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4842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场经济下的政府与资源配置MBA讲座课件稿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政府是一种组织。

但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有一定的区别,从经济角度来看,它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方面:

一是权力的普遍性或统一性,二是强制性。

这两大特点的实际涵义是,人可以在各种社会组织之间进行选择,但是,个人却很难选择政府。

政府权力的普遍性和强制性的特点,使得政府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是课税的优势。

二是禁止或允许的优势。

三是节约交易成本和组织成本的优势。

四是遏制“搭便车”问题的优势。

五是政府拥有庞大的财政实力。

六是政府拥有独特的财政货币权力。

政府作为经济组织的这些优势,是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其独特作用的优势所在,但同时也是它导致经济停滞的根源所在。

因为政府的财力、实力、既可以校正外部效应,也可以使外部效应更加恶化(柴油车例子)。

资源稀缺的问题是经济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任何社会可用来生产的资源无论在质还是在量上都是有限的,如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本,而这些资源要用来满足的人类的需求是无限的、多样的,于是产生了资源如何最优配置的问题。

对资源配置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资源配置问题主要是指经济学的三个基本问题:

土地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应用来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

这三个基本问题事实上是通常所说的“效率”问题,它并不考虑初始的要素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以及生产成果(收入)如何在人们之间分配的问题——当然在一个连续运转的经济体系中收入分配反过来决定着要素的分配。

但是,收入应如何在社会成员之间“公平”分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个社会的价值判断,但它却是经济无法回避的。

此外,一个经济体系的正常运行不仅涉及微观领域的效率和公平,宏观经济的“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广义的资源最优配置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效率、公平和稳定三个方面的内容,这也是评价社会经济活动的三条基本原则。

1、效率原则

(1)帕累托最优状态。

经济意义上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已达到了这样一种境地,无论作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部分受益而没有其他的人受损,也就是说,当经济运行达到了高效时,一部分人改善处境必须以另一些人处境恶化为代价。

这种状态被称为“帕累托最优”或称“帕累托有效”(ParetoEfficiency)。

经济效率的定义比较抽象,我们可以代借助图2—1来进一步说明帕累托最优的含义。

假定社会中只有A、B两个人,横轴代表A的福利水平,纵轴代表B的福利水平,A和B的经济福利取决于他们各自消费多少产品和劳务。

由于社会总的资源是有限的,他们消费的总量也是有限的。

图中WW′曲线就表示总量有限的产品和劳务全部分配于A和B之间两人可能达到的福利水平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WW′曲线被称为福利边界(WelfareFrontier),也可以说,福利边界代表当A(或B)的福利水平既定时,B(或A)能够达到的最高的福利水平。

B的福利

W′•C

•E

•D

0WA的福利

图2—1福利边界与帕累托最优

(2)经济效率实现的条件,要达到某种产品的有效生产,必须符合下面两个条件:

一是产品总的净社会收益非负;

二是总社会收益与总社会成本的差异最大化,即净社会收益最大化。

当配置在每一种产品或劳务上的资源的社会边际收益等于其社会边际成本时,可实现总的社会净效益的最大化,用公式表示就是:

MSR=MSC

MSR(MarginalSocialRevenue)是指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收益,表示人们对该种产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MSC(MarginalSocialCost)是指一种产品的社会边际成本,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该种产品的生产量所需要增加的资源消耗的价值。

2、公平原则

某种意义上说,帕累托最优确实是资源配置的一种理想状态,然而许多人不同意将效率作为评价经济运行的唯一标准和社会发展的唯一目标。

因此,必须引入判定社会福利水平的另一个标准——公平。

公平的含义究竟是什么,怎样临别公平与否,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依照不同的道德规范会有不同的解释,因此很难有一个客观的统一的标准。

从“规则公平”的角度看,效率准则也有它公平的一面,然而在大部分时候如果没有特别说明,我们讨论公平时主要关心的是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

为了对公平程度进行衡量,经济学家常用洛伦茨曲线(LorenzCurve)这一分析工具和基尼系数(GiniCoefficient)的指标。

 

财富E

100%

A

B

0F100%(人数)

图2—2洛伦兹曲线

如果总财富平均分配一起所有家庭,则洛伦曲线就是对角线OE,OE被称为绝对平等线(LineOfPerfectEquality)。

另一端则完全不平等的洛伦兹曲线OFE,因为这一折线意味着唯一的一个家庭拥有100%的财富,而其他所有的家庭都一无所有。

当然,当今世界任何一种经济都处于两种极端的财富分配状况之间,如图中的弧形曲线OE,曲线越靠近对角线,则社会财富分配越平等,越靠近边框OFE则越不平等。

为了使财富分配的平等程度更具可测性和可比性,可再引入一个指标——基尼系数,即图中由绝对平等线和实际洛伦兹曲线所围成的阴影部分面积(A)与由绝对平等线和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OEF的面积(A+B)的比例,即:

基尼系数=A/(A+B)。

因此,基尼系数可以在O(绝对平等)到1(绝对不平等)之间变动。

基尼系数只是给出了一个客观的衡量公平程度的参考指标,当然并不是说它是最优秀的一种指标,而且基尼系数是多少才是公平的,仍旧取决于经济学家和决策者们的价值判断,没有一致的答案。

3、稳定原则

过程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震撼了世界,宏观经济稳定自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

在危机期间,美国的物价水平下跌20%,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减少31%,失业率高达22%。

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系统提出了国家调节经济的理论,以解决失业问题。

1946年,美国国会通过就业法案,具体将充分就业列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二战后世界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但美国的经济增长率落后于其他西方国家,为了保持自身的经济实力,促进经济增长也成了主要的宏观政策目标。

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政策后,西方各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国际收支状况也日益恶化。

因此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相应地发展为四个,即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加和平衡国际性收支。

(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平衡国际收支。

以上四个宏观稳定的目标,既有一致性,又有矛盾之处。

因此,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侧重点。

1、传统社会的习惯。

评价:

在这种世袭的分工制度中,习惯为一种稳定的社会力量保证了社会活动的秩序及其延续。

但是,习惯在带来秩序和稳定的同时,也窒息了社会的创新。

正因为如此,传统社会的生产发展缓慢,社会呈现出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且能提供极其有限的物品来满足人类的需要。

2、命令机制(例如政府计划)。

在社会动荡或经济危机时期,政府机制是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有效方法。

但在经济发展的正常时期,这种方式必然造成经济决策的集中和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度,导致社会经济活动服从于上层特权阶层的偏好与利益,而不利于增进社会福利的消极后果。

3、市场机制。

核心是价格机制:

经济学家的“降落伞”

评价:

市场机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方面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以至于当今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应发挥基础性的作用(实例比较)。

(苏美、南北朝鲜、东西德国之比较)

现代的社会经济制度,没有一个纯粹是以上三种之中的一种,而更主要的是同时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作用的混合经济,也不排除在少数地区和场合习惯仍旧发生影响。

所谓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内在功能性缺陷和外部条件缺陷引起的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的某些领域运作不灵。

它有狭义和广义两层含义。

狭义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对外部负经济效果、垄断生产和经营、公共物品的生产、不对等信息情况下的商品交易以及社会分配不均等问题的调节上运作不灵。

广义的市场失灵除了狭义市场失灵的内容外,还包括由宏观经济总量失衡导致的经济波动。

它主要是由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引起的。

由于市场机制的发挥作用的不完全或不充分,市场不能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导致市场失灵。

主要表现在:

1、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

信息的不完全性失灵表现为在交易中,交易双方对于商品质量、性能等信息了解程度不同,出现“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均等”的现象。

买卖双方的信息不对称——315消费者权益日“识假”讨论

2、外部性失灵。

但是在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相互影响,这种影响不是通过价格影响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动发生,而是直接地影响他人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利益。

这就是经济学中所称的“外部效应”——一个主体对另一个主体产生的非市场性影响。

外部效应按照受影响的范围划分可分为消费外部效应和生产外部效应。

按照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效应又可分为“正”的效应和“负”的效应。

在存在外部效应的市场经济中,市场资源的配置不能达到最优化。

(问题与讨论:

正外部效应是不是也应该去消除它?

俞:

博士论文《消费外部性:

一项探索性的系统研究》)

(1)消费负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P

P2MSC

E2

E1

MPC

P1E0

MEC

P0

MB

OQ1Q0Q

图4-7消费负外部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在负外部性时,由于社会成本高于私人成本。

在图4-7中,MEE为外部边际成本,MPE、MSE为私人边际成本和社会边际成本,MB为社会边际收益。

当不存在边际外部成本时,在E1点达到均衡,消费量为Q1。

在消费量为Q1点时,社会净效益最大,为面积P1P2E1。

而由于存在外部成本即由于成本外溢,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导致消费量增加到Q0(因为在Q0点时,个人净福利最大,其量为面积P0P2E0)。

在Q0消费量时,社会净效益为面积P1P2E1-面积E0E1E2,即消费量从Q1向Q0点移动后,社会净福利减少,减少量为面积E0E1E2。

(2)消费正外部性对整个社会福利的影响

P2MC

P0E1

E0

MSB

P1

MPB

MEB

OQ0Q1Q

图4-8消费正外部性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图4-8中,MC是消费者的边际成本曲线,MPB为边际个人收益线,MSB为边际社会收益线,它们与MC分别交于E0点和E1点,MEB为边际外部收益。

显然,帕累托最优的均衡点为E1点,但当存在正消费外部性时,消费者并不考虑边际外部收益,消费者根据MPB=MC原则来决定购买量,即消费者的选择在E0点,于是实际上在E0点达到局部均衡。

在上图中,帕累托最优点为E1点,而实际均衡点却在E0点。

在E1点,消费量为Q1,由于MSB是边际社会收益线,因此,在E1点社会净效益为面积P1E1P2。

而在E0点,消费量为Q0,社会净效益为面积P1E0E2P2,所以,社会净效益变化(减少)的量为:

面积P1E1P2-面积P1E0E2P2=面积E0E1E2。

即消费量从Q1向Q0点移动后,社会净福利减少,减少量为面积E0E1E2。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也证明了这一点:

由于外部性的存在,无论是正外部性还是负外部性,结果整个社会福利都受到损失。

3、公共性失灵。

公共物品(包括准公共物品)是私人不愿意生产或无法生产,抑或无法全部生产的,必须由政府提供,或者由政府和企业、个人共同提供的产品和劳务。

公共物品是不能像私人物品那样在市场上被自发而有效地供给的产品和劳务。

私人物品有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所有权上的排他性;

二是消费上的竞争性。

而公共物品则与之相反(例如公共牧场、空气)。

所以在公共物品领域,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表明它不能按市场机制的方式来配置,适用于私人物品的市场定价和资源配置等原理,未必适合于公共物品。

因此,公共物品一般只能由政府财政的方式来配置,或者在政府参与下来配置。

4、垄断性失灵。

垄断引起的经济问题表现在两方面:

第一,价格扭曲和产量扭曲。

第二,收入扭曲。

在市场扭曲的情况下,不可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邮局的收费与态度)

5、社会公平分配的失灵。

帕累托最优状态只解决了经济问题,没有解决合理分配问题。

社会公平分配失灵表现为在分配领域,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不可能完全实现公正的收入分配。

萨缪尔森指出:

“价格机制的辩护者和批评者应当认识到,有效率的市场机制可能产生极大的不平等。

市场经济在分配方面的缺陷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市场经济运行的目标是追随求效率最大化,各经济利益主体考虑的是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第二,在存在垄断的情况下,价格会严重背离价值,从而使部分人获得不合理收入。

第三,市场竞争的初始条件不均等导致收入的差别。

第四,经济运行时间和空间上的不均衡导致非个人原因的收入差距。

第五,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生产要素供求状况的不平衡必然形成要素收入的不合理差距。

6、宏观性失灵。

宏观性失灵表现为市场总供求发生以超额供给或超额需求为特征的宏观经济总量失灵。

五、市场经济中的政府经济角色

市场失灵的情况决定了政府介入、干预经济活动的必要性。

但是,必须要注意的是,市场缺陷是政府行为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讨论:

市场有缺陷不一定要有政府干预的二种情形:

A、成效更坏;

B、成本更高

1、公益人角色

履行公益人角色的职责是实现并维护一定的公共目标,主要有三大公共目标:

第一是提供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

政府投资的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并不一定要由政府来生产,政府可以一方面通过制定一定的政策,鼓励私人、社会组织参与部分公共物品和准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提供,如教育和医疗等(中国最美女教师?

);

另一方面,又要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制定具体的制度防止由于利润最大化的市场原则造成对公共利益的损害。

第二,鼓励和保护有益的外部效应,预防和制止有害的外部效应。

(乙肝等疫苗、界定产权消除有害的外部效应——牧场)

第三,调节收入分配,避免个人收入差距过大。

2、管制人角色

管制人角色的职责是对私人经济部门(厂商或家庭)的活动进行的某些限制和规定。

管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防止垄断。

第二,防止过度竞争——不正当竞争(低于成本价,例子)。

第三,保护消费者,雇员的利益(诸暨地毯厂)。

3、守夜人角色

守夜人角色的职责是防止和打击经济领域的违法和犯罪行为,维护社会经济活动的正常秩序。

4、调控人角色

宏观调控有两大目标,第一是宏观总量的平衡;

第二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5、仲裁人角色

当经济主体发生纠纷时充当仲裁角色。

除了上述,其它政府不要管。

否则只会导致“走向地狱的道路是用良好的愿望铺成的”(斯密)

六、政府干预的缺陷

可分为两类

1、一类是无心之失。

(1)政府干预总会或多或少地扰乱价格机制,从而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2)政府干预是少数人的意志自上而下地支配社会,最终有可能使大多数人的偏好得不到满足;

(3)政府干预还会因缺乏足够的信息、资源、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而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或产生副作用。

2、第二类是有意之过。

传统的经济学认为政府是全民利益的代表,其目标是社会福利最大化,因而即使政府办了坏事也是出于好心。

但事实上政府也是由具体的人组成的,他们和其它社会上的人一样也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他们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也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在现实中后者可能性更大。

因此,如果没有严密的制度约束,个人私利必然压倒社会良心,造成政府干预经济的失败。

寻租就是最典型的表现。

(干部车贴,事业单位除外;

事业单位退休金向企业看齐)

租是租金的简称,本义是指某种稀缺资源由于供不应求而给其拥有者带来的超过其机会成本的报酬,在寻租理论中主要是指由于拥有某种经济行为的垄断权而获得的超额利润。

垄断权的形成与政府干预密不可分,如进口配额制度。

所谓寻租是指人们为了获得租金而进行的财富转移。

寻租和市场竞争寻利不同,寻利是最大化个人利益的同时也增进了社会财富。

而寻租使个人获得的利益与其对社会的真实贡献脱节,大量本可以用于生产更多产品的社会资源耗费在争权夺利之中,导致穷者越穷,富者越富,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总之,政府干预的缺陷其根源于政府本身的局限,正如市场失灵根源于市场本身的局限一样。

因此,政府干预的缺陷也称为“政府失灵”。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无论哪一国家,政府的作用必须与其能力相适应,以提高其有效性和公共资源使用效率。

政府能力低的国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于基本功能上;

政府能力中等的国家除了基本服务以外,还要包括中介功能;

有较强能力的政府可以进一步发挥更积极的职能,通过帮助协调来解决绕过市场的问题。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

变革世界中的政府》对不同能力的政府职能设计了一张表(见表),可供各国借鉴。

表政府的职能

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促进社会公平

小职能

提供纯粹的公共物品:

国防

法律与秩序

财产所有权

宏观经济管理

公共医疗卫生

保护穷人:

反贫穷计划

消除疾病

中型职能

解决外部效应:

基础教育

环境保护

规范垄断企业:

公用事业法规

反垄断政策

克服信息不完整问题:

保险(医疗卫生,寿命,养老金)

金融法规

消费者保护

提供社会保险:

再分配性养老金

家庭津贴

失业保险

积极职能

协调私人活动:

促进市场发展

集中各种举措

再分配:

资产再分配

资料来源:

世界银行《1997年世界发展报告——变革世界中的政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案例讨论禁“柴”的迷惑

1998年起,兰州、乌鲁木齐、海口、厦门、济南等城市,以地方规章或立法方式,禁止柴油车在市区行驶,不给柴油车发牌照,理由集中在一点:

环保。

1990年起,北京城八区不再新增柴油车,给“禁柴”问题又紧了一道螺丝扣,谁都明白,北京的示范作用有多么厉害。

国外主要汽车公司的驻华代表也坐不住了,开始多方游说:

“柴油车决不是落后技术,千万不能一刀杀死。

主要理由是:

1、柴油车环保优于汽油车

柴油汽车能不能不进城市,关键在于——柴油车是否符合环保要求?

对这一问题,国内外汽车厂商、学术界的答复高度一致:

柴油车和汽油车排放方面各有短长,但总体上柴油车优于汽油车。

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排放柴油车优势明显,氮氧化物大体相当,二氧化碳排放,柴油车远远低于汽油车,是降低温室效应的主要途径。

欧盟和美国新一代汽车伙伴(PNGV)都认为,兑现二氧化碳排放总量降低的承诺,将主要依靠柴油车技术。

为何我国一些柴油车噪音震耳欲聋、黑烟滚滚?

这是因为,我国汽车工业以汽油车起步,柴油车局限于重型货车、农用车及固定车,除少数厂家外,技术长时间在低水平徘徊。

“重汽轻柴”,柴油车的落后技术,不能保证油——空气充分混合,启动或加速时产生的碳粒子排放成令人生厌的黑尾巴,让柴油车蒙羞含垢。

发达国家柴油车技术一直在发展升级,目前涡轮增压、中冷、直喷等技术的应用,柴油机已能保达到欧洲不严格的排放标准,如欧2、欧3法规,甚至满足欧4的标准。

同时,柴油车滤烟器等机外净化技术,更确保柴油机具有优越的环保特性。

德国大众公司称:

现代柴油机是最洁净的内燃机。

由于柴油机出色的动力性能和环保效果,再加上比汽油经济,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柴油车呈快速发展态势,在汽车保有量中的比重,年平均上涨4个百分点。

总重3.5吨以上的车辆中,柴油车占绝大多数。

在欧洲,柴油车占轿车总数的近三成,并将继续上升,90%以上的出租车是柴油车,西班牙去年的柴油车销售量更是超过汽油车。

美国由于汽油价格低廉,没有大规模发展柴油车,但90%的商务也是柴油车,福特公司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在欧洲销量占据同类车首位。

可以说,柴油车绝对数量和比重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我国柴油机技术水平提升迅速,陆续引进了福特、康明斯、斯太尔、依维柯等公司的先进技术,主要柴油机厂商已有数种型号的产品,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环保认证,达到欧1水平,少数并达到欧2水平。

江铃全顺、南京依维柯,再也没有黑尾巴的困扰,排放完全符合国标。

2、柴油车油耗低且经济

柴油车不仅环保性能优越,而且油耗低、功率大,远比汽油车经济。

功率相同的发动机,柴油机比汽油机节省燃油近1/3,加上价格因素,能节省一半成本。

德、美等国开发的百公里3升油耗的“路波”(LUPO)等新一代轿车,无一例外都是柴油车。

德国大众公司的工程师称:

如果采用汽油机,百公里3升油耗不可想象。

此外,汽油机受功率限制,历来在大或率领域无法匹敌柴油机。

自重大、负荷重的货运、城市公交车,柴油机是当然的首选。

80年代以来,发展柴油轻型车、重型车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

江铃、跃进和庆铃等轻型车基地已经形成,其发动机和整车制造水平开始与国际水平接近。

然而,具有当代柴油机技术水准的全顺、依维柯等,在排放更严格的欧洲可以畅行无阻,在我国的许多城市,却面临红牌出场的尴尬境地。

3、禁止柴油车进城将打击柴油车生产

符合排放标准车进不了城,必然打击厂商生产和研发的积极性,会阻断我国柴油车技术与国际同步的进程,使我国汽车工业在下一轮发展中落后更多,对汽车环保技术的发展和储备极为不利。

一家正准备在中国推出柴油轿车的跨国公司,得知北京也颁布禁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