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报告.docx
《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应用研究报告
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应用
研究报告
哈尔滨市现代服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张红蕾
序言
“让科研成为一种习惯,让文化成为一种品牌,让读书成为一种享受。
”是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中一直期待的理想境界。
研究期间,我们在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的指导下,在诸位领导和专家的具体关注下,在各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校教师的大力帮助下,我们课题组诸位教师共同努力,不仅形成了教育科研的浓厚氛围,促动了课题组成员的专业化发展,更使教育科研与学校课堂教学紧密结合,开发出了具有独特风格气质的科研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基础教育学校走上文化成长之路,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摘要
本课题以深入探索基础教育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为依托,以各基础教育学校各学科教师为试点,抽样调查了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校部分教师,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分析了目前基础教育学校在教育资源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思想、教学定位、课程模式、操作机制及保障措施等方面,对扭转我省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局面,走出重讲轻练的误区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和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出我省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校优质教育资源开发的新模式,从而有效推进基础教育高中学校教学进程,实现基础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最大化,为提升高中阶段课堂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课题组成员们经过系统的实践和探索研究,对课题的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在基础教育学校中,必须探索出一条适应教学需要,可行性强,能提高学生兴趣,反映教学内容直观、交互的教学资源,趋向实效、公共应用性的基础授课模式。
一、研究问题
1、研究目的
通过以“建构综合能力目标教学体系”为宗旨,对语文、数学、英语、政治、体育等基础文化课程进行改革。
文化课的功能按照工具性、人文性和专业功能性三个方面进行改革。
一方面针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算等基本能力加大训练力度;另一方面针对学生的思维、判断、推理以及世界观、价值观、意志、兴趣、态度、情感、创新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进行开发和训练;此外,还要针对不同学科教学所需要的基础文化支撑,完善文化课的学科体系。
2、研究意义
提出了“建构综合能力目标教学体系”的改革思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发展要面向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呼唤创新精神与科学机制,以深层次的文化素养去激活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奋进精神。
以“数字、文化、人”的理念来研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文化建构,提升文化知识对实践训练的支持力度和层次,使数字化教学与基础教育融合统一,实现基础教育全面育人的目的。
3、研究假设
(1)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教学。
即按照“调整文化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和“在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组织中,要尊重学习者意愿,允许学习者根据学业进展情况对文化课程进行多次选择”的要求,将分层次教学从实现同一目标转变为适应不同的目标。
(2)实行提前分流,满足升学预备教育。
实行基础文化课统一进度、统一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文化课倾向于应试能力的训练。
开发与新课程标准相一致的教学资源,在基础教育授课环节上,将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提升教学实效性,充分发挥教学“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实际应用。
(3)探索模块课程,按照能力要求组合相关知识。
基础教育的改革提出加强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倡导文化课为综合实践服务,在文化课教材的改革上,要将学科知识按照能力归类,重新组织教学。
实行文化课能力模块课程方案,充分考虑了学科特点,又从学生能力不均衡的客观实际出发,给他们以较为宽松的学习空间。
(4)改革课堂教学内容,让文化课联系升学的实际。
学校应广泛综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对所获取的资源融入自己的思想。
通过真实的例子去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础教育的课程内容改革,应该更多地选取和实践升学要求的实例、个案。
把这些实例当作研究对象,让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编码和加工,从而提升其整合的学习素质。
(5)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
文化课教学改革应在教学设计上多采用探究式、案例式、讨论式、活动式等有效的方法模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坚定地落实主体性教学的思想,把学生的学习效果放在首位,把提高他们的实际能力作为教学的落脚点,有目的的不断地钻研教法、学法,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
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育的过程中既有家庭教育,还有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由于学校教育人们赋予了它很多显性的可测的标准,在教育改革过程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但是现阶段,由于文化课应试的刚性目标和学生基础差,使许多教师过分重视课程的知识性、学科性特点,而忽视了潜在的情感教育、做人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
没有根据学生层次进行灵活、适度的选择。
因此,我们认为高中阶段基础教育文化课应该注重学生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应把教育的重点落在被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上,因此急需产生本土化、实效性高、操作性强的高中学校文化基础课改革。
2、理论基础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从广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可以指在教学过程中被教学者利用的一切要素,包括支撑教学的、为教学服务的人、财、物、信息等。
从狭义上来讲,教学资源(学习资源)主要包括教学材料、教学环境及教学后援系统。
3、研究高中阶段文化课教学资源现状
由于传统的教育观念、经典的理论体系、严格的政策规定、不同的专业需求、统一的能力认证(如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使得文化课程改革与建设滞后,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整体推进的因素之一。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文化课程内容设置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内容相对陈旧,条块分割严重,只注重纵向联系,忽视了与其他学科的横向联系,尤其是与实际联系不够,忽视实践教学,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以至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其次,文化课程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忽视学生逻辑思维较差,形象思维、发散思维较好,动手能力相对较强的特点。
教学方法单一,主要采用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缺乏。
对于部分文化课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
再次,文化课的评价方式基本上采取闭卷笔答形式,一考定成绩,注重结果考核,忽视学习过程的考核,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4、相关研究成果
结合近阶段的研究,汇编《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资源研究叙事集》,收集《高中段基础教育领域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及评价调查问卷》,在不断研究完善的过程中,在调查梳理数据后,撰写《研究报告》。
三、研究程序:
1、研究设计
(1)通过前期对21所高中学校任课教师开展《高中段基础教育领域教学资源使用现状及评价》问卷调查,对基础教育高中学校各学科教学资源应用现状展开调查,认真搜集高中基础教育学校教师对现有教学资源的应用、开发、需求等方面的反映情况,分析现有高中阶段基础教育学校课堂教学资源运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相关理论学习,多次网上研讨论证,各参与教师经过认真的探索研究,撰写出自己所教学科的《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资源研究叙事》。
2、研究对象
为了解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优质教学资源应用与开发的实际情况,课题组选取我市21名高中阶段基础教育学校的教师,就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优质教学资源的总体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对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任课教师进行统计分析检验调查效果,为改进我市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模式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3、研究方法
(1)文献法:
查阅、研读与课题有关理论、文件、信息,丰富知识,更新理念,为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研究借鉴。
(2)调查法:
运用问卷、观察等方式收集研究问题所需要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力的论据。
(3)统计分析法:
分析数据,将大量零散杂乱无章的数据简缩、概况、形成共性规律。
(4)实验法:
将研究成果在相关专业设点实验,并在教师中进行宣传,为进一步做好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学改革工作提供依据。
4、研究进程
2014年10月,在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领导的信任下,我们有幸承担了《基础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研究》这一市级教育科学研究子课题,为课题的研究注入了动力和希望,如今回顾起来课题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研究准备阶段2014年10月。
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申报课题立项,进行课题开题。
第二阶段:
研究实施阶段2014年11月。
开展课题调查研究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在文化课整合专业课教学模式下,研究中等职业教育文化课工具性、人文性、功能性的教学体系。
第三阶段:
研究结题阶段2014年12月。
整理汇总课题研究所有材料,完成物化成果,编撰《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资源研究叙事》,撰写研究报告,申请结题。
四、研究发现或结论
1、研究结论
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理论到实践,再回到理论。
首先,以全市部分高中基础教育学校为单位,进行分组调研,各自查找与分析现阶段基础教育中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研究,特别是新课程改革发展下,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学资源开发实践的研究成果,确定本课题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角度、策略与路径等。
其次,结合现今数字化教学实际、学生自身情况找出培养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文化课内容,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实践调研。
最后,以本学科课程特点为基础,查找问题,分析难点,提出改进策略,充分发挥课程改革的可行性、实效性。
2、创新与突破之处
(1)选题富有挑战性和现实性。
本课题所关注的问题是当前基础教育高中阶段优质教学资源运用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的问题,是关系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的重大战略工程。
(2)改革思路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
课题研究中,我们既关注到学生的基础文化素养,基本人格品质,更从内容、方法、实践、考核等方面综合配套,全面推进,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学校的长远的社会效益,对优质教育资源进行细致全面的开发与研究。
(3)课题设计具有可操作性。
课题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分工清晰,可操
作和可检测性强。
五、分析和讨论
1、分析基础教育高中阶段运用已有教学资源的实际问题
为将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资源开发和研究的更清晰,更具体,我们侧重市内较有代表性的高中学校教师的具体感受和表现进行细致的调查,进一步了解我市高中学校教师对现在所教学科教学资源的需求,以及现今基础教育高中阶段学校文化课实践所面临的困难,从教师反馈的信息中,我们也找到了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下发的问卷回收情况的了解中,进行简单分析:
(1)教学资源内容质量不高
调查表明,不少高中学校教师面对现有的教学资源很是无奈,普遍反映教学资源参差不齐,好的少,重复性高,过于繁琐不精炼,针对性不强。
个别教师也感觉所用资源具有一定的参与和借鉴意义,但不能直接使用,还需要根据教学实际进行调整。
教学资源不够全面,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还很欠缺,不能满足他们的教学需求,可借鉴学习的少。
(2)教学资源与教学内容脱节
现有教学资源内容形式过于陈旧,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网络上实际能应用的内容太少,缺乏可视性、欣赏性,急需一批短小的微课程教学资源来丰富现有教学内涵。
很多网络资源与新课程标准严重脱节,没有从教学实际出发,很难适合学生发展的需求,缺乏对教师思维的启迪作用。
(3)课程开发与应用不广泛
特别是理科教师,感觉现今教学资源缺少优秀实验清晰的视频,没有可以进行现场实验操作的视频材料,教学资源交互性活动太少,缺乏新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的结合,教学资源不够丰富,部分资源缺少内在的连贯性,无法应用于教学第一线。
2、讨论基础教育高中阶段教学资源匮乏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