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金融解决方案Word下载.docx
《物流金融解决方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金融解决方案Word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
在项目实施中遵循严谨、内容为王、实时性的原则,努力
将在金融服务、互联网、物联网平台上率先占据陕西零担物流的制高点。
中易科技零担物流金融运营平台的定位为"
物流金融平台整合运营商"
,致力于整合"
物流金融服务、物流运营载体和货主物流需求"
三大资源:
为中国零担物流企业提供搜索平台,推进行业评级制度,使零担物流企业在报价、保险、跟踪领域规范化,提供日常业务处理、商务配套和保险等系统服务。
建立货运企业资源聚集区,赋予了公路运输板块高效低耗、集成化、信息化管理的时代特征。
为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归集平台和等级授信机制,充分使金融和物流相互融合,使金融机构得到海量资金沉淀,通过应收账款和贸易融资等授信形式加快资金周转速度。
锁定批发商户的对于零担货运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忠诚度。
为货主提供方便快捷的货物跟踪平台,通过日常流水额,提供详尽的来往账目查询,并提供高效的授信金融平台,提高零担物流企业与货主的依赖和忠诚度。
为完成上述功能,造就中国最优秀的零担物流金融运营平台。
超越现有零担货运的运营模式,在业态功能上进行创新,在信息技术上所有突破。
通过对零担货运企业运营的的调查分析,邀请日本佐川急便,长安大学物流研究所探讨,并走访保险、金融、信息、省物流协会、交通运输协会、新闻出版局、陕西物产集团、省政府信息中心等相关部门,综合各方面意见,形成以下初步方案,望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后实施运作,在三年内在影响力、整合力、市场份额等方面成为地区物流行业领导者。
3.西安零担货运市场运营市场分析
中国公路货运每年五千亿元的总需求量,以天地华宇、德邦物流、通成物流、佳吉物流、远成物流组成的国内零担物流业第一阵营,已然形成公路零担物流业的三强分别是:
TNT天地华宇、佳吉快运和德邦物流。
20XX年底,三家企业的网点数分别约是1500、1000和750。
其物流业务品牌分别为:
定日达"
、"
红色快线"
精准卡航"
定位于中高端客户,采取甩挂、箱车、GPS、网络查询、条码分拣等技术手段。
陕西货运行业正处于激流涌动的变革期,一方面约14万货运经营业户,拥有约21万辆运输车辆,但平均每户只拥有辆。
设备落后,信息不对等,空载率高,车辆小型化,普遍采用手工作业,分散经营,信息闭塞、对流实载率低,运输成本高的粗放运输方式。
另一方面以朝阳、康龙、聚信为代表的企业在物流信息技术、网点建设等方面建立起了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
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迅猛发展,未来3年内陕西零担企业将处于快速变革的时代。
零担货运企业大多分布在大型批发市场的周边,承担着市场货物分拨、到货、退货的职能,零担货运行业承担着陕西商品流通的中体作用。
古代货物流通中的物物交换带来的物流不畅催生了货币,从货币诞生的那天起就成为了加速物流的润滑剂。
零担货运业的服务呈现多样性,起源于零担物流业的不懈努力,商品的分拨呈现了高频率,低数量的特点,商业诚信的缺乏,进而促使零担物流企业加入了代收货款的服务项目。
并高速成长成为零担货运业必不可少的增值服务内容。
零担行业由于网点距离跨度大且分散、信息传递速度慢、缺乏健全的管理标准和企业制度,加之政策方面无准入门槛、退出机制、企业资质评价等方面都没有出台相关政策或标准。
所以一直以来零担货运企业还处于规模小,经营秩序混乱、资源缺乏整合和行业信用体系
篇二:
金融物流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的问题及对策
1前言
开展物流金融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加入WTO以来,被企业视为“第三利润源泉”的第三方物流得到了长足发展,近几年以每年增长16%~25%的速度发展,他们主要是一些原来的国家大型仓储运输企业和中外合资独资企业,他们大多数还是以仓储经营模式为主的传统型企业,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率已经下降到2%~3%,尽管第三方物流前景乐观,但是在我国,这些企业在现行经营制度下的前景令人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
经营意识、模式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
企业管理水平较低;
企业规模较小、综合化程度较低;
企业信息化程度低。
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众多的物流公司开始了对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的探讨和实践,物流服务逐渐向价值链的其他环节延伸,如提供采购、销售、电子商务、金融等衍生服务,可以说物流衍生服务是物流企业发展的高级阶段。
物流金融服务就是物流衍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与资金流结合的产物。
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1991年开始研究物流金融这一新型业务模式,那时银行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没有完全进入到现代商业运作模式中,因此没有对这一新型模式进行深入研究,1999年中储无锡仓库开始了物流金融业务的第一单,当时一年质押贷款额也就是3000万元,到现在中储的质押贷款额已经超过了100亿,并且以每年200%~300%的速度递增。
近年来,物流金融在我国发展迅速,成为物流企业和金融企业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领域,“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结合”也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文献综述
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
顾建强、王锐兰认为现行的金融运作模式有:
(一)质押模式,仓单质押贷款,是制造企业把商品存储在物流企业仓库中,物流企业向银行开具仓单,银行根据仓单向制造企业提供一定比例的贷款,物流企业代为监管商品;
(二)担保模式,统一授信就是银行把贷款额度直接授权给物流企业,再由物流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和条件进行质押贷款和最终结算;
(三)直接融资模式,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流程中,当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物时,第三方物流企业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半货款,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全部货款。
姚莉认为在具体运作提供融资服务过程中,有两种运作模式可供选择:
(一)质押担保融资,银行作为信用贷款的提供方、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服务的提供方、生产经营企业作为资金的需求方和质押物的提供方三方协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生产经营企业在协作银行开设特殊账户,并成为提供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会员企业,生产经营企业采购的原材料或待销售的产成品进入第三方物流企业设立的仓库,同时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第三方物流企业负责进行货物验收、价值评估及监管,并据此向银行出具证明文件,银行根据贷款申请和价值评估报告酌情给予生产经营企业发放贷款,生产经营企业确保销售产品的收款账户为生产经营企业的协作银行开设的特殊账户的情况下予以发货,生产经营企业以其所得贷款还贷;
信用担保融资,银行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经营业绩、运营现状、资产负债比例及信用程度,授予第三方物流企业一定的信贷配额,第三方物流企业又根据与其长期合作的企业的信用状况配置其信贷配额,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并以受保企业滞留在其仓库内的货物作为质押品或反担保品确保其信用担保的安全。
物流金融运作中的风险
顾建强、王锐兰认为作为一个金融物流信贷刚刚起步的国家,我国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仍然滞后,因此,金融物流的风险很大,具体
表现在:
1、风险承担主体之间风险收益不对等加大了风险隐患;
2、流动资产评估体系尚未建立;
3、金融物流信贷业务经验不足,风险管理方法技术相对落后;
4、配套环境的制约会使风险防范手段效果弱化;
5、我国物流企业大部分规模比较小、自身信用不足。
黄湘明、陈雪松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银行、客户、物流企业如何就风险控制达成一致,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物流金融的风险基本包括:
1、内部管理风险,2、物流风险,3、社会风险和法律风险,4、信用风险等。
风险防范体系的设计主要基于以下因素:
一、对法律关系的评估,包括借款方与银行之间的借贷关系、借款方或担保人与银行之间的质押关系、银行或借款方、担保人与物流企业之间的仓储或物流关系;
二、考察借款方的资信,重点关注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经营模式是否合理、业务操作是否规范;
三、弄清质物的权属,存在两种风险担保人以自己无所有权或者处分权的财产出质、质物上设定有优先质押权的权利。
在此情形下,对于质物的权属审核十分必要;
四、评估贷款借新还旧的影响,法律上贷款借新还旧是合法的,但会对质押合同效力产生影响;
五、重视质物监管操作,对质物的占有是质押合同生效前提。
为防止虚假仓单、虚构质物、质物偷梁换柱,需关注以下要素质押合同、代管协议、仓单抬头、监管标牌。
六是关注质物价值变化。
通过质物价值评估,掌握质物的市场价值波动情况,预先规避风险。
实际上,物流金融业务中的许多风险于银行、客户和物流企业三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推动国内物流金融业向更高阶段发展,首先要解决监管信息的透明化问题。
目前,在国内部分银行如深圳发展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的要求下,中外运、中远等大型物流企业已开始着手开发质押监管信息系统。
通过为银行与企业客户提供服务信息、管理信息和操作信息,进而建立起物流金融市场的核心竞争
研究方法和文章结构
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了解现有的运作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企业情况的运作模式,对运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定性分析。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言,主要介绍物流金融产生的背景、意义,相关理论的研
究和内容。
第二部分是物流金融内涵,主要介绍了物流金融的定义,物流金融的开展的必要性和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模式及流程分析。
第三部分是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问题,主要介绍了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业务中的风险控制问题、业务模式问题、业务流程问题、配套环境对物流金融的影响。
第四部分是物流企业针对开展物流金融面临问题的对策,主要介绍了物流企业对风险问题的对策、对业务模式问题的对策、对业务流程问题的对策、对配套环境问题的对策。
2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内涵
物流金融的定义
20XX年,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罗齐、朱道立等首次提出了融通仓这一概念,将其定义为“以周边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以流动商品仓储为基础,涵盖中小企业信用整合与再造、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传统商业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关于物流金融的概念,最早是由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的邹小芃、唐元琦定义为“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并进一步解释到“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1这是目前为止在物流界中人们普遍能够接受的定义,也是在各种期刊杂志上使用最多的物流金融的定义。
厦门理工学院的吴小梅以及吴鹭蓉建设银行厦门分行的吴鹭蓉认为物流金融从广义上讲就是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1马文姬,顾幼瑾,20XX:
《国内物流金融理论研究文献综述》,《金融讲坛》第1期。
物流企业开展物流金融的必要性
增强物流企业竞争力
对于物流企业而言,物流金融是物流企业的新功能,主要特点是:
在保管的基础上增加监管功能;
对客户和金融业负责,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
专业化的服务确保货物的安全;
服务领域向供应链延伸,理论上可以做到全程监管服务;
承担货物损失的赔偿责任。
1.物流金融可以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于对手的竞争优势,“贷款难”一直是困扰我国中小企业的难题。
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向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服务,可以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缺乏的问题,因而受到中小企业的青睐。
因此物流金融正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在物流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中,仓单质押是典型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服务。
2.物流金融可以成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新的利润源泉首先,提供物流金融服务的物流企业可以通过向中小企业收取手续费获取一笔不小的利润。
其次,在提供物流金融服务中产生的货币的时间价值也为企业带来了利润。
实例:
当UPS为发货人承运一批货物时,UPS首先代提货人预付一半货款;
当提货人取货时则交付全部货款。
UPS将另一半货款交付给发货人之前,产生了一个资金运动的时间差,即这部分资金在交付前有一个沉淀期。
在资金的沉淀期内,UPS等于获得了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
UPS用这一笔不用付息的资金从事贷款,而贷款对象仍为UPS的客户或者限于与快递业务相关的主体。
在这里,这笔资金不仅充当交换的支付功能,具有了资本与资本运动的含义,而且这种资本的运动是紧密地服务于业务链的运动的。
3.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可以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物流活动中的风险存在于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运输、装卸、包装等。
因此可以利用物流金融中的保险服务为物流活动保驾护航,从而提高物流公司的防风险能力。
提高了银行贷款的质量和数量
对于银行而言,物流金融是一种金融产品,其主要特点是:
有实际的货物作为作为债券保证;
有第三方中介——物流企业对货物实施监管,并对货物的真实性、安全性承担责任;
贷款安全系数提高,贷款规模扩大;
有稳定
篇三: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
摘要:
供应链金融是融资模式发展的新阶段,是对物流金融下融资的继承和发展。
两者的共同点:
均是基于传统金融产品和服务而进行的创新;
均是针对真实的贸易背景开展的;
均以融通资金为目的;
均是整合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解决方案。
本文将介绍一下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关键词:
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问题对策
一、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物流与供应链金融指金融机构、物流企业等通过合作创新,在供应链运作过程中向客户提供的融资及配套的结算和保险等相关服务。
通过开展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资金提供方能够以供应链上的商品与贸易关系为担保或者利用供应链整体信用,将资金注入到相对弱势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整合优化。
在国外,众多的银行及大型物流公司对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业务进行了实践,获得了良好收益。
在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融资的迫切需求为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和国外相比,它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这是因为:
一是银行迫于竞争压力,需要对金融产品进行创新。
例如深圳发展银行及交通银行提出的供应链金融,招商银行提出的物流金融等服务,均表明企业的融资需求越来越受到金融机构的重视。
二是物流企业的蓬勃发展、不断创新以及第三方、第四方甚至第五方物流的服务方式相继出现,为物流金融及供应链金融提供了物流保障;
目前,国内大型的物流公司,如中国外运、中国远洋、中国储运等均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了商品融资及物流监管业务。
实践证明,这两种融资方式既能有效盘活企业存量资产,缓解融资难问题,又为金融机构及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广阔的市场。
二、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及区别
1、物流金融
物流金融的概念:
物流金融(LogisticsFinance)是指在面向物流业的运营过程,通过应用和开发各种金融产品,有效地组织和调剂物流领域中货币资金的运动。
这些资金运动包括发生在物流过程中的各种存款、贷款、投资、信托、
租赁、抵押、贴现、保险、有价证券发行与交易,以及金融机构所办理的各类涉及物流业的中间业务等。
物流金融的特点:
1)标准化:
不仅所有物流产品的质量和包装标准都以国家标准和协议约定的标准由物流企业验收、看管,而且要求所有动产质押品都是按统一、规范的质押程序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看管,避免动产质押情况下由银行派人看管和授信客户自行看管的不规范行为,确保质押的有效性。
2)信息化:
所有质押品的监管都借助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管理统一进行,从总行到分行、支行的业务管理人员,都可以随时通过物流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检查质押品的品种、数量和价值,获得质押品的实时情况。
3)远程化:
借助物流企业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再加上银行系统内部的资金清算网络,动产质押业务既可以在该行所设机构地区开展业务,也可以开展异地业务,并能保证资金的快捷汇划和物流的及时运送。
4)广泛性:
物流金融的服务区域具有广泛性,既可以在银行所设机构地区,也可以超出该范围开展业务。
质押货物品种具有广泛性,可以涵盖物流企业能够看管的所有品种,如各类工业品和生活品,产成品以及原产品等。
2、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的概念:
供应链金融(SupplyChainFinance),SCF,是对一个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稳固和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业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良性互动的产业生态。
供应链金融的特点:
1)参与主体多元化:
传统的金融机构、融资企业与增加的核心企业和物流企业。
2)具有自偿性、封闭性和连续性的特点:
自偿性是指还款为贸易自身产生的现金流;
封闭性是指银行通过设置封闭性贷款操作流程来保证专款专用,借款人无法将其挪为他用;
连续性是指同类贸易行为在上下游之间会持续的发生。
3)突破了传统的授信视角:
首先,供应链金融的授信是针对供应链整体,实现的是“1+N”的授信方式。
这改变了供应链融资的营销方式,它不再孤立地寻找
客户,而是围绕核心企业的供应链寻找客户的资金需求,大大降低了供应链的客户开发成本和增加了企业对银行的依存度。
其次,供应链金融改变了对中小企业的授信方式,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
3、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联系
供应链金融是融资模式发展的新阶段,是对物流金融下融资的继承和发展。
均是整合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的解决方。
4、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区别
1)参与主体与作用范围:
物流金融的参与主体一般是单个企业和为其提供服务的金融机构、第三方物流企业等,其作用范围也局限于单次或一段时间的物流过程,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金融业务中起着主导的作用。
而供应链金融是比物流金融更广泛的概念,其参与主体是整个供应链和外部金融机构,也包括专业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甚至于涉及投资者。
其作用范围是整个供应链的交易与往来,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协作过程,金融机构和核心企业在其中起着主导性作用,而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其中扮演着中间人和代理商的角色。
2)运作机理与服务产品:
物流金融的操作是与物流过程相伴而生,旨在于解决物流过程中的资金问题,其产品的开发也是围绕着物流设施投融资、物流保险、物流结算等。
而供应链金融是植根于整个供应链条的运作,旨在于利用金融工具来协调供应链上下游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关系,实现整个供应链的资金平衡与绩效提升。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供应链金融囊括了物流金融的内容。
3)服务对象:
物流金融是面向所有符合其准入条件的中小企业,不限规模、种类和地域等;
而供应链金融是为供应链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及供应链的核心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4)担保及风险:
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中小企业以其自有资源提供担保,融资活动的风险主要由贷款企业产生。
供应链金融的担保以核心企业为主,或由核心企业负连带责任,其风险由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中小企业产生;
供应链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将影响整个供应链的安全及贷款的顺利归还,因此操作风险较大。
但是,金融机构的贷款收益也会因整条供应链的加入而随之增大。
5)物流企业的作用:
对于物流金融,物流企业作为融资活动的主要运作方,为贷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供应链金融则以金融机构为主,物流企业仅作为金融机构的辅助部门提供物流运作服务。
6)异地金融机构的合作程度:
在融资活动中,物流金融一般仅涉及贷款企业所在地的金融机构;
对于供应链金融,由于上、下游企业及核心企业经营和生产的异地化趋势增强,因而涉及多个金融机构间的业务协作及信息共享,同时加大了监管难度。
5、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应用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融资业务之初,由于存在对两种融资方式的认识偏差,运作主体选择融资方式时易产生混淆。
第二,中小商业银行因存在规模小、资金少等先天问题,在为中小企业提供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服务时,其未能设计出符合自身特点的融资产品,无法充分满足中小企业多样化的融资需求。
第三,贷款企业的融资方案均由金融机构和物流企业为其量身定做,由于物流金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融资流程设计往往不完善;
如金融机构在设计存货融资流程时,货物出、入库的物权控制在物流企业与贷款企业之间易出现混乱。
第四,目前,供应链金融只面向国内企业进行服务,对于上、下游企业是国外公司的跨国供应链还未提出合适的融资方案;
同时,供应链金融对供应链的种类及核心企业的要求较高,其业务大多只集中在钢铁、汽车、能源和电子等稳定的大型供应链中,对于临时组建或中小型供应链的融资涉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