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41104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206.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州市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卷及参考答案解析Word格式.docx

, ( )

A.

B.

C.6 

D.

(二)数学运算。

通过运算选择最合适的一项。

6.任意取一个大于50的自然数,如果它是偶数,就除以2;

如果它是奇数,就将它乘3之后再加1。

这样反复运算,最终结果是多少?

A.0B.1C.2D.3

7.赵先生34岁,钱女士30岁,一天,他们碰上了赵先生的三个邻居,钱女士问起了他们的年龄,赵先生说:

他们三人的年龄各不相同,三人的年龄之积是2450,三人的年龄之和是我俩年龄之和。

问三个邻居中年龄最大的是多少岁?

A.42B.45C.49D.50

8.办公室小李发现写字台上的台历好久没有翻了,就一次翻了7张,这些台历的日期数加起来恰好是77,请问这一天是几号?

A.14 

B.15 

C.16 

D.17

9.矩形的一边增加了10%,与它相邻的一边减少了10%,那么矩形的面积( 

)。

A.增加了10%B.减少了10%C不变D.减少了1%

10. 

当含盐30%的60千克盐水蒸发为含盐40%的盐水时,盐水重量为多少千克?

A.45 

B.50 

C.55 

D.60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11.怀特海说:

科学研究的概率是999个想法会没有任何结果,可是,第1000个想法也许会改变世界。

可见,好想法的产生不是 

的。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随心所欲 

B.轻而易举 

C.一蹴而就 

D.信手拈来

12.很多人认为动力是一块馅饼,会从天而降,幸运地砸在自己头上,他们意识到自己缺少动力,却还在 

,期望动力哪天能无缘由地突然撞到自己身上。

A.望眼欲穿B.翘首以盼C.浮想联翩 

D.守株待兔

13.心就是一个人的翅膀,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

不能打破心的四壁, 

给你整个大海,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觉。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若 

虽然B.只要 

就是C.如果 

即使D.然而 

虽然

14.央视国际的《每周质量报告》 

,目前我国很多突然耳聋的孩子都是由于生病时滥用抗生素造成的。

据中国聋儿康复研究中心专家 

,我国7岁以下儿童因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造成耳聋的数量多达30万,占总体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

A.披露 

透露B.揭露 

泄露C.透露 

披露D.暴露 

披露

1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与句意最贴切的一组是( 

①《漫步华尔街》热销30余年仍经久不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本书构思新颖、 

、创见频出而又资料翔实,它为投资者在险象环生的华尔街上引路导航。

②“晴天水潋滟,雨天山空蒙”的杭州西湖,无论雨雪睛阴早霞晚辉,还是春花秋月夏荷冬雪,都独具风韵,若想去“不雨山长涧,无云山自阴”的十里梅坞品茶,更见山有美貌,坞有灵水,以茶生文,以文茗茶, 

③人们选择和布置这么一个场面来作为迎春的高潮,真是 

④大家都很熟识的黄山谷的书法,在宋代要算是 

的了。

A.不落窠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别具一格

B.独树一帜,匠心独运,不落窠臼,别具一格

C.独树一帜,别具一格,不落窠臼,匠心独运

D.不落窠臼,别具一格,匠心独运,独树一帜

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应聘教师一旦录用,签订合同有效期为八年。

B.近几年来,本单位享受国家级专家津贴的人员名单上,人数不断有所增加。

C.即使日本军国主义者一再篡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载,但是永远不能掩盖事实真相。

D.股市的内幕交易严重违反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三公原则,为我国法律所禁止。

17. 

下列四句话中,有语病的是( 

A.日常饮食中有很多食物看似平常,其实对孕妇具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B.随着救灾精神的发扬,越来越激发我思考一个问题:

“咱当兵人应当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

C.如今在美国,宇航员仍然是最受人尊敬的职业之一,很多年轻人希望从事这一职业。

D.中国环境保护部决定开展一项针对铅蓄电池行业的环保专项行动,以全面彻查环境违法问题。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 

A.为了适应高考的答题要求,许多语文教师不得不把得分点放在首位,从而越教越细,把好好的一篇美文肢解得七零八落,这样长久下去,学习者将会是目无全牛。

B.小王在年度计算机组装、调试、维修的技术比赛中,总是名列第二,真可谓是公司里首屈一指的人才。

C.两次创业的惨重失败都没使他丧失信心,又经过两年的调整与精心准备,他终于功败垂成,卷土重来,向世人宣告了他的成功。

D.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并不愿他们的学生只是鹦鹉学舌,亦步亦趋,一味地模仿,而更多的是期望后辈“长江后浪推前浪”,将艺术传承并发扬光大。

19.知识沟假设认为随着大众传媒向社会传播的信息日益增多,处于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

获得媒介知识的速度是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人将比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以更快的速度获取这类信息,因此这两类人之间的知识差距将呈扩大而非缩小之势。

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知识沟和代沟一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

B.在现代知识沟扩张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C.知识沟由社会经济地位的差距决定

D. 

获得知识越快速的人知识沟就越深

20.哲学是属于理智方面的事,文学是属于情感方面的事。

我们研究哲学时,每须先将头脑放冷静了,然后才能寻究其中的道理。

至读文学时,则宜带着兴奋的心灵,欣赏其一切。

若读“哲理诗”,理智与感情并用,同时冷热,很觉不痛快。

这段文字的主要论题是 

A.哲学与文学的差别 

B.研究哲学的方法

C.欣赏文学的方法 

D.哲理诗的缺点

21. 

蒙田说:

“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

”意思是说,第一种无知是连字都不识,当然谈不上有学问;

第二种无知却是错读了许多书,反而变得无知。

“初学者”的无知容易辨别、也容易避免;

但是“读书读得越多越好”的错误观点似乎更能迷惑人,因此有必要审慎选择阅读的书目,以免读得越多就偏离得越远。

根据这段文字,“初学者的无知”和“学者的无知”:

A.都是缺乏正确引导造成的 

B.既容易区分又经常被混淆

C.都是求知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D.是两种不同学习经历的反映

22. 

在古代,每遇战乱,手艺人都会成为战争双方争夺的对象,这是因为手艺人掌握着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技术,他们代表着当时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

如今,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了手工技能,成为当今时代最强大的生产力,但传统工艺完全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而提升,继续服务于大众。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与现代科技联姻是传统工艺发展的有效途经

B.任何时代,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是社会生产力

C.现代科技的进步对传统手工艺产生的深远影响

D.现代科技可以解决制约着生产的传统工艺难题

23.或许,作为一个翻译,一个以在两种语言之间搬运信息为职业的人,最无奈的事情,不是感到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而是发现大多数生活在单语体系中的人,看不见那条鸿沟的存在,看不见翻译者为了沟通所做的上穷碧落下黄泉般的挣扎。

或许有的人从未意识到,萌发于一片有限的特定土地上的语言,有时是无力为异域事物命名的。

作者意在通过这段文字强调( 

A.不同语言之间的鸿沟无法弥合 

B.不同语言有时无法一一对译

C.人们往往无法认同翻译的辛苦 

D.翻译工作很难得到人们认同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24-28题。

关于“起床”,有人总结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

在被叫醒的那一刻,我们的大脑需要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转换:

环境安全检查→潜意识切换→神经系统启动→四肢苏醒。

这个过程被称为“切换启动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当潜意识接收到“醒来”的指令后,它会先检查一下周遭的环境是否安全,如果安全感很充足,潜意识就满意地准备下班了。

于是,意识会接替潜意识逐渐控制大脑,切断梦境。

然后,所有休息中的神经系统,开始启动……当你的大脑逐渐清醒,它会下命令给四肢:

伸展、坐起、揉眼睛、掀被子、下地。

这整个过程,需要有足够的时间与安全的环境来启动大脑。

我们很多人,担心叫不醒别人,常会用“锲而不舍”的大噪音来叫别人起床。

比如一直对着对方喊“起床了,起床了……”直到他坐起下地才罢休;

或者一直摇晃对方的身体,摇到对方起来为止。

很不幸,这都属于“杀伤性叫醒”,即用惊醒的方式切断启动过程,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这种粗暴的方式会带给人极糟的影响。

睡眠是由潜意识负责的,睡着时它非常活跃,会接收大量的外界信号,并保留下来,制作成梦境。

如果在此时被“粗暴”地惊醒,潜意识就会戛然而止,它还没来得及叫意识来接班,就仓皇逃离,这个时候“惊吓”的记忆和感受,会很容易在潜意识中沉淀下去,形成深层的惊悚,导致神经系统的紊乱。

小则令人起床后迷迷糊糊,把鞋油当牙膏。

大则一天浑浑噩噩,头脑不清。

长期以来都被“杀伤性叫醒”,会带来一系列神经或心理的问题,比如被坏情绪控制、冲动易怒、心境低落、反应迟缓、注意力涣散等等。

再有,人在睡眠时,对环境的安全感要求非常高,“杀伤性叫醒”往往会剥夺这种安全感。

潜意识在检查环境时,觉得不安全,于是人在极度不安、恐慌、焦虑的环境中醒来,就会出现一些防御行为,比如攻击叫醒人,冷漠麻木,或者情绪崩溃等。

如果希望你的亲朋好友安全地醒来,一定要避免使用“杀伤性叫醒”。

叫醒人最好的方式就是温柔与耐心。

让一个人感到足够的安全。

你可以用一些舒缓的乐曲叫人醒来。

如果有一些特殊环境音,比如清脆的几声鸟叫、小溪潺潺声等也不错。

24.下列选项中,不一定属于“切换启动过程”的是( 

A.潜意识切换 

B.开始接受外界信号

C.进行环境安全检查 

D.启动神经系统

25.关于“杀伤性叫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持续地叫人起床

B.是破坏潜意识的叫醒方式

C.用惊醒让人立即恢复意识

D.是影响人的正常睡眠的叫醒方式

26.关于人的睡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睡眠时人的梦境由潜意识来形成

B.人在睡眠时应减少接收外界信号

C.睡着时人的神经系统依然很活跃

D.睡眠由意识和潜意识来共同管理

27.“杀伤性叫醒”可能会使人因失去安全感而( 

A.冲动易怒 

B.情绪崩溃

C.反应迟缓 

D.心境低落

28.最适合做本文标题的是( 

A.潜意识和意识

B.睡眠中的心理学效应

C.起床时大脑工作原理

D.不能小看的“杀伤性叫醒”

29.①认为玛雅文明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同一祖先的后代在不同时代、不同地点发展的结果

②主要根据是《梁书》中关于五世纪时中国僧人慧深飘洋过海到达“扶桑国”的故事,认为“扶桑”即墨西哥

③日前,著名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提出了一个“玛雅—中国文化连续体”的假设

④遗憾的是,这些说法至今还没有得到考古学的明确证实

⑤后来又有“殷人东渡说”,是说商朝时的中国人横渡太平洋将文明带到了美洲

⑥长期以来,不少人认为玛雅文明的源头是古代的中国文明,最早提出这种观点的是“扶桑国”说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③⑥①②⑤④ 

B.③①④⑥②⑤

C.⑥③②⑤①④ 

D.⑥②⑤③①④

30.下面几个句子按顺序排列,语意最连贯的一项是( 

①奖牌背面镶嵌玉璧

②即站立的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全景

③奖牌正面使用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

④奖牌的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⑤玉璧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的会徽

A.③②①⑤④ 

B.④③②①⑤

C.③②④①⑤ 

D.①⑤③②④

三、判断推理

(一)图形推理

3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32.将下列右边的折叠图 

展开后,可以得到左边的图。

33.根据左图的变化规律,得到的图形是( 

3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35.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⑤⑥,②③④

C. 

①②④,③⑤⑥ 

①④⑥,②③⑤

(二)定义判断。

每道题先给出定义,然后列出四种情况,要求你严格依据定义,从中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符合该定义的答案。

注意:

假设这个定义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36.群体极化指的是群体成员中存在的某一种倾向性,通过群体相互影响而使结果得到加强并趋于极端化,从而偏离某种合理性的现象。

群体极化通常存在两种情形,一种是使结果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

一种是使结果变得更加保守,称为谨慎偏移。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哪项中的现象不涉及群体极化?

A.一部略带瑕疵的电影在某网络论坛被批驳得一无是处

B.经过表决,答辩委员会一致否决了某同学的博士论文答辩

C.对某人的不良行为,大家均保持沉默,这使得他气焰更加嚣张

D.足球比赛中甲队因犯规被判点球,甲队球迷表示极大不满,并纷纷向场内投掷杂物

37.硬新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以及人们切身利益的新闻,包括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制定和改变、市场行情、疾病流行、天气变化、重大灾难事故等。

硬新闻为人们的政治、经济、工作、日常生活的决策提供依据。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不属于硬新闻的是( 

A.中国价值5600余万元救灾物资经上海口岸援助泰国

B.北大硕士生回农村老家建设“立人”图书馆促教改

C.上海今明两年各增18万新生儿,创十年来生育最高峰

D.“神八”追梦,中国实施首次空间对接

38.所谓“同质化竞争”是指同一商品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

同质化竞争不利于消费者识别商品特点,若是知名品牌,尚有竞争力,若是一般品牌,免不了要进行残酷的价格战,市场前景不容乐观。

根据上述定义,下面属于同质化竞争的是( 

A.出版社跟风出版穿越小说 

B.农村兴起绿色有机种植业

C.利用网络做宣传风行一时 

D.保健品行业虚假广告成风

39.研究中把实际观测或调查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研究对象的全部称为总体。

抽样误差是指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即样本指标值与被推断的总体指标值之差。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涉及抽样误差的是:

A.调查员因为粗心、疏忽等原因将样本数据登记错误

B.通过随机拨打电话了解大众对某品牌洗发水的忠诚度

C.要了解某班学生数学水平,将他们的数学期中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

D.要调查全国城市居民婚姻满意度,选取北京200名已婚者作为调查对象

40.相对剥夺感是指人们在与那些既和自己地位相近,又不完全等同于自己的人或群体做比较时,由价值期待和价值能力不一致的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相对剥夺感的是:

A.参加学生会竞选的人数比往年多了一倍,小燕感到竞选的压力更大了

B.王某从海外名校学成归来,总觉得在单位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C.小张经常出色地完成各项工作,项目组其他人认为小张就是喜欢表现自己

D.小杨原本认为自己的工作还不错,但是参加同学聚会后,他觉得跟同学相比显得没有前途

(三)类比推理。

每道题先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你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相似或匹配的词。

41.推荐:

推选 

A.安宁:

安定B.杂志:

杂技

C.稳定:

淡定 

D.鲜艳:

鲜美

42.房屋:

墙壁 

A.鹿茸:

鹿角 

B.银耳:

菌类

C.大象:

象牙 

D.坦克:

兵器

43.正义:

非正义 

A.有理数:

无理数 

B.早晨:

今晚

C.植物:

动物 

D.宽恕:

怨恨

44.B超:

超声波:

诊断 

A.雷达:

天线:

探测 

B.冰箱:

制冷剂:

冷藏

C.相机:

底片:

摄影 

D.电脑:

显示屏:

工作

45. 

萎靡不振 

对于 

),相当于 

对于食物

A.活力;

丰衣足食 

B.精力;

饥寒交迫

C.毅力;

饥不择食 

D.动力;

饥肠辘辘

(四)逻辑判断。

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

要求你根据这段陈述,选择一个答案。

正确的答案应与所给的陈述相符合,不需要任何附加说明即可以从陈述中直接推出。

4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要机会均等,合法竞争,不坑蒙拐骗、不搞特权和腐败,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就只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

据此,可以推出( 

A.社会中的贫富差距总是需要改变的

B.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先天差异,那可能是因为社会中存在着特权和腐败

C.社会中贫富差别的出现,如果不是因为个人的后天努力,那肯定是因为个人的机会不均等

D.如果社会中坑蒙拐骗、特权和腐败到处横行,则贫富差别的出现就不能归结为个人的先天差异、后天努力及机会运气等原因了

47.滨海市政府决定上马一项园林绿化工程,政府有关部门在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就特色树种的选择问题形成如下几项决定:

(1)樟树、柳树至少选择一样;

(2)如果不种桂树,那么就要种雪松;

(3)如果种柳树,那么就要种桃树;

(4)桃树、雪松至少要舍弃一样。

据此,可以推出该市应选择的特色树种是( 

A.柳树或者桃树 

B.樟树或者桂树

C.雪松或者柳树 

D.雪松或者樟树

48.江天市财政局根据上级指示要求,决定派出一名同志前往农村扶贫。

财政局甲、乙、丙、丁、戊等多名同志知道消息后积极报名,申请前往。

根据报名情况及本局自身工作需要,局领导做出以下几项决定:

(1)在甲、乙两人中至少挑选1人;

(2)在乙、丙两人中至多挑选l人;

(3)在甲、丁两人中也至多挑选1人;

(4)如果挑选了丁,那么丙、戊两人缺一不可。

A.不挑选丁 

B.挑选甲

C.不挑选甲 

D.挑选丁

49.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

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

他询问了五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

(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

(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

(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

(4)甲和乙都没有捐;

(5)丙和丁都没有捐。

实际上,这五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

A.丙捐了 

B.丁捐了C.甲捐了 

D.乙捐了

50. 

检测系统X和检测系统Y尽管依据的原理不同,但都能检测出所有的产品缺陷,而它们也都会错误地淘汰3%无瑕疵产品。

由于错误淘汰的成本很高,所以通过同时安装两套系统,并且只淘汰两套系统都认为有瑕疵的产品就可以省钱。

以上论述,需要建立在下面 

项假设上。

接受一个次品所造成的损失比淘汰一个无瑕疵产品所造成的损失大

不论采用哪一系统,第二次检测只需要对第一次没被淘汰的产品进行检验

在同等价格范围的产品中,X系统和Y系统是市场上最少出错的检测系统

系统X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的产品与系统Y错误淘汰的3%无瑕疵产品不完全相同

四、资料分析

给出一段资料,根据资料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找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一)根据下列资料,回答第51~55题。

根据B市住户抽样调查显示,198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915元,到199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10503元,九年间年均增长20.8%。

随后又经过了六年时间,至2000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906元,六年间年均增长12.2%。

至2004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7596元,比1985年增长了13.4倍,年均增长15.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年均增长7.0%。

2009年该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245元,比2005年增长了36.1%。

51. 

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1985年约增长了( 

)倍。

A.12.4B.13.4 

C.14.3 

D.15.3

52. 

与五年前相比,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约增长了( 

A.36.1% 

B.20.8% 

C.15.1% 

D.6.0%

53. 

1985年至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最快的五年是( 

1985~1990年 

1990~1995年 

1995~2000年 

2000~2005年

54. 

2005年至2009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约增长 

A.7.2% 

B.8.0% 

C.8.7% 

D.9.0%

55. 

根据所给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市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经过5年的时间从1万元增长到了2万元

B.近年来,价格因素对居民人均收入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C.2005年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5年前增长了588元

D.户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2000年以后增速有所减缓

四、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09年世界天然气贸易量达8768.5亿立方米,较2005年增长7.7%。

其中管道天然气贸易量为6337.7亿立方米;

液化天然气贸易量为2427.7亿立方米。

俄罗斯是世界最大的管道天然气出口国,占管道天然气总出口量的27.8%,出口量为1764.8亿立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