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实习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x
《巢湖实习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巢湖实习报告2Word文件下载.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十年代中期,合肥工业大学承担的安徽省教学研究项目—《地球科学专业群巢湖实习基地的建设》的研究和实施,深化了科研程度,丰富了教学内容,积聚了教学资料,并使得该教学基地能适应于大地学专业中不同专业的教学需要。
第二章
地
层
一、概
述
巢湖市北部郊山区的地层,以发育古生界为特点。
其中尤以中、晚古生代地层(延入中、下三叠统)研究较详(表2—1)。
虽然与巢湖市城南一带同属于扬子地层区,下扬子地层分区,六合巢县地层小区之内,但在地层发育上尚有某些差异。
现以巢北地层的发育特征阐明如下:
二、地
(一)震旦系
区内震旦系出露在青苔山及半汤两地(背斜核部),仅有上震旦系灯影组(Z2dn),由于受断裂影响或掩盖,该组未见底。
如本区北部之青苔山,灯影组可分为上、下两段,厚度360.06m。
下段厚约291.49,以浅灰色白云岩为主,可分上
、中、下三部分。
下部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148.33m,中部为厚层葡萄状含凝块石含蓝藻泥晶白云岩95.82m,上部类硅质岩,白云石呈碎裂状,厚47.34m。
其中中下部含微古植物原始光面球藻Protleiasphaerd:
um
sp.等以及核形石Osagia
sp.,葛万藻Girvanella
sp.,迭层石:
贝加尔迭层石?
Baical:
a?
cf.等。
上段为灰白、灰紫、灰黄色薄层微晶白云岩、条纹状白云岩及细晶鲕粒白云岩,底部为厚层钙质中细粒岩屑石英砂岩层,顶部掩盖,产微古植物化石原始光面球藻等,厚68.57m。
在半汤地区,上段比较发育,但以浅灰白色中至中厚层含硅质条带、硅质结核与团块的白云岩为主,底部为一层黄绿色含磷粉砂质页岩(p2O5达5.38%),厚90.43m。
本区灯影组上段顶部直接为下寒武统冷泉王组假整合超覆,缺失西南地区及南京、巢县前湾灯影组顶部的一套厚层硅质岩。
(二)寒武系
寒武系主要分布在半汤,以含镁碳酸盐为主,厚达570m。
由于近年来发现部分三叶虫
巢湖地区综合地层简表
表2—1
代纪世组代号厚度(m)岩
性
描
新
生
代
第四纪全新世
芜
湖
组
Qhw
>10上段:
灰黄色粉质亚粘土,含砾粗砂,底为锈黄色铁锰层。
中段:
灰黄色粉质重亚粘土,棕褐色粗砂夹浅灰色粉质重亚粘土。
下段:
灰黄色粉质轻粘土,砂、砂砾。
更新世下
蜀
组Qpx2—38黄褐色含铁锰结核粉质轻粘土,下部含钙质结核。
泊
岗
组Qpb1—51浅棕红色微含砂粉质轻粘土,粉质重亚粘土,碎砾层,铁皮层山麓带青灰色含砾粘土夹砂、亚砂土透镜体。
第三纪古新世
岱山集组
E1dn
>24
浅褐、浅棕色中厚层砾岩,黄褐色厚层—块状砂砾岩。
中
代白垩纪
晚
宣
南
K2xn
>845上段:
灰紫、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不等厚互层。
砖红色中厚层含砾长石岩屑、细粒岩夹泥质粉细砂岩。
侏罗纪晚毛坦厂组J3m>151紫灰色安山岩,粗安质火山角砾岩夹凝灰质岩屑细砂岩、粉砂岩。
早磨
山
组J1m>20砖红色中厚层砂砾岩与细粒岩屑、长石砂岩
三
叠
纪中东马鞍山组T2d96上部:
灰黄色厚层状角砾状灰岩、泥质白云质灰岩。
下部灰色薄—中层灰岩,灰紫色含石膏假晶灰质白云岩。
早
南陵湖组
T1n
160上部:
薄层深灰色灰岩夹炭质页岩。
灰绿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厚层灰岩、钙质页岩。
深灰色厚层灰岩微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钙质泥岩。
和龙山组T1h29上部:
灰色薄层灰岩夹黄绿色薄层似瘤状泥质灰岩、泥岩。
下部:
灰绿色紫色薄层似瘤状灰岩、钙质泥灰岩。
殷
坑
T1y
125上部:
灰绿色钙质页岩夹薄层泥质灰岩及带状白云质灰岩。
中部:
灰黄色粉砂质泥岩夹灰色中薄层泥似瘤状带灰岩。
浅灰、黄绿色泥岩、含粉砂质泥岩夹似瘤状灰岩。
续表2—1
古
二
纪
大
隆
P2d
30上部:
灰黑色薄层硅质炭质泥岩夹灰质白云质泥岩。
紫灰色泥岩灰黑色炭质页岩、硅质页岩。
灰黑色薄层硅质岩、炭质硅质岩夹泥岩、页岩。
龙
潭
P2l
74上段:
灰黑色粉砂岩、泥岩夹煤线,顶部灰黑色中厚层泥晶白云质灰岩。
灰黄色中厚层细粒岩屑长石石英砂岩、泥岩夹黑色硅质岩。
早孤
峰
组P1g54上部:
浅紫、黄褐色薄层硅质泥岩。
灰黑色薄层放射虫硅质岩。
灰黄色粉砂岩、泥岩、页岩。
栖
霞
P1q
209上段:
黑色中厚层含燧石团块含泥质灰岩、白云质灰岩。
深灰色薄—中层状含沥青质臭灰岩及含生物碎屑灰岩,底部黄黑色碎屑岩夹劣质煤。
石
炭
纪晚船
组C3c11上部:
灰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球藻灰岩。
黑色厚层微晶灰岩,底部灰黄色含褐铁矿团块灰岩。
中黄
组C2h>27上部:
灰、紫红色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砂屑灰岩。
浅灰、肉红色厚层状生物碎屑泥晶与亮晶灰岩。
早和
州
组C1h27上部:
灰、浅红色中—厚层亮晶生物碎屑灰岩,顶部炉渣状灰岩。
灰黑色生物碎屑白云质灰岩、泥岩。
高骊山组C1g25上部:
杂色砂质、粉砂质页岩,顶部灰白色石英砂岩。
灰黄色钙质泥岩夹姜粒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
灰黄色粘土岩,底部夹褐铁矿。
金
陵
组C1j8上部:
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
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
泥盆纪
五
通
D3w
177上段:
灰黄、灰紫、灰白色薄层石英砂岩粉砂质泥岩、炭质页岩。
灰白色中厚层状石英砂岩、含砾砂岩。
底部中厚层状砾岩。
志留纪
中
坟
头
S2f
>95上部:
杂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岩屑砂岩。
黄绿色粉砂质泥岩、石英砂岩。
黄绿色中层状石英细砂岩。
高家边组
S1g
379上段:
黄绿色中薄层长石石英细砂岩。
黄绿色页岩、薄层长石细砂岩。
灰黑色页岩。
奥陶纪晚五
组O3w1灰黑色硅质页岩。
汤
组O3t3灰黄色薄层微晶灰岩,底部钙质页岩夹泥灰岩透镜体。
中宝
塔
组O2b9上部:
灰绿色、灰红色微晶灰岩夹泥灰岩透镜体。
紫红色中薄层瘤状灰岩夹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
早牯牛潭组O1g6浅灰色生物碎屑微晶灰岩夹钙质页岩。
湾
组O1d>3灰色亮晶生物碎屑灰岩夹页岩,灰、黄绿色页岩。
寒武纪中晚山凹丁组C2-3s309上段:
蜂窝状细晶白云岩、硅质岩。
灰质白云岩、砂屑白云岩。
早半
组C1b156中厚层微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
下部白云质石英砂岩,藻泥岩、钙质页岩。
冷泉王组
C1l105深灰色中厚层粉晶白云岩夹硅质条带,底部含砾砂岩。
元
震旦纪
晚灯影组Z2d290上段:
深灰、灰黑色微晶白云岩,含燧石条带、沥青质。
浅灰色微晶白云岩、微晶灰岩,夹泥质灰岩。
黄提组Z2h708上段:
灰色重结晶灰岩泥灰岩夹变粉砂质泥岩、杂砂岩。
灰黄色中厚层变细砂岩、粉砂质千枚岩。
早苏家湾组Z1s650灰绿、灰黄、灰白色含砾千枚岩夹石英岩。
周岗组Z2z850灰白、灰绿色变细粒砂岩、粉砂质千枚岩夹变含砾砂岩。
青白口蓟县长城纪张八岭岩群西冷岩组Qnx视厚1777浅灰绿、灰白色绢云石英片岩,钠长石英片岩夹浅粒岩、变石英角斑质角砾岩、变凝灰岩、绿片岩。
北将军岩组
Pt2b视厚550上岩段:
浅灰、浅黄绿色千枚状白云片岩、绢云钠长千枚岩、底部铅灰色含炭质千枚岩。
下岩段:
灰白色中厚层微晶白云岩,含燧石团块微晶白云岩。
肥东岩群桥头集岩组Pt1q视厚53深灰色条纹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夹黑云片岩、角闪片岩
双山岩组Pt1s视厚42浅灰红色大理岩、白云质大理岩夹斜长角闪岩、磷灰石透镜团块,底部夹石英岩。
晚太古代
阚集岩群
大横山岩组
Ar2d视厚508上岩段:
深灰色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中岩段:
条纹状二云斜长片麻岩、石英片岩、磁铁石英岩。
黑色带状黑云斜长片麻岩、角闪岩、二长片麻岩。
浮槎山岩组Ar2f视厚369灰黄色细粒二长片麻岩,上部夹斜长角闪岩、角闪斜长片麻岩。
下部夹角闪黑云斜长片麻岩。
化石,因而已将该地寒武系自上而下划分出:
下统冷泉王组、半汤组,中上统凹丁群,下、中统之间呈假整合接触。
下统:
1、冷泉王组(?
1l)
以深灰色中层粉晶白云岩为主,厚104.9m。
中上部层内含2-10cm厚之硅质条带,底部有一层厚约1m的含砾砂岩。
含葛万藻Girvanella
sp.,迭层石Collumnaefacle?
cf.,以微古植物原始光球藻Protoleiosphaeridium
sp.,面球藻Trachysphaeridium
sp.。
本组岩性与下状灯影组上段相似,不易划分,而与半汤组之间间断明显,故有人以为本区缺失早、中寒武世沉积。
但另一种意见认为:
本组底部具一间断面,又含早寒武世常见之GiRvaonella
sp.,
Collumnoefacto?
cf.等化石,且与下伏富含蓝藻具独特结构(如葡萄状、条纹状、花边状等)并发育硅质条带、结核、团块之灯影组的白云岩区别明显,故应属于早寒武纪早中期产物。
2、半汤组(?
1b)
以中厚层微晶—泥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主,厚156.12m。
其下部为白云质石英砂岩及藻层泥岩、钙质页岩。
以泥质成分多为特点。
在钙质页岩中含:
策得利基虫Redlichia
sp.,昆明盾壳虫Kunmingaspis
sp.,奇蒂特虫Chittidlla
sp.,山东盾壳虫?
Shantungaspis?
Sp.,太阳女神螺Helcionella
sp。
如以见到Redlichia
sp.就归入早寒武世这一认识,那么本组就相当本地地区馒头组上段。
中、上统:
山凹丁群((?
2-3
sh1)
按岩性特征本群可分为上、下两段。
下段(?
sh2)
以灰质白云岩、砂屑白云岩组成为主,厚177.99m。
下部颜色较浅,呈浅灰、灰色。
底部有一层原为1-10cm之浅灰红色薄层杂基白云质细砾岩,砾石大小在0.2×
1~2×
3cm之间,呈凌角或次圆状,成分以微晶白云岩为主,含硅质岩,明显假整合于半汤组之上,上部颜色较深,含燧石团块。
上段(?
本段以呈溶蚀状(蜂窝状)的细晶白云岩及白云质硅质岩组成为特征,厚131.7m。
下部含硅质团块,上部夹硅质岩。
山凹丁群至今未发现化石,但其上部白云岩中发现早奥陶世头足类化石,故归入中晚寒武世。
(三)奥陶系
本区奥陶系出露不多,但见于半汤一带。
总的划分与下扬子地层一致,但由于出露差,发育不全,以下奥陶统仑山组较发育为特征。
如半汤汤山剖面:
厚118.23m,可以分为下、中、上三个部分。
下部由细晶泥质白云岩组成,缺乏硅质团块为其特征。
与山凹丁群呈连续沉积。
曾在其中采获:
垂叶角石Artiphylloceras,
可本角Proterocameroceras
sp.等。
为各地常见之早奥陶世早中期时代的产物。
中、上部为含硅质结核、硅质条带白云岩组成,其中没发现化石。
岩石硅化明显,因而其它各组情况,不甚清晰。
但与邻区含山县相比较,不如它们发育齐全,汤山一带常以碳酸盐岩为主,厚度也稍有增加。
可能本区以碳酸盐相发育为特征。
(四)志留系
志留系在巢南与巢北都比较发育,常组成背斜核部地层。
但巢南、巢北的志留系沉积有明显差异,表现在巢北地区缺乏上统茅山组,而以中统坟头组直接与泥盆系五通组相接触。
高家边组(S1g)
除邻区含山县境内横山一带可见本组下部与奥陶系五峰组呈假整合接触(缺化石带)外,区内高家边组大多出露不全,仅见高家边组之中上部。
以狮子口及旗山出露较好。
如狮子口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下部厚>
29m,未见底,青灰色页岩夹薄到中层泥岩及黄绿薄层状页岩,产腕足类,舌形贝Lingula
sp.及瓣鳃类,小福尔曼蛤Follmannella
sp.,隐拟瓢蛤Modiolopsis
crypta,后直蛤Orthonota
sp.,似票蛤Nuculana
sp.,全品螺Holopea
sp.,曲线螺Loxonema
中部厚24m,由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组成,未见化石。
上部6.07m,
呈黄绿色薄层片状粉砂质泥岩夹黄绿色薄层泥质细砂岩石,
有时可见垂直虫管。
旗山剖面亦以高家边组中上部为主,但化石较丰富,相当狮子口剖面的中、下部层位。
除有大量蜿足类、瓣鳃类外,尚找到锯笔石Pristiogratuo
sp.,中华棘类Sinacanfhus
sp.及三叶虫宽呀头虫等,并在上部层位中发现标准湖南笔石Hunanodendrum
fypicum
Muet
al及中华棘鱼类Sinacanfhus
这些化石的发现除表明高家边组属于下志留统外,并证明我国鱼类化石出现的层位很低,而西欧棘鱼类一段出现于早泥盆世,可能我国为早期鱼类起源地之一。
另外在邻区含山县苍山陈夏村发现高家边组上部有一套黄绿色钙质砂岩夹生物灰岩,其中有丰富的珊瑚、层孔虫,三叶虫、腕足类、鹦鹉螺、海百合及笔石等化石,但本区内尚未发现,可能系相变所致。
中统:
坟头组(S2f)
区内都较发育,其中以下朱田村与旗山两地剖面化石丰富。
可以分为上、中、下三部分,总厚89m。
黄绿色局部呈浅紫色中薄—中厚层石英细砂岩及含泥质砾石石英砂岩。
砂岩中具交错层理,厚148m左右。
含磷。
其中所含化石有鱼类,中华棘鱼Sinacanthus
sp.,皖中新亚洲棘鱼Neoasinacanthus
wanzhongenis
Xia
Wang
aet
Chen,
阔翅类Eurypteida;
三叶虫:
王冠虫Coronacaphaluo
sp.,凯里虫Kailia
sp.,腕足类,
舌形贝Lingulo及瓣鳃类,后直蛎Orthonota
sp.,陷瓢形蛤Madiomorpha
Crypta
Grabau,圆线螺?
肋脐螺?
圆脐螺等。
黄绿色薄层粉砂质泥岩与石英砂岩呈互层。
层内波痕、交错层系都较发育,厚38.31m。
含中华棘鱼Sinacanthus
sp.;
霸王皇冠虫Coronocaphalus
rex
Grabau,慧星虫Encrinurus
sp,伸长纳里夫金贝Nalivkinia
elongato(Wong),纳里夹金贝N.sp.,丁氏始石燕Eospirfer
tingi
Grabua,湖北条纹石燕Strispirifer
hubeiensis
Zeng,尖褶条纹石燕Sacuminiplicatus
Rong
ct
Yong,沿边后直砺Orthonota
Perlata
Barrande,拟瓢蛤Modiolopsis
sp
.,金口螺Holopea
房螺Hormotoma
上部:
以紫红、灰紫红、灰绿等杂色薄层泥岩、粉砂质泥岩组成,厚2.63米。
该段地层在巢湖南部地区缺失,巢湖北部地区时有断续可见,如万家山较发育而狮子口处则不见。
从本组化石分析,可与四川中志留秀山阶相对比,归属中志留统。
(五)泥盆系
上统:
五通组(D3w)
区内泥盆系分布广泛,但仅有上统五通组。
根据岩性组合特征,可明显分为上、下两段。
巢湖市北狮子口处剖面最为良好,其岩性可分上、下两段。
下段(D3w1)
石英砂岩段。
厚73.18m。
下部的灰白色厚层或中厚层砾岩、砂砾岩、含砾石英砂岩组成。
砾石成分以石英、燧石为主也含有细砂岩、粉砂岩、条带硅质岩等成分。
砾径不同地点变化较大,一般2-5cm,个别达8cm以上。
呈半圆到棱角状,层内见有15°
倾角之斜层理。
砾石层内反映多次沉积旋回。
在巢北地区沿底部砾岩层追索,砾石分布极不均一,似呈瓣状砾石透统体状分布。
上部厚层至中厚层,硅质胶结,中粒或中细粒石英砂岩夹少数泥质粉砂岩、泥岩层。
石英砂岩中时可见大型单向斜层理及层面波痕,部分槽形斜层理。
本段由于岩性坚硬在区内多组成山脊或陡壁。
含化石甚少,仅见个别亚鳞木?
Sublepidodendron?
安徽省区调队进行1:
20万区调时,在邻区(泥岩)发现海相瓣鳃类血石蛤Sanginolites
sp.大量富集,认为砾岩段应属滨海相沉积。
但从该段整体组成,岩石结构构造特征分析,该段仍应以河流相为主。
虽有广盐性瓣鳃类出现,但种属单调,仅反映由于近岸而受短期海泛所致。
上段(D3w2)
砂、页岩层段。
厚103.48m。
该段岩性以灰黄、灰紫、灰白等色薄层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与中厚-中薄层石英细砂岩呈明显的韵律性互层。
自上而下至少可划出六个韵律层,近上部夹有两层灰色粘土矿层。
在粘土矿顶底板附近含大量植物化石及叶肢介层。
见有植物化石:
拟鳞木Lepidodendropsis
hirmeri
Lutz,奇异亚鳞木Sublepidodendron
mirobile
(Noth)Hirm,平圆鳞木Cyclostgma
kilforkense
Haught
,根座stgmaria
sp.
无锡始鳞木Eolepidodendron
wusihense
Sge,须羊齿Rhoden?
sp.,鳞苞穗Lepidostrobus
叶肢介:
光滑叶肢介Lioesthria
sp.,龙潭光滑叶肢介L.longtanensis
Zhang,古涣乡叶肢介Palaeolimaedia
sp.,特叶肢介?
Cornia?
sp.,点列叶肢介?
Polyprapta?
sp.,锥顶叶肢介科Vertexiidae。
以上化石皆反映晚泥盆世河湖-湖积相特征。
安徽省区域调查队在该剖面顶部含薄层褐铁层中找到不少腕足类以及介形类化石,其中腕足类化石中有:
拟狮鼻贝?
Pugnoides?
sp.,单板贝?
Momelasmina?
sp.,光咀贝?
Nudirostra?
s.p,隆裂筋贝?
Hypsomyonia?
sp.,舌形贝Lingula
sp.,褶房贝?
Ptychomarotoechia?
sp.,舒克贝Schuchestella
sp.等,近顶部这一海相层表明本段应为近滨岸之湖相环境。
本组在巢北假整合于坟头组之上,在巢南则假整合于茅山组上。
(六)石炭系
本区石炭系厚度不大,但发育齐全。
分上、下二统。
下统包括金陵组、高骊山组、和州组,老虎洞组巢北缺失,仅在巢南发育。
上统包括黄龙组、船山组。
除高骊山组为碎屑岩外,其余皆为碳酸盐沉积。
1、金陵组(C1j)
如凤凰山东风石料矿剖面所示,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厚7.68m。
下部为灰黄色薄层含泥细砂岩或含铁砂岩,厚10cm至1cm左右。
含腕足类:
褶房贝Ptychomarotoechia
sp.,元窗贝?
Athyris?
深灰黑色中厚层生物碎屑粉晶、微晶灰岩,含方解石小晶。
内含丰富的化石,如珊瑚:
假乌拉珊瑚Pseucouralinia
sp.,笛管珊瑚Syringopora
sp.,贵州管珊瑚Kueichowpora
sp.,犬齿珊瑚?
Caninia?
sp.等;
腕足类:
擂彭台始分喙石燕Eochoristites
neipentaiensis
Chu,李氐始分喙石燕
E。
leei
chu,
sp.,金陵褶房贝P.Kinlingensis,托米长身贝Tomipruductuo
sp.,波斯通贝Burtonia
sp.,戟贝Chonetes
牙形刺:
多鄂刺Polyghathus
sp.,新锯齿刺Neoprioniodus
sp.,残缺管刺Siphonodello
sp.,高鄂刺Elictognathus
sp等。
从化石分析本组相当于岩关阶晚期,本区未见Pseudouralinia带之下的Cystophreutis带。
由于缺失一个化石常,因而一直认定金陵组与下状五通组为假整合接触。
据认为金陵组中灰岩部分在区内分布不稳定呈透镜状断续出现,无灰岩之处碎屑岩则中厚。
故本组与五通统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