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62656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07.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必修三知识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代谢废物运输困难:

如淋巴管堵塞2渗透问题;

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1,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蛋白质进入组织液,2营养不良,3肾炎,蛋白尿,使血浆中的蛋白质含量低。

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

指人身体内部的平均温度。

2、体温的测量部位:

腋窝、口腔、直肠(直肠温度最接近人体的体温,但这三处测得温度不能说成是人的体温)

3、体温恒定的原因: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共同调节下,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4、产热途径:

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如糖、脂肪、蛋白质等的氧化分解。

5、产热器官:

主要是肝脏和骨骼肌

6、散热器官:

主要是皮肤(血管、汗腺),

减少散热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

传出神经

传人神经

7、体温调节过程:

(体温调节中枢:

下丘脑)

立毛肌收缩(鸡皮疙瘩)

寒冷环境→冷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汗液分泌减少

增加产热

甲状腺激素增加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

垂体

加速新陈代谢

肾上腺激素增加

肾上腺

骨骼肌战栗

 

增加散热

皮肤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

汗液分泌增加

炎热环境→温觉感受器(皮肤中)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立毛肌舒张

8、调节机制:

寒冷环境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炎热环境调节为神经调节

(1)恒温动物的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而变温动物体温会随环境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体温调节有关激素有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但主要是甲状腺激素

(3)体温感受中枢是大脑皮层,调节中枢是下丘脑

(4)在任何环境中,产热=散热

10、体温恒定的意义:

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主要通过对酶的活性的调节体现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1、尿液的形成:

肾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一般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其余物质均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肾小囊壁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和集合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2、水平衡调节:

引起水平衡调节的刺激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升高或降低,渗透压感受器在下丘脑,调节激素是抗利尿激素,其分泌部位是下丘脑,释放部位是垂体,作用部位是肾小管和集合管。

(1)水的来源:

饮食和物质代谢产生水,其中饮食是水的主要来源

(2)主要由泌尿系统(肾脏)排除,其次是皮肤、肺、大肠。

(3)肾的结构:

肾由很多肾单位构成

肾小球

肾小管

肾小体

肾小囊

肾单位

(4)渗透压:

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溶液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吸水能力越强。

(5)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的因素:

体内积水、饮水过多、盐丢失过多。

(6)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的因素:

出汗、食物过咸、饮水过少

(7)水平衡调节过程

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

释放

增加分泌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垂体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增强对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尿量减少

减少分泌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抗利尿激素→垂体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减弱对水分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上升、尿量增加

3、无机盐的调节:

K+、Na+平衡调节为例

(1)调节激素:

醛固酮(产生部位是肾上腺皮质,作用是保Na+排K+)

(2)K+、Na+的来源都是来自饮食,排泄途径主要是肾脏,其次是皮肤和大肠

(3)调节过程:

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增加吸钠排钾

血钾升高,血钠降低肾上腺皮质醛固酮分泌减少减少吸钠和减少排钾

Na+:

多吃多排,少吃少拍,不吃不排

K+:

多吃多排,少吃少拍,不吃也排

4、PH的调节:

通过体内缓冲物质(缓冲对)进行调节,如H2CO3/NaHCO3、Na2HPO4/NaH2PO4等

血糖调节

1、血糖的概念:

血浆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正常人空腹时浓度:

3.9-6.1mmol/L)

2、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3、血糖浓度的调节方式为神经—激素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的不同区域,调节激素有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

(1)胰岛素:

(降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B细胞

作用机理:

①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组织细胞内氧化分解、合成糖元、转变成脂肪酸等非糖物质。

②抑制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抑制2个来源,促进3个去路)

(2)胰高血糖素:

(升血糖)分泌部位:

胰岛A细胞

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促进2个来源)

4、血糖调节过程

   

1、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2、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拮抗关系,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之间是协同关系。

5、血糖不平衡:

过低—低血糖病;

过高—糖尿病

6、糖尿病病因:

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症状:

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三多一少)

多饮是因为水分大量流失;

多食是因为唐大量流失,机体缺乏供能物质;

多尿是因为高血糖导致肾小管和集合管不能完全吸收糖,形成的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不能充分的重吸收水分;

一少指的是体重减少(身体消瘦),是因为大量的糖流失后,机体供能不足,就会动用体内的脂肪和蛋白质,所以体重就会减少。

水浴

防治:

调节控制饮食、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注射胰岛素

检测:

1、糖尿+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

2、、尿糖试纸

免疫调节

1、概念:

机体识别“自己”,排除“非己”的一种自我保护生理功能。

2、免疫过程中的两种物质:

抗原、抗体

(1)抗原:

概念:

凡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并且能够和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抗体,如细菌、病毒、花粉等。

性质:

a、异物性,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

b、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被相应的抗体或效应T细胞识别,这种特异性取决于抗原表面的决定簇。

c、大分子性

(1)抗体:

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具有识别特定抗原的蛋白质

分布:

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其次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

作用:

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抗原并不一定是外来物质,自身衰老的细胞或癌细胞也是抗原

2、抗体只能由效应B细胞产生,

3、抗体并不能杀死抗原,体内的抗原最终还是由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3、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生存、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扁桃体、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

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免疫细胞

吞噬细胞

免疫分子:

抗体、细胞因子、补体

4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先天性的,对各种病原体有防疫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等。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异性免疫(后天性的,对某种病原体有抵抗力)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1)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起源:

发育

淋巴器官中

转移

T淋巴细胞

胸腺

进入

起源: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发育

分化:

(2)体液免疫的过程:

反应阶段

感应阶段

巨噬细胞吞噬处理

呈递

相同抗原再次入侵

淋巴因子

记忆B淋巴细胞

分泌

抗体

效应B淋巴细胞(浆细胞)

增殖、分化

直接刺激

抗原

抗原与抗体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效应阶段

a、感应阶段:

抗原侵入人体后,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巨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决定簇,将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再将抗原呈递给B淋巴细胞,另外少数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

b、反应阶段:

B细胞受到刺激后,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效应B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少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记忆B细胞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世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更多的效应B细胞,进而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c、效应阶段:

抗体可以与抗原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吸附,多数情况下,抗原、抗体结合会发生进一步的变化,如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1、体液免疫过程中,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巨噬细胞、B细胞、T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

其中B细胞、T细胞、记忆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2、淋巴因子产生于T淋巴细胞,能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B细胞和记忆B细胞。

(3)细胞免疫过程

记忆T淋巴细胞

靶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

与靶细胞紧密接触

效应T淋巴细胞

增强

淋巴因子(细胞因子)

巨噬细胞

效应阶段

唾液、泪液、胃液中均有杀菌物质,但它们是人体分泌到外环境中的物质,属于第一道防线。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病因:

免疫功能过强或免疫功能不足

免疫功能过强引起的超敏反应或自身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

2、类型:

免疫功能不足引起的免疫缺陷病,如免疫器官发育不完全,感染HIV病毒等引起的疾病

(1)超敏反应机制:

人体某些正常细胞表面与抗原相似,当抗原第一次入侵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抗体会吸附在这些细胞的表面,当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时,就引起这些细胞释放一系列的物质,引起机体组织损伤和功能紊乱。

吸附在细胞表面

刺激

过敏原机体抗体致敏靶细胞再次接触相同过敏原

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强、腺体分泌增加释放组织胺等物质

(2)艾滋病:

(a)病的名称: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b)病原体名称: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其遗传物质是2条单链RNA

(c)发病机理: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使人的免疫系统瘫痪

(d)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

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1、神经元:

神经调节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2、神经元的功能: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效应。

3、神经元的结构:

由细胞体、突起[树突(短,分支多,有数条)、轴突(长,分支少,只有一条)]构成。

轴突

树突

神经末梢

细胞体

补充:

神经元的分类:

1、感觉神经元(传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外周传到神经中枢2、运动神经元(传出神经元),把神经冲动从神经中枢穿到外周。

3、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传人和传出神经元之间起联系作用,位于脑和脊髓内。

4、神经纤维:

长的树突和轴突的被髓鞘包裹而成的结构

5、神经:

许多神经纤维外包裹结缔组织膜而成的结构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1)原理:

神经元细胞膜内外两侧K+、Na+离子浓度不相等,膜外Na+>

膜内Na+,Na+有内流趋势,

膜外K+<

膜内K+,K+有外流趋势

K+外流

受到刺激时Na+迅速内流

(2)过程:

神经元(静息点位)外正内负动作电位(局部)外负内正

传导兴奋

局部电流(膜外是从未兴奋部位到兴奋部位,膜内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

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递是双向的,即从受刺激点开始向两端传递,传递方向与膜内电流相同,与膜外电流相反。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

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或其它细胞相互接触,并发生信息传递和整合的部位

(2)结构:

(如图)

A、突触小体:

轴突末端膨大而成,内含突触小泡和线粒体

B、突触小泡:

突触小体内含神经递质的囊状结构

C、突触后膜上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受体(糖蛋白)

D、突触前膜通过胞吐方式释放神经递质,需消耗能量

E、突触间隙里充满着组织液

F、神经递质一旦作用于后膜之后,立即被分解或回收,否则会引起后膜的持续兴奋或抑制

(3)过程

穿过突触间隙

通过胞吐方式

兴奋传到突触小体(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

化学信号化为电信号转

产生兴奋或抑制

(4)特点:

单向传递,因为神经递质只能从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的信号转变为:

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2、神经递质作用于后膜后,可以引起后膜的兴奋,也可以引起后膜的抑制。

8、反射

(1)反射:

是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

(2)反射弧:

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

感受器:

由感觉神经元与之相连的特化结构组成,感受刺激,产生兴奋。

传入神经:

将兴奋穿入神经中枢(一般有神经节)

组成神经中枢:

将兴奋进行分析综合,并产生兴奋

传出神经:

将兴奋传至效应器

效应器:

对刺激作出相应的应答,由运动神经末梢和与之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

(3)过程:

分析综合,产生兴奋

接受刺激,产生兴奋

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节

1、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只能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2、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或功能上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3、反射必需有外界适宜的刺激

4、反射必须是由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的过程,却任一环节都不能称为反射

人脑的高级功能

1、人脑的组成及功能:

大脑: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其上有语言、听觉、视觉、运动等高级中枢

小脑:

是重要的运动调节中枢,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

下丘脑:

有体温调节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总枢纽

(2)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书写中枢→失写症(能听、说、读,不能写)

运动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能听、读、写,不能说)

听性语言中枢→听觉性失语症(能说、写、读,不能听)

阅读中枢→失读症(能听、说、写,不能读)

人体的激素调节

1、体液调节:

是指某些化学性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2、体液调节中,激素调节起主要作用。

3、激素:

是指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活性物质,它们经血液或组织液传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从而发挥调节作用。

4、人体主要内分泌腺:

甲状腺、胸腺、肾上腺、胰岛和性腺等。

5、人体主要激素及其作用

激素分泌部位

激素名称

主要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调节水平衡、血压

多种促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内分泌等重要生理过程

生长激素

促进蛋白质合成,促进生长

多种促激素

控制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甲状腺激素

促进代谢活动;

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激素

促进T淋巴细胞的发育,增强T淋巴细胞的功能

肾上腺激素

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等多项生命活动

胰岛

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调节血糖动态平衡

卵巢

雌性激素等

促进女性性器官的发育、卵细胞的发育和排卵,维持第二性征等

睾丸

雄性激素

促进男性性器官的发育、精子的生成,激发并维持男性第二性征

6、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c、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d、作用后失去活性

激素只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而不直接参与其中

7、甲状腺激素:

(1)作用:

a、促进机体新陈代谢,b、促进机体生长发育,c、促进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d、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甲状腺激素激素调节:

(+)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

(3)甲状腺激素失调引起的疾病

成年人分泌过多:

甲亢(症状为:

血压升高,心搏加快,多汗,情绪激动,眼球突出,体温偏高,身体消瘦等)

成年人分泌过少;

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

婴儿时期分泌过少:

呆小症

生长激素:

侏儒症

7、激素间的相互关系:

协同作用:

如甲状腺激素与生长激素

拮抗作用:

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

8、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比较

比较项目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作用途径

反射弧

体液运输

反应速度

迅速

较缓慢

作用范围

准确、比较局限

较广泛

作用时间

短暂

比较长

①:

不少内分泌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

②: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生长素的发现

实验结论:

生长素的合成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感光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

生长素的作用部位是胚芽鞘的尖端以下部位

2、对植物向光性的解释

单侧影响了生长素的分布,使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多于向光一侧,从而使背光一侧的细胞伸长快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

生长素的特性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

吲哚乙酸

2、产生部位:

又嫩的根、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

3、运输:

条件:

单侧光照射或重力、离心力等的影响

(1)极性运输:

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逆向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发生部位:

根、茎、芽等的尖端

实例:

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2)横向运输:

4、分布:

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根等的尖端,受精后的子房、形成层等。

4、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促进细胞的伸长、促进果实发育、促进扦插枝条生根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

两重性: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生长素作用两重性表现的具体实例:

①根的向地性;

②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

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的现象,原因是植物的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过多地积累在近顶端的侧芽部位,使得近顶端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增加,从而抑制该部位的生长。

解除方法为:

摘掉顶芽。

顶端优势的原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实例是棉花摘心。

同一植株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不同,敏感性由高到低为:

根、芽、茎;

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不同,如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度较单子叶植物高。

生长素类似物

指人工合成的一些结构和生理作用与生长素相似的物质

2、特点:

价格便宜、效果稳定、不会改变植物的遗传物质

3、常见的生长素类似物:

吲哚丁酸(IBA)、萘乙酸(NAA)、2,4—D

5、生长素类似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1)促进扦插枝条生根[实验];

2)防止落花落果;

3)促进果实发育(在未授粉的雌蕊柱头上喷洒生长素类似物,促进子房发育为果实,形成无子番茄);

4)除草剂(高浓度抑制杂草的生长)

5)控制性别分化

对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时,一定要强调“适宜浓度”或“一定浓度”

其他植物激素

1、常见植物激素及其作用

名称

应用

赤霉素

促进细胞伸长、植株增高,促进果实生长

解除种子和其他部位的休眠,提早播种

细胞分裂素

促进细胞分裂

保鲜保绿,延长储存时间

脱落酸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控制植物无意义的生长

乙烯

促进果实成熟

果实催熟

2、联系:

植物细胞的分化、器官的发生、发育、成熟和衰老,整个植株的生长等,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结果。

(1)具有协同作用的植物激素:

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均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2)具有拮抗作用的植物激素:

脱落酸可抵消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三者促进生长的效应而抑制生长

种群的特征

1、种群的概念:

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

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

2、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最基本)---决定种群数量

出生率、死亡率

迁入率、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

种群特征增长型

年龄组成稳定型

(预测种群数量)衰退型

性别比例

3、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样方法:

(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或活动能力弱的动物,)

具体过程:

(1)随机(不能只取密度高的地方或密度低的地方)取若干样方(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

(2)计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计数时,若有刚好落在线上的,则只计算相邻两边的生物数量)

(3)以若干样方(随机取样)平均密度估计总体平均密度

标志重捕法:

(适用于动物)

(1)随机抓取一部分所研究种群的个体(M),并标记(标记物不能影响动物的行动和生存),然后放回

(2)一段时间后,重新抓取一部分个体(n),并记下其中被标记的个体数(m)

(3)根据数学知识:

m值影响N值的偏大或偏小

种群数量

4、种群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