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方法.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844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5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焊接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焊接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焊接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焊接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焊接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焊接方法.doc

《焊接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焊接方法.doc(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焊接方法.doc

焊接方法分类

   一般都根据热源的性质、形成接头的状态及是否采用加压来划分。

    1、熔化焊

    熔化焊是将焊件接头加热至熔化状态,不加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它包括气焊、电弧焊、电渣焊、激光焊、电子束焊、等离子弧焊、堆焊和铝热焊等。

    2、压焊

    压焊是通过对焊件施加压力(加热或不加热)来完成焊接的方法。

它包括爆炸焊、冷压焊、摩擦焊、扩散焊、超声波焊、高频焊和电阻焊等。

    3、钎焊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在加热温度高于钎料低于母材熔点的情况下,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它包括硬钎焊、软钎焊等。

 

焊条电弧焊

 

一、焊接电弧

电弧是两带电导体之间持久而强烈的气体放电现象。

1.电弧的形成

   

(1)焊条与工件接触短路

    短路时,电流密集的个别接触点被电阻热Q=I2Rt所加热,极小的气隙的电场强度很高。

结果:

①少量电子逸出。

②个别接触点被加热、熔化,甚至蒸发、汽化。

③出现很多低电离电位的金属蒸汽。

(2)提起焊条保持恰当距离

在热激发和强电场作用下,负极发射电子并作高速定向运动,撞击中性分子和原子使之激发或电离。

结果:

气隙间的气体迅速电离,在撞击、激发和正负带电粒子复合中,其能量转换,发出光和热。

2.电弧的构造与温度分布

电弧由三部分构成,即阴极区(一般为焊条端面的白亮斑点)、阳极区(工件上对应焊条端部的溶池中的薄亮区)和弧柱区(为两电极间空气隙)。

3、电弧稳定燃烧的条件

(1)应有符合焊接电弧电特性要求的电源

a)当电流过小时,气隙间气体电离不充分,电弧电阻大,要求较高的电弧电压,方能维持必需的电离程度。

b)随着电流增大,气体电离程度增加,导电能力增加,电弧电阻减小,电弧电压降低。

但当降低到一定程度后,为了维持必要的电场强度,保证电子的发射与带电粒子的运动能量,电压须不随电流增大而变化。

(2)做好清理工作,选用合适药皮的焊条。

(3)防止偏吹。

(4)电极的极性

在焊接中,采用直流电焊机时,有正接和反接两种方法。

而大量使用的是交流电弧焊设备,电极的极性频繁交变,不存在极性问题,

1)正接——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负极。

一般焊接作业均采用正接法。

2)反接——焊件接电源负极,焊条接正极。

一般焊接薄板时,为了防止烧穿,采用反接法进行焊接作业。

二、焊条电弧焊的焊接过程

1.焊接过程

2.焊条电弧焊加热特点

(1)加热温度高,而且使局部加热。

焊缝附近金属受热极不均匀,可能造成工件变形、产生残余应力以及组织转变与性能变化的不均匀。

(2)加热速度快(1500度/秒),温度分布不均匀,可能出现在热处理中不应出现的组织和缺陷。

(3)热源是移动的,加热和冷却的区域不断变化。

三、电弧焊的冶金特点

(1)反应区温度高,使合金元素强烈蒸发和氧化烧损。

(2)金属熔池体积小,处于液态的时间很短,导致化学成分均匀,气体和杂质来不及浮出而易产生气孔和夹渣等缺陷。

四、焊条

   1.焊条的组成

手弧焊焊条由焊芯和药皮两部分组成。

(1)焊芯

①作为电弧焊的一个电极,与焊件之间导电形成电弧;

②在焊接过程中不断熔化,并过渡到移动的熔池中,与熔化的母材共同结晶形成焊缝;

(2)焊条药皮

①药皮的作用

a)对熔池造成有效的气渣联合保护;

b)使熔池内金属液脱氧、脱硫以及向熔池金属中渗合金,提高焊缝的力学性能;

c)起稳弧作用,以改善焊接的工艺性。

②药皮的组成

a)稳弧剂:

主要使用易于电离的钾、钠、钙的化合物。

b)造渣剂:

形成熔渣覆盖在熔池表面,不让大气侵入熔池,且起冶金作用。

c)造气剂:

分解出CO和H2等气体包围在电弧和熔池周围,起到隔绝大气、保护熔滴和熔池的作用。

d)脱氧剂:

主要应用锰铁、硅铁、钛铁、铝铁和石墨等,脱去熔池中的氧。

e)合金剂:

主要应用锰铁、硅铁、铬铁、钼铁、钒铁和钨铁等铁合金。

f)粘结剂:

常用钾、钠水玻璃。

(3)焊条药皮的种类

a)酸性焊条——药皮中含有多量酸性氧化物,如SiO2、TiO2、Fe2O3等。

b)碱性焊条——药皮中含有多量碱性氧化物,如CaO、FeO、MnO、Na2O、MgO等。

2.焊条的种类

焊条共分为十大类,即结构钢焊条、低温钢焊条、钼和铬钼耐热钢焊条、不锈钢焊条、堆焊焊条、铸铁焊条、镍及镍合金焊条、铜及铜合金焊条、铝及铝合金焊条和特殊用途焊条。

3.焊条的选用原则

(1)选择与母材化学成分相同或相近的焊条

(2)选择与母材等强度的焊条

(3)根据结构的使用条件选择焊条药皮的类型

五、焊接接头的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变化

1.焊件上温度的变化与分布

焊缝区金属经受有偿稳状态开始被加热大较高的温度,然后在逐渐冷却到常温这样一个热循环。

2.焊接接头处的组织和性能的变化(以低碳钢为例)

3.焊接接头的主要缺陷

(1)气孔

气孔是焊接时熔池中的气泡在焊缝凝固时未能逸出而留下来形成的空穴。

防治措施:

a)烘干焊条,仔细清理焊件的带焊表面及附近区域;

b)采用合适的焊接电流,正确操作。

(2)夹渣

夹渣是焊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

预防措施:

a)仔细清理带焊表面;

b)多层焊时层间要彻底清渣;

c)减缓熔池的结晶速度。

(3)焊接裂纹

a)热裂

热裂是焊接过程中,焊接接头的金属冷却到固相线附近的高温区产生的焊接裂纹。

预防措施:

减小结构刚度、焊前预热、减小合金化、选用抗裂性好的低氢型焊条等。

b)冷裂

焊接接头冷却到较低温度时产生的焊接裂纹。

预防措施:

a)用低氢型焊条并烘干、清除焊件表面的油污和锈蚀;

b)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

(4)未焊透

未焊透是焊接接头根部未完全熔透的现象。

产生原因:

坡口角度或间隙太小、钝边过厚、坡口不洁、焊条太粗、焊速过快、焊接电流太小以及操作不当等所致。

(5)未溶合

未溶合是焊缝与母材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现象。

产生原因:

坡口不洁、焊条直径过大及操作不当等造成。

(6)咬边

咬边是沿焊趾的母材部分产生的沟槽或凹陷的现象。

产生原因:

焊接电流过大、电弧过长、焊条角度不当等所致。

六、焊接变形

1.焊接应力与变形的原因

焊接时局部加热是焊件产生焊接应力与变形的根本原因。

2.焊接变形的基本形式

3.防止与减小焊接变形的工艺措施

(1)反变形法

(2)加余量法

(3)刚性夹持法

(4)选择合理的焊接工艺

4.减小焊接应力的工艺措施

(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

(2)预热法

(3)焊后退火处理

埋弧自动焊

   电弧在焊剂层下燃烧进行焊接的方法,称为埋弧焊。

埋弧焊的引弧、送进焊条一般均由自动装置来完成,因此又称为埋弧自动焊。

    一、埋弧自动焊的焊接过程

    二、埋弧自动焊的主要特点

    1、生产率高

    2、焊接质量高而且稳定

    3、节约焊接材料

    4、改善了劳动条件

    5、适用于平焊长直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对于短焊缝、曲折焊缝、狭窄位置及薄板的焊接,不能发挥其长处。

    三、焊丝和焊剂

    四、埋弧自动焊的工艺特点

    1、焊前准备工作要求严格

    2、焊接熔深大

    3、采用引弧板和引出板

    4、采用焊剂垫或钢垫板

    5、采用导向装置

气体保护焊

一、氩弧焊

      使用氩气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称为压弧焊。

      氩气是惰性气体,可保护电极和熔化金属不受空气的有害作用。

      氩弧焊按所用电极的不同分为熔化极氩弧焊和非熔化极氩弧焊两种。

      1、非熔化极氩弧焊

      电极只作为发射电子、产生电弧用,填充金属另加。

      常用掺有氧化钍或氧化铈的钨极,其特点是电子热发射能力强,熔点沸点高(为3700K和5800K)。

      2、熔化极氩弧焊

      钨极氩弧焊电流小、熔深浅。

中厚以上的钛、铝、铜等合金的焊接多选用高生产率的熔化极氩弧焊。

      3、氩弧焊的特点

      

(1)由于氩气的保护,它适于各类合金钢、易氧化的有色金属,以及锆、钽、钼等稀有金属的焊接。

      

(2)氩弧焊电弧稳定,飞溅小,焊缝致密,表面没有熔渣,成形美观,焊接变形小。

      (3)明弧可见,便于操作,容易实现全位置自动焊接。

      (4)钨极脉冲氩弧焊接可焊接0.8mm以下的薄板及某些异种金属。

      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利用CO2作为保护气体的气体保护焊,称为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

      它的保护作用主要是使焊接区与空气隔离,防止空气中的氮气对熔化金属的有害作用。

      焊接时:

                       2CO2=2CO+O2

                         CO2=C+O2

      因此焊接是在CO2、CO、O2氧化气氛中进行的。

      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特点:

      1、焊速高,可实现自动焊,生产率高。

      2、为明弧焊接,易于控制焊缝成形。

      3、对铁锈敏感性小、焊后熔渣少。

      4、价格低廉。

      5、焊接飞溅与气孔仍是生产中的难点。

电阻焊

电阻焊是在焊件组合后通过电极施加压力,利用电流通过接头的接触面及邻近区域产生的电阻热进行焊接的工艺方法。

    电阻焊的种类很多,常用的有点焊、缝焊和对焊三种。

    一、点焊

    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接头,并压紧在两电极之间,利用电阻热熔化母材金属,形成焊点的电阻焊方法。

点焊主要用于薄板焊接。

    点焊的工艺过程:

    1、预压,保证工件接触良好。

    2、通电,使焊接处形成熔核及塑性环。

    3、断点锻压,使熔核在压力继续作用下冷却结晶,形成组织致密、无缩孔、裂纹的焊点。

    二、缝焊

    缝焊是将焊件装配成搭接或对接接头,并置于两滚轮电极之间,滚轮加压焊件并转动,连续或断续送电,形成一条连续焊缝的电阻焊方法。

    缝焊主要用于焊接焊缝较为规则、要求密封的结构,板厚一般在3mm以下。

    三、对焊

    对焊是使焊件沿整个接触面焊合的电阻焊方法。

    1、电阻对焊

    电阻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使其端面紧密接触,利用电阻热加热至塑性状态,然后断电并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电阻对焊主要用于截面简单、直径或边长小于20mm和强度要求不太高的焊件。

    2、闪光对焊

    闪光对焊是将焊件装配成对接接头,接通电源,使其端面逐渐移近达到局部接触,利用电阻热加热这些接触点,在大电流作用下,产生闪光,使端面金属熔化,直至端部在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预定温度时,断电并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闪光焊的接头质量比电阻焊好,焊缝力学性能与母材相当,而且焊前不需要清理接头的预焊表面。

闪光对焊常用于重要焊件的焊接。

可焊同种金属,也可焊异种金属;可焊0.01mm的金属丝,也可焊20000mm的金属棒和型材。

钎焊

    

   钎焊是采用比母材熔点低的金属材料作钎料,将焊件(母材)与钎料加热到高于钎料熔点,但低于母材熔点的温度,利用液态钎料润湿母材,填充接头间隙,并与母材相互扩散而实现连接焊件的方法。

钎焊接头形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1)液态钎料要润湿焊件金属,并能在焊件表面铺展;

   2)通过毛细作用致密地填满接头间隙;

   3)钎料能同焊件金属之间发生作用,从而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

钎焊机理

   漫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