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文档格式.docx
《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影响文档格式.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探析
目前,有大量研究对性别角色概念进行了界定,表述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基本一致,所谓性别角色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通过模仿学习获得的一套与自己性别相一致的行为规范,随不同社会文化而有所不同[1]。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教育者依据自己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标准对受教育者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2]。
学校作为儿童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性别角色发展是儿童自我意识和社会化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一旦将性别角色规范内化,就会自动按照适合自己性别的行为来认识、思考和行动,从而造成性别角色的心理差异,而这种心理差异对于儿童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将产生深远影响[3]。
因此,正确认识自己的性别,使自己愉快地进入符合社会性别规范的性别角色,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任务。
一、关于性别角色研究的发展
1.性别角色研究的由来与发展
关于性别角色的研究始于1936年,美国心理学家terman和miles以性别角色来描述了社会中男性与女性所拥有的相对稳定的行为,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位于性别角色连续体的两个端点,并以男性特征和女性特征是对立的理论为基础,编制出确定性别角色的第一个男性化——女性化量表[4]。
1964年,罗西(a.s.rossi)首次提出双性化概念,认为个体可以同时拥有传统上男性应该具有的和传统上女性应该具有的人格特质。
1973年,康斯坦丁诺普尔(a.constantinople)从理论层面提出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理论,即同一个体可以同时拥有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推翻了男性化—女性化所基于的假设[5]。
1974年,美国心理学家贝姆(bem)根据这个概念,提出了与传统性别角色模式截然相反的假设:
任何性别的个体都可以用心理双性来描述,即用典型的男性化特征和典型的女性化特征的平衡体或组合体进行描述。
基于双性化概念,贝姆以社会赞许性为基础,制定了第一个测量双性化的量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
贝姆还通过测试证实了他的假设,其量表成为鉴定性别角色的重要量表。
2.性别角色模式
社会对男女两性的传统分类基本上是以人的生物意义的性别为依据的,且对男女两性存在着普遍的性别刻板印象,即认为男性具有勇敢、坚强、自信、独立等特征,而女性具有重感情、敏感、柔弱、顺从等特征。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发现,按照传统性别角色模式培养男女两性,只会限制两性智力、个性健康的全面发展,进而可能令男性过于粗犷、勇敢而缺少平和、细腻的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性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敢、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6];
从而导致他们今后在社会适应、人际关系、压力化解及恋爱婚姻等方面出现不适。
从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要求来看,现代社会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是双性化[8],即个体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兴趣爱好、能力、需要、性格等心理特征,尤其在心理品质方面具有男性和女性的长处与优点,面对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以及竞争的加剧,个体迈向成功不仅需要勇敢自信,也需要细致善良。
这既是社会适应良好的标志,也是保持人际关系和谐与身心健康的需要。
笔者认为,在儿童的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实现其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并非取消其性别差异,而是首先让儿童认同自己的性别,悦纳自我,在充分发挥各自性别角色“优势”的基础上吸收异性的优秀品质,从而使自己兼具两性优秀心理特征,实现其性别角色特征全面化和双性化。
二、学校教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系统地进行的教育,对儿童的影响也是持续、系统、有意识的过程。
由于学校教育具有权威性,随着个体受教育年限的增加,学校教育对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会逐渐显现出来。
1.教师的性别角色认知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教师的性别角色认知无疑是在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发展起着较大影响的因素,无论对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而言,教师本身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传输给学生,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中也不例外。
受社会传统性别角色认识的影响,教师更多地鼓励男孩要有探索、勇敢、坚强的精神,而更多地培养女孩要有乖巧、温和、文静的性格。
例如,面对智力水平相同的不同性别儿童,教师往往把男孩想象成未来的科学家、企业家等具有高素质、挑战性强的形象,在教育中也是按照这类人物形象严格要求男孩,而男孩受到这样的角色期望后也容易将自己的人生定位得更高;
教师对女孩态度相反,所以女孩对自己的定位也会随之降低。
又如同样是哭鼻子,教师看到女孩哭就会表露出同情、温柔的一面,但看到男孩哭时就表现出一副严厉的神色,呵斥他们不像男子汉,由此无形中阻碍了男孩细腻情感的流露,可能会使男孩形成缺乏同情心、粗心等不良的心理品质。
教师就是这样在无意的教育中扩大了男女儿童本已存在的心理差异。
首都师范大学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张玫玫教授指出,在教育实践中,教师本人的性别刻板印象将直接影响其对待男女学生的态度、期望和教育方式,这也是扩大男女学生学业和心理性别差异的主要原因。
教师通过自己的日常行为、教学内容、活动指导深刻影响着孩子人格的构建、性别角色内容的选择和认定[7]。
性别角色教育的目的是促进男女儿童健康、全面、和谐发展,而非简单地强调男女之间的差异,因此教师首先要获得科学的、准确的性别角色知识,从教学实践出发,适时地给予儿童一些非定向的刺激,以减少性别刻板印象对儿童的不良影响。
2.学校教材中人物角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过程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儿童在学习教材文本的同时,会“自觉”地接受其感染和暗示,并进行模仿,从而内化形成自我对事物的认知水平。
现行的小学语文、品德与社会等学科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实际上为儿童提供了一种现成的社会化模式,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据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教材文本中泛男性化话语霸权现象明显,致使男性在教材文本的数量上和质量上都明显占据优势,从事的职业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并更多地体现了人类的优秀性格和品质,而女性的优势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教材不仅将普通女性描绘为生活型女子,还将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女性也赋予了家庭化、传统化的角色特质[8]。
典型的研究是对我国三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的比较和分析,其中发现课文故事中出现的古今中外的著名人物男性所占比例极高,甲版为95.7%,乙版为89.29%,丙版竟高达100%,而且男性几乎占据了教材中出现的中外领袖、英雄、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大艺术家等角色,而女性总共出现了10人次,其中有5人次是烈士[9]。
这些可能会使儿童“对号入座”,教师对此要正确看待,及时引导儿童学习主人公身上的全部优点,如在男性人物勇敢自信的背后可能也不失细致善良等女性的优秀品质,从而减少教材文本中人物角色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不良影响。
3.学校的精神环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
精神环境主要指的是不指向学科内容的非实体性精神文化,如学校藏书、报纸、期刊以及校园里和教室里张贴的名人名言等[10]。
这些精神文化内容旨在扩充儿童的知识面,加强其与社会的联系,同时给予儿童榜样的力量,起到激励作用。
但现实中精神环境对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作用也是有偏差的。
例如在校园的宣传栏和教室里的名言墙上张贴的名言警句大部分出自男性,这些看似平常的现象在不经意间已经对儿童的认知产生了影响,他们会逐渐形成男性化话语霸权心理,进而影响其自身性别角色塑造。
因此,学校精神环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精神文化的传达应考虑儿童对女性角色的认知,学校应积极采用一些成功女性的典范,以此体现校园精神环境对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平衡作用。
此外,良好的校风、班风,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也会感染学生,引起情感共鸣,产生积极体验[11],有助于儿童形成健康、积极的性别观念。
三、学校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
学校教育作为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影响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合力之一,只有综合运用恰当的教育方法,才能体现出学校教育的优势与价值。
尽管教育者意识到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教育很重要,但具体的教育方法目前少之又少,笔者仅以参与的有关性别角色的教育活动为例,对性别角色教育的方法以示说明,希望对学校开展性别角色教育有一定的裨益与启发。
1.讲授
讲授法是知识传递有效快捷的方式,是目前学校性健康教育中最常用、最广泛的方法[12]。
学校在课程设置中的很多内容,都可以通过讲授法给予儿童性别角色教育。
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课文中的人物描写进行分析,如在描写母亲这类人物时,除了分析母亲温柔善良的一面,还可以挖掘母亲刚柔坚韧的一面;
在描写父亲时,除了分析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外,还要挖掘课文中隐含着的对父亲温柔细腻一面的描写。
通过对这类平凡人物的分析,可以使儿童意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可以同时具有典型的男性优秀特征和典型的女性优秀特征,以帮助儿童丰富对性别角色的认识。
又如小学科学课中有“动物的繁殖”一课,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告知儿童新生命的孕育与诞生是一个神奇而伟大的过程,而性别是从生命起始时就伴随着自己的,由此帮助儿童悦纳自己的生理性别。
2.主题学习
所谓主题学习就是师生围绕一个特定的主题进行学习。
在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开设专门的性别角色教育课程是不现实的,但开设与此相关的主题学习活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如黄城根小学杨培荣老师即以“做最好的自己”为性别角色教育的学习主题。
教师通过谈话引发学生思考心目中最欣赏或最敬佩的人的共同特征,引导学生意识到在大家欣赏的人中有男性也有女性,男女各有优点,美好品质可以共有。
教师运用萨提亚家庭治疗理念,选取最核心的三角部分——父母和孩子作为辅导内容,让儿童意识到与自己接触的人都是潜在的榜样,这些重要他人(父母、教师等)春风化雨般地影响着孩子。
教师通过播放一组性别与职业匹配的照片和一组性别与职业不匹配的照片,从而引发学生对社会性别角色的思考与讨论。
这样的心理辅导课成功地开启了学生对社会性别角色的关注与思考。
由此可见,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用不同的主题对儿童进行性别角色教育。
3.实践体验
实践是认知的重要过程,实践体验有利于学生对事物情感的生成和认知的内化。
学校的文化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
如集体舞活动,在充满活力的舞蹈中体现青春的气息,使学生意识到男女生各自的优势,在活动中悦纳自己的性别角色。
又如茶艺表演,从制茶到品茶,整个过程蕴含着古香古色的茶道文化,渗透着男性的刚毅与女性的阴柔之美,一刚一柔的交融,尽显茶道的艺术,同时也渗透着男女生各自的性别差异。
儿童在活动参与中将感受不断内化为自身的认知,在实践中体验成长的快乐。
性别角色是后天形成的,是学习得来的。
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教育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深刻影响着儿童社会化的发展及人生道路的选择。
学校性别角色教育的有效实施,除采取以上方法外,关键在于把性别角色教育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和教学计划中,同时加强教师性别角色理论学习,以促使教育的指挥棒更好地为儿童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电芝.转型期我国青少年性别角色取向的偏移与引领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
1-2.
[2]贾文萍,丁芳.隐形课程对小学儿童性别角色发展的影响及改善对策[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
(1):
28
[3]termanlm,milescc.sexandpersonality.studiesinmasculityandfeminity.newyork:
mcgraw-hill,1936.
[4]constantinoplea.masculinity-femininty:
anexceptiontoafamousdictum?
.psychologicalbulletin,1973,80:
389-407.
[5]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227-228.
[6]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
(1):
71.
[7]周圆.从青少年性别角色现状反思中小学性健康教育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30.
[8]乔晖.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j].教育学术月刊,2008,(7):
27-28.
[9]朱晓斌.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j].教育研究,1994,(10):
52-58.
[10]陈雨亭.我国隐蔽课程中性别不平等的社会学分析[j].教育科学,2004,
(1):
13.
[11]庄可.隐形课程理论研究及其教育改革启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
(1):
96-97.
[12]杨培禾.学校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实施途径和方法[j].中国学校卫生,2010,31(8):
98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