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训练题Word格式.docx
《高二地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训练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综合训练题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据此回答3、4题。
3.造成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广布的原因是
A.地处副热带大陆西岸,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降水少
B.落基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山间盆地干旱少雨
C.加利福尼亚寒流是形成沙漠的最主要原因
D.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系统,使土地沙化
4.下列沙漠中,与南加利福尼亚沙漠形成的主要原因相似的有
①塔克拉玛干沙漠②澳大利亚大沙漠③西南非洲纳米布沙漠
④南美阿塔卡马沙漠⑤撒哈拉沙漠⑥中亚卡拉库姆沙漠
⑦南美巴塔哥尼亚沙漠
A.①③⑤⑦B.①②④⑦C.②③④⑤D.④⑤⑥⑦
读下图,完成5。
6题。
5.图示区域内,与古代
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6.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2011年渮泽模拟)植树造林是治理风沙的有效措施。
下图是某沙区生物治沙示意图,完成
7~8题。
7.三幅图按治沙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为( )
A.ABC B.BCA
C.BACD.CAB
8.在我国进行这项工作时,最适宜选种的植物是( )
A.杨树B.桦树C.沙拐枣D.柳树
下图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动带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
A.原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
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
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
10.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A.2009年春,华北地区的沙尘暴天气
B.该地区草场的载畜量降低
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
D.黄淮地区的洪涝
11.该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
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
C.改革耕作制度,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
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
(2012海南卷地理14~15)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
图5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
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
据此完成12~13题。
表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地
468.7
草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4
12.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13.该区域可能位于
A.云贵高原东部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D.内蒙古高原西部
(2011年广东佛山调研)水土流失是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
读下图,完成14~16题。
14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坡度在20°
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
~40°
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
左右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受雨面积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15坡度在40°
~90°
时,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16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续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拉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
B.②
C.③
D.④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回答17~18题。
降水量(mm)
降雨强度
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径流量(L)
泥沙量(kg)
径流
量(L)
泥沙量(kg)
径流量(L)
33
弱
111
0.1
155
41.3
153
4.7
154
18
14
很强
29
0.5
327
39.4
71
0.8
212
25
19
强
28
0.3
113
1.2
51
0.4
52
0.6
17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
A.混交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荒草地
C.混交林地 油松幼林地 荒草地 坡耕地
D.混交林地 荒草地 油松幼林地 坡耕地
18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
图9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时风速的影响。
完成。
19.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②
C.
③
D.
④
20.从地域分异规律的角度考虑,在华北平原营造农田防护林,宜选择
《喀麦隆论坛报》2009年9月4日报道第三次刚果盆地国家森林管理协会工作会议在杜阿拉召开,共同制定本区域森林保护标准。
会议指出,各成员国必须制定统一的森林保护标准,保护生态多样化,加强森林开发企业管理,对濒危物种加强保护,并且要号召各成员国人民形成保护森林意识,共同保护刚果盆地的森林资源。
据此回答21~23题。
21.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
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
②受暖流的影响大③受寒流的影响大
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陆地面积宽广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④⑤D.①②⑤
22.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①雨林观光②生态旅游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3.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参与性原则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有多条河流从东、南、西三面注入,北部有水道通往长江,湖泊水面呈现“冬季一条线,夏季一大片”的景象变化。
鄱阳湖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栖息地。
据此完成24~26题。
24.鄱阳湖在冬季成为迁徙鸟群重要栖息地的原因是()
A.湖滩面积大,水浅
B.湖底砂砾石广布,水质好
C.湖区少有大雾,能见度好
D.湖泊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25.鄱阳湖冬、夏水面景象变化的原因是
A.湖底有线状洼地,冬季河道封冻,夏季来水量大
B.湖底平坦,入湖水量夏季大于冬季
C.湖底有线状洼地,水位季节差异明显
D.湖底平坦,长江顶托作用季节变化明显
26.过去50年来,鄱阳湖湿地大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水土流失加速湖泊淤积
B.围湖造田
C.气候变干造成湖泊水位降低
D.湖区地壳明显抬升
27.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湿地具有
A.调节气候的功能B.美化环境的功能
C.净化水中污染物的功能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2013高考题海南卷)图5示意我国39°
N附近某区域。
读图5,完成28~30题。
28.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最严重的地区是()
A.甲B.乙C.丙D.丁
29.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A.光照B.水分C.坡度D.温度
30.如果乙地区大规模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将会导致()
A.甲地区植被退化B.乙地区沙化C.丙地区荒漠化D.丁地区植被改善
二、综合题
.(2013高考题安徽卷)(35分)图13为陕西省主要苹果基地分布图。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陕西高原南部过去以种粮为主,产量低。
20世纪90年代成功引种优质苹果。
目前该地区苹果产量、浓缩果汁出口量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在果业发展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影响果品品质、果渣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农村薪柴缺乏等问题突出。
⑴指出该地区过去种粮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⑵简述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自然条件及其效益。
2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肃省民勤县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经民勤盆地。
从上世纪50年代至今,石羊河流域的水量减少近1/3,石羊河流域的人口却由90万增加到近230万,灌溉面积由300万亩增加到了500万亩。
材料二石羊河流域示意图
(1)结合下图,描述石羊河的径流特点,并分析该径流特点的形成原因。
(6分)
(2)
(2)请根据图文中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石羊河水量减少的原因。
(3)石羊河水量减少会给该流域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3)结合下图,探讨解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的途径。
3读下图,回答下面问题。
(1)世界上的荒漠带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2)图中以B为代表的荒漠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中B、D、E三处荒漠带直逼海岸的原因是什么?
(4)水资源利用不当是造成A区域荒漠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请简述该区域水资源利用不当的方式及其后果。
(5)B地沙漠不断向南扩展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6)如何才能防治B地荒漠化进一步扩展?
(至少答出3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