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报告开题报告书Word文件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条研究生进行开题报名,必须提交“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容包括:
(1)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2)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3)本人的研究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容、拟突破的难题或攻克的难关、自己的创新或特色、实验方案或写作计划等;
(4)主要参考文献目录。
开题报告的书面材料不得少于3000字。
第五条研究生进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要向导师提出申请,申请获准后,博士生在博士生指导小组围作开题报告,硕士生在导师所在教研室或教学小组作开题报告。
参加开题报告的教师,包括导师在,一般不得少于3人。
第六条参加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教师应当对开题报告进行评议,主要评议论文选题是否恰当,研究设想是否合理、可行,研究容与方法是否具有开拓性、创新性,研究生是否可以开始进行论文写作等。
评议结果分“合格”与“不合格”二种。
评议结束后,由研究生指导教师在《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评语”栏中填写评语。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研究生方可进行论文撰写工作。
第七条开题报告结束后,研究生应将《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登记表》交所在培养单位存档,研究生院将不定期抽查研究生开题报告材料。
第八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行。
第九条本规定由研究生院负责解释。
大学研究生院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
院、系(所)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专业
工商管理
攻读学位
硕士学位
研究方向
生产管理
指导教师
拟定学位论文题目: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
参加开题报告教师人数
参加旁听学生人数
开
题
报
告
组
成
人
员
姓名
职称
所在工作单位
研究生开题报告记录:
(可附页)
1.选题: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
2.论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2.1论文的选题背景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发展,市场也逐渐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
面对着复杂多变的个性化市场需求,各国企业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竞争压力。
在“规模经济”向“围经济”演化的大背景下,目前世界加工制造业也在逐步尝试由传统的大量生产、批量生产方式向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转化。
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不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而是表现为以产品设计、质量、成本、交货时间、对顾客需求的反应速度、售后服务、供应链等为中心的综合实力的竞争。
很显然,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模式下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手段己不能满足目前生产实际的要求,因此各制造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更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低消耗的生产管理模式——精益生产。
精益生产起源于丰田生产方式。
二十世纪中期以后,在对美国汽车大量生产方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日本丰田公司逐步创立了一种全新的多品种、小批量、低成本、高效率、低消耗的生产方式—即丰田生产方式(TPS)。
凭借这一先进的生产方式,日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中脱颖而出,迅速占据了美国汽车市场,使日本一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制造大国,年产量达到1300万辆,占世界汽车总产量的30%以上。
为了研究日本汽车成功的奥秘,1985年初,在麻省理工学院(MTI)的提议下,以该学院的16名著名教授为核心,成立了“国际汽车计划(lMVP)”。
这是一个汇集了14个国家,53名汽车产业研究人员的国际研究网络。
他们耗资500万美元,用了5年的时间对近90个汽车生产厂进行了调研,经过对比分析,在1990年他们出版的著作《改变时间的机器》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精益生产”的概念,并对其思想和涵作了全面的描述,认为它能够广泛使用于各个制造行业,将成为未来21世纪制造业的标准生产方式。
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一种延伸,它以增进顾客满意为目标,使用持续改善理论对生产现场的人、机、料、法、环等各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
实行现场改善活动,可以挖掘资源的潜能,消除各个环节的浪费,以较小的投入、较低的风险换取较大的收益。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企业的创新奠定基础。
2.2论文的研究意义
生产现场是企业直接创造效益的场所,是企业所有信息的原始发源地,也是各种问题萌芽产生的场所。
企业向社会和市场提供的商品要通过生产现场制造出来,投入生产的各种要素在生产现场转换成生产力。
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现场汇集了计划、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同时也直接暴露出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等各方面的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说,生产现场是企业的主要战场之一,要实现现场的高效运转就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现场管理。
现场改善是现场管理的深化,是对现场管理中发现的问题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分析和解决,是一个永无止境的优化过程。
现场改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精益生产方式比现有批量生产方式有更多的时间、空间和库存的节省,而且工序越短越减少品质风险且易于管理和控制。
而且精益生产方式是靠需求驱动而不是供应。
为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不得不把眼光转向了精益生产方式,希望冀此改善目前的竞争劣势,改善目前的工艺及管理状况。
因此公司成立专门项目组对此进行研究,并且寻求可行性方案。
并且想以此为锲机来推动整个公司的管理和业务上一个台阶,公司上层可谓对此寄以厚望。
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国外的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研究现状及趋势
3.1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研究开始比较早。
从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始,人们就一直致力于生产现场的改善工作。
小的改善累积起来,推动人类社会从最早的手工生产发展到现在的柔性生产、大规模定制以至于敏捷制造。
在此过程中,现场改善理论也被不断充实完善,出现了一系列有效的改善理念和改善方法。
19世纪末,吉尔布雷斯夫妇对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动作进行了研究,并创立了动作分析理论。
理论通过对操作动作的分析和改善,去除不合理的、浪费的以及不安全的动作,达到降低作业疲劳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其中的“基本动作要素分析”和“动作经济原则”等理论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20世纪40年代,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的设计工程师麦尔斯首创了“价值工程(VE)”改善方法。
后来这一方法被融入工作现场,形成了现场改善的VE理念。
它以“价值”、“功能”和“成本”为研究对象,强调通过提升功能和降低成本,实现产品和工作价值的提升。
日本学者经过30多年的实践总结,在1986提出了“55”的管理方法,它是通过对现场中“物”这一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并形成制度习惯的现场管理活动,它的实施在塑造企业形象、降低成本、改善现场条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5的提出冲击了整个现场管理模式,逐渐发展成为企业现场改善必须完成的基础任务。
日本学者清水万里在工业工程(EI)的基础上创立了“定置管理”理论和方法,并在《定置管理入门》一书中对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
它侧重于研究生产现场中人、物、场所之间的位置关系,追求各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20世纪80年代末,为了应付来自日本的竞争,摩托罗拉公司的比尔·
史密斯和迈克尔·
亨瑞等人提出了“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
其中六西格玛不单是一条统计术语—代表缺陷率为百万分之3.4—更是一种管理理念。
它关注客户的满意度,强调过程思维和基于数据的决策,主事前预防和主动管理,通过团队合作对产品质量进行持续改善,以达到六西格玛目标。
为了消除“清除瓶颈”、“六西格玛”等优化活动局限于局部的弊端,1998年,迈克·
鲁斯和约翰·
舒克在他们的著作《价值流图析》中提出了价值流图的分析方法。
它把价值流定义为“产品通过其基本生产过程所要求的全部活动”,利用直观的图形工具对过程中不增值的活动进行全面的优化改善。
3.2基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在我国国的研究现状
国的现场改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主要是总结和模仿日本的“5S”管理、目视管理以及欧美的“六西格玛”管理等方法,鲜有理论创新。
然而中国的国情毕竟与国外不同,因此如何将现场管理理论精髓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就成为眼下我们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4.论文研究的方法、技术路线和写作计划
4.1本文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本文对对于精益生产的制造业现场改善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结合本人所在的xxx公司现场改善的自身特点,分析了xxx公司在现场改善方面遇到的挑战和难题,并给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该论文是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写作而成,企图为所在行业的现场改善薄弱的之处提供解决方案,参阅了大量的相关论文与专著,并收集了工作实践量的数据和资料,并结合所在公司自身的特征,通过理论分析,事例举证,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来进行论述。
4.2本文写作计划和纲要
本文首先对现场改善的方法展开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精益生产理论和方法,提出了基于精益生产的现场改善方法体系,并论述了各方法的功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然后以企业为例对该方法体系进行了应用研究。
本文选择了本人所在的日本企业xxx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目前现场改善的现状以及提出了相应的改善与提升措施,也希望籍此能供其他企业作为参考。
本文主要对现场改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建议。
5.主要的参考文献为:
中文部分
[1]广军,马立宏.GIS技术在物流分析中的应用[J].物流技术,1998,(03)
[2]新敏,天渊.齿轮车间物流分析与设备布置[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5,(04)
[3]叶慕静,周根贵.基于遗传算法的系统布置设计及初步应用[J].工业工程,2005,(03)
[4]承谦.SLP及其在调整生产布局中的应用[J].运筹与管理,1995,(04)
[5]承谦.物流分析在机械行业技改中的应用[J].机械管理开发,1996,(03)
[6]高举红,思宇,晓宇.基于精益设计的生产能力分析与现场物流改善[J].工业工程,2010,(01)
[7]荣朝和,广军.应用于物流分析的GIS技术[J].物流科技,1998,(03)
[8]程国全.SLP法在化工厂总平面布置中的应用──工业工程专业优秀毕业设计介绍[J].物流技术与应用,1997,(02)
[9]宝德.加强企业物流研究是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纪念国际物流专家理查德·
缪瑟来华讲授SHA、SLP20周年[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3,(07)
[10]俊生.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参数的选取[J].工业大学学报,1990,(Z1)
[11]黄正夏.日本的“精益生产方式”[J].世界汽车,1994,(01)
[12]郝仲敏.转变思维方式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前提条件[J].机械管理开发,1995,(04)
[13]毛履平.一汽推行精益生产方式的经验[J].机电信息,1996,(01)
[14]万侠.生产方式上的一场变革——精益生产方式在一汽集团公司的推行与实践[J].企业研究,1994,(09)
[15]惠元.论船舶管理与效益[J].航海技术,1995,(01)
[16]巴连良,杜瑞成,贾玲玲.关于高校科研管理的思考[J].工程学院学报,1995,(01)
[17]文志.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振兴黄河汽车事业[J].政策与管理,1996,(05)
[18]何为精益生产方式[J].机电信息,1996,(01)
[19]王玖河.精益生产方式下的质量控制研究[J].科技与管理,2002,(02)
[20]龙琴,毛振龙,柴改珍.与时俱进抓管理夯实基础保质量[J].建筑,2003,(12)
英文部分
[1]InternationalFederationforInformationProcessing(IFIP).LeanPracticesforProductandProcessImprovement:
Involve-mentandKnowledgeCapture[M].Boston:
SpringerPress,2007,.
[2]BERTOLINOA,FANTEEHIA,GNESIS.etal.UseCaseDescriptionofRequirementsforProductLines[C].Proceed-ingsoftheInternationalWorkshoponRequirementsEngi-neeringforProductLines.2002,.
[3]NanciHellmich.LIFE(J)USATODAY.McLean,Va[J],Jun4,1997:
4
[4]Crossfield,M.DirectorScientificGenerics:
TheEngineer[J],Jun26,1998:
1
[5]Hoult,DavidP,Meador,CLawrence,Deyst,John,Dennis,Maresi.Cost
EngineeringMorgantown[J],Oct1996,38(10):
13
[6]Karlsson,Christer,Ahlstrom,Par.TheJournalofProductInnovationManagement.
NewYork[J],Jul1996,13(4):
283
[7]ChiratasNivatpumin.KnightRidderTribuneBusinessNews.Washington[J],Sep13,
2004:
[8]ExecutiveQuoteandInformationService:
EQUIS.Lanham[J],Sep1,2004
[9]SKuipers,MarcoCDeWitte,AdHvanderZwann.InternationalJournalof
Operations&
ProductionManagement.Bradford[J],2004,24(8):
840
开题报告记录人签名:
2009年9月22日
评
语
评议结果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注:
评议结果分“合格”或“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