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37426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硝酸的性质教学设计与反思文档格式.docx

硝酸的制备,书上的图解非常清楚直观,再根据对氮的化合物的了解,所以,理解其反应机理也不是很难的事。

总之,本堂课,学生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参与进来,使的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体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

(2)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3)了解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铜与硝酸反应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试验验证、解决问题的科学探究历程。

(2)通过实验探究分析与实验装置的改进、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学会评价和反思,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实验探究中体验质疑、求真,同时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勤于动手的态度,树立环保意识。

(2)通过浓硝酸和稀硝酸性质的比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量变引起质变的规律,帮助学生树立起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硝酸的不稳定性、强氧化性。

2、教学难点:

实验分析评价、探究实验装置的改进。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实验观察探究、对比分析、演绎类推、合作探究、归纳总结等方法。

教学流程示意图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氮氧化物的性质及铵盐的性质,提问。

展示游戏“愤怒的小鸟”的截图——TNT炸药。

讲述:

电影作品或游戏中我们常常听到硝化甘油、TNT,它们工程或军事上常见的烈性炸药,它们的生产都以硝酸为原料,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常见而又不同寻常的酸——硝酸。

板书:

4.2.3硝酸的性质

回答问题,书写化学方程式

由直观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思考,引起对硝酸性质的学习兴趣。

回顾与本课有关的知识,与新课相衔接。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主动参与课堂。

展示:

一瓶硝酸

引导观察:

请同学们观察浓HNO3试剂,

实验:

请一位学生上讲台,闻一闻硝酸的气味,并描述。

演示:

将蘸有浓氨水和浓硝酸中的玻璃棒靠近,提示观察

通过上述观察,结合课本的阅读,归纳其物理性质。

一、硝酸的物理性质

一瓶久置的硝酸

问题:

1.为什么久置硝酸分溶液的颜色是黄色的?

2.硝酸应如何保存?

学生观察、记录

学生回答:

有气味。

提示总结:

刺激性气味。

学生观察、思考

总结:

纯净的硝酸是无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易挥发,比水重(ρ=1.5027g/cm3),沸点83℃,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

常见硝酸的质量分数约为69%,98%以上的硝酸为“发烟”硝酸。

观察、阅读,解答:

因为硝酸不稳定,见光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

学生思考硝酸见光分解化学方程式:

4HNO3

4NO2↑+2H2O+O2↑

硝酸应盛放在棕色瓶里,并贮放在黑暗、阴凉处。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总结,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启发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讲解:

浓硝酸见光或加热易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溶液中硝酸使溶液显黄色,说明它化学性质不稳定。

二、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4HNO3(浓)4NO2↑

+O2↑+2H2O

硝酸不稳定,见光分解,应盛放在棕色瓶里,并贮放在黑暗、阴凉处。

我们已学过的哪些物质也要放于棕色瓶中?

我们学过的氯水、AgNO3、AgCl、AgBr等也要用棕色试剂瓶保存。

通过问题引导,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学习新知识。

同时加深对化学药品科学合理的保存方法的认识。

初中阶段,我们学习硝酸是一种强酸,它具有酸的通性,那么它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呢?

硝酸与碳酸钠反应

2、酸的通性

HNO3=H++NO3-

使指示剂变色、与金属反应、与碱反应……

学生观察

酸的通性在之前已介绍很多,本课只作简单回顾

设疑:

硝酸具有酸的通性,我们能不能像盐酸与铁反应一样,利用浓硝酸与铁反应来制取氢气呢?

演示实验:

将一铁片放入装有浓硝酸溶液的烧杯中,让同学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取出铁片观察其变化。

为什么铁片放入装有浓硝酸溶液的烧杯中,无气泡生成?

这里有没有发生什么反应呢?

3、强氧化性

①与金属反应

b、Fe、Al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

与浓硫酸一样,在常温下,浓硝酸也可以使铁、铝发生钝化。

所以我们可以用铁罐、铝罐贮运浓硝酸。

前面我们学习了浓硫酸与铜反应,以下们来看看铜与硝酸反应的情况。

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a、4HNO3(浓)+Cu=

Cu(NO3)2+2NO2↑+2H2O

不仅浓硝酸可以与铜的反应,稀硝酸也可以与铜的反应。

课件演示实验:

稀硝酸与铜反应.

8HNO3(稀)+3Cu=

3Cu(NO3)2+2NO↑+4H2O

试从化合价角度分析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硝酸在这里体现了什么性质?

浓、稀硝酸都能将不活泼的铜氧化,那应该可以将更活泼的金属氧化,其实,在加热条件下,硝酸可以溶解除黄金、铂之外的大多数金属,体现出强的氧化性,反应中,氮元素体现出了氧化性,所以,反应一般不会产生氢气。

c、溶解大多数金属(金、铂除外),不产生H2

浓硝酸可以与木炭的反应,浓硝酸也可以与木炭的反应。

试着书写化学方程式

②与非金属反应

C+4HNO3

4NO2↑

+CO2↑+2H2O

习题:

1.常温下,能溶于浓HNO3的单质是()。

A.Al 

B.Fe 

C.Ag 

D.Au

2.对下列事实解释正确的是()

A.浓硝酸在光照下变黄,说明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B.常温下,浓硝酸可用铝罐储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C。

与金属反应时稀硝酸可被还原为更低价态,则氧化性:

稀硝酸>

浓硝酸

D.浓硝酸与铜反应中,浓硝酸既体现了氧化性又体现了酸性

问题思考:

如果教材上的装置进行浓硝酸与铜的反应,稀硝酸与铜反应,有哪些不足之处?

应当如何改进?

画出简易装置图。

学生思考,回答……

实验现象:

无气泡生成,铁片表面变黑。

结合浓硫酸的性质,学生可以得到结论: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常温下可以使铁、铝发生钝化。

学生实验、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浓硝酸与铜的反应,

生成红棕色气体,铜不断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绿色,气体应为NO2书写化学方程式: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

稀硝酸与铜的反应,产生气泡。

铜在不断的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液面上方的气体为无色的。

打开活塞放出的气体遇空气变红棕色。

结论:

生成无色气体被O2氧化后生成了NO2,所以该无色气体为NO。

书写化学方程式:

3Cu+8HNO3(稀)=

3Cu(NO3)2+2NO↑+

4H2O

学生思考回答:

上述两个方程式中,硝酸的化合价从+5价分别降低为+4价和+2价,得到了电子,体现了氧化性。

部分N的化合价还是+5价,所以,还表现出了酸性。

学生记录

类比浓硫酸的性质,完成化学方程式:

4NO2↑+CO2↑+2H2O

学生思考,完成练习

分组讨论,探究,利用幻灯片汇报展示设计的简易装置图,相互评价设计结果。

由直观的实验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通过演示铁的钝化实验,吸引学生学习兴趣

难点知识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将会对知识和现象有深刻的了解掌握。

对比硫酸与铜的反应加深对硝酸强氧化性的理解。

并复习了前面NO2、NO的知识。

利用动画演示,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稀硝酸与铜的反应特征,还弥补了教材中实验装置的不足,同时,节约课堂时间。

引导学生透过实验现象分析实验本质,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化学反应的特点。

类比浓硫酸的性质进行学习,在旧知识基础上巩固与提高。

以习题实践,检验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更好地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

结合硝酸的性质,及教材上的资料,归纳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写出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三、硝酸的用途与工业制法

学生阅读材料,自主归纳,回答问题:

化工原料,制炸药、塑料、人造纤维、染料

工业上通常用氨催化氧化法制硝酸

扩宽知识面,知识联系实际生活、生产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硝酸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硝酸的不稳定分解使浓硝酸显黄色所以,硝酸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强氧化性主要表现在使金属Fe、Al的发生钝化、与铜的反应,与非金属碳的反应,大家将硝酸的氧化性与浓硫酸对比来学习。

同时应当注意浓硝酸与稀硝酸性质的对比与差异。

通过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帮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对硝酸性质的学习。

板书设计

4HNO3(浓)4NO2↑+O2↑+2H2O

a、4HNO3(浓)+Cu=Cu(NO3)2+2NO2↑+2H2O

8HNO3(稀)+3Cu=3Cu(NO3)2+2NO↑+4H2O

b、Fe、Al在冷浓硝酸中“钝化”

4HNO3(浓)+CCO2↑+4NO2↑+2H2O

教学反思

硝酸是在浓硫酸学习之后的又一种强氧化性的酸。

本节课的重点是硝酸的化学性质,关键是硝酸的强氧化性。

学生经过前面学习浓硫酸的性质,且具有一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类比学习的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可采用“启发—探究”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展示硝酸实物,让学生观察并归纳出其物理性质,结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行硝酸化学性质的学习,硝酸的化学性质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实验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使其更具有说服力。

在实验的学习过程中,以问题探究为主要方式进行合作与交流。

本节课立足于实验探究,以问题启发为主要手段,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地思考与探究。

在实验演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实验过程与装置进行分析、评价。

引导学生善于观察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敢于质疑,在合作过程中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反复推敲、论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对科学探究过程的认识与理解,体验合作探究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大程度上把课堂“交给”了学生。

因时间限制,本节课未能对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与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