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86894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9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选岳麓版高中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四单元 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第15课戊戌变法巩固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D、梁启超肯定了戊戌变法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第3题【单选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变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第4题【单选题】

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维新派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

英国人赫德指出:

“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

”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B、变法过程过于急于求成

C、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D、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第5题【单选题】

1898年,康有为递呈上光绪帝《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中提出,“西服未文,然衣制严肃。

领袖白洁,衣长后衽,乃孔子三统之一”。

这反映了()

A、西服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的流行服饰

B、维新派在社会变革中的策略选择

C、移风易俗成为维新变法的核心内容

D、东西方文化开始打破隔离的坚冰

第6题【单选题】

维新变法时期的梁启超曾说:

“中国学人之大弊,治中学者则绝口不言西学,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

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徒互相诟病,若水火不相入也。

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体用不备,安能成才?

A、梁启超主张中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B、梁启超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末

C、维新派与洋务派的观点基本一致

D、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根本目的相同

第7题【单选题】

“……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

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

”该材料()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第8题【单选题】

康有为说: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

这种做法的实质是()

A、托古改制容易让人接受,不担风险

B、主张托古改制,反对布衣改制

C、认为改革是惊人的大事

D、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第9题【单选题】

李喜所在《梁启超对戊戍变法的反思》中指出,从维新派本身寻求失败的原因,是从枝节上来找,自然进入了误区;

从中国社会本身去考察,才可能合理地去解释变法为什么失败。

作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

A、变法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群众

B、变法措施过于全面,进程过于激进

C、有利于改革成功的社会环境尚未形成

D、袁世凯告密直接导致戊戌政变发生

第10题【单选题】

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

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

第11题【单选题】

甲午战争后的“公车上书”与巴黎和会时的五四运动都是爱国救亡运动,但两者的规模与影响差别甚大,其主要原因在于()

A、民族觉醒程度与群众基础不同

B、外交失利导致的损害程序不同

C、大众传媒发展水平与方式不同

D、列强攫取中国利权的手段不同

第12题【问答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康有为(1858—1927),广东南海人,自幼接受严格的封建教育,熟读古代典籍。

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阅读《西国近事汇编》等介绍西学知识的书刊,并游历香港。

后参加顺天乡试失败,南归途中大购西书,认真研读,初步形成了维新思想体系。

中法战争失败后,要求变法图强,进行宣传活动。

严复(1854—1921),福建侯官人,14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

光绪三年(1877年)被派往英国留学。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连续发表《原强》、《辟韩》、《救亡决论》等政论文章,翻译《天演论》,为维新变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

晚清民国卷》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要求:

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出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他们所提出的维新主张有了明显的资产阶级特征。

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具有了比较明确的国家主权观念。

反对外国侵略和维护民族独立,这是鸦片战争以来所有中国进步思想家的共同主张,但见识深浅大不相同。

----《中国全史》

材料二:

光绪帝按照康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主要内容有: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同时规定,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材料三:

(康有为)不但没有时时提醒光绪帝注意争取太后的支持,反倒时时鼓励光绪帝学习俄国彼得大帝“乾纲独断”,这就远离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康有为等维新派和光绪,从和平变法开始,却逐步走向武装政变之路,铤而走险,最后归于失败也就无可避免了……改革必然会损害一部分人的利益,这就要求改革者不能没有周全的设计。

康有为、光绪对此几乎是全然不顾,因此很多改革措施都遭到强力反对,反对者并非都是上层的顽固分子,也有中下层官员、士子和民众。

----《回顾戊戌重温历史》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

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材料五:

维新党在各个部门都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工作,举世都为之震动。

比起这个青年的中国来,就是日本的明治维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报》

材料六:

百日之间,维新之诏,联翩而下,变法神速,几有一日千里之势。

----黄鸿寿《清史记事本末》

材料七:

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变法的内容和策略上,而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强大的促进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力量。

----李喜所《略谈戊戌变法的“保守”与“激进”》

材料八:

“百日维新”虽然失败了,但它毕竟触动了传统的中国政治体制,为现代国家的建立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以后发生的历次革命运动,从现代化的进程看,都与戊戌变法有着历史的连续性。

也正因为如此,史学界才会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起点。

材料九:

戊戌变法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

这些思想观念并没有因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其影响,相反,更加深入人心。

……构成了中国现代化的逻辑起点。

----颜炳罡《戊戌变法与中国现代化进程》

依据材料一,分析戊戌变法出现的历史根源。

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次变法的内容涉及哪些方面?

(不得摘抄原文)并结合所学指出这次变法最主要的作用是什么

据材料三,四,五,六,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你认为材料七中对于变法失败根本原因的认识,是否正确?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材料八,九把戊戌变法视作近代中国现代化进程起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一次转型,是文明方式的一次转换。

现代化用工业生产力取代农业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引发了社会的整体变动,从而实现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政治条件的成就给经济发展创造了前提,工业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启动的,工业革命一旦在某个国家开始,现代化的压力就形成了,迫使与它相邻的所有国家紧紧跟上……现代化在动荡中迅猛推进……对被侵略地区而言,问题表现得越来越清楚:

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它迟早要使人们认识到:

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

从19世纪中叶开始,现代化跃出欧洲,向亚非大陆推进。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

“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

——裴钰《改变中国》

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沙皇俄国“只有接受变革,才有可能生存”所釆取的措施和影响。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在“改变中国”过程中的作用。

第15题【综合题】

李鸿章(1823—1901)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具争议的人物。

材料一中国旧文体,凡记载一人事迹者,或以传,或以年谱,或以行状,类皆记事,不下论赞,其有之则附于篇末耳……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

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李鸿章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当此十九世纪竞争进化之世,而惟弥缝补苴,偷一时之安,不务扩养国民实力,置其国于威德完盛之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遂乃自足……庸有济乎?

——据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二建国后到“文革”前,史学界对李鸿章基本以“大卖国贼”、“大买办”看待。

“文革”中,李鸿章更是“崇洋媚外”、“投降卖国”的同义语。

李鸿章为当时的史学界所不齿是众所周知的。

然而,今天人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又一反前述,由全面否定到基本肯定。

有人甚至评价说,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带头人物,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起了推动作用。

有人写文章讲李鸿章的爱国思想、民族主义,即便签订不平等条约也很难给他扣上卖国主义的帽子等等。

总之,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李鸿章在今天格外得到人们的青睐。

——据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据材料一,记载一人事迹的中国旧文体有哪些?

分析梁启超的史学观受当时什么思潮的影响?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仅摭拾泰西皮毛,汲流忘源”是李鸿章主持的何事?

梁启超说他与李鸿章“于政治上为公敌”,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文革”结束前后对李鸿章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

你认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会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