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638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37.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docx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工艺

 

防水混凝土施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民用及工业建筑的地下室防水,推荐刚性防水做法;UEA补偿收缩混凝土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

采用425号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严禁使用过期、受潮、变质的水泥。

2.1.2砂:

宜用中砂,含泥量不得大于3%。

2.1.3石:

宜用卵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含泥量不大于1%,吸水率不大于1.5%。

2.1.4水:

饮用水或天然洁净水。

2.1.5U.E.A膨胀剂:

其性能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膨胀剂》(JC476—92),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的规定,与其它外加剂混合使用时,应经试验试配后使用。

2.1.6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翻斗车、手推车、振捣器、溜槽、串桶、铁板、铁锹、吊斗,计算器具磅秤等。

2.2作业条件:

2.2.1钢筋、模板上道工序完成,办理隐检、预检手续。

注意检查固定模板的铁丝、螺栓是否穿过混凝土墙,如必须穿过时,应采取止水措施。

特别是管道或预埋件穿过处是否已做好防水处理。

木模板提前浇水湿润,并将落在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2.2根据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

2.2.3材料需经检验,由试验室试配提出混凝土配合比,试配的抗渗等级应按设计要求提高0.2MPa。

2.2.4如地下水位高,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期间继续做好降水,排水。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混凝土搅拌

运输

混凝土浇筑

养护

3.2混凝土搅拌:

搅拌投料顺序:

石子

水泥

U.E.A膨胀剂

投料先干拌0.5~1min再加水。

水分三次加入,加水后搅拌1~2min(比普通混凝土搅拌时间延长0.5min)。

混凝土搅拌前必须严格按试验室配合比通知单操作,不得擅自修改。

散装水泥、砂、石车车过磅,在雨季,砂必须每天测定含水率,调整用水量。

现场搅拌坍落度控制6~8cm,泵送商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14~16cm。

3.3运输:

混凝土运输供应保持连续均衡,间隔不应超过1.5h,夏季或运距较远可适当掺入缓凝剂,一般掺入2.5‰~3‰木钙为宜。

运输后如出现离析,浇筑前进行二次拌合。

3.4混凝土浇筑:

应连续浇筑,宜不留或少留施工缝。

3.4.1底板一般按设计要求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上。

3.4.2墙体水平施工缝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少于200mm的墙体上,墙体如有孔洞,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宜少于300mm,施工缝形式宜用凸缝(墙厚大于30cm)或阶梯缝、平直缝加金属止水片(墙厚小于30cm),施工缝宜做企口缝并用B.W止水条处理垂直施工缝宜与后浇带、变形缝相结合。

3.4.3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杂物,冲净并湿润,再铺一层2~3cm厚水泥砂浆(即原配合比去掉石子)或同一配合比的减石子混凝土,浇筑第一步其高度为40cm,以后每步浇筑50~60cm,严格按施工方案规定的顺序浇筑。

混凝土自高处自由倾落不应大于2m,如高度超过3m,要用串桶、溜槽下落。

3.4.4应用机械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振捣时间一般10s为宜,不应漏振或过振,振捣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浮浆,无气泡,不下沉为止。

铺灰和振捣应选择对称位置开始,防止模板走动,结构断面较小,钢筋密集的部位严格按分层浇筑、分层振捣的要求操作,浇筑到最上层表面,必须用木抹找平,使表面密实平整。

3.5养护:

常温(20~25℃)浇筑后6~10h苫盖浇水养护,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不少于14d。

3.6冬期施工:

水和砂应根据冬施方案规定加热,应保证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采用综合蓄热法保温养护,冬期施工掺入的防冻剂应选用经认证的产品。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

4质量标准

4.1保证项目:

4.1.1防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外加剂及预埋件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有关标准的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

4.1.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查配合比及试块试验报告。

抗渗试块500m3以下留两组,一组标养,一组同条件养护,养护期28d,每增250~500m3增留两组。

4.1.3施工缝、变形缝、止水片、穿墙管、支摸铁件设置与构造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严禁有渗漏。

4.2基本项目:

混凝土表面平整,无露筋、蜂窝等缺陷,预埋件位置正确。

4.3允许偏差项目,见表3-1。

5成品保护

5.1为保护钢筋、模板尺寸位置正确,不得踩踏钢筋,并不得碰撞、改动模板、钢筋。

5.2在拆模或吊运其它物件时,不得碰坏施工缝处企口,及止水带。

5.3保护好穿墙管、电线管、电门盒及预埋件等,振捣时勿挤偏或使预埋件挤入混凝土内。

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表3-1

允许偏差(mm)

高层框架

高层大模

1

轴线位移

5

尺量检查

2

楼层标高

±5

±10

用水准仪或尺量检查

+5

-2

每层

5

用2m托线板检查

全高

H/1000

用经纬仪或吊线和尺量检查

5

表面平整

8

4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6

预埋铜板中心线位置偏移

10

7

预埋管螺栓中心线位置偏移

5

8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

用吊线和尺量检查

6.1严禁在混凝土内任意加水,严格控制水灰比,水灰比过大将影响U.E.A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膨胀率,直接影响补偿收缩及减少收缩裂缝的效果。

6.2细部构造处理是防水的薄弱环节,施工前应审核图纸,特殊部位如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预埋件等细部要精心处理。

6.3地下室防水工程必须由防水专业队施工,其技术负责人及班组长必须持有上岗证书。

施工完毕,及时整理施工技术资料,交总包归档。

地下室防水工程保修期三年,出现渗漏要负责返修。

6.4穿墙管外预埋带有止水环的套管,应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固定,止水环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振捣密实,防止漏振,主管与套管按设计要求用防水密封膏封严。

6.5结构变形缝应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止水带位置要固定准确,周围混凝土要细心浇筑振捣,保证密实,止水带不得偏移,变形缝内填沥青木丝板或聚乙烯泡沫棒,缝内20mm处填防水密封膏,在迎水面上加铺一层防水卷材,并抹20mm防水砂浆保护。

6.6后浇缝一般待混凝土浇筑六周后,应以原设计混凝土等级提高一级的U.E.A补偿收缩混凝土浇筑,浇筑前接槎处要清理干净,养护28d。

7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材料(水泥、砂、石、U.E.A,外加剂等)的出厂质量证明书、试验报告。

7.2混凝土试块试验报告。

(包括抗压及抗渗试块)。

7.3隐检记录。

7.4设计变更及洽商记录。

7.5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6其它技术文件。

 

水泥砂浆防水层施工

1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地下室、水池等工程的防水层及防水混凝土结构的附加防水层,属潮湿条件下施工的刚性防水施工工艺。

2施工准备

2.1材料要求及主要机具:

2.1.1水泥:

宜用325号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亦可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有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设计要求选用。

2.1.2砂:

用中砂,不得含有杂物。

含泥量不得超过3%,使用前必须过3~5mm孔径的筛。

2.1.3外加剂:

防水粉、防水油,也可采用有机硅防水剂、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

均应按产品说明书正确使用。

2.1.4主要机具:

灰板、铁抹子、阴阳角抹子、半截大桶、钢丝刷、软毛刷、八字靠尺、榔头、尖凿子、捻錾子、铁锹、扫帚、木抹子、刮杠等。

2.2作业条件:

2.2.1结构验收合格,已办好验收手续。

2.2.2地下防水施工期间做好排水,直至防水工程全部完工为止。

排水、降水措施应按施工方案执行。

2.2.3地下室门窗口、预留孔洞、管道进出口等细部处理完毕。

3操作工艺

3.1工艺流程:

墙、地面基层处理

刷水泥素浆

抹底层砂浆

刷水泥素浆

抹面层砂浆

刷水泥砂浆

养护

3.2基层处理:

3.2.1混凝土墙面如有蜂窝及松散的混凝土,要剔掉,用水冲刷干净,然后用1∶3水泥砂浆抹平或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

表面油污应用10%火碱水溶液刷洗干净,混凝土表面应凿毛。

3.2.2砖墙抹防水层时,必须在砌砖时划缝,深度为10~12mm。

穿墙预埋管露出基层,在其周围剔成20~30mm宽,50~60mm深的槽,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捻实。

管道穿墙应按设计要求做好防水处理,并办理隐检手续。

3.3混凝土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3.1刷水泥素浆:

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1∶0.8∶0.025(重量比),先将水泥与水拌合,然后再加入防水油搅拌均匀,再用软毛刷在基层表面涂刷均匀,随即抹底层防水砂浆。

3.3.2底层砂浆,用1∶2.5水泥砂浆,加水泥重3%~5%的防水粉,水灰比为0.6~0.65,稠度为7~8cm。

先将防水粉和水泥、砂子拌匀后,再加水拌合。

搅拌均匀后进行抹灰操作,底灰抹灰厚度为5~10mm,在灰末凝固之前用扫帚扫毛。

砂浆要随拌随用。

拌合及使用砂浆时间不宜超过60min,严禁使用过夜砂浆。

3.3.3刷水泥素浆:

在底灰抹完后,常温时隔1d,再刷水泥素浆,配合比及做法与第一层相同。

3.3.4抹面层砂浆:

刷过素浆后,紧接着抹面层,配合比同底层砂浆,抹灰厚度在5~10mm左右,凝固前要用木抹子搓平,用铁抹子压光。

3.3.5刷水泥素浆:

面层抹完后1d刷水泥素浆一道,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做法和第一层相同。

3.4砖墙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4.1基层浇水湿润:

抹灰前一天用水管把砖墙浇透,第二天抹灰时再把砖墙洒水湿润。

3.4.2抹底层砂浆:

配合比为水泥∶砂=1∶2.5,加水泥重3%的防水粉。

先用铁抹子薄薄刮一层,然后再用木抹子上灰,槎平,压实表面并顺平。

抹灰厚度为6~10mm左右。

3.4.3抹水泥素浆:

底层抹完后1~2d,将表面浇水湿润,再抹水泥防水素浆,掺水泥重3%的防水粉。

先将水泥与防水粉拌合,然后加入适量水搅拌均匀,用铁抹子薄薄抹一层,厚度在1mm左右。

3.4.4抹面层砂浆:

抹完水泥素浆之后,紧接着抹面层砂浆,配合比与底层相同,先用木抹子搓平,后用铁抹子压实、压光。

抹灰厚度在6~8mm之间。

3.4.5刷水泥素浆:

面层抹灰1d后,刷水泥素浆,配合比为水泥∶水∶防水油=1∶1∶0.03(重量比),方法是先将水泥与水拌匀后,加入防水油再搅拌均匀,用软毛刷子将面层均匀涂刷一遍。

3.5地面抹水泥砂浆防水层:

3.5.1清理基层:

将垫层上松散的混凝土、砂浆等清洗干净,凸出的鼓包剔除。

3.5.2刷水泥素浆:

配合比为水泥∶防水油=1∶0.03(重量比),加上适量水拌合成粥状,铺摊在地面上,用扫帚均匀扫一遍。

3.5.3抹底层砂浆:

底层用1∶3水泥砂浆,掺入水泥重3%~5%的防水粉。

拌好的砂浆倒在地上,用杠尺刮平,木抹子顺平,铁抹子压一遍。

3.5.4刷水泥素浆:

常温间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