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21032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2.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厢记王实甫Word格式.docx

崔、张共同反抗封建礼教,双双出奔,并获得了美满团圆的结局。

元朝统一中国后,南北各自流行的唱本和剧本自然地、迅速地汇拢起来,出现了一个戏曲大会师的空前盛况。

元代著名戏剧家王实甫在继承和吸收了前人的成就的基础上,创作出杂剧杰作《西厢记》。

王实甫的《西厢记》,不仅在形式上由叙事体的讲唱文学变成了代言体的杂剧,而且在思想深度方面,也作了进一步的开掘。

热情歌颂了崔、张反抗封建礼教的叛逆行为,赞美了他们“不恋豪杰,不羡骄奢,自愿的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的爱情追求,并第一次响亮地提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婚姻理想。

在艺术上也达到了新的高度。

下面再谈《长亭送别》在《西厢记》整个剧本中的位置。

《西厢记》一共五本。

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

写崔、张爱情的开始。

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

写崔、张爱情逐渐成熟。

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写莺莺、张生,红娘内部的矛盾冲突,进一步展示了他们的性格。

第四本“草桥店梦莺莺”:

写崔、张和红娘和老夫人的第二次正面冲突,是全剧的高潮。

莺莺终于冲开了心灵深处的封建礼教的堤坝,迈出了与张生结合的决定性一步。

第五本“张君瑞庆团圆”:

写矛盾的最终解决。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在第四本的第一折是“酬简”,第二折是“拷红”,莺莺终于克服了身心解放的要求与封建精神束缚之间的矛盾,大胆地与张生私下里结成夫妻。

这些使老夫人十分震怒,便把红娘叫来拷问(即有名的“拷红”片断)。

红娘说出真情,并抓住老夫人理亏的要害,她非但不领罪,反而条分缕析地指责老夫人背义忘恩,处置不当。

老夫人无可奈何,只得承认既成事实。

但老夫人并不就此善罢甘休,找出一个借口,“俺三辈不招白衣女婿”,所以又强令张生立即进京赶考,并声称“得官呵,来见我,驳落呵,休来见我”。

崔、张的爱情又面临着新的威胁。

这折《长亭送别》所表现的,就是在同老夫人的激烈斗争中取得胜利后的这又一次挫折。

这一折的戏剧冲突焦点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而这一矛盾是通过莺莺送别张生时依恋悲伤的心情表现出来的。

莺莺与张生历经磨难,刚刚如愿以偿,又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被逼着“昨夜成亲,今日别离”。

莺莺虽反对张生进京赶考,但在老夫人的压力下,却又无力留住张生,因此内心十分痛苦。

另外,她既怕张生不得功名不敢回来,又怕他一旦高中得志,停妻再娶,内心矛盾十分复杂。

王实甫用他那含蓄蕴藉、带着感伤的情调和清丽色彩的个性化语言,深入细致地表现了莺莺这种复杂的心理变化。

故这一折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

莺莺、红娘、老夫人等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是这折戏的规定情境。

这折戏以“别宴”前后为时间线索,依照情节的发展,它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赴长亭途中。

第二部分,长亭别宴。

第三部分,长亭分别。

第一部分:

写莺莺与张生的路上接触,作品紧扣途中景物,抒写莺莺恋恋不舍的缱绻之情和内心痛苦。

(夫人,长老上云)“今日……不见张生、小姐来到。

(旦、红同上)(旦云)今日……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南北东西万里程。

”夫人:

指老夫人,莺莺的母亲。

长老:

原指僧人中年长德高者,也作为寺院主持僧人的通称。

这里是指普救寺的僧人法本。

长亭:

古驿路边上设置的亭子,供行人休息用,亲人远行也常在此送别。

大约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

旦:

这里指旦角扮演剧中人物莺莺。

末:

这里指由末角扮演的剧中人物张生。

红:

指红娘。

同上:

一起上场。

取应:

应试、赶考的意思。

这一段文字,交代了出场人物,交代了这折戏的时间和将要展开的场面、情节。

在暮秋季节到十里长亭为被迫进京赶考的张生饯行。

同时也交代了与这远行者关系最密切的当事人——莺莺的心情。

注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说明莺莺是怀着无可排遣的离愁别恨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的。

她想到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分离的痛苦,不由得愁肠百结,无限哀愁。

接下来的【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三支曲子,都是莺莺前往长亭途中唱的,是“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的生发。

先看【正宫】【端正好】这支曲子: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

通过莺莺对暮秋郊外景色的感受,生动地渲染了特定的环境气氛,表现了人物内心深处痛苦压抑的感情。

但作者没有直接说愁、道恨,只是借景物来抒发。

这支曲子的前四句选了最能表现秋天季节特征的景物:

天、地、风、雁、林、叶、花等多种自然形态来形容剧中人物的内心情感。

蓝天白云、萎缩的黄花、南飞的大雁、如丹的枫叶,它们在这凄紧的西风中融成一体,构成了辽阔萧瑟令人黯然神伤的境界。

用大自然的哀景,形容—对恋人离别时的哀情,处处是秋,声声是愁,触景生情,无不使人愁上加愁。

这正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晓来谁染霜林醉?

总是离人泪”两句,采用了设问自答的形式,使得客观景色带上了浓重的主观感情色彩。

枫叶经霜自红,作为自然现象来说,它本来无所谓悲还是喜,但在不同人的眼里,常常会因自己的境遇不同、心情不同而染上不同的感情色彩。

如杜牧的《山行》: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彼时彼地杜牧的眼里,那经霜的枫叶是生机勃勃,比春天的鲜花更红更可爱,在字里行间跃动着喜悦的、乐观的情绪。

在毛泽东的眼里则是“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

”在战士眼中则是火把与旗帜。

但在充满着离愁的莺莺看来则大不相同了,她只觉得枫叶的红色都是由离人的泪水染成的。

其中“染”“醉”两个字,极有分量。

这个“染”字,把泪水和霜林贯穿起来,使无情的树木带上了感情色彩。

它不但把外射的主观感情,化为动态的心理过程,而且使得离别的人们的涟涟泪水,也宛然如见。

这个“醉”字,既写出了枫林的色彩,更赋予了在离愁的重压下不能自持的人的情态。

透过莺莺的眼睛看去那染红的霜林只能是离人的血泪。

这是莺莺对霜林的独特感受,是移情于景。

树木变红当然不能用泪染,可在莺莺的心目中,离人的泪水却能把树叶染红。

这表现了莺莺因这次离别心情是非常沉重的。

“泪染霜林醉”已经使情与景融为一体,而“晓”字则与下文“残照”相照应,又隐含着一夜之间离愁别绪尽染层林的意思,使主人公心境显得更为凄切。

所以说“染”“醉”二字极有份量。

真有握拨一弹,心摇神移的艺术感染力。

以前曾有人认为这两句曲词不如《董西厢》中那类似的曲词那么深刻贴切。

清代焦循说:

“《长亭送别》一折,董解元云:

‘莫道男儿心如铁,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实甫则云:

‘晓来谁染霜林醉?

’泪与霜林,不及血字之贯矣。

”其实《董西厢》的原词虽写得非常醒豁,但比较直露,而且他用的是作者的口吻(叙事体),王实甫的曲词则更加典雅、含蓄,而且是人物的心声(代言体)。

如果我们联系一下莺莺人物的教养、性格、风范来衡量的话,恐怕王氏的曲词更为出色些。

这支曲子化用了北宋范仲淹的词【苏暮遮】词句很类似: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境却不同。

王实甫用碧云密布,黄花满地,西风凄紧,北雁南归的深秋景物组成动态的却又是萎迷的意境,渲染出浓重的离情别绪。

这支曲子似宋词又非宋词,关键王实甫在意境上创新了,他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把莺莺的离别之情写得逼真、透彻。

因此收到了字字见情,景景见情的效果。

另外,我们从透视分析的角度还可作如下分析:

这五句曲词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

具体说,它用的是抒情点染法。

“总是离人泪”直抒离人之愁、之恨,这就叫“点”,也就是点明了此时莺莺的心情是愁、是恨。

而前面四句“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则是写景,不着“愁”字,而是借秋景来渲染、扩散这一愁情,这就叫“染”。

上染下点,点染结合,这就造成了沥沥在目,感情蕴藉,意味深长的艺术境界。

其次,这几句选取了蓝天的“云”,萎缩的“黄花”、“红叶”以及西风、归雁五种动态景物,十分典型,不仅是悲秋中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而且景物动态中含有比拟意义,与当时莺莺的心境十分吻合。

西风紧吹好像觉得有了凉意,使莺莺离愁别绪更加悲凉起来;

北雁南飞,是为了归家,而张生此去赴试,恰好离家,使莺莺愁绪扩展;

黄花萎缩,落叶纷纷,又好比莺莺的心境由昨夜成亲的兴奋转向今日别离的悲伤,步步下沉。

这就叫景寓情泄。

虽然写景中没半个情字,但处处都叫人觉得愁情浓得化不开。

再次,西风、云、黄花、红叶、归雁五种景物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自然地联系在一起的,西风扫落叶,萎黄花,风送云走、雁飞,将天上、地下的景物用秋风连在一起,景境自然天成,构成一幅完整的动态连贯画图,而画面的每个环节当中,都饱含着无限的愁情别绪,从而达到了寓情于景,而情更浓的艺术氛围。

如果说【端正好】这支曲子,主要采取了寓情于景的手法。

接下来的【滚绣球】则是从正面刻画了莺莺的难以离舍的复杂内心世界。

写出了莺莺的愁与恨。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儿长玉骢难系,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迍迍行,车儿快快随,却告了相思迴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

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

此恨谁知!

”“归去”,这里指离别,“疾”:

快,早。

玉骢:

青白色的马,这里指张生骑的马。

系:

系住。

不得:

不能。

倩:

这里作“请”、“央求”解释。

迍迍:

行动迟缓,走得慢的样子。

“马儿”两句,是说张生骑马在前走,莺莺乘车在后面跟随。

清代毛西河解释说:

“马在前,故行慢(要走得慢);

车随后,故走得快(要跟随得快)。

”为什么会这样呢?

他说“不欲离也”,就是不想分离,要想挨得近一些。

这种解释很准确。

破题儿:

开头的意思。

“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意思是说相思才了。

别离又起。

“松了金钏”“减了玉肌”都是形容因为忧愁悲伤而消瘦。

钏:

手镯。

在这支曲子里,作者借助于自然景物、车马、手饰等具体事物,并赋予丰富的联想和夸张,形象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莺莺此时复杂的内心世界。

即将与张生分手了,莺莺的内心是十分痛苦的。

莺莺想到和张生经历了多少曲折、痛苦,才得到结合,不期然刚摆脱了相思之苦,却又马上生生地被迫分离,心中充满怨恨又万般无奈。

因此,她多么希望那长长的柳丝能够系住张生的马儿,留住不让他走;

她又是多么希望那疏朗的树林能够挂住西沉的夕阳啊,让时间走得慢一些。

然而,柳丝难系,斜晖无情,玉驄无知,疏林难挂。

这是一种移情于物的表现,怨恨道旁的垂柳不肯系住行人之马,怨恨疏林不能挂住斜晖。

既然这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痴情的主观意愿,那么,唯一的希望就只能是让张生骑乘的马儿走得再慢一点,自己乘坐的车子跟得更紧一点——使得两情依依的亲人能够靠得更近一点,相随的时间更长一点。

但是,分手之处的长亭已经映入眼帘,别离的时刻已经逼近。

作者以高度夸张的手法,写人愁得顿时立刻地消瘦下来了,这种悲伤的心情有谁能够理解啊!

礼教和爱情的矛盾,在这里表现得多么尖锐呀!

金圣叹在评《西厢记》时说:

“惊心动魄之句使读者易字失色。

如果说,以上两支曲子都是莺莺内心独白,把莺莺的怨、恨、依恋反反复复写出,语言由含蓄变为火一样的迸发,曲文颇具元人小令淋漓尽致、直率裸露的特点,那么,接下来由红娘问莺莺“今日怎么不打扮?

”引出的第三支曲子【叨叨令】便是人物心灵的直接剖露。

红娘的问话触发了莺莺感情的闸门,使她内心的愁绪奔涌而出。

“见安排着车儿、马儿,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气;

有甚么心情花儿、靥儿,打扮得娇娇滴滴的媚;

准备着被儿、枕儿,则索昏昏沉沉的睡;

从今后衫儿、袖儿揾泪做重重迭迭的泪。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

久已后书儿、信儿,索与我恓恓惶惶地寄。

”“熬熬煎煎”就是熬煎、煎熬。

这里形容愁绪难遣,忧心如焚的痛苦感受。

靥儿:

原指嘴边的酒窝,这里指女子在脸部,额头、腮边那样一种的美容妆饰。

则索:

是只得的意思。

后面“索与我牺牺惶惶的寄”一句中的“索”,是应,要,须的意思。

解释略有不同。

兀的:

是“这”的意思。

“兀的”同“不”字连用,则表示反诘的语气,表示“这岂不”“这怎么不”的意思。

“也么哥”这是元曲中常用的句末衬字,也有表示语气的作用。

“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就是“这怎么不闷杀人啊”。

在【叨叨令】曲牌中必反复使用两次。

“恓恓惶惶”:

匆忙不安的样子,这里作“急忙”,“赶紧”解。

这支曲子先从眼前车马行色牵动愁肠说起,从眼前的车马说到眼下的心情,从相思之苦,说到寄望之深,这沉重别离之情,是无心打扮的原因,回答了红娘的问话。

继而又设想今后孤单凄凉的生活情景:

在了无情致的昏睡中和涕泪长流的悲愁中苦熬光阴。

想到这里,不由得心痛欲碎,发出了“兀的不闷杀人也么哥”的无可奈何的悲叹。

恨也吧,气也吧,然而,别离已无法挽回,于是,莺莺只得强抑悲痛,寄慰于别后的鱼雁传书。

其心情的苦痛是可想而知的。

在这段曲词里,他用了一串排比式的叠字句,每组之中,前句有两个带“儿”化韵的词,后面是双音词的重叠。

正如前人所评价的那样“语中重叠二字,正是呜咽其端说不出处。

”它层次分明地突现出剧中人物回环往复的浓烈感情,也成功地传达出掩抑泣诉的、像婉然低回的渠水,呜呜咽咽,如泣如诉的声气口吻。

到此为止,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一部分。

它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一个画面——赴长亭途中。

这三支曲子,或寓情于景,或直抒胸臆,它都生动地表现了莺莺被迫接受老夫人提出的条件以后,前往长亭为张生送行时的无可奈何的痛苦压抑的心情。

这三支曲子中,前两支写的含蓄、凝重,不但表现了莺莺的文学修养,而且也表现了她在痛苦欲绝之中不失相国小姐端庄个性特征。

第三支曲子用了一连串排比句式和重迭词,使语言既秀美又通俗,形象生动而富于动作感,一口气倾泻出积蓄心中的愁闷,真是妙笔生花。

当莺莺等人到达十里长亭后,转入了“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

写莺莺、张生饯别的情景。

作品紧扣宴席上的把盏、供食,描写莺莺的痛苦和愁恨之情。

(做到科)(见夫人科)这是表演到了长亭的动作和拜见老夫人的动作。

(夫人云)夫人说话了。

这壁:

这边。

注意,莺莺与张生是分席而坐的。

将:

拿。

挣揣:

努力去争夺。

这段说白,主要是对张生讲的,所以下面写张生的回答。

(末云)张生说了。

拾芥:

比喻轻而易举,意思是功名富贵唾手可得。

“芥”,小草。

(洁云)长老插话。

等到莺莺、张生都入座以后,送别的酒宴就正式开始了。

下面一共安排了【脱布衫】、【小梁州】等九支曲子。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前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景色,与前面【端正好】是一致的。

这种景色实际也是莺莺心情的写照。

“酒席上”两句,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状貌。

斜签:

这是形容张生恭谨、拘束的坐的姿势。

蹙愁眉:

愁眉紧锁的样子。

死临侵地:

没精打采,呆坐发楞的样子。

表现了怎样的心理状态呢?

再看【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

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这支曲子进一步写莺莺眼里的张生,十分生动地展现了同样经受着离愁煎熬的张生的情态。

阁泪:

是强忍感情上的痛苦,不敢让眼泪流下来,眼泪汪汪的。

因为老夫人在场,张生虽然内生伤悲,也只得强忍住眼泪,不敢让它流下来。

把头低:

是躲避窥视的目光,偶而张生的目光与莺莺的目光相遇,本来有多少话儿要说,但也只得低头不语,化作长吁短叹。

即使如此,还恐老夫人知觉,用装作整整衣衫的动作来掩饰过去。

推:

推说,借口。

这里是“装作”的意思。

这是总写张生难忍别离之苦。

又“恐怕人知”不能不忍的心理状态。

通过流泪人窥察流泪人,断肠人参透断肠人,间接地写出了与张生“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崔莺莺的难忍别离之苦。

再看【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

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幺篇】即是前一曲牌的名【小梁州】。

前两支曲子是写莺莺眼里张生的状貌、情态。

这支曲子又折回来,抒写莺莺自己的心情。

将来虽能团圆,但毕竟要经历长久的期待所带来的痛苦,这又怎能不令人悲伤呢?

“久后成佳配”云云,乃是莺莺对未来幸福生活的一种向往,可她自己的心里到底怎么样呢?

其实她心中还存在着许多疑虑。

在后面曲词里还有所表露,“意似痴,心如醉”中的“醉”字要注意。

这不是“陶醉”的“醉’,而是形容在一片痴情,无限悲愁的重压与盘结下,无法解脱、不能自持的感情状态。

在离别的酒筵上,莺莺的整个心灵都萦牵着“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亲热,沉浸在“腿儿相挨,脸儿相偎,手儿相携”的恩爱情意之中。

在莺莺看来,“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

这就是[上小楼]和[幺篇]两支曲子的主要内容。

此时此刻的莺莺,面对着别筵、什么也咽不下: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气息,泥滋味。

”(【朝天子】)。

当时莺莺的心里,不但充满了别离的哀愁,对母亲为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而强“折鸳鸯在两下里”的专横势利的做法,也充满了怨愤。

更何况,这次长亭别筵,本是莺莺和张生分别之前聚会的最后宝贵机会。

按照常理,【幺篇】“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可是,当着离亭别筵的主持者老夫人的面,拘于封建礼法,连这一点都不能如愿,他们不能互诉心曲,只能是“一个这璧,一个那璧,一递一声长吁气”。

真是令人心碎!

不仅如此,就连两个人的眼睛碰到一起,互表一下心意也不可能。

请注意老夫人的两句话,一句是(夫人云)小姐把盏者!

另一句是(夫人云)红娘把盏者!

我们都来想一想,莺莺此时的身分,在公开场合(有长老在)她还是未婚妻,而红娘只不过是个丫环,让他为娇客敬酒这好吗?

那为什么老夫人又非让她们两个人敬酒呢?

我们从舞台表演的角度看莺莺敬酒时的环境,【小梁州】【幺篇】都是写莺莺眼里的张生的,这说明莺莺一直在看著张生,可张生就一点也不看莺莺吗?

不是的,他“推整素罗衣”,就说明他也在看莺莺,两个人眼光对在—起才不好意思的装做整衣服的样子遮羞一下。

而此时莺莺的目光一旦被张生所吸引,那就再也“移之不去了”,成了忘形的神态了。

这种境况若让老夫人见到,她的潜台词又将会是什么?

“无耻的贱人,你太忘形了!

”尽管如此,那老夫人还不好公开进行斥责,而以目示意又不能解决问题,怎么办呢?

为打破这种僵局,老夫人用旁敲侧击的战术,用“小姐把盏者”把他们拆散。

这既不生硬,又喝断了痴迷。

真真亏她能想出这样的办法(这是从老夫人一而再,再而三赖婚的角度分析出来的)。

老夫人让小姐为张生敬酒,莺莺走到张生面前,这两人离得更近一些了。

真是咫尺相觑,哀怨缠绵。

两个人更难舍难分了。

甚至可以说是把酒都倒在外面了。

而此时的老夫人应该是脸上更难堪了。

这个一品夫人马上又想出—个决策,叫红娘去把盏,用红娘替回莺莺,真是妙不可言。

而莺莺听后应是一振,然后无可奈何地退回原坐,垂首噙泪,再接着唱【满庭芳】“供食太急,须臾对面,顷刻别离。

若不是酒席间子母每当回避,有心待与他举案齐眉。

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每共桌而食。

眼底空留意,寻思起就里,险化做望夫石。

”【快活三】“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泪。

眼面前茶饭怕不待要吃,恨塞满愁肠胃。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

”这三支曲子,十分形象而深刻地层现了莺莺愁怨满腔、肝肠寸断的心灵。

饯行的酒宴结束后,老夫人和长老先回去了。

以上,为“长亭送别”的第二部分。

这部分在读者、观众面前展现了这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的第二个画面:

长亭别宴。

这部分集中刻画了郁积在莺莺心头的依恋,悲伤,怨愤的情思,同时也通过莺莺的眼和口展现了长亭别筵上的张生形貌和心理。

,也通过老夫人的两句道白,进一步描写了她一而再,再而三赖婚的封建礼教思想。

第三部分写宴后将别时,莺莺对张生的赠言和叮咛,以及别后莺莺的孤寂、愁闷。

【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车儿投东,马儿向西,两意徘徊。

落日山横翠。

知他今宵宿在那里?

有梦也难寻觅。

”这支曲子,是由长亭别宴转到下一个画面场景的过渡。

写张生马上就要动身了。

崔,张分手的时刻已经迫近,人物的感情与剧情也一起推向了高潮。

(旦云)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

(末云)小生这一去,白夺一个状元,正是:

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

这时老夫人已先行回家,场上只留下崔、张和红娘,不必因为拘于封建的礼法而言谈有所避忌,此时此刻,面对即将远行的亲人,莺莺该有多少肺腑真言要倾诉!

然而,她那首“口占”的绝句,又是何等特别:

“弃掷今何在,当时且自亲。

还将旧来意,怜取眼前人。

”这首诗是从《莺莺传》里面移用过来的,那是莺莺被遗弃以后,要张生把往日对自己的情意,爱怜新的情人。

今天莺莺竟把它作为临别赠言,看起来很特别,其实是反语,是试探,也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暴露。

早在她委身于张生的那天,她曾经剖白过这种忧虑,说:

“妾千金之躯一旦弃之,此身皆托于足下,勿以他日见弃,使妾有白头之叹。

”而今张生就要进京求取功名了,况且他又表示“青霄有路终须到,金榜无名誓不归”,莺莺深恐被遗弃,致使爱情反成恨事的心理就更突出了。

所以她才如此忧心忡忡。

而“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来”才是她强烈的心声。

接下来的七支曲子:

【耍孩儿】“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

伯劳东去燕西飞,未登程先问归期。

虽然眼底人千里,且尽生前酒一杯。

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里成灰。

”【五煞】“到京师,服水土,趁程途,节饮食,顺时自保揣身体。

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四煞】“这忧愁诉与谁?

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到晚来闷把西楼倚,见了些夕阳古道,衰柳长堤。

”【三煞】【二煞】【一煞】

从两方面进一步刻画了莺莺的这种复杂的内心世界。

一方面,回旋跌宕,波澜起伏地再次展现了莺莺悲痛欲绝的感情潮汐,以及对张生的反复叮咛、无限体贴;

另一方面,则先是曲折吐露,继而又和盘托出了与离愁别恨纠结在一起的深深忧虑。

【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