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34013 上传时间:2022-12-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 第02题 遗传的分子基础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D.细胞膜脂质的流动

【答案】A

【解析】DNA复制需要DNA模板、原料脱氧核苷酸、能量ATP和DNA聚合酶,A正确;

mRNA与核糖体的结合,开始翻译mRNA上的密码子,需要tRNA运输氨基酸,不需要脱氧核苷酸,B错误;

分泌蛋白的需要内质网的加工,形成囊泡运到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形成分泌小泡,运到细胞膜,胞吐出去,与脱氧核苷酸无关,C错误;

细胞膜脂质的流动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无需脱氧核苷酸,D错误。

因此,本题答案选A。

3.(2019江苏卷·

3)赫尔希和蔡斯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用15N代替32P标记DNA

B.噬菌体外壳蛋白是大肠杆菌编码的

C.噬菌体DNA的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

D.实验证明了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

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结论:

DNA是遗传物质。

N是蛋白质和DNA共有的元素,若用15N代替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则其蛋白质也会被标记,A错误;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是由噬菌体的DNA在大肠杆菌体内编码的,B错误;

噬菌体的DNA合成的模板来自于噬菌体自身的DNA,而原料来自于大肠杆菌,C正确;

该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D错误。

许多基因的启动子内富含CG重复序列,若其中的部分胞嘧啶(C)被甲基化成为5-甲基胞嘧啶,就会抑制基因的转录。

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一条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B.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改变

C.胞嘧啶甲基化会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

D.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无关

【解析】在一条脱氧核苷酸单链上相邻的C和G之间不是通过氢键连接,而是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

胞嘧啶甲基化导致表达过程中基因转录被抑制,对已经表达的蛋白质结构没有影响,B错误;

根据题意“胞嘧啶甲基化会抑制基因的转录”可推知,胞嘧啶甲基化阻碍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结合,C正确;

由于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基因的转录有关,所以与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D错误。

1.理清两个经典实验的探索过程

(1)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

S型细菌

+R型细菌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提醒:

(1)格里菲思转化实验没有具体证明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2)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R型细菌的DNA中,实现了基因重组。

(3)S型活细菌才具毒性,切不可认为S型细菌的DNA使小鼠致死。

(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5)用35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中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2.“两看法”解答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同位素标记问题

3.牢记DNA分子中有关碱基比例的计算

(1)常用公式:

A=T,G=C;

A+G=T+C=A+C=T+G=50%。

(2)“单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该链碱基数比例=“双链中互补碱基和”所占双链总碱基数比例。

(3)某链不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与其互补链的该比值互为倒数。

4.DNA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

(1)经n次复制,DNA分子总数为2n个;

脱氧核苷酸链数为2n+1条。

(2)子代所有链中始终保持2条母链,且占子代DNA分子总链数的1/2n。

(3)一个DNA分子经n次复制,净增加(2n-1)个DNA分子;

第n次复制时,净增加的DNA分子总数为2n-1个。

提醒 捕捉DNA复制中的“关键字眼”

(1)DNA复制:

用15N标记的是“亲代DNA”还是“培养基中原料”。

(2)子代DNA:

所求DNA比例是“含15N的”还是“只含15N的”,是“DNA分子数”还是“链数”。

(3)复制n次还是第n次复制。

5.遗传信息表达过程的关键点

(1)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没有专门的解旋酶。

(2)复制和转录:

并非只发生在细胞核中,凡DNA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如细胞核、叶绿体、线粒体、拟核和质粒等。

(3)转录的产物:

除了mRNA外,还有tRNA和rRNA,但携带遗传信息的只有mRNA。

(4)翻译:

并非所有密码子都能决定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不能决定氨基酸,也没有与之对应的tRNA。

(5)转录、翻译过程中的碱基配对方式:

转录中DNA和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T-A、A-U、G-C三种;

翻译过程中是mRNA和tRNA互补配对,因此碱基配对类型有A-U、G-C两种。

(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转录场所不同:

原核细胞两过程同时进行,发生在细胞质中;

而真核细胞先转录,发生在细胞核(主要)中;

后翻译,发生在细胞质中。

(7)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中无细胞核和细胞器,不能进行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

(8)转录时,四种核糖核苷酸通过随机碰撞的方式进行互补配对。

(9)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且负责读取mRNA上的密码子,识别并转运氨基酸的为tRNA。

6.归纳识记中心法则与生物种类的关系

在横线上用字母表示下列生物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1)细胞生物(如动、植物):

a、b、c。

(2)DNA病毒(如T2噬菌体):

(3)复制型RNA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

d、c。

(4)逆转录病毒(如艾滋病病毒):

e、a、b、c。

1.已知R型、S型肺炎双球菌均对青霉素敏感。

在多代培养的S型菌中分离出了两种突变型:

R型、抗青霉素的S型(记为PenrS型)。

现用PenrS型菌与R型菌进行如图实验。

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A.甲实验中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患病小鼠注射青霉素治疗可恢复健康

B.乙可观察到两种菌落,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丙培养基中生长的菌落是PenrS型细菌

D.若丁组R型菌、DNA酶经高温加热后冷却再加入PenrS型菌的DNA,则无菌落生长

【答案】D

【解析】【分析】分析题意:

甲组中部分R型菌可转化为PenrS型菌,使部分小鼠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小鼠不可康复;

乙组中可观察到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只有PenrS型菌的菌落能继续生长;

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R型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所以不会出现菌落;

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R型菌不抗青霉素,所以无菌落生长。

【详解】A、抗青霉素的S型(Penr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

在甲组中,将加热杀死的PenrS型细菌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部分活的R型细菌会转化为PenrS型细菌,部分小鼠会患败血症,注射青霉素治疗后,体内有抗青霉素的S型菌存在的小鼠不能康复,A错误;

B、在乙组中,PenrS型细菌的DNA与活的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可观察到R型细菌和PenrS型菌两种菌落,加青霉素后R型细菌生长受到抑制,只有PenrS型菌落继续生长,B错误;

C、丙组培养基中含有青霉素,活的R型细菌不能生长,也不能发生转化,因此无菌落出现,C错误;

D、丁组中因为PenrS型菌的DNA被DNA酶催化水解而无转化因子,且活的R型细菌不抗青霉素,因此培养基中无菌落生长,D正确。

2.为了证实DNA是遗传物质,科学家用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用32P、35S标记了噬菌体的外壳蛋白和DNA分子

B.实验中第二步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必须是未经标记的,且培养时间不宜过长

C.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是为了让大肠杆菌沉到底部

D.图中实验只能说明DNA是否进入细菌,而不能证实DNA就是遗传物质

【解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分别用32P、35S标记了噬菌体的DNA分子和外壳蛋白,A错误。

实验中第二步用来培养噬菌体的大肠杆菌必须是未经标记的,培养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裂解释放子代噬菌体的现象,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搅拌的目的是让细菌外的噬菌体与细菌分离,离心是为了让大肠杆菌沉到底部,C正确。

图中实验只能说明DNA是否进入细菌,而不能证实DNA就是遗传物质,要证明DNA是遗传物质需要检测新形成的噬菌体中的放射性,D正确。

3.赫尔希和蔡斯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去侵染未标记的细菌,若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记噬菌体的方法是分别用含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则可能原因是搅拌不充分

C.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和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分别占子代噬菌体总数的1/2和0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可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解析】噬菌体是病毒,只能用活细胞培养,A错误;

若32P标记组的上清液有放射性,最可能是因为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将细菌裂解,释放的子代噬菌体分布于上清液中,B错误;

根据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复制了两代,含有32P的子代噬菌体占2/22,含有35S的子代噬菌体为0,C正确;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4.下列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都需要DNA片段作为引物

B.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

C.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实了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遗传物质

D.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基因表达出蛋白质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

【解析】【分析】细胞中的核酸包括DNA和RNA,其中DNA是遗传物质;

细胞中的RNA包括有mRNA、tRNA和rRNA三种,它们均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其重要的作用。

【详解】原核细胞内DNA的合成需要RNA为引物,A错误;

真核细胞中的DNA和RNA的合成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此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合成DNA和RNA,B错误;

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实验说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体外转化试验证明了其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基因的表达过程都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都需要DNA和RNA的参与,D正确。

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

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占1/16

B.只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30条

C.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占15/16

D.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480个

【答案】B

【解析】已知用15N标记的DNA分子共有A+T+G+C=200个碱基,其中C=60个。

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在该DNA分子中,C=G=60个,A=T=40个。

该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4次,共产生24=16个子代DNA分子。

依据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在这16个DNA分子中,有2个DNA分子的1条链含15N、另1条链含14N;

余下的14个DNA分子的2条链均含14N。

综上分析,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占1/8,A错误;

只含有14N的脱氧核苷酸链有30条,B正确;

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占100%,C错误;

复制过程中需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24-1)×

40=600个,D错误。

6.下图为原核细胞内某一区域的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示意图。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①处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形成,②处有碱基互补配对现象

B.①处有DNA聚合酶参与,②处没有DNA聚合酶参与

C.①②两处都有生物大分子的合成,图中DNA可以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D.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均可以控制如图过程

【解析】①处为转录过程,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所以有DNA-RNA杂合双链片段;

而②处是翻译,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正确;

①处为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而不是DNA聚合酶参与,B错误;

①②两处都有大分子的生物合成,但原核生物的DNA是裸露的,并没有与有关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C错误;

DNA上的脱氧核苷酸序列没有全部参与转录过程,如无效序列和非编码区都是不转录的,D错误。

7.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其外面有一层来自于细胞的磷脂双分子层包膜,有帮助病毒吸附宿主细胞的凝血素和帮助病毒摆脱宿主细胞的神经氨酸酶。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B.破坏神经氨酸酶能抑制流感病毒的扩散

C.抗流感病毒的抗体能和侵入呼吸道细胞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阻止其增殖

D.流感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繁殖时,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RNA,再流向蛋白质

【解析】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A项正确;

根据题意可知,神经氨酸酶能帮助病毒摆脱宿主细胞,所以破坏神经氨酸酶能抑制流感病毒的扩散,B项正确;

抗原与抗体之间具有特异性,抗流感病毒的抗体只能和流感病毒结合,阻止其增殖,而不能和侵入呼吸道细胞内的病毒特异性结合,故C项错误;

流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所以遗传物质复制时,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RNA,D项正确。

8.某生物细胞中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

B.过程①中的酶能使DNA碱基对间的氢键断裂

C.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不同

D.与过程②相比,过程①中特有“A—U”配对

【解析】图示是原核生物边转录边翻译的过程,而毛霉是真核生物,因此次该过程不可以表示毛霉合成蛋白酶的过程,A错误;

过程①中的酶是RNA聚合酶,有解旋功能,B正确;

过程②四个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模板是一样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是一样的,C错误;

过程①是转录过程,过程②是翻译过程,翻译、转录过程都有“A—U”配对,D错误。

9.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

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下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比较指标

患者白癜风面积

30%

20%

10%

5%

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

1.1

1

0.9

A.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

B.②③中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

C.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

D.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导致染色体变异

【解析】【分析】由题意分析:

“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说明只是该基因内部结构改变,整个DNA分子上基因的数量和位置都没有改变,所以属于基因突变,不会导致染色体片段增加或缺失。

【详解】A、基因突变会导致mRNA上的密码子发生改变,不改变细胞中tRNA的种类,①②③的改变不会导致该基因翻译过程中tRNA数量的减少,④中的改变会导致tRNA数量的减少,A错误;

B、②③中的氨基酸数目没有改变,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改变,说明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所以转录出的mRNA的碱基排列顺序会发生改变,B错误;

C、由表格信息可知,①④基因突变导致控制合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改变,因此①④中碱基的改变可能是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造成的,从而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C正确;

D、由分析可知:

①④中碱基的改变是基因突变,没有导致染色体变异,D错误。

10.脊髓灰质炎病毒的遗传物质为单链RNA,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如RNA聚合酶等。

下列有关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毒只能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

B.该病毒在宿主细胞的核糖体上合成多肽链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

C.该病毒为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

D.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存在T与A配对

【解析】根据题意分析,该病毒的遗传物质RNA至少可以控制两种蛋白质的合成,如RNA聚合酶、衣壳蛋白,A错误;

RNA聚合酶催化的是转录过程,而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不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B错误;

该病毒为RNA病毒,且该RNA能作为mRNA翻译早期蛋白质,因此其遗传物质中含有密码子,C正确;

该病毒的mRNA在翻译过程中与tRNA配对,不可能出现T与A配对的现象,D错误。

11.治疗艾滋病的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试问AZT抑制病毒繁殖的机制是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逆转录

C.抑制艾滋病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的自我复制

【解析】【分析】本题目考查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以及艾滋病病毒的繁殖方式,致癌RNA病毒通过逆转录过程形成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上,所以抑制其逆转录过程。

【详解】A.转录过程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A错误;

B.RNA基因逆转录合成DNA的过程需要原料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而药物AZT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构很相似,因此AZT药物会抑制逆转录过程,B正确;

C.RNA基因表达过程不需要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

D.HIV病毒为逆转录病毒,不会发生RNA基因的复制,D错误;

故选B。

12.下列人体内有关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乙、丙三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β细胞核内进行

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

D.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

【解析】【分析】分析图示:

图甲中进行多起点复制,表示DNA复制;

图乙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表示翻译过程;

图丙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表示转录过程。

【详解】A.甲表示DNA复制过程,该过程涉及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乙为翻译过程,存在氢键的破坏和形成;

丙过程为转录形成RNA的过程,该过程存在DNA的解旋,存在碱基之间互补配对形成氢键的过程,A正确;

B.胰岛B细胞没有增殖能力,故没有DNA复制过程,但可进行转录和翻译,转录在细胞核内完成翻译在细胞质的核糖体上完成,B正确;

C.图乙表示翻译,通过多个核糖体的工作,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合成多条肽链,C正确;

D.图甲表示DNA的复制,通过增加复制起始点,细胞可缩短DNA复制的时间而不是短时间内复制出大量的DNA,D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