避让13#楼运行设定为禁区。

13#楼未开工前其运行范围为全区域。

T7、T12、T13为避让T10各自设定禁区。

在不可避免驶向与各楼交叉范围时,专业指挥人员应注意应对来对方塔机的危险。

以塔吊为原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