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613348 上传时间:2022-12-29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6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静脉输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穿

(1)核对,解释

(2)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3)床边双人核对,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排气一次

成功

(4)铺垫巾,扎止血带,选静脉,松止血带

(5)一次性消毒皮肤(范围8×

10cm),方法正确,待干

(6)备胶布,依次打开留置针贴、留置针、输液接头

或肝素帽外包装,贴膜注明穿刺时间、穿刺者,

连接留置针、输液接头或肝素帽。

扎止血带(距

穿刺点10~15cm),二次消毒皮肤。

(7)再次核对

(8)Y型留置针:

留置针与液体连接,松动枕芯,二次

排气:

直型留置针;

松动针芯

(9)核对,解释

(10)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11)床边双人核对,挂输液瓶于输液架上,排气一次

(12)铺垫巾,扎止血带,选静脉,松止血带

(13)一次消毒皮肤(范围8×

10cm),方法正确,待干

(14)备胶布,依次打开留置针贴、留置针、输液接头

或肝素外包装,贴膜注明穿刺时间、穿刺者,连

接留置针、输液接头或肝素帽。

扎止血带(距穿

刺点10~15cm),二次消毒皮肤

(15)再次核对

(16)Y型留置针(3分):

留置针与液体连接,松动针

芯,二次排气:

(17)直型留置针(3分):

排气不成功-1

消毒范围不正确-1

一项不合格-1

未核对-2

(1)穿刺Y型留置针(6分):

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

针,以15~30度进针,见回血后降低5度再进针

少许,撤枕芯0.2~0.3cm,沿血管方向将外套管

与针芯一同送入血管;

(2)直型留置针(6分)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拇指、中

指持回血腔部位,示指勾推送板,以25~35度进

针,见回血降低角度再进0.2cm.沿血管方向,示

指推送板将外套管全部送入血管

(3)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

6

(1)Y型留置针(3分):

抽出枕芯,放入利器盒。

开输液调节器。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留置针贴无张

力固定,胶布固定输液接头/肝素帽,U型固定液

体连接管

(2)直型留置针(3):

以穿刺点为中心用留置针贴无

张力固定,左手中指按压外套管尖端血管处,示

指固定针座(V字形手法),右手抽出针芯,放入

利器盒,连接输液接头/肝素帽并固定

输液

(1)直型留置针:

消毒输液接头/肝素帽,液体二次排

气,与输液接头/肝素帽连接,打开输液调节器,

U型固定输液管

(2)调节输液速度

(3)操作后核对,签输液卡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和用物

(1)输液完毕,拔出输液器针头

(2)常规消毒静脉帽的胶塞

(3)用注射器向静脉帽内注入封管液

指导

正确指导患者/家属

未指导-2

7

处置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处置

处置不正确-1

8

洗手

流动水洗手

未洗手-2

9

记录

观察留置针局部皮肤情况,输液用药后反应并记录

10

评价

(1)患者感觉良好,无不适,知晓告知注意事项

(2)操作过程规范、准确,符合无菌操作及标准预防

原则

(3)指导沟通到位,体现人文关怀

100

【指导内容】

1.告知患者操作目的及操作方法,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放松。

2.告知患者穿刺处勿沾水,敷料潮湿及时更换,注意保护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也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

3.向患者交待注意事项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注意事项】

1.更换透明贴膜后,也要记录更换日期。

2.静脉套管针保留时间可参照使用说明。

3.每次输液前后应当检查患者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无红、肿、热、痛,询问患者有关情况,发现异常时

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

4.采取有效封管方法,保持输液通道通畅。

5.液体与正压接头须用输液接头连接管连接,以防止发生输液管脱落。

6.使用静脉留置针时要严格掌握留置时间。

【相关知识】

1.静脉留置针应避免留置在关节活动处。

2.根据治疗用药,选择适宜血管置留置针。

简易呼吸气囊使用

【目的】

1.维持和增加机体通气量。

2.维持有效的人工呼吸,纠正威胁生命的低氧血症。

【用物准备】简易呼吸器、面罩、连接管、氧气、纱布、弯盘、必要时备口咽管。

流程

职业

规范

符合护士职业规范要求;

不符合规范要求-2

(1)患者病情、意识、呼吸,有无禁忌症,立即通

知医生

(2)环境安全、整洁

(1)打开呼吸气囊、连接管路

(2)检查减压阀功能,管路是否漏气

(3)检查面罩气压,与气囊连接,携用物至床旁

(4)连接氧气,调节氧流量至8~10L/分

(5)查对患者,向患者及家属解释取得合作

患者

体位

(1)协助去枕平卧,有活动性义齿取下,清除上呼

吸道分泌物或呕吐物

(2)解开衣领、暴露前胸、松腰带

气道

开放

(1)卸下床头,站于患者头顶一端

(2)以托颌法开放气道,使患者头后仰,下颌耳垂

连线与患者身体纵轴垂直

一项不合格-2

气囊

的使

(1)单人操作时,一只手EC手法固定患者下颌部和

面罩,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接触紧密不漏气。

另一只手有规律挤压呼吸气囊;

双人操作时:

一个人开放气道并固定面罩,另一个人双手有

规律挤压呼吸气囊

(2)呼吸时间比一般成人为1:

1.5~2;

送气量400~

600ml/次(1L球囊的1/2~2/3);

送气频率10~

12次/分;

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

(3)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使用时,气囊接口直

接与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口连接

(4)抢救成功后,遵医嘱停用简易呼吸气囊

(5)擦净患者口鼻,整理患者衣扣及床单位,协助

取舒适卧位

12

正确处置及消毒面罩、气囊

处置不正确-2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记录

一项未做-2

(1)操作规范、熟练;

动作敏捷,方法正确有效

(2)注重体现人文关怀,患者无并发症发生

【指导内容】对清醒患者和家属介绍简易呼吸气囊的作用、目的、及必要性,缓解其焦虑、恐惧心理。

1.挤压呼吸囊时,压力不可过大,约挤压呼吸囊的1/2~2/3为宜,勿时大时小,时快时慢,以免损伤肺组

织,影响呼吸功能恢复。

2.挤压呼吸气囊时,吸呼时间比一般成人为1:

1.5~2,送气量400~600ml/次(1L球囊的1/2~2/3),送

气频率10~12次/分。

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应与之同步。

3.注意保持气道开放,面罩紧扣患者口鼻部,接触紧密不漏气。

4.对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边挤压呼吸气囊边指导患者“吸......”“呼......”。

5.简易呼吸气囊定期检查保养。

1.急性呼吸衰竭常见病因

(1)气道阻塞性疾病:

气管-支气管的炎症、痉挛、肿瘤、异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度或危重哮喘等。

(2)肺组织病变:

各种累及肺泡和肺间质的病变,如肺炎、肺气肿、严重肺结核、肺水肿、矽肺等。

(3)肺血管疾病:

肺栓塞、肺血管炎等。

(4)胸廓与胸膜病变:

胸廓外伤、严重的自发性气胸或外伤性气胸等。

(5)神经肌肉疾病:

脑血管疾病、颅脑外伤、脑炎、中毒、脊髓颈段或高位胸段损伤、多发性神经炎、破

伤风、重症肌无力、严重钾代谢紊乱等。

2.简易呼吸气囊使用有效的指征

(1)神志清楚,引起呼吸困难的原因解除,缺氧完全纠正。

(2)肺功能良好,PaO2100mmHg,呼吸频率<

30次/分,血气分析基本正常。

(3)心功能良好,循环稳定,无严重心理紊乱发生,无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肌肉注射

【目的】通过肌肉注射给予患者实施药物治疗,用于不宜或不能口服或静脉注射,且要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

生药效者。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2~5ml注射器、6~7号针头、注射卡、注射用药物,必要时备0.1%盐酸肾上腺

素。

(2)患者病情、身体状况、过敏史及用药史

(3)注射部位皮肤与肌肉情况

(4)所用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应

(5)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检查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按医嘱规范备好药物放于治疗盘

卧位舒适、配合操作

清洁、安全

未洗手-1

用物准备不完全-1

操作

(1)携用物至患者床前

(2)核对、解释

(3)协助病人取正确卧位,规范选择注射部位,保护

隐私、保暖

(4)消毒皮肤,范围方法正确

(5)再次核对,正确排气,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拔针,

以中指固定针栓,用手臂带动腕部力量垂直快速

刺入,深度为针梗的2/3

(6)右手固定针头,松开左手,抽无回血,缓慢注射

药液,密切观察并咨询患者反应

(7)注射完毕用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快速拨针,继续按

消毒范围不够-1

排气方法不正确-2

固定手法不正确-2

刺入深度不正确-2

未抽吸回血-2

未观察患者反应-2

压片刻

(8)核对

(9)协助患者穿好衣裤,取舒适的卧位,整理床单位

指导不全面-2

用物、生活垃圾及医疗废弃物分类正确放置

用物处置正确-2

观察用药后反应并记录

(1)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安全给药原则

(2)操作规范、熟练、接力

(3)体现人物关怀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1.告知患者注射时勿紧张,肌肉放松,使药液顺利进入肌肉组织,利于药液吸收。

2.告知患者所注射的药物及注意事项。

3.告知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后及时通知医务人员。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需要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无回血时方可注射。

4.注射部位应当避开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

5.对经常注射的患者,应当更换注射部位。

6.注射时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并嘱患者保持原

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端全部埋进肌肉,

应速请外科医生处理。

7.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进行臀大肌注射,操作时做到三快。

1.肌肉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2.肌肉注射部位:

一般选择肌肉丰厚且距大血管及神经较远处。

其中最常用的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

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3.肌肉注射常用卧位:

侧卧位、仰卧位、俯卧位。

侧卧位时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仰卧位时足尖相对,

足跟分开;

俯卧位时两臂屈曲放于头两侧,两腿伸直,头偏向一侧。

4.肌内注射定位方法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定位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

分线,把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下角为注射区;

连线定位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连线

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三横指定位:

经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为注射部位(以患者手指宽度为准),示指中指定位法:

操作者的示指、中指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的下缘处,两指和髂嵴构成一个三角区,示指与中

指形成的角内注射部位。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

大腿中断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约7.5cm宽处为注射部位。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为注射部位。

时间。

注意:

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5)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

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

七对:

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方

法、

皮内注射

【目的】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用物准备】基础治疗盘、1ml注射器、4号半针头、注射卡、药物、0.1%盐酸肾上腺素。

流程

(3)注射部位皮肤情况

(4)患者对药物的认识及合作程度

整洁、安静、光线适宜、安全

(2)核对,解释,询问过敏史

(3)正确选择注射部位

(4)常规消毒皮肤,范围及方法正确

(5)再次核对,排气

(6)左手绷紧前臂内侧的皮肤,右手以平执式持注射器,

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

角刺入

(7)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即放平注射器,左手

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使局部形成一

皮丘

(8)快速拔出针头,勿按压针眼

(9)核对

(10)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整理床单位

20

一项不规范-1

范围或方法不正确-2

一项不规范-2

一项不规范-3

评估不全面-2

观察用药后反应,皮试15~20分钟后由两名护士观察记录皮试结果并记录

判断不全面-2

(2)操作规范、熟练、节力

(3)体现人文关怀

(4)患者/家属知晓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100

1.告诉患者不可用手按揉局部,以防影响结果的观察。

2.指导患者暂勿离开病房,如有不适立即告知。

2.详细询问患者用药史及过敏史,如有对皮试药物有过敏史,禁止做皮试。

3.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及物品。

4.做药物过敏试验消毒皮肤时忌用碘剂,以免影响对局部反应的观察。

5.进针角度以针尖斜面能全部进入皮内为宜,角度过大易将药液注入皮下,影响结果。

6.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师、患者及家属,并予注明。

7.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及按揉操作部位。

8.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处理各种过敏反应。

9.结核菌素试验需观察72小时,剩余药液及注射器残留药物需灭活后再处置。

1.皮内注射:

是将少量药液或生物制品注射于表皮与真皮之间的方法。

2.常用皮试液的浓度

①青霉素浓度:

含200~500u/ml;

②链霉素:

2500u/ml;

③破伤风浓度:

1500u/ml;

④细胞色素C浓度:

0.75mg/ml;

⑤头孢菌素浓度:

500ug/ml。

3.注射部位选择:

皮内试验为前臂掌侧下段;

预防接种部位为上臂三角肌下缘;

局部麻醉为局部麻醉处。

4.青霉素试验液配制方法

①于含有80万u青霉素的密封瓶内注入生理盐水2ml,稀释后每1ml含青霉素40万u;

②用1ml注射器吸取上液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有青霉素4万u;

③弃去0.9ml,余0.1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青霉素4000u;

④再弃去0.9ml,余0.1ml(或弃去0.75ml,余0.25ml加生理盐水至1ml),则1ml内含有青霉素400u(或

500u),即配成皮试溶液。

5.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判定标准

①阴性:

皮丘无改变,周围无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②阳性:

皮丘隆起增大,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cm,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

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

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6.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5~20分钟内,甚至可在数秒内发生,既可

发生于皮内实验过程中,也可发生于初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时(皮内实验结果阴性);

还有极少数患者

发生于连续用药过程中。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呼吸道阻塞症状:

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肺水肿引起胸闷、气促、哮喘与呼吸困难,伴频死感。

②循环衰竭症状:

由于周围血管扩张导致有效循环量不足,而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发绀,脉搏细弱,

血压下降。

③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因脑组织缺氧,可表现为面部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

④其他过敏反应表现:

可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与腹泻等。

7.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急救措施由于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发生迅猛,务必要做好预防及急救准备并在使用过

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组织抢救。

①立即停药,协助患者平卧,报告医生,就地抢救。

②立即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1ml,小儿剂量酌减。

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

药0.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盐酸肾上腺素是抢救过敏性休克的首选药物,具有收缩血管、增加外周阻力、

提升血压、兴奋心肌、增加心排出量以及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③给予氧气吸入,改善缺氧症状。

呼吸受抑制时,应立即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并肌注尼可刹米、洛贝林

等呼吸兴奋药。

有条件者可插入气管导管,借助人工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喉头水肿导致窒息时,应

尽快实行气管切开。

④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将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

内静脉滴注;

应用抗组胺类药物,如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25~50mg或苯海拉明40mg。

⑤静脉滴注10%葡萄糖溶液或平衡盐溶液扩充血容量。

如血压仍不回升,可按医嘱加入多巴胺或去甲肾上腺

素静脉滴注。

⑥若发生呼吸心脏骤停,立即进行复苏抢救。

如实行体外心脏按压,气管内插管或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

⑦密切观察病情,记录患者生命体征、神志和尿量等病情变化;

不断评价治疗与护理效果,为进一步处置

提供依据

皮下注射

通过皮下注射给予药物,多用于局部麻醉、预防接种和胰岛素治疗。

【用物准备】

基础治疗盘、1~2ml注射器、5号半或6号针头、注射卡、药物,必要时备肾上腺素。

符合规范要求-1

(4)所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