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61542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9.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暖通质量通病防治Word文档格式.docx

目前,风管及通风部件等的制作已由手工敲打发展为“一条龙”式的机械制作,制冷,空调设备的组装化程度也大大提高。

第一部分风管制作与安装

通风空调工程中常见的风管有:

普通薄钢板、镀锌薄钢板、玻璃钢(含不燃玻璃钢)、硬聚氯乙烯板、塑料复合钢板、铝板和不锈钢板风管,以及砖、混凝土和石膏板等制成的风道。

根据风管材质的不同,制作和连接方法各异,计有咬口连接和焊接,有法兰连接和无法兰连接。

本节除特别指明外,仅就薄钢板(含镀锌薄钢板)风管的制作与安装的质量通病进行阐述,对于其他材质的风管也可借鉴。

圆风管不同心,管径变小

1、现象:

2、原因分析

(1)制作同径圆风管时,下料找方直角不准确。

(2)制作异径圆风管时,两端口周长采用划线法求出,圆的内接多边形周长小于其外接圆的周长,直径变小,缩小量一般为1%。

(3)咬口宽度不相等。

3、预防措施

(1)下料口应用经过校正的角尺找方。

(2)圆风管两端口周长应用计算法求出,圆周长=π×

直径+咬口留量。

(3)严格保持咬口宽度一致。

4、治理方法:

圆风管成品不同心或直径变小时,可加宽法兰口风管翻边的宽度。

矩形风管对角线不相等

1、现象

(1)材料找方划线后,检验每片宽度、长度及对角线的尺寸,对超出误差范围的尺寸应予以校正。

(2)下料后降风管相对面的两片重合起来,检验其尺寸的准确性。

(3)操作时硬保证咬口宽度一致。

(4)手工咬口时,可首先固定两端及中心部位,然后再进行均匀咬口。

4、用法兰口风管搬边宽度调整风管两端口平行度以及法兰与风管的垂直度。

圆形弯头、三通角度不准确

弯头、三通角度线偏移,中心弧线不再同一平面上,直径变小。

(1)放大样时展开划线不准确。

(2)按一般划线法求出的圆周长偏小,其直径相应变小。

(3)由于各瓣单、双口宽度不相等,使成品角度不准确。

当单口窄、双口宽时,咬口会松动;

当单口宽、双口窄时,单口片的拼接口易受挤开裂,特别是咬口处两边发生扭转错位,使中心弧线不再同一平面。

3、治理方法:

利用法兰口风管搬边宽度调整角度。

矩形弯头、三通角度不准确并漏风

弯头、三通角度偏移,表面不平,管口对角线不相等,咬口不严。

(1)内、外弧的直片料找方直角不准确。

没有考虑材料本身厚度,成品制成后,形成外弧片短、内弧片长的现象,影响了角度。

(2)带弧度的两片平面料划线走规。

(3)三通外弧折角咬口处,出现小孔洞。

(4)联合角型咬口宽度不相等,咬口处受力不均。

3、防治措施

(1)经过校正的角尺找方下料。

下料时须注意:

外弧片长度=平面外弧长+3δ

内弧片长度=平面内弧长-3δ

δ为材料厚度

(2)将带弧度的两平片料重合,检验其外形重合误差,并按允许偏差进行调整。

(3)三通外弧折角处出现的小孔洞,对于镀锌钢板可用锡焊补焊;

对于黑铁板可用气焊补焊。

(4)咬口时应保证受力均匀。

矩形风管四角咬口处易开裂

(1)咬口形式选用不当。

(2)由于运输、振动以及安装时风管各方向受力不均匀,也容易使按扣咬口开裂。

(1)对矩形风管大边尺寸在1500mm以上时,应采用转角咬口或联合角型咬口,尽量不使用按扣咬口。

(2)风管按扣式咬口如开裂,可用与风管同质材料作一个50mm×

50mm、900的抱角,用φ3-φ4的拉铆钉固定,将风管咬口开裂处修补好。

矩形风管断面尺寸高宽比不合理

矩形风管高宽比过大,因此造成风管阻力大,材料浪费,造价高。

(1)设计及施工时,只考虑了风管断面积的合理性,没有考虑风管断面高度比和风管造价的合理性。

(2)风管断面积固定时,风管断面高宽比尺寸不同,制作风管所用的材料也不相同。

设计及施工时应尽量选用方风管,共风管断面高宽比尺寸为1:

1,此时风管阻力最小,用料最省,造价最低。

如采用矩形风管时,其高度比宜在1:

4以下。

送风时风管内有噪声

钢板风管送风时有较大噪声,用调节阀调节风量时,调节阀两侧风管有很大的颤动声。

(1)风管内的风速超出设计规范的数值。

(2)风管的钢板厚度与风管断面尺寸有关,风管制作时未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执行。

(3)风管没有采取加固措施。

(1)风管内的风速的数值进行控制。

(2)钢板厚度与风管断面尺寸的关系值应按施工验收规范规定取用。

(3)矩形风管大边≥630mm时,风管管段长度>1200mm时,用在其管段中间铆接加固框材料可用角钢,按风管断面大小不同,角钢规格为L30×

4-L40×

4。

矩形直角弯头阻力大

矩形直角弯头出阻力大

(1)在矩形弯头直角处有涡流现象。

(2)在矩形弯头直角处没有导流叶片。

(3)导流叶片各部尺寸不符合要求。

(1)矩形直角弯头平面尺寸A>500mm时,应有导流叶片,以消除涡流现象,减小阻力。

(2)导流叶片各部尺寸见图

片数n=6b/a-1

片距L=b/n+1

半径r=1.28L

圆心距P=1.41L

风管配件阻力大

风管配件如弯头、三通、四通、异径管等阻力大。

风管配件的各部位尺寸,例如弯曲半径、弯头节数、夹角、扩展角、收缩角等不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要求。

3、防治措施:

风管配件按下列要求制作,可减小阻力。

(1)圆形弯管的弯曲半径和最少节数应符合规定。

(2)圆形三通、四通夹角应做成150-600。

(3)渐扩管角度应为a≤150。

(4)渐缩管角度应为a≤300

(5)离心式通风机出口接矩形弯头时,是否做导流片。

风管未预留测定孔

通风管系统没有预留测定孔(温度测定孔及风量测定孔),在工程系统测定及调整时需要现场钻孔,破坏了风管的保温层,同时钻孔需作堵塞处理。

2、原因分析:

设计及施工均忽视了预留测定孔。

(1)设计及施工要重视预留测定孔。

(2)如测定孔没有预留,现场钻孔后可用与孔径相同的橡胶瓶塞堵塞,对破坏的保温层处可用胶粘纸带或用带不干胶的铝箔纸粘补。

(3)预留或现场钻孔时,应正确选用测定孔的位置,否则测定出的数值不准确。

矩形风管测定孔个数n,可按下面公式确定:

n=a/≥220

圆形风管测定孔个数,可定为2个互相垂直的孔。

法兰互换性差

法兰表面不平整,螺栓孔不重合,圆形法兰圆度差,矩形法兰对角线不相等。

(1)圆形法兰热煨时,因加热不均,受力不均或胎具弧长不准确等,均会出现扭曲,致使表面不平,圆度差。

(2)矩形法兰胎具直角不准确或四边收缩量不相等。

(3)法兰口缝焊接变形。

(4)法兰螺栓孔用样板分孔时有位移。

(5)法兰螺栓孔在冲孔或钻孔时中心位移。

(1)圆形法兰胎具弧长应为圆周的1/4以上,直径差不大于0.5mm,按材料加热均匀程度分段煨制,在端头上紧卡具。

(2)检验矩形法兰胎具四边的垂直度,四边收缩量应相等,对角线误差不得大于0.5mm。

(3)法兰口缝焊接应采用先点焊后满焊的措施。

(4)法兰螺栓孔分孔后,将样板按孔的位置依次旋转一周,检验其互换性。

孔的重合误差小于1mm时,可将螺栓孔直径扩大1-2mm,但在法兰连接时应加螺栓垫圈。

孔的重合误差大于1mm时应重新分孔。

(5)法兰冲孔时应用准确、平稳的胎具。

钻孔时应防止钻头滑动位移,可将分孔后的孔中心预先冲凹。

法兰铆接偏心

法兰与风管不垂直,成品中心偏移,表面不平,铆接不严,套法兰后风管咬口开裂。

(1)风管同心度差,法兰平整度差;

圆形法兰的圆度误差大,矩形法兰对角线不相等。

(2)法兰内口尺寸大于风管外口尺寸超过允许偏差2mm时,法兰铆接后,风管将向一侧偏移。

(3)法兰内口尺寸小于风管外口尺寸时,如将法兰强行套上,会使风管咬口开裂。

(4)铆钉间距大,造成风管表面不平。

铆钉直径小,长度短,与钉孔配合不紧,造成铆钉松动,铆接不严。

(5)管口搬边窄。

(1)检验圆形风管与法兰的同心度、圆度差和平整度。

检验矩形风管及法兰的对角线差和平整度。

对误差大的部件铆接前应调整。

(2)按法兰与风管间隙量加一衬垫套管,共同铆接,以保证风管同心度、表面平整度及严密性。

(3)法兰内口尺寸小于风管外口尺寸2mm以内时,可将法兰立边外胀,风管向里收口;

此时,风管与法兰为紧配合铆接,但管口没有搬边的余地。

(4)增加铆钉孔。

选用铆钉规格时,与钉孔应为紧配合,注意铆钉帽应置于风管内侧。

(5)管口翻边宽度应以距螺栓孔边缘2mm为宜。

圆形无法兰风管连接不严

风管接口松动、漏风,两风管中心偏移。

(1)两风管直径误差较大。

(2)接口抱箍松动。

(3)接口处密封垫料对接不严密。

(4)插入式连接,对口连接短管与风管间隙过大。

(5)胶带密封不严。

(1)同规格风管按统一周长尺寸下料,特别注意咬口宽度要一致。

(2)加大抱箍松紧调整量,也可加厚密封垫料的厚度。

(3)密封垫料接头处应为搭接,如采用对接时,其对缝可用密封胶粘封。

(4)治理方法

(1)可按连接短管与风管间隙量加衬垫圈或更换连接短管。

(2)用万能密封胶补封。

矩形无法兰风管连接不严

无法兰连接处漏风、有缝隙、松动,风管矩形断面变形。

(1)风管接口搬边尺寸不一致,平整度不合乎要求,无法兰接口处不严密。

(2)风管钢板厚度薄,矩形断面尺寸过大,无法兰接口处强度低。

(1)风管无法兰接口处,要求风管接口搬边宽度尺寸相等,搬边后矩形风管的4个直边应在同一个平面上,并且要求其平面与风管中心线垂直。

安装后,如发现不严处,可用胶粘纸带密封。

(2)根据矩形风管断面尺寸大小,按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选用相应的钢板厚度。

按风管断面尺寸的大小,采用不同的无法兰接口形式。

对于断面尺寸过大的风管,断面发生变形时,在变形处应有加固及支撑等措施。

洁净风管系统漏风

洁净风管系统漏风,使洁净室的洁净度达不到要求。

(1)风管咬口质量差,又没有采取密闭措施。

(2)法兰垫料不合格。

(3)法兰铆钉间距和法兰螺栓孔间距过大。

(4)法兰螺栓拧紧度差,接口不严密。

(5)调节阀轴孔漏风。

(6)风管系统的内部零件有锈蚀。

(1)精心制作洁净风管,风管的咬口缝、铆钉缝、法兰处风管的翻边四角,静压箱与风管连接处采用锡焊或涂密封胶等措施。

(2)法兰垫料应选用不产尘、弹性好和具有一定强度的垫料,如橡胶板、闭孔海绵橡胶板等,厚度不能太薄,以5-8mm为宜。

法兰垫片以整体为佳,若有接头,必须采用梯形或榫形连接,不要采用直缝对接,法兰垫片应清洁,并涂密封胶粘牢。

(3)法兰铆钉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m,法兰螺栓孔间距不应大于120mm。

(4)交叉拧紧法兰螺栓,用密封胶将法兰口封闭。

(5)调节阀轴孔处装密封圈及密封盖。

(6)风管内零件均应镀锌处理。

风管安装不直、漏风

风管不平、不直、不正、中心偏移,法兰口连接不严密,风管系统风量减小。

(1)各风管支架、吊卡位置标高一致、间距不相等,受力不均。

风管因自重影响,安装后产生弯曲。

(2)圆形风管同心度差,矩形风管法兰对角线不相等。

(3)法兰与风管中心轴线不垂直。

(4)法兰互换性差。

(5)法兰平整度差,螺栓间距大,螺栓松紧度不一致。

(6)法兰垫料薄,接口有缝隙。

(7)法兰管口翻边宽度小。

(8)风管咬口开裂。

(9)室外安装风管咬口缝渗水。

(1)按质量标准调整风管支架和吊卡位置标高,加长吊杆丝扣长度,使托、吊卡受力均匀。

(2)用法兰管口搬边宽度调整圆形风管的同心度。

调整或更换矩形法兰,使其对角线相等,控制风管表面平整度。

(3)法兰与风管垂直度偏差小时,可加厚法兰垫控制法兰螺栓松紧度。

偏差大时,则需对法兰重新找方铆接。

(4)增加法兰螺栓孔数量。

螺栓孔可扩孔1-2mm。

(5)加厚法兰垫,以调整螺栓松紧度。

弹性小的垫料可作整体垫或作成450对接,并用密封胶粘接;

弹性大的垫料可搭接。

(6)风管与法兰周圈缝隙用密封胶封闭。

(7)咬口开裂处用铆钉铆接后,再用密封胶封闭或焊接。

(8)室外风管安装,咬口缝在底部。

圆形弯头为单位咬口时,双口应在上,单口在下。

对楼雨处可用焊接或万能胶粘补。

预留洞不准确

预留孔洞标高、位置偏移。

(1)预留空洞标高不准确。

(2)楼面及墙面抹灰层超过设计厚度。

(1)应按建筑标高预留孔洞。

(2)预留空洞尺寸适当加大。

风管生锈

风管生锈,漆面卷皮。

(1)除锈不彻底。

(2)咬口缝刷油不周密。

(3)防锈漆稠度过大或过小,牌号选用不当。

(4)防锈漆头道未干又刷下一道。

(5)气温低,防锈漆干燥时间长,漆面粘有较多的灰尘。

(1)在空气相对温度65%的环境下彻底除锈。

刷油时,应将风管表面浮锈再次轻擦。

(2)制作风管的铁板应先刷一道防锈漆。

(3)红丹油性防锈漆Y53-1不能用于镀锌钢板,否则附着力降低,易引起卷皮现象。

(4)掌握每道油漆干燥时间。

空气温度在250C左右,相对温度在65%左右时,油漆表干为10h,实干为24-48h。

风管保温性能降低

风管表面有结露,风管系统冷量、热量损失大。

(1)保温材料选用不合理。

(2)板状、毡状保温材料厚度不合要求,散状保温材料保温后厚度不均匀。

(3)保温材料与风管外表面接合不严密,有空气层,易结露。

(4)保温材料拼接处缝隙大,有空气流通。

(5)保温结构不完整,保温层外没有防潮层及保护层。

(6)保温材料表面保护层及防潮层破坏,吸水率加大,保温性能降低。

(1)保温材料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表观密度小、具有多孔性、抗压强度大、不易表形、吸湿性小、不存水、不易燃烧、不腐烂、保温层与防潮层及保护层结合为一体的、价格低的材料。

例如铝箔矿棉保温材料等。

(2)按保温材料不同的性质,选用相应的胶粘剂,使其与风管表面牢固地粘接在一起。

风管表面也可用均匀分布的塑料保温钉,将保温材料与风管紧密固定结合。

保温钉间距可按风管断面尺寸大小自行确定,一般为150-250mm之间。

对风管表面不平处可多加保温钉固定贴合。

(3)保温材料拼接缝应使纵横接缝错开,缝隙较大时可用胶粘剂灌封或用胶粘纸密封。

(4)完整的保温结构应顺序由防锈层(一般刷防锈漆,对镀锌钢板可不刷)、保温层、防潮层和保护层组成。

(5)加强对成品的保护,如保护层及防潮层破坏时,可用胶粘纸或铝箔粘补。

风管尺寸与建筑尺寸不符

预制好的风管运到工地安装时,因风管几何尺寸建筑尺寸不符而导致安装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单凭图纸制作风管及管件,事前未到施工现场核对建筑尺寸。

风管制作前,应先到施工现场,对照施工图纸核实建筑尺寸,根据实测数据绘制加工草图,在草图上把风管和管件依次编号,再根据草图制作风管及管件,安装时对号入座。

重新制作并更换掉与建筑尺寸不吻合的风管及管件。

正压送风达不到要求

有防火要求的楼梯间合楼梯间前室,经测定,正压送风的风压和风量达不到要求,满足不了发生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的要求。

(1)正压送风机选型过小。

(2)采用砖砌或混凝土风道,风道内表面未抹灰,表面粗糙,甚至漏风。

(3)前室和楼梯间未安防火门或防火门的密闭性差,使其不能保持余压或余压值达不到要求。

(1)设计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经计算后选用合适的正压送风机。

(2)砖或混凝土风道尺寸过小使抹灰困难,应采取边砌砖边抹灰的方法,不能以未抹灰的竖井作为风道。

(3)作为消防通道的疏散楼梯和楼梯间前室,应安装密闭性较好的防火门,才能在其内保持应有的正压值。

柔性短管影响通风效果

1.现象:

柔性短管出现扭曲、塌凹、折叠,减小了风管断面尺寸,影响了通风效果。

(1)风机进出口与风管不同径,柔性短管作为大小头使用。

(2)风机进出口与风管不同心,柔性短管作为偏心连接管使用。

(3)柔性短管过长,高压段的柔性断管发生了吸入性塌凹。

(4)有防火要求的通风系统,为达到阻燃的要求,柔性短管外面涂上了防火漆、防火涂料等,柔性断管的折皱成了永久变形,既减小了风管断面,又减弱了隔振、降噪功能。

(1)柔性短管的作用是隔振和降噪,不能兼作他用,应令设大小头和偏心管等管件。

(2)柔性短管过长则难免折叠,其长度应视风管断面尺寸而定,一般为150-250mm,断面大则长,断面小则短。

负压段的风管可短一点,安装得紧一些。

(3)对于有防火要求的柔性短管,其材质可选用玻璃布、三防布、可伸缩铝箔等不燃材料制作。

更换不合格的柔性短管。

第二部分部件制作及安装

蝶阀阻力增大

阀板开满后与短管不垂直。

(1)半轴上开启方台角度不准确,根部有圆角。

(2)开启手柄上方孔尺寸过大,位置不准确,手柄与半轴配合松动。

(1)用角度样板对半轴方台创方或锉方,根部不能有圆角。

(2)调整手柄上方孔位置,方孔过大可补焊。

防火阀动作不灵活

在极限温度时,防火阀动作延时或实效。

(1)安装反向

(2)易熔片老化失灵。

(3)阀体轴孔不同心。

(4)阀体与筏板有摩擦。

(1)按气流方向调整安装方向。

(2)按设计要求对易熔片作熔断试验,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更换。

(3)调整阀体轴孔同心度。

(4)减小筏板外形尺寸,使阀体与筏板之间的间隙适当,在保证质量重量不变的情况下可作配重。

密闭式斜插板阻力增大

插板不能完全开启,风管系数率降低。

(2)筏板生锈,开关不灵活。

(2)阀板及滑轨定期上润滑油。

圆形光圈式启动阀调节不灵活

开启不满,关闭不严,阻力增大。

(1)叶片表面不平整,弧度不准确,有摩擦阻力。

(2)叶片活动轴铆接过松。

(3)转动圈分度不均匀,圆度差。

(1)调整叶片表面平整度,将叶片重合起来,调整其重合误差。

(2)叶片铆接以移动量不大于1mm,转动灵活为宜。

(3)调整转动圈的圆度及分度,从调节缝处定期上润滑油。

矩形百叶式启动阀调节不灵活

叶片不平行、颤动,叶片与外框摩擦,开启不能达到900。

(1)外框孔轴不同心,偏离中心线,轴距不相等。

(2)叶片转动半轴中心偏移。

(3)外框轴孔与叶片半轴间隙大。

(4)外框对角线不相等。

(5)开关定位板选择位置不准确。

(1)将带有轴孔的两侧面重合起来,检验轴孔的同心度、中心线偏差及轴距。

误差在2mm以内时,可扩大轴孔,移动轴套使其同心,然后再焊接成外框。

(2)扩大叶片螺栓孔径,调整两半中心度,再用螺栓拧紧。

(3)调换半轴或轴套。

(4)以对角线相等的法兰固定其外框短管。

(5)按叶片与短管呈900时,确定定位板位置。

手动对开式多叶调节阀角度不准确

阀片不能全部开启到900,阻力增大。

(1)外框轴孔不同心,中心线偏移,间距不相等。

(2)调节杆长度及连接点位置不准确。

(3)定位板位置不准确。

(2)按阀片呈900时,确定调节杆长度、连接点及定位板位置。

风管插板式送风口调节不灵活

送风口调节费力。

(1)圆形风管圆度差,矩形风管表面不平。

(2)风口宽度不相等,插板滑道搬动不直。

(1)调整风管的圆度及平整度。

(2)减小插板的宽度。

百叶送风口调节不灵活

叶片不平行,固定不稳,产生颤动,安装不平、不正。

(1)外框叶片轴孔不同心,中心偏移。

(2)外框与叶片铆接过紧或过松。

(3)墙上预留风口位置不正。

(1)中心偏移不同心的轴孔,焊死后重新钻孔。

(2)叶片铆接过紧时,可连续搬动叶片使其松动。

铆接过松可继续铆接,其松紧程度以在风口出风风速6m/s下,叶片不动不颤,用手可轻轻搬动为宜。

(3)加大预留孔洞尺寸。

旋转吹风口转动不灵活

吹风口旋转费力

(1)固定及转动法兰圆度差。

(2)滚动钢珠直径小。

(3)法兰上钢球孔直径小,钢珠不滚动。

(4)法兰垫片薄,法兰螺栓连接过紧。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