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1665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范文文档格式.docx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BSL-1 

BSL-2 

BSL-3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1小时 

2小时 

3小时 

4小时

1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噪声 

B气流量C负压在正常范围 

D风速

12.微生物对消毒因子的抗力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孢子、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B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C细菌芽孢、分枝杆菌、真菌孢子、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D真菌孢子、细菌芽孢、分枝杆菌、亲水性病毒、真菌繁殖体、细菌繁殖体、亲脂性病毒

13.干热灭菌效果监测应采用( 

)作生物指示物 

A嗜热脂肪杆菌芽孢 

B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 

C短小芽孢杆菌 

D粪链球菌

14.一本实验原始记录本的封面被细菌污染,适宜的消毒方法是:

A干烤 

B高压蒸汽灭菌法 

75%酒精浸泡 

D紫外线照射

15.接收感染性物质标本应由 

人进行?

A1 

B2 

C3 

D4

16.脱卸个人防护装备的顺序是()

外层手套→防护眼镜→防护服→口罩帽子→内层手套 

防护眼镜→外层手套→口罩帽子→防护服→内层手套 

防护服→防护眼镜→口罩帽子→外层手套→内层手套

口罩帽子→外层手套→防护眼镜→内层手套→防护服

17.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

A送排风系统 

B三区两缓布局 

UPS电源 

D自动闭门系统

18.生物安全柜内少量洒溢,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属于 

严重差错 

B一般差错 

C一般实验室感染事故 

D严重实验室感染事

19.全自动高压灭菌器的使用哪项是正确的( 

同类物品装放一起 

液体和固体物品分开存放

敷料与器械同时灭菌时,应将敷料放在下层 

常用各种物品的灭菌时间(110-121℃)20-30min

20.下列哪种不是实验室暴露的常见原因 

A因个人防护缺陷而吸入致病因子或含感染性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B被污染的注射器或实验器皿、玻璃制品等锐器刺伤、扎伤、割伤

C在生物安全柜内加样、移液等操作过程中,感染性材料洒溢

D在离心感染性材料及致病因子过程中发生离心管破裂、致病因子外溢导致实验人员暴露

二、选择题(不定项)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天。

A、1B、2C、3D、4

3、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时,应当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使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紧实、严密。

A、1/2B、2/3C、3/4D、4/5

4、以下哪些属于感染性废物?

A、病人血液B、病原体的培养基C、实验动物尸体D、废弃的疫苗

5、以下哪些属于药物性废物?

A、病人血液B、病原体的培养基C、实验动物尸体D、废弃的疫苗

6、乙型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

A、第一类B、第二类C、第三类D、第四类

.7、根据所操作的生物因子的危害程度和采取的防护措施,将生物安全的防护水平分为四级,哪一级的防护水平最低?

A、I级B、II级C、III级D、IV级

8、病原微生物的危害程度分类主要应考虑以下哪些因素?

A、微生物的致病性B、微生物的传播方式和宿主范围

C、当地所具备的有效防护措施D、当地所具备的有效治疗措施

.

1,检验科应配置生物安全柜作为微生物接种、分离等操作的场所,条件确实困难时,可戴上口罩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此类操作。

(1分) 

错误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或者兽医主管部门批准。

正确

3,生物安全实验室可与建筑物内其它实验室和场所共用配电箱。

4,酚类化合物对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以及各种病毒均有杀灭活性。

错误

5,碘伏是很好的抗菌剂,但一般不适合作为消毒剂。

碘可以使纤维和环境表面着色,一般不适合作为消毒剂 

碘伏的杀菌范围广,不仅能杀灭细菌,还可杀灭真菌、病毒(例如乙肝病毒),杀菌强度也明显高于红汞、紫药水;

其毒性低,对伤口几乎无刺激性,患者容易接受;

外用皮肤不产生色素沉着,因此用后不需要用酒精脱碘;

虽然其本身为黄棕色液体,但衣物沾染后易于清洗。

碘伏不仅用于外伤消毒,还可以用于家庭生活用品和食品(例如草莓、葡萄等不易清洗的水果)的消毒,使用时需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碘伏的浓度为0.5%,用于注射部位消毒需半分钟以上,用于皮肤创伤消毒需保留2分钟以上,用于口腔、妇科等黏膜消毒需用纯净水稀释10倍。

2.碘伏用于餐具、蔬菜、水果、玩具等消毒需用30倍的水稀释,浸泡5-10分钟,因为其稀释溶液性质不稳定应现用现配。

3.碘伏对金属有腐蚀性,所以不可用于金属容器的消毒和浸泡物品。

4.碘伏应在酸性或中性环境中使用,因为其在碱性环境中杀菌作用减弱。

有机物(例如油脂、蛋白质等)也可降低其疗效,须避免接触。

5.碘伏有效期为2年,家用最好选择100毫升的小瓶包装,平时应密封存放于阴凉、避光、防潮的地方,但不可存放在冰箱冷藏室,因为其最佳杀菌温度为30℃-40℃。

(江和平) 

6,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为确保移液准确,应将移液管内最后一滴液体用力吹出。

错误

7,目前有记录的国内外实验室相关感染事件,主要是由于生物安全实验室防护设施(硬件)建设不合格,导致病原体感染实验室工作人员或泄露到周围环境而造成。

8,如果生物安全实验室内试验表格或其他打印或手写材料被污染,应将这些信息拷贝到其他载体上,并将原件置于盛放污染性废物的容器内。

然后高压消毒处理。

9,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的年限为20年。

正确

10,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注射器和针头时,采用锐器安全装置,可重新给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戴护套,一次性物品应丢弃在防穿透的带盖容器中。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列入甲类传染病并按照乙类传染病管理。

12,实验操作中,若发生感染性培养物或标本组织液外溢到皮肤,应在工作结束时,在同操作者的配合下对溢洒的皮肤用75%酒精进行消毒处理,然后用清水冲洗15~20分钟。

错误

13,生物安全实验室内包括针头、玻璃、一次性手术刀在内的利器应在使用后立即放在耐扎容器中。

尖利物容器应在内容物达到三分之二前置换。

14,实验动物分为四级,主要有:

普通级、特殊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

x(1分) 

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动物、无菌级动物

15,申请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时,须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实验动物饲养和动物实验人员,所有人员不需持证上岗。

16,隔离系统动物饲养装置的换气次数为每小时20--50次。

普通系统8-10次,屏障系统(23级动物)10-20,洁净度达到10000;

隔离系统20-50次,洁净度达到100,养无菌或已知菌动物

17 

大小鼠均为2级以上,豚鼠和家兔123级都有。

2级是清洁级,3级是spf,4是无菌级

18,实验动物饲料应贮存于5~20℃的贮存室内。

(0~10℃的低温贮存) 

19,取得许可证的实验动物生产单位,必须对饲养、繁育的实验动物按有关国家标准进行质量检测正确

20,从饲养室和实验室外引入实验动物时,必须实行隔离检疫;

经检疫合格的,才可繁养、使用。

正确

21,动物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可以从无《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的单位或从农贸市场购买动物作为实验动物。

(1分)错误:

实验动物必须从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明》的单位购买

22,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原则是“实质等同性原则”。

正确:

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原则有:

实质等同性原则、预先防范性原则、个案评估原则、逐步评估原则、风险效益平衡原则、熟悉性原则等。

国际上主要应用“实质等同性原则”page130

23,不能随意丢弃基因工程生物体,但对已用过的培养基可以随意处理。

错误基因工程废弃物除了具有直接的污染作用外,还可能产生潜在危害,活的生物可以自我繁殖,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不得随意丢弃

24,基因工程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生物技术。

错误:

基因工程是利用载体系统的重组体DNA技术,以及利用物理或者化学方法把异源DNA直接导入有机体的技术,又称遗传工程。

Page127

25,基因工程生物所存在的危险是潜在的,因此应对基因工程生物的研究和生产建立长期或定期的监测、跟踪及报告制度。

26,我国已成功获得转基因猪。

正确google来的

27,对于蓄意将基因工程生物扩散的行为,一经发现应立即上报主管单位,并追踪基因工程生物的去向和其后的跟踪处理;

对危害严重的基因工程生物的扩散行为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

28,照射量(X)旧的专用单位为伦琴(R)。

正确Page197

29,使用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进行实验要填写放射性核素使用登记表。

同时必须提供相关放射性实验室安全管理课程学习的合格证明。

30,射线是指核衰变、核反应和核裂变放出的粒子,也包括由加速器产生的,或来自宇宙线的多种粒子,包括α、β、γ、X射线,中子、裂变碎片和重离子。

正确一字不差,对的

31,当放射性物质货包外表面任何一点上的剂量当量率不超地10mSv/h,且内容物的放射性活度总量不超过豁免限值时,可按普通货包运输。

错误应该小于5mSv/h,这题错

32,放射性实验工作场所分为控制区和监督区。

错误漏了一个非限制区。

33,危险化学品的仓库门应为铁门或铁皮门,采用内开式或外开式皆可。

错误没找到答案,但明显是错的,不应该是内开式

34,当浓碱撒在桌面上时,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洗,用抹布擦干净。

正确,又是原话,正确

35,高危害的过氧化物须在9月内丢弃。

错误应在开瓶后3或6个月丢弃。

错误

36,灭火器的检查周期是二年。

错误2年太长,一年半载差不多,错

37,危险化学品是指危险货物。

错误错误,概念混淆

38,在存放可燃气体的地方,应安装防爆灯和防爆开关。

正确个人认为正确,没找到答案

39,所有病人的临床标本均被认为具有传染性,在运输过程中都应放置于具有安全盖的结构优良的容器内。

正确原话,正确

40,临床实验室的生物污染可由不同种属的致病因子造成,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寄生虫等。

正确还是书上原话,正确

DDCADDCDBABDDCAABDDCCC(100级)CCBBBDDBADAABCCD(B、C)ACDBDCBCADCBD

1,下列传染病应按甲类传染病管理,但不包括:

( 

)(1分) 

A.鼠疫

B.霍乱

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D.皮肤炭疽

2,洗手/清除手部污染时,其中错误的操作是( 

)。

A.处理生物危害性材料时,只要可能均必须戴合适的手套

B.即使戴有合适的手套,在处理完生物危害性材料和动物后以及离开实验室前均必须洗手

C.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用普通的肥皂和水彻底冲洗以清除手部污染,但在高度危险的情况下,应使用杀菌肥皂或酒精洗手器喷洒酒精洗手;

手要完全抹上肥皂或喷洒上酒精,搓洗至少10秒钟,用干净水冲洗后再用干净的纸巾或毛巾擦干(如果有条件,可以使用暖风干手器)

D.推荐使用脚控、肘控或感应的水龙头;

如果没有安装,可用手关上水龙头

3,常规微生物操作规程中的安全操作要点,以下哪一项是错误的?

A.禁止非工作人员进入实验室

B.禁止在工作区饮食、吸烟、处理隐形眼镜、化妆及储存食物

C.所有培养物、废弃物在运出实验室之前不必进行灭菌

D.以移液器吸取液体,禁止口吸

4,责任报告单位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应于( 

)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甲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类传染病中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质炎的病人、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城镇应于2小时内、农村应于6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其它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伤寒副伤寒、痢疾、梅毒、淋病、乙型肝炎、白喉、疟疾的病原携带者,城镇应于6小时内、农村应于12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对丙类传染病和其它传染病,应当在24小时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5,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良好内务行为,其中错误的是( 

A.禁止在工作场所存放可能导致阻碍和绊倒危险的大量一次性实验材料

B.所有用于处理污染性材料的设备和工作表面在每次工作结束、有任何漏出或发生了其它污染时应使用适当的试剂清洁和消毒

C.对漏出的样本、化学品、放射性核素、培养物或其它材料应在风险评估后清除并对涉及区域去污染;

清除时应使用经核准的安全预防措施、安全方法和个人防护装备

D.保持了良好内务行为后,可不必制定发生事故或漏出导致生物、化学品或放射性核素污染时,设备保养或修理之前对每件设备去污染、净化和消毒的专用规程

6,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的运输方式不包括:

)。

A.应当通过陆路运输

B.可以通过水路运输

C.紧急情况下运输或者需要运往国外的,可以通过民用航空运输

D.地区内运输可通过公共电(汽)车和城市铁路运输

7,关于生物安全实验室个人责任,其中错误的是( 

A.食品、饮料及类似物品只应在指定的区域中准备和食用

B.实验室内禁止吸烟

C.禁止在工作区域内使用化妆品和处理隐性眼镜,长发应束在脑后,工作时若戴有戒指、耳环、手表、手镯、项链和其它珠宝应将其置于个人防护装备内

D.所有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接受免疫以预防其可能被所接触的生物因子感染,应按有关规定保存免疫纪录和免疫前血清

8,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应当具备的条件,其中不正确的是:

A.具有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要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相适应的设备

B.具有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

C.具有有效的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的措施

D.具有疑似某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症患者整个临床病期均可采集样本

9,传染病患者或疑似传染病患者的单位及接诊医务人员,发现由于实验室感染而引起的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的传染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应当在( 

B) 

小时内报告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

A.1

B.2

C.3

D.4

10,需运进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标本、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包装,不正确的是( 

A)。

A.将有关物品放在大小适合的带螺旋盖内有橡胶圈的塑料管里,拧紧;

直接在塑料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时间、编号、姓名等

B.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内密封,每袋装一份物品

C.将标本有关信息填在标本送检登记表,连同塑料管用另一塑料袋密封;

运出实验室灭活的物品或生物活性物质的信息表则需通过传真或其它无污染手段传出

D.所用密闭容器的外表面视情况印制生物危险标识

11,我国卫生部颁布的( 

A),对不同实验操作的防护水平以及运输的包装要求进行了具体规定。

A.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2004-11-5/29

B.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2004-10-1

C.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D.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卫生部2002

12,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手套的要求不包括( 

D)。

A.应在实验室工作时可供使用,应对所涉及的危险提供足够的防护,以防生物危险、化学品、辐射污染,冷和热,产品污染,刺伤、擦伤和动物抓咬伤等

B.所戴手套无漏损,戴好手套后可完全遮住手及腕部,如必要,可覆盖实验室长罩服或外衣的袖子

C.在撕破、损坏或怀疑内部受污染时应更换手套

D.为提供足够的保护,试验中接听电话或临时离开实验室可始终穿戴(原来的)手套

13,下列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的消毒,但( 

D)除外。

A.乙醇

B.季铵盐类化合物

C.酚类化合物如三氯生

D.戊二醛甲醛和戊二醛均可杀灭各种微生物,由于它们对人体皮肤、黏膜有刺激和固化作用,并可使人致敏,因此不可用于空气、食具等消毒,一般仅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且经消毒或灭菌的物品必须用灭菌水将残留的消毒液冲洗干净后才可使用。

14,负责生物安全实验室工作区活动的管理责任人( 

C)应对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至少评审和更新一次。

A.每季度

B.半年

C.每年

D.每两年

15,在同一个实验室的同一个独立安全区域内,能同时从事的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活动的种类数目为:

A)。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16,在我国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规定在颁布实施我国Ⅱ级生物安全柜有关标准之前,进口的Ⅱ级生物安全柜必须符合( 

A)相应的标准,生产国无相关标准的产品不得进口使用。

A.生产国

B.中国

C.美国

D.世界卫生组织

17,在进行感染性材料操作时,若发生生物安全柜外潜在危害性气溶胶的释放,错误的应急操作是:

(B)(1分) 

A.立即通知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

B.在未得到实验室负责人和生物安全负责人许可前,有关实验人员不得撤离相关区域

C.任何暴露人员都应接受医学咨询

D.在一定时间内严禁人员入内,并张贴“禁止进入”的标志

18,实验动物生产、使用许可证每( 

D)发放一次,取得许可证的单位,必须接受每年的复查,复查合格者,许可证继续有效。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19,实验动物使用单位在实验(D 

须向实验者提供《实验动物设施使用证明》。

A.开始前

B.进行中

C.结束时

D.结束后3个月

20,按照2001年实验动物国家标准,( 

C) 

不能在普通环境动物实验室开展实验。

A.犬

B.猴

C.大鼠

D.兔

21,从事实验动物繁育工作时,应当取得( 

核发的《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

实验动物工作人员应当持有《实验动物技术人员岗位资格认可证书》。

A.卫生厅

B.农业厅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