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8831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二单元复习检测卷Word文档格式.docx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

10.某同学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实验情况如右图),接下来他应该(B)

A.将酒精灯位置升高。

B.将酒精灯向右微移。

C.再向试管中加入氯酸钾。

D.再向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

C.氮气用作保护气,反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D.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12.南京市即将正式发布PM2.5检测数据。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情况通常不可能引起大气中PM2.5增大的是(D)

A.焚烧秸杆B.汽车尾气C.燃烧煤炭D.光合作用

13.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极难溶于水,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那么该气体用什么方法收集:

①向上排空气法②向下排空气法③排水法(D)

A.①或②B.①或③C.②或③D.③

14.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关于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B)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

D.氧气可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维持生命。

1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

16.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下列现象正确的是(D)

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

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

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

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

17.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后,试管破裂了,其原因有(D)

①试管外壁有水;

②集中加热前没有预热;

③加热过程中,试管伸进灯芯了;

④试管口向上倾斜;

⑤热的试管接触冷水;

⑥试管夹未夹在试管中上部。

A.①③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⑤⑥D.①②③④⑤

18.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后,余下的固体物质有(C)

A.1种B.2种C.3种D.4种

19.某学生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其结果是(D)。

A、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不变。

B、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减少。

C、反应速率不变,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D、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

20.实验室需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

2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过程,若采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氧气时,下列主要操作步骤中:

①撤出酒精灯;

②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把集气瓶装满水倒置在水槽中;

④点燃酒精灯;

⑤收集气体;

⑥撤出水槽中的导管;

⑦往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

⑧选择好仪器进行连接组装;

⑨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

A.⑧②⑦⑨③④⑤⑥①B.②⑦⑨③④⑤⑥①

B.C.⑧②⑦⑨④⑤①D.⑦④①③⑤⑥②⑧

22.下图是实验室氧气的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23.如图所示,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出现的现象是(A)

A.甲瓶中有水流入,乙瓶没有水流入。

B.甲瓶没有水流入,乙瓶中有水流入。

C.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

D.甲、乙两瓶均无水流入。

24.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采用加热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现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C)

25.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C)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二、填空题:

26.(4分)有下列物质,①冰水混合物②一种黑色粉末③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固体剩余物④液氮⑤洁净的空气⑥铁水⑦五氧化二磷⑧呼出气体⑨澄清石灰水⑩稀有气体。

用序号填空:

属于纯净物的有:

①④⑥⑦;

属于混合物的有③⑤⑧⑨⑩。

27.(12分)现有A、B、C、D四种物质,已知A为暗紫色固体,B为白色固体,C和D都是黑色粉末,将A与B混合或B与C混合,加热时都有无色的气体F产生,加热B和C的混合物与只加热B相比,产生F的速度前者要比后者快很多,且反应前后C的化学性质和质量都不变,只加热A时,除产生气体F外还有物质C产生,D在F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无色气体E,E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以上事实推断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的文字表达式。

(1)各物质的名称:

A高锰酸钾【KMnO4】,B氯酸钾【KClO3】,

C二氧化锰【MnO2】,D碳【C】,E二氧化碳【CO2】,F氧气【O2】。

(2)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在后面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①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

KMnO4K2MnO4+MnO2+O2

②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

KClO3KCl+O2

③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C+O2CO2

28.(13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在常温下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B(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过氧化氢氧气+水,基本反应类型是

分解反应。

选用E装置收集氧气,收集的氧气不够纯,其原因可能是

集气瓶没有装满水或者没有等到均匀连续产生气泡时就开始收集(写出一点)

(3)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①向长颈漏斗中倒入双氧水②向容器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③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收集气体其中操作顺序正确的是B

A.①②③④⑤B.③④②①⑤C.③④①②⑤D.④③②①⑤

(4)实验室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通过排水量测定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装置选用A、F、G)。

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氧气+水。

②若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

a→b→c→d,F装置内导管(“b”或“c”)该怎样延伸?

请画出。

 

(C管一定要深入集气瓶底部)

③根据高锰酸钾的质量算出的氧气体积为理论值。

如果实际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理论值(水的体积测量准确),你认为原因是氧气受热膨胀。

④若改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则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固体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将变大(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硫酸铵和固体熟石灰的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则发生装置应选用A装置,收集装置使用D。

(6)在实验室,氯化氢气体只能采用C装置来收集,由此推知氯化氢气体的性质有1、溶于水(不选E、F)2、密度比空气大(不选D)。

四、探究题:

29.(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下图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待红磷燃烧熄灭、装置完全冷却,打开止水夹后,看到集气瓶内进水约五分之一体积。

(2)甲同学:

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

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经过

思考该同学向集气瓶内加入澄清石灰水,再重新实验,

得到了氧气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

(3)乙同学:

用铁丝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入水,其原因是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4)丙同学用镁条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结果却发现倒吸的水量远远超过集气瓶内空气体积的1/5。

你认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D。

A.装置有点漏气B.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C.镁条的量不足D.镁条与空气中的其它气体发生了反应

(5)小组内同学反思上述实验的探究过程后认为:

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在药品的选择或生成物的要求上应考虑的是1、选择的药品要求能且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从实验3、4分析】;

2、生成物不能是气体【从实验2分析】。

(6)小组内同学还对该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已知试管容积为35mL).

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点燃酒精灯。

②撤去酒精灯,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

③将少量红磷平装入试管中,将20mL的注射器活塞置于10mL刻度处,并按下图中所示的连接方式固定好,再将弹簧夹紧橡皮管。

④读取注射器活塞的数据。

你认为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③①②④(填序号)。

待试管冷却后松开弹簧夹,注射器活塞将从10mL刻度处慢慢前移到约为

3mL刻度处才停止。

若操作③中没有用弹簧夹夹橡皮管,其他操作步骤相同,则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有1、试管内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待试管冷却后,注射器活塞将停在1mL处.

30.(11分)化学教材“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氧化铜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1】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①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②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内,如此反复多次实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③将实验②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④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1)A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2)实验②、③证明:

氧化铁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过氧化氢氧气+水。

(4)实验设计④的目的是对比氧化铁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若实验④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实验探究2】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KClO3质量

其它物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

CuO0.5g

MnO20.5g

(MnO2二氧化锰,CuO氧化铜)

(1)上述实验应测量的“待测数据”是生成等体积的氧气所需的时间;

(2)若实验②比实验①的“待测数据”更小(填“大”或“小”),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

(3)

【预期结论】氧化铜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比较氧化铜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4)若要证明氧化铜是氯酸钾的催化剂,需要进行两个实验

①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

②探究氧化铜在反应前后的质量是否改变。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

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A.霓虹灯发出彩色的光没有通过化学变化;

B.液氮做致冷剂没有通过化学变化;

C.氧气供给呼吸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D.熄灭酒精灯后要盖好灯帽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故选择C

考点:

性质和用途的关系

2.C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是错误的叙述,应该是低;

B.燃着的蜡烛在“人造空气”中会熄灭是错误的叙述,有20%的氧气存在不会熄灭;

C.可以利用反应Cu,测定“人造空气”中O2的含量是正确的叙述,可以通过加热金属铜的颜色变化,说明与氧气反应进而测定;

D.“人造空气”若只含有O2会更有益于人的呼吸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等同样是对人体有利的;

故选择C

空气成分的探究

3.D

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和铝粉,没有什么变化;

滴几滴水后,观察到反应放出的热量使碘升华成紫色蒸气,反应后生成物是碘化铝.根据题中的叙述可知水加快了碘与铝粉的反应,故水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故选择D

催化作用

4.B

区别高锰酸钾、红磷、硫粉、铁丝四种药品,最为简便的方法是观察颜色加以鉴别高锰酸钾为紫黑色固体;

红磷为红色固体;

硫粉为黄色固体;

铁丝为黑色固体;

故选择B

物质的鉴别

5.C

生活中常见的缓慢氧化有动植物的呼吸、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的锈蚀等,故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C氢气的燃烧。

氧化反应的分类

6.A

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反应要符合有氧气参加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A选项符合要求;

B选项是分解反应,既不是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C选项,既不是氧化反应也不是化合反应;

D选项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

故选择A

化学反应的分类

7.A

A.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是不正确的叙述,因为氧气和臭氧的转化不符合要求;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是正确的叙述;

C.物质跟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是正确的叙述;

D.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明显现象是正确的叙述,如缓慢氧化的发生;

8.D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的烟雾是错误的叙述,生成白烟;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是错误的叙述,不是现象的叙述而是反应的描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黑色固体是错误的描述,生成无色气体;

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的火焰是正确的叙述;

故选择D

实验现象

9.B

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错误的叙述,应该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在装入药品,以防浪费药品;

B.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砝码,后放药品是正确的叙述;

C.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伸入液体内,后挤压取液是错误的叙述,容易污染药品;

D.加热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实验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管是错误的叙述,应该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试管炸裂;

故选择B

实验操作顺序

10.B

用足量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快速收集一瓶氧气后发现产生气体速率明显下降(实验情况如图),是因为加热部分的药品反应完全,接下来他应该将酒精灯向右微移,使其它药品继续反应,故选择B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操作

11.C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氧气的质量分数为21%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体积分数;

B.因为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燃料是错误的叙述,氧气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

C.氮气用作保护气,反映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是正确的叙述;

D.二氧化碳是一种大气污染物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碳能造成温室效应但不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择C

空气中的成分

12.D

A.焚烧秸杆产生烟尘等颗粒物;

B.汽车尾气产生烟尘颗粒物C.燃烧煤炭产生烟尘颗粒物;

D.光合作用往空气中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等气体,故选择D

空气污染物

13.D

某无毒气体的密度约是空气密度的5/9,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极难溶于水,能用排水集气法;

能跟空气中的氧气迅速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综合各种因素可知,那么该气体用排水的方法收集,故选择D

气体的收集方法

14.B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是正确的叙述;

B.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气易溶于水的说法是错误的叙述,氧气不易溶于水;

C.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略大是正确的叙述;

D.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和体内物质反应而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是正确的叙述;

氧气的性质、工业制备

15.A

催化剂是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的物质;

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可知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是正确的叙述;

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是错误的叙述,减小反应速率的也叫催化剂;

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是错误的叙述,二氧化锰是制取氧气的催化剂;

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是错误的叙述,没有催化剂反应的速率不会按人为的要求改变;

催化剂

16.D

因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

使瓶中气体的压强增大,气球的体积减小,红墨水向左移动,故选择D

气体的内外压强的变化

17.D

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后,试管破裂了,其原因有试管外壁有水、没有预热就集中加热、加热过程中,试管伸进灯芯了试管口向上倾斜、热的试管接触冷水;

,故选择D

物质加热的操作

18.C

】加热氯酸钾、高锰酸钾的固体混合物,完全反应后,余下的固体物质有氯化钾、二氧化锰、锰酸钾。

三种固体物质,故选择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

19.D

某学生在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中,错把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中,因为二氧化锰是催化剂不能产生氧气,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热时产生二氧化锰使反应加快,生成的氧气增多,故其结果是反应速率快,生成氧气的量增多,答案选择D

实验室制取氧气

20.B

根据气体的性质可知,收集一瓶约含1/4空气的氧气,用排水集气法才能收集,排空气法无法做到,故正确的操作为排水集气时集气瓶中装入3/4体积的水,故选择B

气体的收集

21.C

实验室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氧气的步骤按照“组、检、装、夹、点、收、移、熄”的顺序进行,故答案选择C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

22.A

A选项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放一团棉花是正确的操作;

B选项收集氧气用排空气法收集时导管要伸到集气瓶底;

C选项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已收集满时,应该放到集气瓶口不能伸到集气瓶内;

D选项验证氧气的性质时,如果用铁丝验证集气瓶底部要留有细砂或水;

氧气的制取、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

23.C

等体积的甲、乙两集气瓶内充满空气,燃烧匙内分别盛有过量的红磷和硫粉,点燃使它们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由于红磷生成的是固体,能造成明显的压强差,而硫粉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但二氧化硫能溶于水,也会造成明显的压强差,故出现的现象是甲、乙两瓶均有水流入,故选择C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24.C

加热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一份中混入少量的二氧化锰(b曲线),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反应得快但生成的氧气一样多,,反应在图像上为先发生折点,但生成的氧气的线重合故分别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象正确的是C

图像题

25.C

根据题中的叙述和装置图,ABD都能出现不同的现象,而C选项都能使木条复燃,但没有明显的区别,故选择C

对比试验

26.①④⑥⑦③⑤⑧⑨⑩

纯净物为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为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二者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

故属于纯净物的有①④⑥⑦;

属于混合物的有③⑤⑧⑨⑩。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定

27.

(1)高锰酸钾氯酸钾二氧化锰木炭二氧化碳氧气

(2)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分解反应)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木炭+氧气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

根据题中的叙述所学物质的性质可知,

(1)物质A为高锰酸钾、B为氯酸钾、C为二氧化锰、D为木炭、E为二氧化碳、F为氧气;

(2)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及反应的类型为:

高锰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