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宝鸡市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宝鸡市十二五综合防灾减灾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市水利、气象、地震、国土、安监、交通等部门,分别构建了具有行业特色的防灾减灾体系和系统,并逐步向联网联防方向发展。
各行各业的防灾减灾能力得到加强,防灾减灾成效愈加显著。
——综合防灾减灾科技文化传播项目建设有效推进。
宝鸡综合减灾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基地被陕西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和省科协联合命名为第二批“陕西省科普教育基地”。
在此基础上,该基地新建扩充项目又跻身于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地震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印发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防灾减灾专项规划》,获得了中央资金支持并已开始组织实施。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灾害风险管理项目在宝鸡率先实施,宝鸡防灾减灾科普教育考察团对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考察访问,中德(宝鸡)综合减灾研讨交流系列活动的圆满举办,都对拓宽全市防灾减灾领域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起到了促进作用。
《综合减灾指南》、《宝鸡减灾必读》、《宝鸡市民应急减灾手册》等一大批防灾减灾图书的编印发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综合减灾工作讲习培训班”和“社区减灾平安行应急减灾知识竞赛”等一系列大型宣教培训活动的相继举办,以减灾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进家庭为标志的防灾减灾“五进”工作的深入开展,都为传播灾害预防文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综合防灾减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得到鲜明彰显。
全市性大规模的综合防灾减灾活动开展20年来、特别是“十一五”防灾减灾规划实施以来,全市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都呈现了稳定增长的态势,其增长幅度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而因灾造成的损失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却呈现了稳中有降的好势头,尤其是偏重灾害年的人员伤亡与过去同比显著减少,正常年份有望做到部分灾种人员伤亡“零的突破”。
与此同时,全市在全国先后赢得了环保模范城市、园林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卫生城市等多项与防灾减灾关系密切的殊荣,全市已有12个社区跨入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行列,全市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日益得到鲜明彰显。
(二)存在的薄弱环节
尽管全市各级党委和政府为防灾减灾工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为防灾减灾事业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
——防灾减灾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仍需完善,特别是基层综合防灾减灾体制和机制建设滞后,不能适应防灾减灾形势发展的需要。
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基本法尚未出台,给地方性综合防灾减灾行政法规和条例的制定带来不便。
——在灾害形势严峻、灾害风险加大的情况下,综合防灾减灾能力明显不足。
江河防洪标准偏低,城镇防洪排涝建设速度严重滞后,水库安全渡汛状况令人堪忧,地质灾害隐患点多
面广且难防难治。
——各级防灾减灾投入不足,造成物资储备、应急装备和通信手段均较为落后。
科学技术对防灾减灾的贡献率偏低,高新技术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的减灾能力;
自然灾害监测预报水平不高,与社会需求和公众愿望不相适应。
——防灾减灾人才队伍建设、尤其是地震应急和医疗卫生等专业救援力量相对薄弱;
各类灾害信息员队伍和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专业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技能总体上还比较薄弱,依法参与防灾减灾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培训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并将防灾减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为政府工作的优先事项,使防灾减灾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
经济社会保持平衡较快发展,为开展综合防灾减灾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物质保障。
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地参与防灾减灾,为做好这项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群众基础。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防灾减灾,为引进和吸收国际上的先进理念、管理手段和技术成果提供了良好
的外部环境。
这些不可多得的历史机遇,为进一步做好全市防
灾减灾工作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十二五”时期是防灾减灾工作面临机遇和应对挑战并存的关键时期,对此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和科学的态度。
一是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时空分布、频度和强度都出现了新的变化,各类灾害的突发性、异常性和难以预见性日显突出;
二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人口和财富向城镇聚集,基础设施超负荷运行,经济社会对自然灾害影响的放大作用日益显现;
三是除大震巨灾外,因灾死亡人数虽呈明显下降趋势,但直接经济损失却呈增长态势,因各种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48%,平均每年约有五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被自然灾害损失抵消。
有鉴于此,足见防灾减灾形势依然严峻,防灾减灾事业任重道远,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势在必行。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种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防灾减灾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应对气候变化相适应、与城乡区域建设相结合的工作方针,努力依靠健全法制、依靠科技创新、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建立健全综合防灾减灾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灾害监测预警、防灾备灾、应急处置和灾害救助能力,重点加强保障民生的各项综合防灾减灾工程和项目建设,着力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技能,有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科学减灾的原则。
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保障民生为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科技支撑,积极推广应用先进的防灾减灾技术,努力建设具有一流水平的防灾减灾工程,规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各项综合防灾减灾工作。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以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规划综合防灾减灾各个方面的工作,着眼长远推进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优先解决影响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
把增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抗灾能力和营造市域中心安全保障作为重中之重,立足当前实际、面向未来发展,全力推进全市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预防为主、协同推进的原则。
加强自然灾害风险调查、监测预警预报、工程防御、宣传教育等项预防工作,坚持防灾、抗灾和救灾相结合,集中解决好各级最迫切、最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协同推进各县区、各涉灾部门和各灾害管理环节的工作。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在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部门分工负责、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通盘运筹、多措并举,重视综合防灾减灾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推广,加快防灾减灾社会公益事业的社会化进程。
(三)规划目标
——提高能力。
全面提升全市综合防灾减灾能力,降低经济社会的灾害脆弱性,使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明显下降,各级政府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基层灾害设防水平和城镇区域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知识技能明显增强,各种灾害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
建立全市民政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成市县(区)救灾物资储备体系、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基地和灾害信息员队伍体系,全面提高全市备灾救灾和应急处置能力。
救灾物资储备可同时保障3—5万受灾人口的基本生活救助,灾害发生12小时之内保证受灾群众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临时住所、医疗卫生救援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灾后恢复重建的基础设施和民房普遍达到规定的设防标准。
全市再创建10—20个“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全市各级各类防灾减灾人才资源总量达到5000—8000人左右。
——降低风险。
全面实施农村危房改造,逐步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居住问题,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十二五”期间完成3万户以上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进一步完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测预报的准确率,提升突发性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和信息发布的时效性与覆盖面,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减缓与适应气候变化的科技支撑能力。
建立完善到位的地质灾害防治法规体系、基层地质灾害防治应急指挥体系和监督管理体系、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和预报预警体系、地质灾害信息网络体系,加大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整治和对居住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大而又不宜治理地段的居民搬迁避让力度,促进人与地质环境协调。
完善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建设,抓好新建民居住房抗震设防措施的落实,积极推广抗震设防新技术,建设各级避难场所,不断提高城乡综合抗震防灾能力,逐步达到基本具备抗御各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能力,其中宝鸡市区达到抗御6级地震的能力。
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防汛抗旱保安全体系,以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支撑,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防洪减灾体系。
全市主要江河达到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标准,全面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使市区和人口密集的城镇防洪能力达到国家规定的设防标准。
加大城乡抗旱应急水源建设,保障群众饮水安全;
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以水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加大林业病虫害防治和森林火灾预防,建设森林防火的预防、扑救和保障三大体系,实现森林火灾防控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
——减少损失,增加投入。
到“十二五”末,自然灾害百万受灾人口死亡数低于6人,年均因灾直接经济损失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控制在1.4%以内,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建立稳定和多元化的资金投入机制,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受灾群众的救助标准,加大基础设施与工程建设、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宣传教育与人才培训的经费投入。
三、主要任务
(一)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综合防范能力建设
大力加强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能力建设。
完善各类自然灾害地面监测台网密度,推进监测预警平台的综合运用与集成开发,建立健全多要素、高密度、集成化的自然灾害立体监测预警服务体系,提升各级灾害防范能力。
开展区域自然灾害风险和减灾能力调查与评估。
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风险隐患与减灾能力数据库,编制灾害频发易发县区自然灾害风险图,开发相应的数据库管理软件。
开展自然灾害风险小区划工作,进行重大工程项目的灾害风险综合评价试点并逐步全面推开。
全面提高自然灾害工程防御能力。
加强防汛抗旱、防震抗震、防风治沙、森林草原防火、农林病虫草鼠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实施中小河流、水库、滑坡体等危险区域综合治理,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工程防灾抗灾能力。
逐步构建和完善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机制。
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
鼓励企业和各类社会组织参与防灾减灾管理,推动建立政府和社会协同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
(二)加强城乡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统筹协调城乡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将防灾减灾与城乡区域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建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态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城乡建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系统的抗灾设防标准,加强城乡交通、通信、电力、排水管网的防灾能力建设。
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宝鸡作为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及其周边城镇群、各级各类经济开发区、工矿企业园区的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加大城市燃气、供水、绿地等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或改造力度,利用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体育场等公共设施,因地制宜地搞好应急避难场地建设。
开展城市和城镇群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示范,探索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的新模式。
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切实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加大对自然灾害严重的边远山区和贫困地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使防灾减灾工作和扶贫开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自然灾害救援救助能力建设
加强各级救灾应急指挥中心基础设施和应急队伍建设。
各县区、各涉灾部门要结合自身救灾业务工作特点,培育和发展“一队多用、专兼结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救灾应急队伍,将公安消防队伍建成各级政府的综合救灾队伍。
加强应急队伍培训,形成专业齐全、人员稳定、协调统一的自然灾害救
助力量。
加强救灾技术装备建设。
根据救灾工作的实际需求,以提高灾情采集与传播能力、搜救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为目标,全面加强应急通讯装备、救灾专用车辆、救灾办公设备等技术装备建设。
加强救灾物资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加快救灾物资储备仓库建设,优化储备布局和方式,合理确定储备品种和数量。
建立健全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系统,扩大救灾储备库覆盖范围,完善跨部门、跨行业的应急物资生产、储备、调拨和紧急配送等机制,提高救灾物资使用效率。
加强灾害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建设。
依托宝鸡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培训基地,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灾害应急救援模拟训练基地并形成资源共享的联防联动机制,大力推进专业化、集成化、模拟化、实战化训练。
(四)加强重特大自然灾害综合应对能力建设
加强政府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综合应对能力。
进一步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各级预案的相互衔接与协调,有针对性地开展预案演练,增强应急预案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各级政府综合应对能力。
建立政府支持下的重特大自然灾害保险体制和机制,完善财税、金融等方面的政策和具体的配套措施。
加强灾害应急社会动员能力建设。
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
与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与共青团、妇联、工会及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社会组织在救灾损赠、志愿服务、灾后重建等方面的联合动员机制和救灾协同联动机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防灾减灾。
加强基层和区域防灾减灾组织在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国内外、省内外和市内外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共享应对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实践经验和先进技术成果。
(五)加强灾害评估和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加强灾害评估能力建设。
围绕各类灾害特别是重特大自然灾害影响范围、损失程度、社会经济后果、救助能力需求及救助效果的综合评估,加强标准规范、支撑平台和工作机制建设,提高灾情综合分析评估能力。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提高灾后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环境和产业、组织系统、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恢复重建能力。
加强灾后恢复重建需求评估、规划设计、工程实施、技术保障等方面的综合管理,提高恢复重建监管水平。
加强受灾群众心理援助,建立灾后心理干预志愿者队伍。
(六)加强综合防灾减灾信息资源共享能力建设
加强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
在已初步建成的全市各主要灾种综合信息系统基础上,加强和保障综合防灾减灾信息集成与互联互通、各类信息资源共享、智能处理与协同工作,推动各涉灾部门之间的信息化合作,为逐步实施“数字减灾”工程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防灾减灾先进信息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加强卫星遥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卫星多媒体通信广播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推动区域卫星减灾应用机构建设,提高地方卫星减灾应用业务与联动能力。
(七)加强防灾减灾科技支撑能力建设
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防灾减灾基础与应用研究。
根据市情和灾害发生演化的机理、趋势和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特大灾害链形成过程和系统对策的综合研究,开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落实地方各项综合防灾减灾措施和促进节能减排的应用研究,为有效地预测预警预防各类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加强全市综合防灾减灾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结合全市实际情况,加强灾害监测预警、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紧急救援与指挥调度、恢复重建规划与实施、动态决策支持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研究,开发和引进灾害监测、信息采集、应急通信、救援设备、救灾物资等方面的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和新装备。
加强综合防灾减灾领域的交流与协作。
支持和推动市属和驻市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防灾减灾科技平台建设,协调和推进宝鸡文理学院“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陕西省重点实验室”业务能力建设。
广泛开展灾害发生机理、灾害风险防范、应急决策指挥、高新技术集成应用等方面的交流与协作,显著提高全市
防灾减灾领域的科技支撑水平。
加快推进防灾减灾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应用。
增强防灾减灾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高综合防灾减灾信息产品服务水平。
完善防灾减灾产业发展激励政策,发挥地方优势,协调和鼓励驻市中省企业研发创新性强、技术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防灾减灾产品与装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和整体技术水平。
发挥市场在防灾减灾产业化中的作用,通过防灾减灾产业化示范推动,带动地方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高。
(八)加强防灾减灾文化传播能力建设
把防灾减灾文化建设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把防灾减灾文化服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强化各级政府的防灾减灾责任意识,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应急管理水平。
完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新闻媒体等合作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的工作机制。
提升社会各界的防灾减灾意识和文化素养。
结合“全国防灾减灾日”和“国际减灾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文化氛围。
加强中小学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教育,支持和扶助宝鸡文理学院防灾减灾专业教育体系建设,抓紧培养防灾减灾急需紧缺人才。
将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普及纳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推动涉灾部门开展经常性的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演练,提高公众灾害应对能力。
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平台建设。
举全市之力,集群贤之智,把我市综合减灾与公共安全科普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好、管理好,使其成为宝鸡“全国发展与综合减灾示范区”和“国际减灾与灾害管理示范点”建设不断开拓前进的新亮点。
支持和协调岐震文博苑和地震主题公园建设项目的实施工作,使其成为开展防震减灾科技文化交流的一块园地。
四、重大项目
(一)宝鸡市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工程
建立面向快速应急响应的宝鸡市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以耦合的方式链接各相关涉灾部门的业务系统,并与国际和国内先进技术水平接轨,实现全市自然灾害、技术灾害、环境灾害和其他各种风险因素信息的共享与无缝集成。
建设各级政府部门、专家团队和社会公众之间的灾害风险沟通平台,实现灾害风险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快速处理,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灾害风险信息服务。
开展全市主要灾害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调查,制定符合宝鸡实际的综合灾害风险和防灾减灾能力调查指标体系,对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集成与分析,建立灾害风险隐患与防灾减灾能力数据库,通过由单一灾种风险评估到多灾种综合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频发易发地区灾害风险图和全市灾害风险区划图。
完善全市各类灾害的灾情管理系统,进一步提高灾情信息的采集上报、分析处理和产品制作能力,强化数据的质量控制和系统安全保障,为政府部门科学有效地指导防灾减灾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自然灾害四级应急救助指挥系统建设工程
配合国家和省上民政部门,建设标准统一、接口完善、协同配合、运转高效的国家—省—市—县(区)四级灾害应急救助指挥系统,纵向贯通中央到地方、横向覆盖各相关部门。
构建全市范围内覆盖到城市街办和农村乡镇的灾害应急救助信息处理与共享平台,综合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实现各类灾害应急救助信息获取、采集、传输的集成化管理和综合运用。
构建覆盖国家—省—市—县(区)—乡(镇)五级应急通讯平台,综合利用固话网、移动网、专业网、互联网、卫星网建立多网融合的应急通信系统和物资调运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统,实现灾情、决策、指挥和物资调运等各类信息的及时发送和传递。
构建集灾情信息处理与发布、应急联动、视频会商、远程指挥和语音调度等多种业务模式于一体的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即时信息高效处理、互联互通与指令的快速传达。
构建灾害损失评估与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基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对灾害强度、规模、发展态势和影响程度做出科学预测和判断,实现对灾害应急救助工作全过程的系统管理和辅助决策。
根据国家和省上规划要求,全市新建1个市级和2个县区级自然灾害应急指挥系统,其中市级应急指挥系统投资496万
元,每个县区级应急指挥系统投资254万元,总投资1004万元。
(三)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工程
根据国家民政部制定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标准》,改扩建和新建1个市级救灾仓库和10个县级救灾仓库,其中市级仓库建设投入1350万元、每个县级仓库建设投入各325万元,总投资4600万元。
在此基础上,全面加强基层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完善救灾物资储备管理系统,优化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和运输调配体系。
到2015年,救灾物资储备能达到满足50年一遇重大自然灾害的需求,同时保障1万受灾人口的基本生活救助,保证灾后12小时之内使受灾群众能得到食物、饮用水、衣物、临时住所和医疗卫生救援等方面的基本生活救助。
(四)应急避难场所与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工程
建立市区综合应急避难场所。
结合城市布局和建设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城市中心区域或人员密集区域的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能为居民提供较长时间避难和集中性救援、并承担应急指挥和避难救援中心作用的城市综合应急避难场所。
应急避难场所实行“一场多能、综合利用”的原则,按照不同灾种应急避难的特殊需求,配置必要的救生避险设施。
建立应急避难场所基础数据库和管理系统,提供查询、检索和空间可视化显示功能,实现对应急疏散和转移安置的辅助决策支持。
继续推进“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
按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标准,在全市城乡社区范围内再创建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