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格式.docx
《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练习题Word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________
(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__,请你接着想象,再写一句________。
(4)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活动特点。
(5)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
B.做比较
C.列数字
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__
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答案】
(1)嗡嗡、啾啾、汪汪;
咯咯、喵喵
(2)背地里小声说话。
(3)列举的省略
;
有的像小鸡一样咯咯
(4)梭子鱼
乌贼
章鱼
贝类
(5)A
ABC
(1)考查对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的掌握。
寻找文句中的表示声音的词语相对简单,从文中挑出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3)省略号的作用:
①表明省略的话②列举的省略③表明说话断断续续。
做题时细读句子,掌握句子意思,依据句意进步去分析句子。
(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5)这是对说明文说明方法的考查。
学生应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作答时要结合语境,抓住标志性词语,判断说明方法。
故答案为:
(1)嗡嗡、啾啾、汪汪;
(2)背地里小声说话。
(3)列举的省略;
有的像小鸡一样咯咯。
(4)梭子鱼、乌贼、章鱼、贝类
(5)①A;
②ABC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的掌握能力。
(3)此题主要考查对省略号的作用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5)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掌握。
3.重点段落品析
要是从牧场的栅栏外面,把辫子嗖的一下甩过去,就能套住牛呢。
一下子就套住牛角,只要用劲儿拉呀拉的,一整头牛就是我的了。
(1)这段话是介绍小真的长头发能________。
(2)用划线的关联词写句子。
要是……就能……
(3)找出文中的一个拟声词,并再写几个。
【答案】
(1)套住牛
(2)要是天气晴朗,我们就能开运动会了。
(3)嗖;
叮叮咚咚;
哗哗啦啦
(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2)考查运用词语的能力,学生要在明确词语意思的前提下,会用词语造句,语言表达要准确,简洁,语句完整、通顺没有错别字。
“要是……就能……”是假设关系。
(3)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1)套住牛;
哗哗啦啦
(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主要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完整的话。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4.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北京有句歇后语:
“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
”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这是一座联拱石桥,总长约266米,有281根望柱,每根柱子上都雕着狮子。
要不仔细数,真是数不清呢。
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它们有大有小。
大的有几十厘米高,小的只有几厘米,甚至连鼻子眼睛都看不清。
它们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
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
有的小狮子依偎在母狮子的怀里,好像正在熟睡;
有的小狮子藏在大狮子的身后,好像在做有趣的游戏;
还有的小狮子大概太淘气了,被大狮子用爪子按在地上……
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真是很难数清楚。
但是文物工作者已经数清了,总共是501只。
卢沟桥是“七七事变’’的发生地。
1937年7月7日,侵华日军向中国军队挑衅,驻宛平的中国军队奋起反击,全面抗日战争从这里正式开始。
正由于这件事,卢沟桥成了我国人民永远难忘的一处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
(1)给短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
(2)卢沟桥最大的特点是(
)
A.
历史悠久
B.
外形美观
C.
柱子上雕的狮子多得数不清
(3)第2自然段围绕“________”这句话,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具体介绍了卢沟桥的狮子。
(4)联系上下文,理解“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这句歇后语的意思。
(5)卢沟桥的狮子还有哪些形态?
请你发挥想象,仿照短文的句式写一写。
【答案】
(1)卢沟桥的狮子
(2)C
(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
大小;
形态
(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5)有的横躺在地上,好像一个昏昏欲睡的老人;
有的挺直身子站立不动,好像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
(1)考查拟定标题。
阅读短文,梳理段落,就可以概括出短文的主要内容,再进一步提炼标题。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这段话的中心句在段首。
(4)歇后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歇后语。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仿照短文中的句子,发挥想象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能做到语意连贯;
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1)卢沟桥的狮子
(2)C(3)这些狮子真有意思、大小、形态(4)形容事物数量多,数不胜数。
(1)此题主要考查提炼文章标题的能力。
(2)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平时一定要认真理解并加以识记。
(3)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4)此题主要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歇后语的能力。
(5)本题旨在考察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句子结构,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即可。
5.课外阅读。
种一片树叶
冰心
埋下一片树叶,固执地相信它终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这便是儿时最美的梦。
我4岁那年的秋天,枯黄的叶子从高高的树枝上飘落,正在院中玩耍的我俯身拾起一片,觉得很美。
玩赏了半天,我忽发一个奇怪的想法:
这个曾经是树伯伯身上一部分的叶,把它种进土里之后,必定可以长出一棵同样的大树!
于是我捡了许多片叶子,虔诚地跪在地上挖了个小坑,把树叶全埋到了土里。
就像妈妈生下了我,我也会渐渐长大—样,我坚定地相信我的梦马上可以实现。
我天天蹲在种树叶的地方等待我的大树,直到大雪纷飞。
我想叶子大概怕冷,所以不敢出来,等明年开春,一定会长得更好!
我依旧固执地坚守着自己的梦,直到燕子衔泥,杨树吐芽……
长大后,我才明白我用童心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很美的童话。
那些埋在土里的树叶,却已在我心中长成了一棵大树,成为我生命中的一根支柱,替我们遮挡着成长路上越来越多的风风雨雨,为我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
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
孩童时那种天真无邪、可笑的一举一动,那双清澈透明、不掺一丝杂质的眼睛,不正被我们当作“幼稚”而随手抛弃吗?
人每走一步会从身上遗落一些东西,而往往被人随意丢掉的——那颗晶莹剔透的童心,也是最珍贵的。
种一片树叶吧,你定会拥有一棵参天大树。
(1)从画线句子中你感受到了“我”(
)的心理。
忐忑不安
认真严肃
紧张慌乱
(2)“那件事,我会为之自豪一辈子……”中的“那件事”指的是________。
(3)种树叶后,“我”是怎样做的?
结果怎样?
用自己的话概括。
(4)这篇短文的中心是________。
说明儿童内心的幼稚
表现童心的珍贵
展示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
6.【答案】
(1)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得开阔明亮。
也比喻一下子领悟了某个道理。
(2)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把书放在锅里煮;
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透。
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
(3)读很多书,写文章时就能才思敏捷,把文章写得特别生动。
(1)词语理解的考查。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1)得心应手:
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形容运用自如。
豁然开朗:
(2)①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②把书放在锅里煮;
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透;
③不仅能体会文章的情感,还可以牢记妙词佳句。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7.【答案】
(1)无论;
都
(2)不紧不慢地;
迫不及待地;
耐心十足地
(3)A
(4)性子急
(5)我认为裁缝说的话没有道理,裁缝完全可以改掉慢性子的毛病,给顾客做当季穿的衣服。
这样不至于让顾客穿不合季节的衣服被别人笑话了。
(6)他在想:
的确是这么回事,裁缝是个慢性子,而我的性子这么急,如果大夏天我穿上厚厚的大棉袄,得让人家笑话死了。
不行,还是答应他冬天来取棉袄吧。
(1)考查关联词的运用。
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
①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
故选“无论……都……”
(2)提示语是指对话中除人物说的话之外的启示说明性的文字,包含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语调、神态、心理等细节,读者凭借提示语可以想象出人物的各种情态,体会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捷达是要结合语境来分析。
(3)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①“不得不”带有“无奈、勉强、不情愿”等语义,改写成肯定句时,通常加上“只能”或“只好”、“只得”等词。
②“不能不”“不要不”“非……不可”等语气强烈,改写时可以加上“必须”“肯定”或“当然”“一定”等词。
(4)此题意在考查学生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这类题实际是要抓住关键词语来理解文章思想内容。
做好此类题,首先应整体感知全文,把握文章主旨,再结合关键词语,联系相关段落、前后句来深入理解其思想内容及表达效果。
(5)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6)心理活动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1)无论、都
(2)不紧不慢地、迫不及待地、耐心十足地(3)A(4)性子急(5)我认为裁缝说的话没有道理,裁缝完全可以改掉慢性子的毛病,给顾客做当季穿的衣服。
(1)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2)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提示语的把握能力。
(3)掌握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
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6)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能力。
8.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枚金币
一位有钱人出门,从他的衣袋里掉下一枚金币。
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它决心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找一个称心的新主人。
前方走来一个牧童。
金币想,牧童固然天真,但他什么都不知道,要把我当成瓦片随手扔进池塘,那我不就惨了。
所以,它赶紧滚进草丛中。
迎面又走来一个学者。
金币想,如果能和他生活在一起,一定会长很多见识。
但这种人自视清高,甚至会傻得“视金钱如粪土”,如果他把我扔了,岂不是自讨苦吃?
所以,他第二次躲进了草丛中。
这时,富翁匆匆赶回来,好像在寻找着什么。
“噢,主人在找我!
”于是,金币不假思索地又回到了富翁的衣袋里。
富翁把金币带到一个奴隶市场,放在一个孩子手上。
金币一看,这孩子不是那个牧童吗?
牧童接过金币,递给了学者,然后牵着水牛给了富翁。
学者接过金币,走到一个贫苦老婆婆面前,把钱给她了。
老婆婆看着金币,泪水流了下来。
金币终于明白:
富翁把它给别人是为了自己,他买下了牧童的水牛;
牧童和学者把它给别人,则是为了救人。
(1)金币从主人的衣袋里掉出来后心情怎样?
为什么?
请用“________”在短文中画出来。
(2)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刚掉出来的金币看见了________,但它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
金币又看见________,它又躲进了草丛里,是因为________。
金币接着看见了________,这一次它选择________。
(3)短文中的金币最后明白了它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了吗?
请你用金币的口吻来回答。
【答案】
(1)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牧童;
牧童太天真;
学者;
学者太清高;
富翁(主人);
回到富翁的衣袋
(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阅读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进行补充填空即可,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1)金币躺在路边的草地上暗自高兴,因为它终于摆脱了暗无天日的钱柜。
(2)1、牧童2、牧童太天真3、学者4、学者太清高5、富翁(主人)6、回到富翁的衣袋(3)原来我的价值是能够救人啊!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9.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季羡林的故事
季羡林老师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作为誉满国内外的学术大师,他却没有半点架子。
在北大校园里,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他像一个工友,说话平常,总是面带笑容;
他像一个老农,声音低沉,平易近人。
在住院期间,一天一位年轻护士说起某报正在连载季先生的著作《留德十年》,表示很爱看。
季老马上吩咐身边人去买,他说:
“书是给人看的,哪怕有几句话对年轻人有用了,也值得。
”这一来轰动了全医院,大家都来伸手,还索要签名本。
“都给。
”“买去。
”季先生发话说:
“钱是有价之宝,人家有收获是无价之宝。
”最后,一趟一趟买了600本,他也一笔一画地签了600本。
白岩松在1995年做《学者访谈录》时,在掏名片准备递给季老的一刹那,季老就站起来,弯腰等着。
白岩松掏名片的时间,季老就一直弯腰等着,这个场景令在场所有人感动不已。
后两次采访季羡林时,大家每次走的时候,他依然会站在家门口,很有礼貌地望着大家渐渐走远,周兵感叹道:
“做人做到这份儿上,真让人敬佩。
”
(1)短文第一自然段中的划线词语“架子”的意思是(
)
由若干材料纵横交叉地构成东西,用来放置器物、支撑物体或安装工具等
比喻事物的组织、结构
自高自大、装腔作势的作风
D.
架势、姿势
(2)用“________”画出描写季羡林外貌的句子。
(3)季羡林为什么自己掏钱买600本《留德十年》?
(4)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季老是个(
)的人。
(多选)
生活简朴
平易近人
关心青年人成长
待人接物周到有礼
【答案】
(1)C
(2)季老经常穿一身洗得发白的卡其布中山装,一双圆口布鞋,出门时提一个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人造革旧书包。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4)A,B,C,D
(1)这道题考查的是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思,解答时要联系文章上下文及主旨来思考。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1)C;
(3)因为医院的护士说很爱看这本书,季老觉得只要书对大家有益,就值得买。
(4)ABCD
(1)这种词语的意思是语境临时赋予的,具有特殊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注意,做这样的题必须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解释,不能借助字典等工具书照抄照搬下来。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
10.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还魂草
走进大巴山密密的桷(fu)栋(li)树林,湿润的沃土上铺着一层厚厚的落叶,从叶缝间筛下的光斑,印在落叶上,像圆圆的邮戳,我们扒开落叶,便会在青青的苔藓上找到还魂草。
还魂草茎细如线,叶如花瓣,草叶像盛开的花儿。
我们拔起它,抖去泥沙,晾干后收藏起来。
老人拿它泡茶喝,能明目强身,我们拿它当书签,送给好朋友。
还魂草真能还魂吗?
每当我看书累了,便把还魂草从书页中取出,放进盛满清水的杯中,立刻,干细的茎徐徐伸直,干枯的叶缓缓伸开,就显得那么嫩绿,那么鲜活。
还魂草的生命力是多么旺盛!
从海外回来的爷爷,每次离家的时候,都要带一束还魂草,他说,还魂草系着他的魂儿,就像故乡系着他的梦。
(1)查字典给划线字的读音,再把拼音抄写在横线上。
邮戳
(2)短文告诉我们在大巴山的________里,________下面,________上,可以找到还魂草。
(3)还魂草能“还魂”,指的是它________。
(4)从短文最后一段可以看出,爷爷________。
【答案】
(1)huá
n;
chuō
(2)桷栎树林;
落叶;
苔藓
(3)有强烈的生命力
(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4)考查对最后一段的理解,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1)huá
n、chuō
(2)桷栎树林、落叶、苔藓(3)有强烈的生命力(4)对故乡的热爱和依恋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往往也不同,可以根据意思来记住不同的音节。
(2)、(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解答此题要结合全文来理解,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