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6231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60.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docx

优化方案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地球和地图第一单元地球和地球仪学案

第一部分 地球和地图

第一单元 地球和地球仪

[学习目标] 1.识记地球的形状与大小,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和经纬度、半球的划分。

 2.能够正确运用基本概念,在任何一种经纬网图上,判定任何一个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及高、中、低纬度位置和所在半球位置。

 3.能够利用经纬网解决区域定位、方向辨别、距离计算等问题。

提示:

图1:

自上而下依次是:

地轴 北极 南极

图2:

方框中从左到右依次是:

60° 40° 0° 40° 60° 括号中自上而下依次是:

60° 20° 0° 画图略。

考点一 认识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形状: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椭球体。

(2)大小

2.地球仪

(1)概念: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成的地球模型。

(2)组成要素

①地轴:

地球围绕其自转的假想轴。

②两极:

地轴同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③赤道:

地球仪上同南北两极距离相等的最大圆圈。

④经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⑤纬线:

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并与经线垂直的圆圈。

(3)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

①经线与纬线

特征

图示

经线(子午线)

a.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b.两条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c.任何一个经线圈都能将地球平分为两个半球

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

a.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圈

b.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越往两极,纬线圈越小

c.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d.每条纬线与每条经线垂直相交

【点拨】 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点为地球的最北点,南极点为地球的最南点;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只有比较才有东西之分。

②经度与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分布规律

东经度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度的度数越向西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划分半球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线,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a.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b.180°经线大致与日界线重合

a.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

b.23°26′纬线是热带、温带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寒带界线

经纬度的判断

1.根据经纬度的分布规律判断

(1)经度的划分及东西半球的判断

(2)纬度的划分及南北纬的判断

2.根据自转方向判断

这种判断方法适合极地投影图及其变式图。

(1)若自转方向是逆时针,该纬线为北纬(如图1);若自转方向是顺时针,该纬线为南纬(如图2)。

(2)若顺着自转方向,经度数越来越大,该经度为东经,越来越小则为西经(图1既有东经又有西经,图2只有西经)。

读经纬网图,回答

(1)~(3)题。

(1)关于图中所见部分不同纬线的长度,叙述正确的是(  )

A.①线是②线的1/2

B.②线比③线长

C.③线比④线长

D.①②③④四条纬线一样长

(2)甲、乙两人从G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3)图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条件的是(  )

A.E点          B.G点

C.H点D.K点

解析:

(1)题,由图可知,图中各纬线所跨经度相等,因此纬度越低的纬线,其长度越长;③为赤道,是所有纬线中最长的。

(2)题,甲从G点向北行,当到达北极点后将无法向北行走,因为不管他朝哪个方向走,都是向南,因此他没法回到原出发地点;乙从G点向东行,可以绕地球一圈后回到原出发点。

第(3)题,图中位于东半球的有K、H点,位于北半球的有E、K点,位于低纬度的有K、G、H点,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只有K点,故选D项。

答案:

(1)C 

(2)D (3)D

考点二 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1.经纬网的概念:

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而成的网格。

2.经纬网的意义:

经纬网在确定地理位置、两地之间方向和量算距离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3.常见经纬网图

经纬网的应用

1.定“方向”

理论依据: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①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②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

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a.若下图中A、B两点,经度差<180°时,A点在B点的西北方向。

b.若下图中A、B两点,经度差>180°时,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如图中:

①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点在A点的正东方。

②B、C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点位于B点的正南方。

③A、C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南北方向,可确定C点在A点的东南方。

【即学即练】 1.下列四幅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运用各种形式的经纬网图辨别方向的能力。

A图可以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判断方向。

D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俯视图,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和两点间弧距较短的区间确定其东西方向,再根据纬度来判别南北方向。

B、C两图的经纬线是弯曲的,先根据两点距极点的远近来确定南北方向,再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其东西方向。

2.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

纬度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千米,如下图中AB。

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

经度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上图中AC。

(3)上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大体估算出。

【即学即练】 2.(2015·西安中学高二检测)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

(1)~

(2)题。

(1)该岛位于北京的(  )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D.西北方向

(2)该岛出现最大范围极昼的南北跨度约有(  )

A.180千米B.1800千米

C.400千米D.4000千米

解析:

(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岛位于北京的西北方向。

(2)题,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约为111千米,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会出现极昼现象,根据图中北极圈到北纬70°的间距,大致估算即可。

答案:

(1)D 

(2)B

3.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表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

如图中A、B两区域相比,实际区域范围大小为A>B。

当A、B两区域的图上面积(即图幅)相等时,则比例尺大小为A

【即学即练】 3.在下图中画阴影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D.④

解析:

选D。

纬度越高,被经线所分割的度数相等的纬线的长度就越短,相同的经纬度范围的地区面积就越小;不同纬度和经度范围的面积要通过计算获得。

4.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

(注:

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度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如右图中)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如右图中同一条纬线上MK之间的最短航线是而不是)

(3)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处在晨昏线上的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最短晨昏线(最短劣弧线)。

[技巧点拨] 球面上两点间最短距离的判断技巧

如果记忆不牢固的话,可通过下图进行推导。

如图A、B为位于北半球的两点且不在常见的大圆上,则其最短航线为一个向北弯曲的弧线。

具体是:

同北偏北,同南偏南,同一条经线圈上过极点。

【即学即练】 4.2015年5月30日,作为庆祝2015“南非中国年”的重要活动之一,第十四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南非赛区预选赛在德班举行。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德班位于北京(40°N,116°E)的________方向。

(2)若一架飞机沿最短飞行路线从②地飞往①地,其飞行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图中②地和③地的距离约为________千米。

解析:

(1)题,从乙图可知,德班大致位于(30°S,30°E)附近,因此位于北京的西南方向。

(2)题,②和①同处于60°N纬线,且①在②的东方,因此最近航向是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第(3)题,图中②和③的纬度差是60°,根据同一经线上每隔1°相差约111千米可计算出距离。

答案:

(1)西南

(2)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3)6660

读下面经纬网示意图,相邻的经、纬线之间的度数相差10°,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4)题。

(1)关于各点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在②的西南方    B.③在④的正北方

C.⑤在⑥的正西方D.④在⑤的东南方

(2)②③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  )

A.1110千米B.2220千米

C.555千米D.3330千米

(3)以下各点位于西半球、中纬度的是(  )

A.①B.②

C.③D.⑤

(4)位于地球直径两端的点互为对跖点。

则④点的对跖点为(  )

A.(50°S,20°W)B.(50°S,160°E)

C.(50°N,20°W)D.(50°N,160°E)

解析:

(1)题,考查利用经纬网判断方向。

根据图中经纬网的形状和所给经线与纬线的标注,可以判断该图的方向为“上为南、下为北、左为东、右为西”,由此可以判断④在⑤的东南方。

(2)题,考查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结合上题解析可以判断②和③位于60°S纬线上,其经度相差20°,由此可以计算出两地实际距离约为1110千米。

第(3)题,考查东西半球及低、中、高纬度的划分。

①地坐标为(50°S,180°),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第(4)题,考查经纬网的一般特征。

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可以判断④点的坐标为(50°S,160°E),可知其对跖点为(50°N,20°W)。

答案:

(1)D 

(2)A (3)A (4)C

读图攻略 区域经纬网图的判读

下图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经纬网的纬线间距为(  )

A.3°          B.5°

C.8°D.10°

[析图过程]

1.由图名“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可知图中经线为东经,纬线为北纬。

2.由“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可知图中相邻两条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差相等。

[标准答案] B

1.明确经纬网的构成特点

在全球经纬网中,因经线和纬线均呈现出圆弧状,构成大小不等的经纬网格,所有经线明显地表现出汇聚于极点的特征。

2.明确经纬度划分出来的重要区域

(1)找准赤道,确定南北半球: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区域,纬度的分布特征是向北纬度数值增大;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