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国司法改革动态看我国法官诉讼地位之重新建构.docx
《从各国司法改革动态看我国法官诉讼地位之重新建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各国司法改革动态看我国法官诉讼地位之重新建构.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从各国司法改革动态看我国法官诉讼地位之重新建构
从各国司法改革动态看我国法官诉讼地位之重新建构
摘要:
以诉讼模式为基础来分析比较各国的民事司法制度,从而改革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已成为多数学者的共识。
而研究各国的民事司法制度,就必然涉及其主导性特征:
法官和当事人之间的地位和诉讼职能的分工。
因为“民事诉讼中法官与当事人相互之间的地位问题,是一切民事诉讼制度的中心问题。
”因此,如何准确且妥适的定位我国法官在诉讼进程中的作用及地位,就成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重要环节。
本文意在简要分析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关于法官地位的司法改革动向,从而合理构建我国法官的诉讼地位,寻求积极主动型与消极沉默型法官之间价值的平衡,进而主张建立积极指挥型的法官,力图实现当事人主导诉讼与法官积极适度控制的现代化诉讼模式。
关键字:
消极中立型,积极指挥型,当事人主义,职权主义
一、从英美法系国家的改革谈我国不适用消极沉默型法官的缘由在我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浪潮中,许多学者都意识到把诉讼模式只分类为“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并且严格区分两者为对抗式和审问式模式有涵盖不周之虞。
因为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只是大陆法系中为理论上阐述方便而专门设计的突出共性的典型概念,所以有的学者主张将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皆归入“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同理,我国在对现有民事诉讼职权主义模式的优越性提出质疑时,不等于就必然要选择当事人主义,因此在否定我国法官过于积极介入诉讼从而丧失中立性的同时,并不等于应该走向另一个极端-建立完全超然中立的消极沉默型法官。
消极被动型法官在英美法系国家曾经受到极大的推崇和信赖,因为他们认为“法官只有不走下竞技场,才不会被冲突的烟尘蒙蔽双眼”。
在此理念指导下,当事人成为诉讼进程的主导者,而法官只是消极的、中立的、被动的规则监督人,他们没有权利也没有义务依职权去主动收集证据、询问证人或主动确定当事人的主要争点以积极谋求双方的和解,法官的作用只是监督规则、维持秩序并对纠纷给出法律适用上的裁判。
这种消极被动的法官使人们普遍相信审判结果的中立性,从而信赖司法的权威。
但是法官的消极性却也带来了难以避免的问题:
法官的被动加强了当事人的激烈对抗,结果导致了诉讼进程尤其是审前程序的严重拖延和诉讼成本的大量浪费;过分依赖律师的诉讼技巧使得律师实际上控制了司法审判的进程和诉讼的步调,“法官虽然穿着代表国家权威的长袍,但事实上,他们在法庭上常常成了律师策略下的人质”。
有鉴于此,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原本推行消极沉默型法官的国家纷纷进行司法改革,加强法官的职权,呈现出向“管理型”法官过渡的趋势。
美国的改革始于一场具有比较法性质的争论,改革后法官的作用被一些学者描述为“诉讼管理”、“管理型的法官”
(CaseManagementorManagerialJudge)等,即“法官随机应变式的诉讼指挥”。
当前美国的《联邦民事诉讼规则》
(RulesofCivilProcedurefortheUnitedStatesDistract)修
改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诉讼效率,降低诉讼费用,因而加强法官职权,尤其是加强法官在审前程序的监督和管理权成为规则修正案的主要内容。
90年代后期的《规则》修正案赋予法官在审前程序中更多的自由裁量权和更广泛的制裁权力,以逐步削弱当事人及其律师对诉讼的步骤和进程的支配权。
主要体现在《规则》第16条的“审理前会议;日期;管理”。
16条第1款规定:
“审理前会议;目的。
在任何诉讼中,法院可以以其自由裁量权命令双方当事人的律师或无代理的当事人出席为下列目的而举行的一次或多次审理前会议:
(1)加速处理诉讼;
(2)及早建立连续控制诉讼;(3)减少不必要的审理前活动;(4)通过更全面的准备提高开庭审理的质量;(5)促进案件和解。
”美国民事诉讼的改革动向体现出法官在某种条件下已经以更为积极的姿态介入民事诉讼程序,推进诉讼进程并促进双方当事人的和解。
因此某些学者如朱迪斯•瑞丝尼克教授就认为“联邦法官的角色已经从裁判者转为诉讼的官僚者”.
以恪守成规而著称的英国绅士们也以沃尔夫勋爵《接近司法》的报告为起因,对当事人主义进行了大胆的修正,并在20世纪末出台了新《民事诉讼法规则》(CivilProcedureRules)。
此规则的架构基础就在于强化法官对诉讼
进程的司法干预,新《民事诉讼规则》第条规定的法院对基本目标的贯彻,第条法院管理案件的职责,第条第2款规定的强制出庭权等规则对许多程序上原由当事人主导的内容进行了修改,改变为由法官在程序进行阶段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当事人只有在法官的管理下进行诉讼活动。
而且这不仅体现在法院对案件加强管理,也体现在法官对证据主导和控制权的强化。
(第条规定“法院主导证据之权力”;第条规定法官对证人证言的管理;第条规定了法院限制专家证据之权力等),在这些规则中,有些是赋予法官新的权力,以确保诉讼的效率,主要包括动议权、驳回权、制裁权和期间制定权等。
这些措施的适用对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都起到了弱化和冲击的作用。
英美法系国家的改革虽然多集中于使法官不再沉默,但由此得出英美法系已经由当事人主义向职权主义转化的结论未免过于武断。
美国的法官转变为“积极管理型”只是限定在联邦司法系统,而大部分民事案件的基层法院是在州法院。
而英国也只是赋予了法官在审前程序上的有限自由裁量权,而且这种权限的强化仍不足以动摇当事人及律师对程序的主导地位。
但这毕竟说明了英美国家已经意识到法官消极沉默的弊端,并且一致认为扩大法官对案件的监督管理权有利于程序的高效和成本的节约。
而在我国,“改革虽然有相当的合理性和实践可行性,但不难看到某些改革措施已经进入了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的误区”。
对此,英美国家的改革教训和经验值得我们反思。
而且,我国不适用消极沉默型法官从理论层面分析还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法官的消极中立需要法律的高度完备化和程序的高度制度化为基础。
消极的法官在诉讼中如同观看双方当事人诉讼表演的消极仲裁人,在诉讼过程中,他们不给出任何带有主观色彩的意见,只是在诉讼结束时对当事人的表演做出评价,得出孰胜孰败的结论。
在法官的“袖手旁观”下,如果要保证当事人之间的平等对抗、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和法官审判的公正,就必须存在一整套精细、完整且合理的诉讼规则。
只有在完整的诉讼规则约束范围内,才能真正实现双方当事人的平等和充分展示,才能尽量限制法官使用自由裁量权。
这一套程序规则应包括诉讼过程中的民事诉讼规则、证据规则、执行方面的规定以及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及律师等法律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规范和纪律规范。
大陆法系适用职权主义的国家如德国,虽然也有一系列相关程序规范,但无论是从其完整性还是法律约束力方面都远远不及美国的民事诉讼法,这尤其体现在证据法规则方面。
而我国在立法方面则存在更大的缺撼,民事诉讼法领域甚至没有独立的证据规则及执行程序的单独立法,而且如果我国的新民事诉讼法仍坚持原则性、纲领性的立法模式,则法官在其中仍享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消极中立的法官模式就很难在我国建立。
2、法官的消极被动意味着要最大限度的保证律师介入诉讼。
因为当事人对于法律条文的规定、如何以最佳方式向法院和对方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如何用合理的武器对抗对方当事人毕竟不如受过专门法律训练的律师专业。
因此为保证当事人主导诉讼而法院退居台后,由律师代理诉讼是最基本的要求。
假如双方当事人都是自己参与诉讼,法官已经很难保持中立的地位,(在法官频繁使用释明权时,很难保证不偏向一方),而假如当事者只有一方聘请律师进行诉讼代理,双方在力量上的不平等会让法官的地位更加尴尬。
纵观世界各国,采取法官消极中立的国家多存在“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即无律师代理不得进入诉讼)。
在我国,由于国民的法律意识普遍淡漠,法律知识掌握薄弱,若要法官能够真正“作壁上观”,律师的强制代理就成为更为迫切的需求。
而在我国由于律师数量、素质、地域差别及律师费用等多方面问题,“律师强制代理”制度在短期内实现的可能性不大,因此法官在诉讼中仍然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3、消极沉默法官的存在意义从深层次的社会民众心理分析,体现的是一种个人主义的张扬。
这种个人主义在诉讼中反映出对程序的控制欲和蔑视法官的权威。
个人主义具有强烈的追求权利意识的表现欲,表现型个人主义强调自我发展、个人的独特性以及实现个人欲求和目标的必要性。
这在民事诉讼中就映射为当事人力图自己主导诉讼的进程,法官与陪审团只需给出判决的结果。
与此同时,由于公民具有蔑视权威的心理,为维护普通公众对司法裁判的信赖和服从,法官成为沉默的仲裁员,即使出现实体上的非正义,也无须法官承担任何责任,从而使法院摆脱信任危机。
而我国历来是易于树立权威且信奉权威的国家,且一直倡导集体主义优先于个人主义,因此,法官积极介入诉讼符合社会民众的正义观。
人们将纠纷诉诸法院就是想要依靠法官的裁判及其背后的国家强制力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这种大众文化心理及正义观的差异,使得我国建立沉默型法官困难重重。
二、从大陆法系国家的改革谈我国法官地位重构的总体思路在英美法系国家积极借鉴职权主义国家的优点,建立“积极管理型”法官的同时,大陆法系国家也在赋予法官更多的程序控制权。
奥培梯特教授就在为改革后的法国民事诉讼制度振臂欢呼,认为改革后的法国民事诉讼制度既授予法官以“大大增加的权力”,又明确了法官与当事人之间“确定案件事实时相互协助之法律责任”。
德国学者也普遍认为法官发挥积极的作用“易于发现真实情况”,“法官应有权,实际上是有义务提问、告知、鼓励和劝导当事人、律师和证人,以便从他们那里获得全部真实情况”。
而日本的司法改革历程也可成为应建立积极法官的佐证。
日本早期以德国法律为蓝本,构建了法官起主导作用的“职权主义”,而在二战后,美国法律给日本的法律带来了颠覆性变革,这更多地体现在思想和精神上,法官此时普遍认为自己应退居幕后。
这种当事人主导原则在日本得到普遍的推广,尤其是对证据法规则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典型体现在日本新民事诉讼法制定了当事人照会制度。
即在第163条中规定“在诉讼系属之中,当事人为了准备主张或证明所必要的事项,可以向当事人提出书面照会,要求其在制定的适当期间内,以书面做出回答。
”这种法院不介入审前的证据调查的制度体现了当事人主义的特征,但这不等于日本在审前程序中全盘照搬了英美法系的证据开示制度。
与此同时,日本又对战后从英美引进的当事人交叉询问方式进行改革,因为有学者评价这是战后日本从美国进口的最糟糕的制度。
日本民事诉讼的改革还将几乎已经取消的法官的释明权重新写入民事诉讼法(《日本民事诉讼法》第149条),并将释明权规定为法官的义务且不断扩大释明权的范围。
从而日本民事诉讼法兼有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的特征,成为混合制诉讼模式。
从各国的司法改革中不难看出,单一由法院完全主导诉讼而当事人消极被动或由当事人主导诉讼而法院消极中立的做法都存在弊端,由此,许多学者提出了类似折衷派的观点。
谷口安平教授在其著作《程序的正义与诉讼》一书中提出“新对抗性原则”的概念,即以积极能动的当事者和积极能动的法官共同协作为特征。
德国著名法官瓦塞曼在1978年出版的《社会民事诉讼》一书中主张将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相结合,即诉讼由以当事人双方和法院构成的共同体来协作运作,设立对话的桥梁,通过对话促进纠纷尽早解决,这种模式被称为“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