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8854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9.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化学复习知识点一氧化氮的化学性质Word下载.docx

B.装置B、D中的试剂可分别为水和浓硫酸

C.将铜片换成木炭也可以制备纯净的亚硝酸钙

D.借助装置A及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可以分离CO2和CO

4.某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l00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 

()

 

A.NH3、NO、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

5.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编号

气体

a

b

c

A

SO2

浓H2SO4

铜屑

饱和Na2SO3溶液

B

CO2

稀HNO3

碳酸钙

饱和NaHCO3

C

NO

H2O

D

NO2

浓HNO3

NaOH溶液

A.AB.BC.CD.D

6.如图,在25℃,101.3KPa下,将10mLO2全部压入左端盛有20mLNO的注射器中充分反应。

以下对压入O2后左端注射器中的气体描述错误的是()

A.气体变为红棕色

B.气体体积仍为20mL

C.气体变为混合物

D.气体中氮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

2

7.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A.NOB.SO2C.CO2D.NO2

8.在一定条件下,将6体积的NO2(不考虑N2O4)和一定体积的NO置于试管中,并将试管倒置于水中,当通入4.5体积的O2充分反应后,剩余1.5体积气体,则原NO体积可能为(  )

①3体积 ②4体积 ③5体积 ④5.5体积 ⑤2体积

A.③B.⑤C.④或⑤D.②或⑤

二、多选题

9.如图是用稀HNO3和Cu制取少量NO并验证氮氧化合物性质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吸收剂可以是NaOH溶液B.试管上部的气体始终为无色

C.小试管中溶液最终呈蓝色D.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10.下列气体的收集用错装置的是()

A.Cl2的收集

B.HCl的收集

C.NH3的收集

D.NO的收集

三、综合题

11.亚硝酸钠(NaNO2)有像食盐一样的咸味,被称为工业盐。

亚硝酸是弱酸,且NO+NO2+2NaOH=2NaNO2+H2O。

某同学据此认为NaNO2可与硫酸反应,且有NO和NO2生成,并欲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验证自己的假设。

已知沸点:

NO2为21℃,NO为-151℃

(1)上述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A→____→_____→_____→B。

(2)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氮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_。

(3)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了红棕色气体,

①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确认产物中有NO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以上信息推断,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6)己知:

2NaNO2+4HI=2NaI+I2+2NO+2H2O,根据这一反应,可以用试剂和生活中的常见物质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进行实验时,必须选用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

A.自来水B.碘化钾溶液C.淀粉D.白糖E.食醋F.白酒

12.人类农业生产离不开氮肥,科学合理使用氮肥,不仅能提高化肥的使用率,而且能够更好地保护环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

①人工固氮,将N2→NH3,N2发生_________反应

②自然界固氮,可将少量N2转化为Ca(NO3)2等氮肥,转化途径如下(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

N2→NO→NO2→HNO3

Ca(NO3)2。

写出NO→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将HNO3转化为Ca(NO3)2,列举三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_______(写化学式)。

(2)科学合理地保存、施用氮肥

①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原因是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②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以NH4Cl为例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3)过渡施用氮肥将导致大气中NH3含量增高,加剧雾霾的形成。

(NH4)2SO4是雾霾的成分之一,其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转化所需试剂及条件已略去):

①X可能是______、_______。

Y是___________。

②尿素CO(NH2)2是一种常用化肥,缓慢与H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3则尿素中C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详解】

①碘易升华,故不能通过蒸发从碘水中得到碘单质,故错误;

②NO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应利用排水法收集,故错误;

③NaCl溶液为中性,Fe发生吸氧腐蚀,由U型管液面左高右低可说明,故正确;

④该装置中甲乙两管液体能形成压强差,可以根据左边管中液体高度是否变化检验装置气密性,故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则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若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则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来收集。

若难溶于水则可用排水法来收集,若与空气反应则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2.D

【分析】

A.分液时,下层液体要从下口放出,故A错误;

B.浓硝酸可氧化橡胶,不能使用橡胶塞,应使用玻璃塞,故B错误;

C.NO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不能利用排空气法收集,应选择排水法收集,故C错误;

D.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下端液面与烧瓶中液面出现液面差,一段时间后高度不变,则气密性良好,故D正确;

故选:

D。

3.C

A、装置内的空气会将NO氧化为NO2,影响产物的产量,所以通入N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故A正确;

B、由于硝酸具有挥发性,所以在A中生成的NO气体中会含有少量HNO3蒸气,可用装置B中的水除去,为防止CaO2与水反应,用装置D中的浓硫酸对NO气体进行干燥,故B正确;

C、将铜片换成木炭,由于木炭与稀硝酸不能反应,所以得不到要制备的产物,故C错误;

D、装置A中盛氢氧化钠溶液,通过进气管通入CO2 

和CO的混合气体,CO2 

被NaOH吸收后生成Na2CO3,在出气管口即可收集到CO,然后将分液漏斗中的稀硫酸滴入A中,与生成的Na2CO3反应再释放出CO2,达到分离的目的,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C。

4.B

因最后几乎无气体剩余,所以甲中无N2,因此A、D两项错误,又甲是无色的混合气体,C中NO2红棕色气体,可排除C项,B正确;

故答案为B。

5.B

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而本实验没有加热,故A错误;

稀硝酸与碳酸钙在常温下发生反应,二氧化碳不溶于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净化,并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正确;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一氧化氮,故C错误;

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浓硝酸有挥发性,所以二氧化氮中有硝酸,硝酸能和碱反应,二氧化氮和碱也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洗气,故D错误。

6.B

A.NO与O2反应生成NO2气体,NO2气体是红棕色,故A正确;

B.2NO+O2=2NO2,10mLO2全部压入左端盛有20mLNO,反应生成20mLNO2,但因存在2NO2

N2O4,因此气体体积小于20mL,故B错误;

C.2NO2

N2O4,因此气体变为混合物,故C正确;

D.根据原子守恒,10mLO2全部压入20mLNO气体中,氮与氧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1:

2,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NO与O2反应生成NO2,颜色发生改变,还要注意NO2变为N2O4的隐含信息。

7.A

A.NO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A符合题意;

B.S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B不符合题意;

C.C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符合题意;

D.NO2不与空气反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8.C

根据4NO2+O2+2H2O═4HNO3、4NO+3O2+2H2O═4HNO3,剩余1.5体积气体,可能为NO,也可能为氧气,以此来计算。

,则一定体积的NO和3体积的氧气发生4NO+3O2+2H2O═4HNO3;

①若剩余气体为NO,则由反应可知,消耗NO为4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1.5+4=5.5体积;

②若剩余气体为氧气,则4NO+3O2+2H2O═4HNO3中反应的氧气为1.5体积,则原NO的体积为

=2体积;

故答案选C。

明确剩余气体为何种气体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BD

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2NO+O2=2NO2,无色气体变化为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可以用碱溶液吸收;

A.上述分析可知得到的气体主要是NO2和NO,可以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所以吸收剂可以是NaOH溶液,故A正确;

B.铜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和试管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试管上部气体不始终为无色,故B错误;

C.铜和稀硝酸反应得到溶液为硝酸铜溶液,溶液为蓝色,故C正确;

D.生成的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D错误;

故答案为BD。

本题考查稀硝酸、氮氧化物性质的分析,注意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气体颜色变化和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的分析,实验装置中有有空气,生成的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具有氧化性,和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吸收剂是和氮氧化物反应的溶液应为碱溶液。

10.AB

A.Cl2的收集

,氯气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但由于氯气有毒,还需要连接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因此不能单独用此装置收集,故A符合题意;

B.HCl的收集

,HCl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符合题意;

C.NH3的收集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C不符合题意;

D.NO的收集

,不溶于水,与空气反应,因此采用排水法收集,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AB。

11.CED排除装置中的空气,防止将可能生成的NO氧化成NO2,干扰NO和NO2的检验D中通入O2出现红棕色气体冷凝,使NO2完全液化水蒸气会与NO2反应产生NO,导致无法确认NO的来源2NO2+2NaOH=NaNO3+NaNO2+H2OBCE

(1)C吸收水蒸气,B尾气处理,防止污染空气,D检验NO,E冷却二氧化氮,利用检验NO,所以装置的连接为A→C→E→D→B,装置在进行反应之前要进行气密性检查;

(2)NO很容易被氧气氧化,装置中有空气,无法检验有NO生成,所以通氮气的目的是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防止产生的NO被氧化生成NO2;

(3)①A中出现红棕色气体,确认A中产生气体含有NO2;

②二氧化氮的液化温度是21℃,低于此温度时,二氧化氮气体变成液态;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二氧化氮、氧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其反应方程式为:

4NO2+O2+4NaOH=4NaNO3+2H2O,如果没有装置C,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氮,造成干扰;

(5)综合以上信息推断,N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2+2NaOH=NaNO3+NaNO2+H2O;

(6)鉴别NaNO2和NaCl,由2NaNO2+4HI═2NO+I2+2NaI+2H2O及碘遇淀粉变蓝可知,则选择试剂为BCE。

12.还原2NO+O2=2NO23NO2+H2O=2HNO3+NOCaO、Ca(OH)2、CaCO3NH4HCO3

NH3↑+CO2↑+H2ONH4++OH-=NH3↑+H2OSO3H2SO3H2SO4+4

本题主要考察含N物质的化学性质,运用所学知识答题即可。

(1)①N2→NH3,N的化合价由0变为了-3,则N2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②NO→N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NO+O2=2NO2;

NO2→HNO3的化学方程式为:

3NO2+H2O=2HNO3+NO;

HNO3

Ca(NO3)2,M可以是CaO、Ca(OH)2、CaCO3;

(2)①NH4HCO3需阴凉处保存,是因为该物质对热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相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NH4HCO3

NH3↑+CO2↑+H2O;

②该离子方程式为:

NH4++OH-=NH3↑+H2O;

(3)①根据图可知,Y为H2SO4;

在自然环境中,SO2变为H2SO4的途径有两种:

,故X为SO3或H2SO3;

②尿素CO(NH2)2缓慢与H2O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释放出NH3,说明尿素中N呈-3价,由于O呈-2价,H呈+1价,故可算得C呈+4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