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036课时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036课时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036课时说明文阅读专题复习教学案无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事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中“分”部分又常按并列方式安排。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一层一层剖析事理。
5.说明方法及作用:
(1)常用说明方法有:
举例子、分类别、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作比较、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用等。
(2)主要说明方法作用分析方向提示:
①下定义:
能够起到准确简明地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作用。
②分类别:
可以全方位、多角度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能够使说明更有条理、更加清楚
③举例子:
可以通过有代表性的例子,清楚、真实、有力地说明事物或事理。
④列数字:
数字有约数和确数,不管哪一类数字,都能起到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明事物或事理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表示年、月、日的不是列数字。
⑤作比较:
可以化深奥为浅显,变复杂为简明,可以更清晰、更鲜明地说明事物,增强说明效果。
⑥打比方:
增强说明的形象性、生动性,使抽象的事物变得更具体。
⑦画图表:
对文字说明起到辅助作用,增强了说明的直观性,使事物的特点一目了然
6.说明语言:
(1)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的最基本特征。
(2)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主要表现在对说明对象进行精确的修饰、限制补充的表时间、空间、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副词上。
(3)对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理解,要打破思维的惯性,不要只认为精确的语言或数据才是准确的(如确数),更应认识到有时模糊的语言和数据(如约数)会使说明更客观、更符合实际,更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4)一般而言,下定义、列数据、分类别和用图表时语言比较平实、简明;
打比方、举例子、摹状貌、引用时语言往往比较生动、具体、形象
【目标测评】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12分)(2016年厦门)
一本可以“喝”的书答案
张君燕
①这是一本从外形看起来和普通的书本差不多的书。
不过,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
这本书的封面和扉页,都赫然标注着“DrinkableBook”(可以喝的书)。
②这本书的发明者是一个叫特丽莎的美国姑娘。
2007年,特丽莎到非洲旅行,发现那里根本没有纯净的饮用水,孩子们口渴了,就直接从垃圾堆旁肮脏的水坑里捧水喝。
因此,当地百姓得病的几率特别高。
特丽莎还得知,全球每年有6.63亿人口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净水设备而喝不到干净的饮用水,由此导致的疾病、死亡更是难以计数。
作为一名化学博士,她顿生一种使命感:
要发明一种消灭病菌的物质。
③经过8年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特丽莎惊喜地发现了病菌的克星——一种叫“纳米银”的离子。
为了让纳米银更方便地投入使用,特丽莎将纳米银离子嵌入纸中,做出一张史上最强的过滤纸。
这是一种抗菌性极强、质地优良的黄色纸。
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④这个结果让特丽莎倍感振奋。
她立刻带着这种纸跑到肯尼亚、海地、印度等国家,测试了25种受到严重污染的水样,和当地居民一起试用这些纸。
“难道这些水不可以直接喝吗?
”“为什么要用这些纸过滤一下呢?
太麻烦了。
”“我们一直都是这样喝水的!
”当地居民的种种疑问和不配合的举动让特丽莎明白:
最可怕的不是水源受到污染,而是当地居民缺乏最基本的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
⑤知识的传播远比这张滤纸更重要!
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后,特丽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用食用级的墨水,将安全卫生饮水的常识印在纸上,做成一本书。
如此,过滤纸摇身一变,不仅可以滤水,还能传播知识。
⑥这本书的设计使用相当巧妙、便捷。
这样一本看似小巧的书籍,平均每页可以过滤100升的饮用水,一本26页的书,可以满足一个人4年的饮水量!
而之后的每一天,都会有人因为这本可以“喝”的书而远离死神。
⑦这个发明引来无数好评。
面对滚滚而来的赞誉,特丽莎风趣地说:
“我只是想用自己的知识给人们带来一点改变,只要我们内心温暖、心怀世界,别说一本可以‘喝’的书,也许我们还可以发明可以‘吃’的书呢!
”
1.文中第①段说“这本书却被《时代》周刊评为2015年最棒的25个设计之一”。
请结合全文,从功能和效果的两个角度说明这本书的设计之妙。
(4分)
2.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的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
(4分)
A.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99%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接近美国的直饮水。
B.经验证,它能去除水中大部分的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沙门菌(这些都是水中的隐形杀手),使水的饮用标准达到美国的直饮水。
3.特丽莎的发明获得无数好评,可仍有不少网友对它的成本和实际效用等提出质疑,认为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请结合本文和生活实践,就当地安全用水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至少写出两种)(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12分)(2015年连城中考适应性试题)
奇妙的超低温世界
①经过科学界理论上的推算:
得知“冷”并不像热一样可以无限发展。
冷有一个最低限度,就是零下273℃,这一温度被称为“绝对零度”。
当温度降到零下100℃以下时,称为超低温。
②超低温世界妙趣横生:
本来软绵绵,要直就直,要弯就弯。
A非常“听话”的铅,会变得性情倔强,富有弹性;
B好端端的锡壶会变成一团粉末;
C水银在零下269℃就不再是调皮的液体,而变成了稳定的固体;
D电流通过这样的低温导体时,电阻突然消失。
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超低温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③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将变成可以流动的液态,鲜花在液态空气中浸一下,就变得像玻璃一样脆,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放置其中的鸡蛋会像萤火虫似的射出浅蓝色的荧光;
鲤鱼呈“沉睡状态”,生物的生殖细胞都“冬眠”了,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
④根据一些动物在冬天的低温环境下冬眠的习性,及某些在超低温下快速冷冻的动物复温后又活过来的试验,有人设想,把因病而无法医治的人迅速冷冻起来,等将来医疗技术能够医治时,再把人体解冻,治好他们的疾病。
美国物理学家詹姆斯•贝德福就是世界上第一个被人工冷藏的人,他是1967年1月19日开始被冷藏的。
此后,美国已有许多人仿效这种做法。
⑤超低温技术在工业上已广泛应用,低温液化空气的技术已发展成为制氧工业,飞向太空的火箭用低温制得的液氢做燃料,近年来迅速发展的超导技术也离不了液氦。
⑥利用超低温,可以培育耐寒的农作物品种,如有的种子本来很怕寒冷,温度降到零下十几摄氏度就会被冻死。
科学家采用逐渐降低温度的办法,使这些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大大增强,能够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的超低温。
⑦超低温在医学领域更是发挥了作用,上海等地的一些医疗单位采用冷冻疗法,成功地为许多肿瘤患者医治了恶性肿瘤。
他们将极冷的液氮喷到肿瘤上,使肿瘤结成冻块,然后让它复温解冻,经过这样多次反复,就能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
⑧超低温的利用,有着广阔、诱人的前景,等待着人们去探索。
1.下列句子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3分)
A.铝、锌、钼、锂、锡等23种纯金属和60多种合金,在零下273℃条件下,才会发生变化。
B.利用超低温技术可以把恶性肿瘤细胞全部杀死,人类再也不要害怕恶性肿瘤。
C.科学家采用超低温的办法,使怕冷种子的耐寒本领增强,能够经受住零下200多摄氏度。
D.在超低温条件下,空气可以变成液体,鲜花变成玻璃,一摆动,便叮当叮当直响。
2.通读全文,本文围绕着“超低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说明,即
(1)解释什么是“超低温”;
请概括补充其它两个方面内容:
(2)
(3)
3.第②段划线的句子很有特色,请选取其中一句从说明效果方面作简要分析。
(3分)
(1)选取_______句;
(2)说明效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中“它们都将自己的生命速度拨到了零点”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2分)
(三)美国人民抗击鲤鱼“殖民者”(2014厦门市)
美国人民抗击鲤鱼“殖民者”秦珍子
为了抵抗亚洲鲤鱼“军团”,美国人准备打一场持久战。
“敌”最初是以国际主义战士的面目出现的。
上世纪70年代,为了解决南方一些水域水藻和微生物泛滥的问题,美国人从东南亚引入鲤鱼、草鱼、鲢鱼、鳙鱼等八类鱼种,统称为“亚洲鲤鱼”。
刚开始,这些没跳过龙门,却一举跳出国门的鱼儿非常敬业。
它们在规定的范围内,吸溜着异国他乡的浮游生物,堪称清道夫中的战斗夫。
只是没有人注意,它们惊人的食量,比如,一条成年亚洲鲤鱼一天能吃掉5公斤的食物。
渐渐地,这些外来户不再满足于自己旅居美利坚的身份。
当密西西比河遭遇大洪水时,它们趁乱逃出了控制水域,进入自然河流,并迅速扩散。
如今,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绘制的“亚洲鲤鱼分布图”上,美国国土中部由南向北的区域,被上百个红色圆点密集布满,都是亚洲鲤鱼的势力范围。
在短短40多年的时间里,亚洲鲤鱼在密西西比河连通的水系中游荡,所到之处,所向披靡。
因为吃嘛嘛香,它们几乎霸占了本土鱼类所有的口粮。
因为没有天敌,它们也从未受到任何抵抗。
一位“超级鱼妈”一年可产卵300万颗,成活率极高。
它们不怕氧气少,不怕水温低,在那水草茂密的河底,到处都是鲤鱼们的宿营地,在那静静的湖泊中,有它们无数的好兄弟。
每当有船经过,它们便高高跃起。
少则几十条,多则上千条。
有的把水面拍得啪啪响,有的直接落入船舱,有的则过于“友好”——直接扑面而来。
美国人用“灾难”来形容这看起来喜气洋洋的情景。
事实上,平均体重10公斤的鲤鱼从天而降,会威胁小船的安全。
且因为这些非法移民的胡吃海塞,野蛮生长,使得河流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
美国政府官方认定亚洲鲤鱼为“最危险的外来物种”。
科学家认为,一旦它们继续向北,进入五大湖区,会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带来灭顶之灾。
从2009年起,美国政府开始大规模捕杀亚洲鲤鱼。
大规模的民间捞鱼比赛每年都在举办。
防护网和电网也曾被安装到河道中,但这些“游击战士”总是能巧妙躲避和穿越。
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把“飞鱼,美味!
”的视频广告放在官网上宣传。
可美国民众嫌脏嫌刺多,就是不愿吃。
“野鱼杀不尽,水涨鱼又生”,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向亚洲鲤鱼正式“宣战”。
他宣布将斥巨资,防止五大湖遭到亚洲鲤鱼入侵。
美国陆军工程兵正式发布一项研究报告,建议在密西西比河通往五大湖区的河道上建造一道巨型堤坝,阻挡鲤鱼。
该工程预计需要25年完成,预算金额为180亿美元。
为了消灭鲤鱼之患美国如此不惜巨资,实在令人叹惜。
也许就在这一分钟,又有一支亚洲鲤鱼小分队,绕过电网,跳过堤坝,一路向北,朝着占领五大湖的目标奋进。
就在去年10月,美国科学家已经宣布首次掌握“亚洲鲤鱼”在五大湖水域成功繁殖的证据,他们在桑达斯基河“逮捕”了4条草鱼,发现皆是土著当地繁殖的。
抗击持续进行中……
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亚洲鲤鱼被美国政府认定为“最危险的外来物种”。
2.本文多次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请从中摘入一处,并结合语境简要分析其作用。
3.联系上下文,比较以下两句,判断哪一句更好,并说明理由。
也许就在这一分钟,又有一群亚洲鲤鱼,跨越电网和堤坝的障碍,一路朝着五火湖游去。
也许就在这一分钟,又有一支亚洲鲤鱼小分队,绕过电网,跳过堤坝,一路向北,朝着占领五大湖的目标奋进。
4.美国用了多种方法抗击亚洲鲤鱼,但收获甚微。
如何抗击此类外来生物入侵者,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请至少写出三点。
连城县2017年九年级语文总复习教学案
【课时】第31课时(说明文阅读第二课时)
【授课时间】
【复习内容】说明文阅读——内容概括;
材料信息筛选、提炼、再表述。
从“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学生阅读的水平。
【复习目的】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并进行归纳概括。
【考点指导】
1.归纳要点信息,概括文意、层意和段落
(1)首先要准确的把握文段中的中心句和说明的对象及内容。
(2)方法:
若有中心句,可以直接摘取中心句;
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则把几个意思连结后归纳一个主要意思;
如果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
同时要注意文段中的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2.准确筛选、提取文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再表述。
(1)过程:
a、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
b、合理整理、组合概括信息;
c、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
(2)“重要信息”具体是指:
a、与题目要求相关的内容;
b、体现文章的主要观点、反映作者态度主张的内容;
c、表述新信息的内容(新发现、新概念、新进展)等;
d、对新发现、新概念等新的知识进行解说的内容。
一、阅读《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张贺)一文,完成1-3题。
(10分)(2016三明)
2016年3月15日下午,李世石与人工智能计算机程序AlphaGo(阿尔法狗)对战第五局,最终李世石投子认输。
这场举世瞩目的围棋对战以人工智能对人类4:
1的结局落下帷幕。
以往人们认为“机器只会计算不会学习”“计算机只能听从人类的指令而不会创造”,如今在AlphaGo的胜利面前,这些说法不攻自破。
学习、思考、创造不再是人类的专利,计算机完全可以具备这些被视为人类专属特征的能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是机器能完成的工作将全部由机器担任,哪怕是传统意义上被人类视为独占领域的创造性工作,如音乐、小说、诗歌等也不可能幸免。
这样说并非耸人听闻,实际上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已经使计算机学会了自主创作乐曲,模仿巴赫、莫扎特、肖邦风格的“古典音乐”,就连资深乐迷都难辨真伪。
IBM的工程师教会了一台名为WATSON的电脑自创菜谱,其食材和组合方式、烹制方法均是人类从未想过的,据品尝过的人说“味道不错”。
如果90%的工作都能由智能机器代替人做,那么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呢?
尽管人工智能未来会极其强大,但有一个环节取代不了,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互动。
这个世界的所有问题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人与物的关系问题,一类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
人工智能擅长解决前者,而后者只能靠人自己去解决。
举个例子,在今年2月武汉的一场人才招聘会上,有位老父亲替大学生儿子去应聘。
很显然,不管这个大学生如何优秀,用人单位都不太可能考虑聘用他。
因为除了工作能力,用人单位还看中其他素质——理解力、沟通力,认真、坚韧、献身精神这些对团队成功至关重要的素质必须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才能感知与评价。
计算机写出的乐曲再美妙、人工智能烹制出的美食再可口,也很难给人情感上的触动,因为其背后缺了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人。
能激发人的欲望、情感、想象和创造的最终是人而不是机器。
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而人所要解决的是“从零到一”的问题。
没有“从零到一”这个环节,就不会有“从一到无穷”的发展。
人工智能能“解决问题”,但“提出问题”仍旧是人类的特权。
人究竟比机器强在哪儿?
答案也许就是:
人有人性。
人性是推动人类超越自己的内在动力。
因此,未来最具创造力的人和民族一定是在人性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上领先的人和民族。
在李世石与AlphaGo的世纪对战中最让人感动的一个段子是,电脑:
“你明知一定会输给我,为什么还不投降?
”人类:
“笨蛋,因为我是人啊。
1.通读全文,概括出作者认为人比机器强的3点表现。
2.结合文章内容,推断用人单位不太可能考虑聘用大学生的原因是()(3分)
A.用人单位认为这位大学生还不够优秀,工作能力不强。
B.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由老父亲代替应聘,显得不够重视。
C.用人单位认为大学生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用人单位不了解大学生理解力、沟通力和认真、坚韧、献身精神等重要素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可预见的未来,学习、思考、创造等人类专属特征等能力,机器也可以具备。
B.人工智能不仅能提出“从零到一”的问题,也能解决“从一到无穷”的问题。
C.在未来,越能推动超越自己内在动力的人和民族是越具创造力的。
D.人类不服输的原因是,人类认为失败是暂时的,最终能战胜智能机器。
二、阅读下文,完成1-4题。
(15分)(2015年漳州)
丹诏名胜九侯山
①被誉为“南闽第一峰”的九侯山位于诏安县金星乡,总面积226平方公里,中心景区25平方公里,主峰西山岩海拔1120米。
据《漳州图经》记载,“大禹后裔,九人入闽,殁而为神,各主一峰,尊若王侯,故名九侯山”。
②九侯山以“峰峻、水秀、树奇”闻名,景观瑰丽,置身其间,如临仙境。
③九侯之峰,雄伟险峻。
九侯山云雾迷蒙,群峰如苍龙穿行于云海,峰顶有数十块巨石叠簇而立。
这些巨石姿态万千,情态各异。
有的峭然独立,如金鸡护蛋;
有的端庄安详,似金蟾蛰伏;
有的憨态可掬,犹老牛卧眠;
有的二石对立,像“大圣拜观音”;
有的二石偎依,若“八戒娶妻”……
④九侯之水,秀美神奇。
九侯山主溪流全长近20公里,最具特色的是松涧泉飞瀑。
每逢夏季,一泓清泉从天柱峰飞流直下,与鲤鱼巨石撞击后形成三叠飞瀑,远看如一尾巨鲤冲波击浪逆流而上。
相传开漳圣王陈元光平定“靖安之乱”后,带领将士来到这里,见泉水清澈,就取剑在石头上用泉水磨砺,顿时剑光逼眼,以剑劈石,石头裂成两半,后人在石壁上刻下“试剑”二字作为纪念。
若将泉水置于瓶中,水终年不沉淀、不生苔,清冽甘美。
⑤九侯之树,荣茂奇丽。
山上原始森林密布,落叶覆盖,厚达一尺。
“阴阳树”则是九侯山的标志景观。
所谓“阴阳树”,乃为两棵高山榕。
其中一棵的根部生长在一块状若花瓶的巨石下,树干紧贴着石壁,树冠茂密,宛如开在瓶中的花朵。
距花瓶石约2米处生长着另一棵高山榕。
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棵树在同样的土壤环境中却是此消彼长,一枯一荣,互为阴阳。
⑥“鸣鸟穿岩唱孟秋,浮云绕树画中游。
洗心圣地添新景,试剑清泉依旧留。
”九侯山虽然不如武夷山闻名遐迩,但是其秀丽的风光、神奇的传说仍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来此驻足品赏,使它具有更深厚的文化底蕴。
⑦南宋理学家朱熹任漳州知县期间,曾察访九侯山,见九侯山钟灵毓秀,立刻用茅草临时扎成一支大笔,当场书写“西斋”二字,如今这块牌匾依然悬挂于千年古刹九侯寺禅房的门楣之上。
明代大儒黄道周题写的“洗心之藏”的匾额也悬挂于寺中正殿。
福胜岩左侧石壁上刻着清代贡生吴泰来题的“谷神玄牝”,这四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九侯山并不大,却有佛、道、儒三家在此共生共荣,和谐相处,真正体现了有容乃大的哲学思想。
⑧九侯山上还散落着众多的摩崖石刻。
元朝高僧无碍手书的“九侯名山”、明朝云南参政罗汝芳镌刻的“天开”、清朝举人林天翔题跋的“万山第一”等30多处珍贵的摩崖石刻,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⑨九侯山风光旖旎,景色秀丽,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山上的每一棵奇树,每一块异石,无不诉说着神奇的故事……来吧,让你我走进翰墨飘香的丹诏大地,拥抱这梦幻如诗的九侯山水!
(选自《闽南风》2015年第1期,有删改)
1.阅读第②—⑧段,文中从哪几方面介绍丹诏名胜九侯山?
2.选文多处采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请举出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3.文中划线部分与下面改后的句子语言各有特点,你喜欢哪一句?
为什么?
【改句】这些巨石形态各不相同。
有的兀自独立,有的二石并立,人们根据石头的形状和情态特征,把它们叫做“金蟾石”、“牛眠石”、“八戒娶妻石”……
4.根据选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填写句子。
龙江水水光潋滟,。
【课时】第32课时(说明文阅读第三课时)
【复习内容】说明文阅读——感受、体会、推断、想像
1.能在理解文段内容基础上,谈出有独到见解的感受和体会
2.能联系实际生活,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像。
【考点指导】
1.有时候,阅读材料没有直接给出现成的结论,或要求结合现实生活、科技发展等有关常识,推断某一新的发现、认识的前景。
这就要求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推测和想像,在此基础上发表独到感受和体会。
2.任何推断、想像、感受、体会必须以原文的有关信息为基础,以客观实际为对照,以科学为指导,不是凭空进行的,要有理有据。
3.中考题式举例:
(1)建议措施题
(2)标语拟作题
(一)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
(16分)(2016年龙岩中考)
南瓮河——动植物的天然基因库
①南瓮河湿地类型多样:
有森林湿地、灌丛湿地、沼泽湿地、草丛湿地和岛状林湿地。
丰富的湿地类型孕育出惊人的动植物种类——这里有植物800余种,野生哺乳动物49种,鸟类216种,两栖动物及鱼类44种,基本涵盖了大兴安岭寒温带原始林区内所有的陆生和水生生物物种,堪称研究大兴安岭生态环境的天然基因库。
②“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这句话生动、夸张而又幽默地呈现了上世纪50年代开发北大荒时原始、充裕、丰饶的自然景观。
在今天依旧圣洁如处女地般的南瓮河湿地保护区,我们还能看到当年类似的景象:
小心驱车在保护区内,狍子在道旁若无其事地觅食,丝毫不介意我们的冒犯,兴之所至,还跟我们的汽车赛跑。
禽鸟随处可见,那些只能在教科书上翻看到的珍禽,在这里能让你大饱眼福。
更令人惊喜的是,我们甚至看到了一只珍稀的有锋利脚爪却不善飞行的花尾榛鸡(俗名“飞龙”)。
③在南瓮河,最多的陆生动物是驼鹿。
在“土著”的鄂伦春人的传说里,驼鹿被奉为神明,称为“东方神鹿”。
驼鹿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成年驼鹿体长2米多,体重超过400公斤。
虽然体型巨大,但它的行动并不笨拙,你想象不到,它能以55公里的时速连续跑上几个小时,它还能在60厘米深的积雪里活动自如。
作为“神鹿”,驼鹿居然还擅长游泳和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