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22773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文档国有资产报废管理办法范文模板 20页Word格式.docx

  第十二条房屋建筑物存在安全隐患需要拆除的,应当经房屋安全质量部门鉴定,符合危险房屋鉴定标准有关规定。

  因项目建设需要拆除的,应当符合党政机关楼堂馆所建设管理相关规定,并履行相应程序。

  因城市规划需要拆除的,应当采取还建或异地置换的方式进行补偿;

确实不能还建或异地置换不能满足需求的,采取货币补偿方式。

  第十三条各部门处置房屋资产须报国管局审批,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请报告;

  

(二)可行性分析报告;

  (三)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

  (四)建设用地批准书、工程决算书;

  (五)涉及房屋资产调配的,另须提供调入和调出单位的需求及方案;

  (六)涉及房屋资产置换、转让的,另须提供评估报告和草签合同;

  (七)涉及房屋拆除的,另须提供危房确认书或市政规划方案、拆迁通知书、拆迁补偿协议书等。

  第三章车辆资产处置

  第十四条车辆资产处置方式包括置换、厂家回收、调剂、公开拍卖、变卖、捐赠、报废和报损等。

  第十五条车辆资产处置应当与公务用车编制管理、使用管理和配备更新相结合,合理选择处置方式。

  未达到规定使用年限和行驶里程的车辆,原则上不得进行处置。

  第十六条车辆调剂由国管局依据各部门车辆编制、存量状况及需求,在中央行政事业单位系统内划转和调整。

  第十七条车辆捐赠应当以支持公益事业或扶持贫困地区发展为目的。

  第十八条对纳入编制管理、达到更新标准的公务用车,由国管局通过政府采购方式确定的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后,实行厂家回收或置换。

  其他车辆可采取公开拍卖、报损或报废的方式处置。

  第十九条部级干部用车和机关公务用车处置,须报国管局审批。

  其他车辆处置,由各部门负责审批,列入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告。

  第二十条申请处置车辆须提交以下材料:

  

(二)待处置车辆明细表;

  (三)证明车辆原始价值的有效凭证,包括车辆调拨单、原始发票或收据,记账凭证复印件和固定资产卡片等;

  (四)车辆行驶证复印件;

  (五)资产管理部门和车辆使用部门、财务部门提出的审核意见;

  (六)涉及车辆调剂的,另须提供调入和调出单位的车辆编制、存量和需求情况;

  (七)涉及车辆捐赠的,另须提供受赠方的基本情况和草拟的捐赠协议;

  (八)涉及车辆拍卖的,另须提供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九)涉及车辆报损的,另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等;

  (十)涉及车辆报废的,另须提供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或专业技术鉴定部门提供的鉴定报告。

  第四章设备、家具及其他资产处置

  第二十一条设备、家具及其他资产处置方式包括调剂、捐赠、变卖、报损和报废等。

  第二十二条设备、家具及其他资产调剂和捐赠,参照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有关规定执行。

  无法调剂的设备、家具,可采取捐赠、变卖、报损或报废等方式处置。

  第二十三条设备、家具及其他资产报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报废标准或达到规定的最低使用年限。

  达到最低使用年限尚能继续使用的资产,不得报废。

  第二十四条信息系统和软件资产处置应当优先整合利用。

  无法整合利用的,应当经专业技术鉴定后,严格履行处置程序。

  第二十五条货币资金、存货、有价证券等流动资产损失的认定和处理,按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资产核实的相关规定执行。

  经批准核销的不良债权等损失,应当实行“账销案存”,并进行清理和追索。

  第二十六条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商誉等无形资产转让,须委托专业评估机构进行评估,严格履行审批程序。

  第二十七条各部门机关和机关服务中心等对外投资事项、单价或批量价值200万元(含)以上的资产(不含房屋、车辆)处置事项,由各部门审核后报国管局,国管局审批后报财政部、审计署备案。

  其他资产(不含房屋、车辆)处置事项,由各部门审批后,列入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告。

  第二十八条申请处置设备、家具及其他资产须提交以下材料:

  

(二)待处置资产明细表;

  (三)证明资产原始价值的有效凭证,包括原始发票或收据、记账凭证复印件和固定资产卡片等;

  (四)资产管理部门、使用部门和财务部门提出的审核意见;

  (五)涉及调剂的,另须提供调入和调出单位的设备及家具存量和需求情况;

  (六)涉及捐赠的,另须提供受赠方的基本情况和草拟的捐赠协议;

  (七)涉及变卖的,另须提供专业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

  (八)涉及报损的,另须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材料、专业技术鉴定部门的鉴定报告或社会中介机构出具的经济鉴证证明等。

  第五章资产处置平台

  第二十九条国管局负责建立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平台,包括资产调剂捐赠、进场交易和电子废弃物统一回收处理平台等,并提供资产评估、鉴定和法律咨询等相关服务。

  第三十条各部门拟调剂、捐赠的资产,须通过调剂捐赠信息平台发布相关信息。

  有资产配置需要的部门,可以提出调入申请,国管局负责组织调剂。

  第三十一条各部门经批准变卖或报废的资产,应当通过资产处置平台实行进场交易或统一回收处理。

  对于计算机硬盘、复印机信息储存部件等信息存储载体的资产报废,应当符合安全保密的有关要求,防止失泄密事件发生。

  第六章收入及账务管理

  第三十二条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包括变卖收入、置换收入和报损报废的残值变价收入等。

  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规定,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三十三条各部门应当按照财务管理制度,如实反映和缴纳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不得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

  第三十四条各部门应当根据资产处置批复,按规定及时调整资产、财务账目,办理产权变动登记等相关手续。

  第三十五条各部门应当按照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资产处置档案管理。

  资产处置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应当完整、真实。

  第三十六条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发生机构变动(分立、撤销、合并、改制、隶属关系改变),应当依据资产调整方案和资产处置批复,按规定进行账务处理,并在国有资产年度决算报告中反映。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七条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监督工作坚持单位内部监督与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社会监督相结合,事前监督与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与定期抽查相结合。

  第三十八条国管局和各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责,严格遵守财经纪律,自觉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依法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

  第三十九条各部门在资产处置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国管局和相关部门责令改正,并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及国家有关规定处理;

情节严重、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一)对权属不清、有争议的资产进行处置,或未经批准擅自处置的;

  

(二)在资产处置过程中弄虚作假,低价转让、合谋私分或其他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

  (三)规避评估程序,或在资产评估、审计等活动中,提供虚假材料、干预评估机构独立执业的;

  (四)将已获准调剂、捐赠、报废的资产继续占用或采取其他方式处置的;

  (五)隐瞒、截留、挤占、坐支和挪用资产处置收入的;

  (六)其他造成资产损失的行为。

  第四十条各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权力、徇私作弊,不按规定报送或报送虚假报告,资产处置档案管理混乱造成档案缺失的,由国管局责令其限期改正,并按有关规定处理。

  第八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各部门可根据本办法制定资产处置管理的实施办法,报国管局备案。

  第四十二条中央行政事业单位土地资产处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管局中直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单位用地管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X〕84号)及国土资源部、国管局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三条行政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不得将国有资产用于对外投资。

  其他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确因工作和事业发展需要对外投资的,应当严格履行审批手续。

  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第四十四条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以及事业单位创办的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其资产处置事项由各部门按照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规定管理。

  第四十五条本办法由国管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六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201X年8月24日印发的《中央国家机关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国管财〔201X〕196号)同时废止。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2】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暂行办法

  (财教【201X】495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行为,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国家所有者权益,根据《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1X]13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执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中央级各类事业单位。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是指中央级事业单位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进行产权转让或注销产权的行为。

  第四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应遵循公开、公正、公平和竞争、择优的原则,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

  第五条财政部、中央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主管部门)按照规定权限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批(审核)或备案。

  第六条财政部、主管部门对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事项的批复,以及中央级事业单位按规定处置国有资产报主管部门备案的文件,是财政部安排中央级事业单位有关资产配置预算项目的参考依据,中央级事业单位应当依据其办理产权变动和进行账务处理。

  账务处理按照现行事业单位财务和会计制度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条中央级事业单位拟处置的国有资产权属应当清晰。

  权属关系不明确或者存在权属纠纷的资产,须待权属界定明确后予以处置;

被设置为担保物的国有资产处置,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法律的有关规定。

  第二章处置范围和基本程序

  第八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的范围包括:

闲置资产,

  报废、淘汰资产,产权或使用权转移的资产,盘亏、呆账及非正常损失的资产,以及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需要处置的其他资产。

  按资产性质分为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

  处置方式包括无偿调拨(划转)、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第九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按以下权限予以审批:

  

(一)中央级事业单位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账面原值,下同)在800万元人民币(以下简称规定限额)以上(含800万元)的国有资产,经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一次性处置单位价值或批量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由财政部授权主管部门进行审批。

  主管部门应当于批复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将批复文件(一式三份)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条财政部批复的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文件,应当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

中央级事业单位收到主管部门国有资产处置的批复文件后,将复印件报当地专员办备案。

  第十一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上的国有资产,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单位申报。

  中央级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须填写《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并附相关材料,以正式文件向主管部门申报。

  

(二)主管部门审核。

  主管部门对中央级事业单位的申报处置材料进行合规性、真实性等审核后,报财政部审批。

  (三)财政部审批。

  财政部对主管部门报送的国有资产处置事项进行审核批复。

  数量较大的国有资产处置,财政部可委托专员办对国有资产处置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四)评估备案与核准。

  中央级事业单位根据财政部的批复,委托具有资产评估资质的评估机构对国有资产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报财政部或主管部门备案。

  评估结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须经核准的,报财政部核准。

  (五)公开处置。

  中央级事业单位对申报处置的国有资产进行公开处置。

  中央级事业单位处置规定限额以下的国有资产,按照单位申报-主管部门审批-评估备案与核准-公开处置的程序,由主管部门审批后,报财政部备案。

  第三章无偿调拨(划转)和捐赠

  第十二条无偿调拨(划转)是指在不改变国有资产性质的前提下,以无偿转让的方式变更国有资产占有、使用权的行为。

  第十三条无偿调拨(划转)的资产包括:

  

(一)长期闲置不用、低效运转、超标准配置的资产;

  

(二)因单位撤销、合并、分立而移交的资产;

  (三)隶属关系改变,上划、下划的资产;

  (四)其他需调拨(划转)的资产。

  第十四条无偿调拨(划转)应当按以下程序办理:

  

(一)同一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之间、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之间以及事业单位对企业的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划转),按规定限额审批。

  

(二)跨部门国有资产的无偿调拨(划转)。

  划出方和接收方协调一致(附意向性协议),分别报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由划出方主管部门报财政部审批,并附接收方主管部门同意无偿调拨(划转)的有关文件

  (三)跨级次国有资产的无偿调拨(划转)。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划转)给地方的,应附省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同意接收的相关文件,由中央级事业单位主管部门报财政部审批;

地方单位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划转)给中央级事业单位的,经地方单位同级财政部门审批后,办理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划转)手续。

  中央级事业单位应将接收资产的有关情况报主管部门备案。

  主管部门应在15个工作日内报财政部备案。

  第十五条中央级事业单位申请国有资产无偿调拨(划转),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无偿调拨(划转)申请文件;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

  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因单位撤销、合并、分立而移交资产的,需提供撤销、合并、分立的批文;

  (五)拟无偿调拨(划转)国有资产的名称、数量、规格、单价等清单;

  (六)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六条对外捐赠是指中央级事业单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自愿无偿将其有权处分的合法财产赠与给合法的受赠人的行为,包括实物资产捐赠、无形资产捐赠和货币性资产捐赠等。

  第十七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捐赠,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对外捐赠申请文件;

  (三)捐赠报告,包括:

捐赠事由、途径、方式、责任人、资产构成及其数额、交接程序等;

  (四)捐赠单位出具的捐赠事项对本单位财务状况和业务活动影响的分析报告,使用货币资金对外捐赠的,应提供货币资金的来源说明等;

  (五)主管部门、中央级事业单位决定捐赠事项的有关文件;

  (六)能够证明捐赠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及产权证明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七)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八条实际发生的对外捐赠,应当依据受赠方出具的同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或者捐赠资产交接清单确认;

对无法索取同级财政部门或主管部门统一印(监)制的捐赠收据的,应当依据受赠方所在地城镇街道、乡镇等基层政府组织出具的证明确认。

  第十九条中央级事业单位接受捐赠的国有资产,应及时办理入账手续,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四章出售、出让、转让和置换

  第二十条出售、出让、转让是指变更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所有权或占有、使用权并取得相应收益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应当通过产权交易机构、证券交易系统、协议方式以及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售、出让、转让应当严格控制产权交易机构和证券交易系统之外的直接协议方式。

  第二十二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出售、出让、转让,以按规定权限由财政部、主管部门备案或核准的资产评估报告所确认的评估价值作为市场竞价的参考依据,意向交易价格低于评估结果90%的,应当按规定权限报财政部或主管部门重新确认后交易。

  第二十三条中央级事业单位申请出售、出让、转让国有资产,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出售、出让、转让申请文件;

  (三)资产价值凭证及产权证明,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股权证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出售、出让、转让方案,包括资产的基本情况,处置的原因、方式等;

  (五)出售、出让、转让合同草案,属于股权转让的,还应提交股权转让可行性报告;

  第二十四条置换是指中央级事业单位与其他单位以非货币性资产为主进行的交换。

  这种交换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货币性资产(即补价)。

  第二十五条中央级事业单位申请国有资产置换,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置换申请文件;

  (四)对方单位拟用于置换资产的基本情况说明、是否已被设置为担保物等;

  (五)双方草签的置换协议;

  (六)对方单位的法人证书或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七)中央级事业单位近期的财务报告;

  (八)其他相关材料。

  第五章报废报损和核销

  第二十六条报废是指按有关规定或经有关部门、专家鉴定,对已不能继续使用的资产,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第二十七条报损是指由于发生呆账损失、非正常损失等原因,按有关规定对资产损失进行产权注销的资产处置行为。

  第二十八条中央级事业单位申请国有资产报废、报损,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报废、报损申请文件;

  (三)能够证明盘亏、毁损以及非正常损失资产价值的有效凭证。

  如购货发票或收据、工程决算副本、记账凭证、固定资产卡片、盘点表及产权证明等凭据的复印件(加盖单位公章);

  (四)报废、报损价值清单;

  (五)非正常损失责任事故的鉴定文件及对责任者的处理文件;

(六)因房屋拆除等原因需办理资产核销手续的,提交相关职

  能部门的房屋拆除批复文件、建设项目拆建立项文件、双方签定的房屋拆迁补偿协议;

  第二十九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外投资、担保(抵押)发生损失申请损失处置的,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对外投资、担保(抵押)损失处置申请文件;

  (三)被投资单位的清算审计报告及注销文件;

  (四)债权或股权凭证、形成呆坏账的情况说明和具有法定依据的证明材料;

  (五)申请仲裁或提起诉讼的,提交相关法律文书;

  第三十条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是指单位按现行财务与会计制度,对确认形成损失的货币性资产(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进行核销的行为。

  第三十一条中央级事业单位申请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申请文件;

  

(二)《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申请表》;

  (三)债务人已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关闭,用债务人清算

  财产清偿后仍不能弥补损失的,提供宣告破产的民事裁定书以及财产清算报告、注销工商登记或吊销营业执照的证明、政府有关部门决定关闭的文件;

  (四)债务人死亡或者依法被宣告失踪、死亡的,提供其财产或遗产不足清偿的法律文件;

  (五)涉及诉讼的,提供判决裁定申报单位败诉的人民法院生效判决书或裁定书,或虽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裁定终止执行的法律文件。

  第六章处置收入和支出管理

  第三十二条处置收入是指在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等处置国有资产过程中获得的收入,包括出售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的收入、置换差价收入、报废报损残值变价收入、保险理赔收入、转让土地使用权收益等。

  第三十三条中央级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在扣除相关税金、评估费、拍卖佣金等费用后,按照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和财政国库收缴管理的规定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土地使用权转让收益,按照《财政部关于将中央单位土地收益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综[201X]63号)规定,上缴中央国库,实行“收支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