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6396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1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docx

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

第四章城市道路及广场绿地设计

一、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掌握道路绿地的形式,种植设计的方式,树种搭配与组合等。

了解文化广场的设计特点,基本要求和内容,掌握设计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交叉路口、交通岛的种植设计。

滨河路绿地种植设计。

广场绿地种植设计

三、教学内容

1、城市道路绿地设计基本知识

2、城市道路绿地种植设计

3、城市广场绿化设计

四、教学方法与辅助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在多媒体教室讲授。

五、作业与思考

第四章道路交通绿地的设计

一、道路绿化的基本知识

(一)道路绿化的意义和作用

道路指城市内的道路,即城市中建筑红线之间的用地。

道路绿地是城市园林绿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线的形式广泛地分布于全城,城市绿化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道路绿化。

道路绿地联系着城市中分散的“点”和“面”的绿地,共同组成完整的城市园林绿地系统。

道路绿地在改善城市气候、保护环境卫生、美化市容、丰富城市艺术面貌、组织城市交通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

道路绿化有如下几方面的作用:

1.卫生防护作用

(1)城市废气污染源很大一部分来自街道上行驶的各种机动车辆,而街道绿地线长、面广,对街道上机动车辆排放的有毒气体有吸收作用,可以净化空气、减少灰尘。

据广州测定,在绿化良好的街道上,距地面1.5m处的空气含尘量比没有绿化的地段低56.7%。

(2)城市环境噪声70%—80%来自城市交通,有的街道噪声达到100dB,而70dB对人体就十分有害了,具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可以明显地减弱噪声5-8dB。

(3)道路绿地可以降低风速、增大空气湿度、降低日光辐射热,还可以降低路面温度,起到延长道路使用寿命的作用。

2.组织交通作用

绿化带可将上下行车辆分隔开,它的分隔作用可避免行人与车辆碰撞、车辆与车辆碰撞。

另外,交通岛、立体交叉、广场、停车场上一般也都进行一定方式的绿化,这些不同的绿化都可以起到组织城市交通,保证行车速度和交通安全的作用。

道路上植物的绿色使人的视觉感到柔和舒适,可减轻司机视觉上的疲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美化市容作用

道路绿化可以美化街景、烘托城市建筑艺术、软化建筑的硬线条,还可以隐蔽街道上有碍观瞻的部分。

如建筑墙面由于长年风吹日晒、雨水冲刷,产生了剥落,很不美观,我们就可利用绿色植物将其遮挡住,使城市的面貌显得更加整洁生动、活泼优美。

一个城市如果没有街道绿化,即使它沿街建筑的质量是好的,艺术性是高的,布局是合理的,也会显得枯燥无味。

反过来在不同的街道上,采用不同的树种,由于各种植物体形、色彩不同,就可形成不同的街道景观。

如能和街旁游园、街旁绿地以及单位附属绿地等相互配合、统一规划,便可构成形形色色的街景,使城市面貌更加优美。

很多世界著名的城市,由于街道绿化,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处处是草坪、绿树和花卉,被很多人誉为花园城市。

4.散步休息作用

城市道路绿化除行道树和各种绿化带外,还有面积大小不同的街道绿地、城市广场绿地、公共建筑前的绿地。

这些绿地内经常设有园路、广场、坐凳、宣传廊(牌)、小型休息建筑等设施,可为附近居民提供锻炼身体如打太极拳、散步的地方及休息的场所。

这些绿地与城市大公园不同,它们距居住区较近,所以绿地的利用率比大公园高,弥补了城市公园分布不均造成的缺陷。

居民在上下班、上下学、出行购物时经过街道绿地的时会感到心情舒畅。

如北京正义路、上海肇家滨路等。

5.结合生产作用

道路绿化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很大比重,有很多植物不仅观赏价值很高,而且可以提供果品、药材、油料等价值很高的产品,如七叶树、银杏、连翘等。

既绿化了街道,又可创造一些物质财富。

但在结合生产时一定要注意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讲求实效。

所选的树种应该是当地的乡土树种、为群众所喜爱,要有一定的管理措施,并且要便于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6.防灾、战备作用

道路绿化为防灾、战备提供了条件,它可以伪装、掩蔽,在地震时可搭棚,战时可砍树架桥等。

小结

道路交通绿地主要指城市街道绿地、穿过市区的公路、铁路、高速干道的防护绿带等。

它对改变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防御风沙与火灾都有重要作用,并有相应的社会效益与一定的经济效益,是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

道路绿化的断面形式与道路的断面布置形式密切相关,完整的道路是由机动车道(快车道)、非机动车道(慢车道)、分隔带(分车带)、人行道及街旁绿地这几部分组成。

目前我国街道的横断面形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一块板)

它是由一条车行道、二条绿化带组成,这种形式最为常见。

它的优点是用地经济、管理方便,较整齐。

缺点是景观比较单调、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2.二板三带式(二块板)

这种形式可将车辆的上下行分开,中间、两边共三条绿化带,中间8m宽以上可布置成林荫路,见图8—3。

它的优点是用地较经济,可避免机动车间事故的发生,缺点是不能避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之间的事故发生。

3.三板四带式(三块板)

这种形式在宽街道上应用较多,是较完整的道路形式。

共有四条绿化带。

它的优点是使街道美观、卫生防护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

缺点是用地面积大,不经济。

4.四板五带式(四快板)

这种形式在宽阔的街道上应用,是比较完整的道路绿化形式。

共有五条绿化带,见图8-5。

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它的优点是方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绿化量大,街道美观,生态效益显著。

缺点是占地面积大,不经济。

5.其它形式

随着城市的发展扩大,部分城市道路已不能适应车辆日益增多的局面,不少城市将原有的双向车道改造成单行道,这就改变了传统的道路划分方式。

在道路宅旁、山坡旁、河旁、建筑阴影大的地方多一板一带式,见图8-6。

它只有一条绿带,卫生防护作用较差。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街道的横断面形式也发展变化着,街道绿化的断面形式取决于街道的断面形式,但其平面布置形式就要依街道绿带的宽度而定了,即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绿化,绿带窄的只可种一至二行行道树,绿带宽的可布置成花园林荫道的形式。

(三)道路绿化的环境条件及树种选择

道路绿地所处的环境与城市公园及其它公共绿地不同,有许多不利于植物生长的因素。

1.道路绿地的环境条件

(1)土壤由于城市长期不断地建设,致使土壤非常复杂,完全破坏了土壤的自然结构。

有的绿地地下是旧建筑的基础、旧路基或废碴土,土壤贫瘠;有的土层太薄,不能满足种植植物对土壤的要求;有的因建筑碴土、工业垃圾或地势过低淹水等造成土壤酸碱度过高致使植物不能正常生长;有的由于人踩、车压、作路基时人为夯实等致使土壤板结,透气性差;有的城市地下水位高,透水性差,土壤水分过高等,都能导致植物生长不良。

(2)烟尘车行道上行驶的机动车辆是街道上烟尘的主要来源,街道绿地距烟尘来源近,受害较大。

烟尘能降低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烟尘、焦油落在植物叶上可堵塞气孔,降低植物的呼吸作用。

(3)有害气体机动车排出的有害气体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

因植物的生活力降低造成其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也降低,因而易受病虫为害。

(4)日照街道上的植物,有许多是处在建筑物一侧的阴影范围内,遮阴大小和遮荫时间长短与建筑物的高低和街道方向有密切关系,特别是北方城市,东西向街道的南侧有高层建筑时,街道北侧行道树由于处在阳光充沛的地段,生长茂盛,街道南侧的行道树由于经常处在建筑的阴影下而生长瘦弱,甚至造成偏冠。

(5)风城市街道上的风速是各不相同的,有的地方有建筑物的遮挡风小,而有的地方则由于建筑物的影响而使风力加强,强风可使植物迎风面枝条减少导致树冠偏斜,还能把植物连根拔起,造成一些次生灾害。

(6)人为损伤和破坏街道上人流和车辆繁多往往会碰坏树皮、折断树枝或摇晃树干,有的重车还会压断树根。

北方街道在冬季下雪时喷热风和喷洒盐水,渗入绿带内,对树木生长也造成一定影响。

(7)地上地下管线在街道上各种植物与管线虽有一定距离,但树木不断生长,仍会受到限制,特别是架空线和热力管线,架空线下的树木要经常修剪,一些快长树尤其如此。

热力管线使土壤温度升高,对树木也有一定影响。

2.道路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的选择

由于道路所处的特定环境,规定了道路绿化的树种和地被植物是要有选择的,另外道路绿化的面貌如何,也主要取决于选择什么样的树种,而其中主要是指行道树。

对道路防护绿地等所使用的树种,不如行道树要求得那样严格。

(1)道路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原则如下:

①道路绿化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

②寒冷积雪地区的城市,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种植的乔木,应选择落叶树种。

③行道树应选择深根性、分枝点高、冠大荫浓、生长健壮、适应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且落果对行人不会造成危害的树种。

④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和便于管理的树种。

⑤绿篱植物和观叶植物应选用萌芽力强、枝繁叶密、耐修剪的树种。

⑥地被植物应选择茎叶茂密、生长势强、病虫害少和易于管理的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

其中草坪地被植物上应选则萌孽力强、覆盖率高、耐修剪和绿色期长的种类。

(2)道路绿化树种和地被植物选择条件如下:

①能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移植时易成活。

②管理粗放,对土、肥、水要求不高,耐修剪,病虫害又少这样一些抗性强的树种。

③树干挺直,绿荫效果好。

④发芽早、落叶晚且时间一致。

⑤花果无毒、落果少、没有飞毛。

⑥树龄长、材质好。

⑦在沿海城市或一般城市的风口地段最好选用深根性树种。

以上各条,一个树种是不可能完全具备的,因此要根据具体环境条件,抓住主要矛盾选择树种,即做到适地适树。

(四)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术语

城市道路绿地设计专用术语是与道路相关的一些专门术语,设计中必须掌握。

1.道路红线

在城市规划图纸上划分出的建筑用地与道路用地的界线。

常以红色线条表示,故称道路红线。

道路红线是街面或建筑范围的法定分界线,是线路划分的重要依据。

2.道路分级

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道路的位置、作用和性质,是决定道路宽度和线型设计的主要指标。

目前我国城市道路大都按三级划分:

主干道(全市性干道)、次干道(区域性干道)、支路(居住区或街坊道路)。

3.道路总宽度

也叫路幅宽度,即规划建筑线(道路红线)之间的宽度。

道路总宽度是道路用地范围,包括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用地的总称。

4.道路绿地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

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道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5.道路绿带

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

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6.分车绿带

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机动车道之间的为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7.行道树绿带

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8.路侧绿带

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

9.交通岛绿地

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

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

中心岛绿地指位于交叉路口上可以绿化的中心岛用地;导向岛绿地指位于交叉路口上可绿化的导向岛用地;立体交叉绿岛指互通式立体交叉干道与匝道围合的绿化用地。

10.广场、停车场绿地

广场、停车场用地范围内的绿化用地。

11.道路绿地率

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12.园林景观路

在城市重点路段,强调沿线绿化景观,体现城市风貌、绿化特色的道路。

13.装饰绿地

以装点、美化街景为主,不让行人进入的绿地。

14.开放式绿地

绿地中铺设游步道,设置坐凳等,供行人进入游览休息的绿地。

15.通透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