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6319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4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服务企业信息化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论文3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4.3现代服务业机会18

4.4现代服务业威胁18

第五章服务业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对策20

5.1出台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政策20

5.2着力拓展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建立“数字”框架体系20

5.3消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积极引入和强化市场竞争21

5.4促进商贸与物流业升级21

5.5构筑人才高地,引进和培养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22

第六章结论与展望23

6.1结论23

6.2展望23

致谢24

参考文献25

第一章绪论

1.1论文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呈现出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服务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2001年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的68%,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左右,发展中国家达到50%以上。

而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占就业总人数的比重,发达国家达到50%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也达到40%左右。

在知识、技术的推动下,服务业内部结构亦出现新的特点,知识密集、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增长。

现代服务业是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增长点,是增强竞争力的战略举措[1]。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己成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共识和努力方向。

2007年3月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3个百分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比2005年提高4个百分点,服务贸易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

有条件的大中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和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同时提出了优化服务业发展结构、科学调整服务业发展布局、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和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水平等发展服务业的四项任务。

在此背景下,2008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08〕11号),从政策的角度提出了诸多促进服务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发展服务业及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十一五”时期和今后国民经济发展值得关注的重要方面。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代服务业的发达程度是衡量经济、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

新时期提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煤电油运相当紧张,高耗能产业比重过大,使经济发展过于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按照现有工业增长方式推测,到2020年,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都将达到非常严重的程度[3]。

这要求我国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重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道路。

与传统工业化相比,现代服务业具有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势。

大力发展服务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能降低经济增长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这对于有效缓解当前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尖锐矛盾,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

2.现代服务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渠道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占社会劳动力的比重逐年提高,到目前为止多数国家服务业吸收就业劳动力人数己经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吸收就业劳动力的总数,发达国家体现得尤为明显。

2002年,美国1.3亿非农就业人口中,有82.7%的从业人员属于服务生产部门;

2001年,日本民间服务生产部门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达到62.1%;

1997至1998年度(即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澳大利亚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超过80%;

1980一1998年间,英国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近350万人,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从61.6%持续上升至75.6%。

到2001年,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服务业就业人数所占比重超过40%,随着服务业的发展,它将成为创造就业机会的最佳领域和从业人员最多的产业部门[4]。

3.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知识社会的途径

金融保险、通信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文化娱乐和医疗保健等现代服务业是知识高度密集的特殊行业,从业人员必须是高素质的、经过专门训练的劳动者。

因此,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就必须靠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来解决。

这会推动以高技术和高知识含量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由此在全社会树立终生学习的社会风气,促进国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因此,提倡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集中体现,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走向知识社会的必要条件。

在当前我国人均自然资源匾乏的状况下,我国应成为以人才资源为催化剂,而不是依靠自然资源或廉价劳动力来实现崛起的发展中国家。

4.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先导产业

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最重要的应用领域。

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先进技术的应用,服务业的现代化就是服务业高技术化的过程,因此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壮大将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5]。

另外,现代服务业将直接服务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专业化、高效率的服务给予支撑,现代服务业是高新技术产业获得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

再者,现代服务业将成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的主要原动力。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对信息、生物、新材料等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将促使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进行创新和实现突破。

今后一个阶段,现代服务业不仅是我国重要经济增长点,也是我国优化投资环境,强化城市功能的关键领域。

加快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认识,明确重点,完善政策。

因此,开发应用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分析我国现代服务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

1.3论文创新点

1.本文按照学术上最新的现代服务业划分标准,并结合“十一五”规划中服务业内容,界定了现代服务业的涵盖范围。

2.本文通过对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的统计分析,首次对现代服务业的现状作了分析,较客观、准确地评价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状况。

3.通过多元统计方法进行定量分析,以事实为依据、用数字说话,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描述和评价。

4.运用SWOT分析法对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进行分析并制定发展对策。

第二章文献综述

2.1现代服务业概述

2.1.1现代服务业的涵义

一般来说,现代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信息服务、商业服务、咨询服务以及房地产等部门。

南京大学刘志彪等人认为,现代服务行业是从传统制造业的部分缓解分化形成的,是伴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而发展起来的(刘志彪等,2001)。

但是,香港大学陶志刚等人(陶志刚等,2001)则认为,任何一个服务部门的产品既包括用于直接消费的,也包括用于中间投入的部分,他用生产者服务业和消费者服务业的分类方式对香港的现代服务业进行了研究。

本文认为,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与现代技术变革、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相伴随而发展起来的新型服务业,包括为现代生活提供生产型服务的生产者服务业,也包含一些新型的满足个人更高精神需求的现代消费性服务行业,以及一部分被新技术、新经营方式改造过的传统服务行业。

前者主要有:

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中介代理业、科研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后者主要包括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来满足个人精神性需求的相关服务,比如现代远程教育等,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是生产者服务。

2.1.2现代服务业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是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因此,它具有一些明显的特征:

①新兴性,是指现代服务业主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出来的一些“新兴服务业”。

例如,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是新兴的以电子商务和第三方集中配送为基础的物流服务业,是从传统商业、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

②“四高”的特点,即高技术密集度、高知识含量、高人力资本含量、高劳动附加值,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是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并且其从业人员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素质和良好的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基础和技术、管理的能力。

③高增加值性和集群性,即现代服务业不仅可以使服务过程产生知识的增值,而且可以产生服务的规模效应和各种服务相互融合的聚集效应,引起服务的大幅度增值。

④“三低”的特点即低能耗、低物耗和低污染。

与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能源的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相比,现代服务业主要与生产过程、市场交易过程、创新过程、信息技术等相结合,不再仅仅依赖于原材料来进行生产服务,因此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绿色产业”。

2.1.3现代服务业的分类

现代服务业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且层出不穷。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现代服务业划分为不同的行业类别。

按照目前国内的发展水平,现代服务业具体行业大致分三个层面。

一是具有相当规模和成熟度的,如:

房地产、批发零售业、计算机系统与软件服务、电信、交通等。

二是在先进地区和城市已经初具产业形态,但还没有形成行业标准,各地区的市场潜力大,但发展机会还很不均衡、以新技术为特点的服务行业,如贸易服务、金融保险、物流、教育培训、网络传媒业、会展业、专业中介等。

三是更高级化的新兴行业形态,其独立性强,服务半径大,具有专业垄断性的行业,如租赁业、技术检测、数据信息服务、专业评估、专业外包服务、咨询服务等等。

按主要功能和对象以及借鉴国际产业划分标准,可将现代服务业分为四大类:

基础服务(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生产和市场服务(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包括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

本课题参照国际和我国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结合重庆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广泛的现代服务业的标准,并考虑到相关统计数据收集的可行性,所研究的现代服务业主要包括: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9个门类22个大类。

2.2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律

2.2.1现代服务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时代城市与区域竞争的核心内容,而现代服务业大规模发展赖以形成的基础性条件主要有三方面。

1.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及制造业高度发展所呈现的“服务化”趋势,带来的服务活动泛化乃至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服务业发展存在着一个规律性的趋势,即由服务“内部化”向服务“外部化”的演进。

服务的“内部化”转向服务的“外部化”,表现为社会专业化分工程度的提高,通常与人均收入水平相联系,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体制因素相关的市场化程度[8]。

2.社会专业化程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使大量服务内部化转变为服务外部化,带来服务活动独立化。

这种由人均收入水平提高而内生的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也受到市场化因素的大力促进。

通常,服务部门在准入、经营、定价等方面受到较多的管制,而传统的分头管制、多重管制以及过度管制的政策框架对现代服务业发展有较大的抑制作用。

国际经验表明,在现代服务业扩张中,政府管制政策的调整具有重大作用,直接决定了市场进入的机会,并决定了市场结构以及竞争程度[9]。

3.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及其网络化,改造了服务活动的部分属性,促进了服务活动泛化与独立化。

从技术层面讲,现代服务业的大规模发展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及网络化。

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服务部门的技术运用提供了条件,并在很大程度上可改变传统服务的面对面、不可位移、不能存储等属性,大大拓展了服务提供的范围及可交易性。

因此,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及网络化,使现代服务业也具有“制造化”的新趋向,即像制造业那样的规模经济和定制生产。

2.2.2国外代表性地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模式

现代服务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和制造业不完全相同,它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积聚等基础条件,而且现代服务业集群对外部知识、信息等要素的使用更多,对全球市场的依赖更大。

现代服务业集群主要有三种发展模式[6]。

1.金融城模式

金融城模式以伦敦现代服务业集群为主要代表,突出现代中心城市对管理决策、金融控制和要素集聚的要求,强调产业集群功能的可持续发展,即强调综合功能和生态功能,是城市中心、内城区、郊外新兴商务区的多点发展模式。

与曼哈顿模式相似的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极大地推动着集群发展。

同时,金融城模式也是源于产业结构自发调整的结果,政府在集群雏形出现后通过政策扶持来催化其成熟发展,属于诱致性自发型集群发展模式。

金融创新是推动伦敦金融服务业机群发展的不竭动力。

2.曼哈顿模式

曼哈顿是纽约市的中心区,顾名思义,曼哈顿模式是以纽约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为代表。

曼哈顿模式是在纽约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背景下,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以金融商务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诱致性自发型集群发展模式。

金融服务业在曼哈顿聚集发展源于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要素支撑。

悠久的历史底蕴沉淀出独特品牌效应,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外部条件。

大量高素质、高收入的居民推动着曼哈顿金融服务业的不断发展,也吸引着更多金融服务消费企业、人才在曼哈顿聚集。

在曼哈顿金融服务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纽约市政府进行了积极规划和有力调控,为金融商务服务业集群发展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曼哈顿的核心现代服务集群有两个,金融贸易和商业服务业集聚在CBD核心区,属于自主嵌入全球价值链的高端领域。

3.东京新宿模式

东京新宿模式是在“多核多圈层”结构的发展战略导向下,构建起来的包括市中心、8个周边副中心区(含新宿、临海),9个外围特色新城(称业务核城市,含幕张、横滨)组成的完整体系,以金融、批发、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为主导产业,以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为特色的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生产服务业集群。

随着东京“城市型”工业结构的调整,制造业逐渐衰退,向服务业延伸,现代服务业集群不断壮大,并与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渗透。

在这一模式中,金融贸易商业所占比例较小,中小型企业居多,其中为制造业服务的生产服务所占比重较大,尤其是产品研发部门。

东京新宿模式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属于引导培育型集群,带有明显的政府烙印,政府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三章服务业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3.1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

在参考了国内外相关资料和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要求的基础上,以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总体目标为指导,遵循现代服务业现状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原则[11,12],我们构建了如下指标体系:

1.发展规模

发展规模是反映现代服务业总体发展状况的总量指标.发展规模指标不仅从人、财、物等方面反映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而且该指标也是构成其他评价指标的基础。

该指标包括以下7个二级指标:

(1)增加值分布

(2)企业数量分布

(3)就业人数分布

(4)就业人员学历分布

(5)营业收入分布

(6)资本规模分布

(7)固定资产原价分布

2.政府投入

政府投入不仅构成了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原始基础,而且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政府投入仍然是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保障。

选取以下三个指标从流量和存量等不同角度反映政府投入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

(8)财政补助分布

(9)财政补助占总收入比重

(10)人均财政补助

3.发展水平

从一个产业的区域对比角度可以直接看出该产业的发展水平。

由于各省所处地区不同,本文选取了中部其他七个省作为主要参照系,目的是找出各省所处的位置及差距。

我们不仅要与中部八省进行比较,还要跟沿海发达地区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浙江、江苏、福建三个省作为样本,并与全国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11)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

(12)现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重

(13)利润额

(14)总资产利润率

4.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指标是反映现代服务业生存、发展状态的关键类指标。

该指标包括以下三个二级指标:

(15)总资产利税率

(16)劳动生产率

(17)百元固定资产实现增加值

3.2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3.2.1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分析[13-15]

1.企业数量分布

表3-1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企业数分布表单位:

行业

法人单位个数

产业单位活动个数

合计

比重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636

2122

3758

1.3%

电子商务

4

/

0.0%

金融业

2703

7053

9756

3.5%

房地产业

3698

4060

7758

2.7%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4354

5395

9749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2711

3821

6532

2.3%

教育

20158

29741

49899

17.7%

卫生和社会保障业

4262

16627

20889

7.4%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649

2366

4015

1.4%

39.8%

数据来源:

根据安徽省统计局提供的安徽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表数据整理。

从表3-1中可以看出,教育的企业数共4.99万个,占第三产业企业总数的17.7%;

卫生和社会保障业企业数共2.09万个,占.74%;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数.097万个,占3.5%;

金融业企业数.098万个,占3.5%。

企业数比重最小的是电子商务、占0.0%,1.3%,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分别1.4%。

2.就业人数分布

图3-1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分布图单位:

根据统计局提供的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表数据整理。

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总数为122.17万人,占某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总数(281.85万人)的43.3%。

其中:

教育的年末就业人数为61.07万人,占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年末就业人员总数的21.7%;

卫生和社会保障业年末就业人数18.31万人,占.65%;

金融业年末就业人数n.86万人,占.42%。

这三个行业就业人数占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就业人数的32.4%,说明这三个行业是某省现代服务业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

(见图3-1)

3.资本规模分布

表3-2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资本规模分布表单位:

千元/个

资产总额

资产比重

平均年末资产

36894708

5.9%

23757

3857

964

5938464

0.9%

60597

107178909

17.1%

28999

107661319

17.2%

24790

28262194

4.5%

10433

47242781

7.5%

2344

17429699

2.8%

4090

9804478

1.6%

5960

360416409

57.6%

第三产业

625963479

100%

5592

根据某省统计局提供的全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表数据整理。

从表3-2中可以看出,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总额为3604.16亿元,占全省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总额的57.6%。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资产总额1076.61亿元,占第三产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总额的1.72%;

房地产业资产总额1071.79亿元,占17.1%;

教育资产总额472.43亿元,占.75%。

这反映了某省现代服务业的绝大多数行业的企业规模高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而教育的资产总额虽居于前列,但企业规模远低于第三产业平均水平。

5.营业收入分布

图3-2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比重分布图

根据某省统计局提供的某省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综合表数据整理。

营业收入反映市场的竞争力情况,营业收入比重是行业营业收入与第三产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

统计显示,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法人单位的营业收入比重为2.47%,其中:

房地产业6.8%,教育5.4%,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40%。

这反映了某省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其市场竞争力比较弱。

(见图3-2)

3.2.2现代服务业政府投入分析

表3-3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政府投入情况表单位:

千元

财政

财政补助占收入比重

人均财政补助

补助

财政拨款

上级补助

68063

35171

32892

58.1%

38.9

0.0

193674

147776

45898

46.6%

51.5

276395

223618

52777

54.3%

33.3

1096144

995673

100471

38.4%

33.9

11094683

10560934

533749

56.0%

18.6

1504861

1354194

150667

13.4%

8.9

452958

401468

51490

32.7%

19.1

14686778

13718834

967944

40135189

36313811

3821378

53.3%

24.8

占第三产业比重

36.6%

37.8%

25.3%

从表3-3可以看出,2004年某省现代服务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总额为146.87亿元,占某省第三产业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补助总额(401.35亿元)的3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