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3842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首先描述了“教育”的“实践特性”,即“教育”这个概念首先指称的是某一类型的实践活动,而不是纯粹的理念或在某种理念支配下的一套规则。

其次,这个定义把“教育”看作是耦合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性化的耦合过程。

再次,这个定义强调了教育活动的“动力性”,即教育活动要在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过程中起到一种“促进”或“加速”的作用。

最后,该定义强调“教育”行为发生的社会背景,强调“教育”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之间的联系,从而说明教育活动的社会性、历史性和文化特征。

(四)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它要解决的特殊矛盾是受教育者个体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这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性。

(2)历史性(3)继承性(4)长期性

(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第二节教育的基本要素与形态

一教育基本要素

1.教育者。

(主导性的因素)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

(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学习者)

3.教育影响(教育媒介)

教育媒介指建构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起桥梁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与组织形式和教育手段等。

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从内容上说,主要就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和教育组织形式。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矛盾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因为它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二教育的功能

(一)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本体功能)。

社会发展功能(派生功能)。

对于教育功能的认识具有浓烈的政治伦理色彩。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

”《学记》

(二)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三)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三教育的起源

1.神话起源说。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朱熹

2.生物起源说。

基本观点:

教育起源于动物生存本能活动。

代表人物:

(法)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各人种的教育演化》和(英)沛西·

能《人民的教育》

生物起源说是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生物学理论基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美)孟禄《教育史教科书》

在批判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的心里起源说,他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心理起源说”把人类有意识地教育行为混同于无意识模仿,同样导致了教育的生物学化,否定了教育的目的性和意识性,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否认了教育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

4.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社会起源说)

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

劳动起源说由苏联的教育家提出,它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的。

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主要集中在苏联和我国。

米丁斯基、凯洛夫、杨贤江。

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美国教育家杜威

教育是促进儿童通过主动活动去经验一切并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所以教育自然是在生活中提出的。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积极改造”

6.叶澜:

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

论证:

“起源”不同于“产生”“出现”。

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探讨“起源”则要找到“原型”;

同时,既要明白起源结果物与“原型”之间的联系,更要区别二者之间的差异,切不可把起源结果物等同于“原型”本身。

四教育的形态

(一)教育形态的主要类型

1.制度化教育与非制度化教育

2.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

3.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

农业社会的教育1.古代学校出现并发展;

2.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

3.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工业社会的教育

1.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

2.教育与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教育的生产性日益突出;

3.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

信息社会的教育

1.学校将发生一系列变革

2.教育功能的全面理解;

3.教育的国际化与本土化趋势;

4.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

二、教育的价值

(一)教育的多元价值

1、内外价值论

代表:

布鲁巴克、杜威

观点:

教育具有发展人的内在价值、发展社会的外在价值;

2、知识价值论

斯宾塞、巴格莱、怀特海

教育的基本价值是传播科学知识,以及发现或发明知识;

3、文化价值论

施普郎格

教育是文化的构成部分,教育具有特殊的文化传播价值(类同于教育的文化本质说)。

第三节教育的历史发展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特征: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

(2)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只因年龄、性别和劳动分工不同而有差别。

(3)教育具有原始性。

教育内容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教育方式以观察模仿和口耳相传为主。

一古代社会的教育

●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古代社会的教育一般分为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夏商周、春秋是我国的奴隶社会时期;

而战国之后直到清末鸦片战争前是我国的封建社会时期。

①学校的萌芽

学校产生的时间:

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初期

学校产生的过程:

1、五帝时代:

(公元前2700)

“成均”“庠”(解释)最早的儿童学校(虞舜时期)——庠

2、夏朝:

(前2070——前1600)奴隶制初期

一类是“序”,为奴隶主贵族的公共活动的场所。

(面向奴隶主的教育)另一类是“校”,为习武的场所。

(面向平民的教育)

这一阶段以军事训练为主。

3、商朝:

(前1600——前1046)奴隶制发展

商朝的学校比较完备:

庠、序;

学;

瞽宗(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是奴隶主贵族学习礼乐的学校)

A.中国的奴隶社会

(1)夏商

②西周的教育(前1046——前771)奴隶制全盛时期

一、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西周学校已有较完备的制度,从设置上看,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国学:

在王城和诸侯国都内;

专为奴隶主贵族子弟设立的;

分为小学、大学两级。

一类是乡学:

设置在地方;

为一般奴隶主和部分庶民子弟设立的;

只有小学一级。

二、西周的教师和教育内容

(一)官师一体。

“学在官府”。

只有贵族子弟享受教育的权利,而庶人和平民则没有受教育的权利。

(二)“六艺”的教育

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礼乐教育是“六艺”教育的核心。

西周的文字教学,是按汉字构成的方法,以“六书”分类施教,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还编写了课本《史籀篇》,它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官学的衰落和私学的兴起

稷下学宫(重点)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

因设在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性质:

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

特色:

学术自由;

教师待遇优厚;

学无常师;

在学生管理上,制定了中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第二节孔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教育的社会功能

1、与经济的关系:

孔子是中国教育史上最先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教育家——“庶、富、教”的论述就是体现。

2、与政治的关系:

为政以德

3、与军事的关系:

“足食、足兵、足信”

4、与行政、法律的关系:

教育比政令、刑律更加重要和有效

教育的个体功能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在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教育起着决定作用。

二、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

三、教育的目标:

“学而优则仕”

四、教育内容:

六艺《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

五、教学原则和方法:

1、首倡因材施教:

“夫子教人,各因其材。

”(朱熹《论语集注》);

2、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述而》

3、学思行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

4、由博反约: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六、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道德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

1、立志乐道: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乐道”

2、自省自克:

“求诸己”“克己复礼为仁”

3、身体力行:

“讷于言而敏于行”

4、改过迁善:

“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

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七、论教师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悔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第三节孟子的教育思想

(1)从性善论角度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

人性是指人的道德属性,人生来就有善的道德萌芽,教育的作用:

“求放心”—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

教育的社会作用在于“得民心”

(2)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

(3)以性善论为基础的道德修养论。

(4)以思为中心的学习方法论。

一、生平和政治主张

1、孟子:

名轲,战国中期鲁国人。

称为“亚圣”。

思孟学派:

受业于子思的门人

2、政治上:

主张“仁政”。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教史上第一次把教育二字连用。

二、哲学思想和性善论

哲学思想:

内发论“万物皆备于我矣”

性善论:

1、强调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四心

孟子认为,人性有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一般动物的本质属性。

本质表现为“四心”:

恻隐之心、休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端”发展为仁、义、礼、智。

2、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

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

三、教育教学思想

(一)从性善论的角度论述教育的作用:

求放心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找回散失的本性,保存和发扬天赋的善端,“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人皆可以为尧舜。

”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

(二)教育的目的和内容

1、教育的目的:

明人伦

2、教育的内容:

以孝悌为主

3、“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四、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以“思”为主的教学方法

1、自求自得

2、专心有恒

3、启发引导

4、循序渐进

第四节荀子的教育思想

(1)从性恶论出发论述教育的作用

“化性起伪”——教育的作用(善假于物)。

教育的社会意义在于国富民强。

(2)论教育目标和内容

“大儒”“诗书礼乐春秋”

(3)论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强学力行”“虚壹而静”

(4)论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天地君亲师

一、荀子的生平、政治、哲学主张

生平政治:

荀子名况,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

“最为老师”、“三为祭酒”

先秦诸子思想的综合者。

哲学主张:

“制天命”

“可知论”

“性恶论”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一)教育对人的作用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

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

“渐”“注错”

另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

“积”“积靡”

(二)教育对社会的作用

教育能够统一思想,统一行动,使兵劲城固,国富民强。

三、教育的内容和目的

教育的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五经”为教育内容,以《礼》为重点。

“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

教育的目的:

俗儒、雅儒、大儒。

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以已知推未知,自如应对新事物,自如地治理好国家。

教育应当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四、教学主张

1、在学与思的关系上,特别重视“学”。

2、把教学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

对学生学习态度和思想方面的培养:

积微见著,积善成德

虚壹而静,专心有恒

解弊救偏,兼陈中衡

五、论教师

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一是强调教师的作用是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相连的;

二是从维护学术思想统一的角度强调尊师。

“师云亦云”、“天地君亲师”

六、评价荀子

荀子批评孟子“性善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性伪之分”,即孟子把后天形成的道德观念当成了先天的本性(“内发说”),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外铄说”),是非常科学的教育思想。

但是,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

第五节墨子的教育思想

一、墨子的生平和政治、哲学思想

墨子名翟,鲁人。

“农与工肆之人”

“显学”

“上说下教”

二、教育的作用

1、教育对经济的作用

“教人耕者,其功多”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素丝说”:

任何人的先天素质都是一样的,不同意孔子的“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观点。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

……故染不可不慎也。

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3、政治经济等大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

“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

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

三、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1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墨子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兼士”,这种人才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勇于承担治国利民、兼相爱交相利的职责。

2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墨家的教育内容,以“兼爱”的基本思想为主,同时注重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方面的教育

四、教育、教学原则

志功合一

主动性

实践性

量力性

创造性

“述而且作”

五、评价

墨子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不少合理主张,尤其是科学技术知识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是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的,所以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的、很有价值的遗产。

第六节道家的教育思想

“老庄”

一、“道法自然”与教育目的

“法自然”与教育目的

道的含义:

道家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

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

人类社会的法则。

无为(自然);

无不为。

“道法自然”:

自然是完善美好的,处于原始状态的人类社会,才是最理想的境界,一切构成文明内容的事情,在道家看来,都是人类痛苦的源泉。

社会愈文明、愈进步,距离道家的理想状态就愈遥远。

二、“人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人法自然”:

“无知无欲”

老子:

“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庄子:

“绝圣弃智,大盗乃止”,其意都是主张不要用人为的教育去改变自然本性。

道家并不完全否定教育的作用,他们反对的只是违背“自然”的教育。

事实上,道家也提倡教育,即“自然之教”,把一切自然之道,当作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顺应自然。

三、“逍遥”的道家人格理想

道家理想中的人生境界,在于追求物我不分、与道合一的理想境界,具有很强的超现实性和神秘性。

老子主张“复归自然”,即回归自然。

老子关于理想人格的特征在于无为贵柔、知足常乐、不争(“上善若水”)。

庄子在《逍遥游》中将无己、无功、无名作为理想人格最本质的品德核心,要求超越名利等各种现实的羁绊,追求个性解放和灵魂自由,从而达到绝对自由的精神状态。

道家的理想人格论极力主张冲破儒家教育思想的樊篱,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追求一种绝对的自由和人性的解放,对后世士人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积极与消极)。

四、评价

道家轻视知识,主张以自然之道即“天道”为教育内容,要求人们完全听凭自然,对于传统文化也持反对态度,强调“绝学无忧”、“绝圣弃智”,对后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第七节法家的教育思想(重点)

一、法家教育思想概况

李悝

商鞅

韩非

早期法家思想与儒家较一致。

使法家与儒家趋于对立的是改革家商鞅,而战国末的韩非是法家的理论代表。

主张以实力和暴力解决个人和社会问题,所以提倡“耕战”,禁止思学,轻视道德文化,虽取得短暂成效,但却留下许多教训。

法家的教育思想

二、“人性利己说”与教育的作用

  法家提出了“人性利己说”,认为人性有这样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人都有好逸恶劳的特性。

第二,人性都有“趋利避害”、“喜利畏罪”的特点。

第三,人与人的关系是一种利害关系,离不开“计算之心”。

  既然人性是自私的,就无法指望人自觉为善,得出教育无用的结论。

教育的作用在于使人不得为非。

  根据这些理论,韩非确定了教育和社会管理的基本模式:

其一,“不务德而务法”,实行法制教育。

其二,“信赏必罚”,取信于民。

其三,严刑厉法,实行惩罚主义教育。

人性恶的教育作用

强调法制对改造人的自私品质的作用,主张严格要求,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法家忽视了自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其结果必然走向惩罚主义。

三、禁私学、烧诗书

  出于“法制”的目的和统一思想的需要,鼓动统治者,禁私学、烧诗书,压制言论,以统一思想,并奖励安心生产和战斗的农民和士兵,提出了重农的教育,开了中国专制思想统治的先河。

四、教育管理模式

  法家提出了“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管理模式。

  “以法为教”,一切律令条文都由官府统一制定,然后公诸于众,坚决实施执行。

  “以吏为师”即由国君直接操法之大权,主持制定律令。

让全体官吏都去作施行法制教育的教师,教民学法。

这样法家的法制教育就得到全面的普及。

尽管法家的不少主张适应了专制统治的需要,但法家对传统教育持否定态度,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是否定人类文化知识的积累,并进而否定学校教育,法家教育思想用于实践,不仅会摧残教育本身,还会导致文化上的专制主义,这已为后来的秦朝历史证明。

第八节《礼记》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重点)

《中庸》(重点)

《学记》(重点)

《乐记》(了解)

教育在经过500余年的发展之后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

因此,在战国末年开始出现了一批集中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著作,其中《礼记》中的《大学》《中庸》《学记》和《乐记》是对春秋以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反映了2000多年前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状况和水平,并对后世的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大学》中的教育思想

《大学》提出了“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亦称为“三纲领”。

八条目: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前五条在于“明明德”,侧重于修身的目的;

而后三条在于“亲民”和“止于至善”。

八条目实际上使道德教育成为一个过程和整体,构成了儒家的道德教育体系。

“三纲领”

“明明德”就是把人天生所固有的善性发挥出来。

所谓“明德”就是善性。

由于《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而该学派认为人性善,因此他们主张大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发扬人固有的善性。

“亲民”就是推己及人,即把个人的善转化为他人。

朱熹认为“亲民”应写做“新民”,使人“去其旧染之污”,重新做人。

“止于至善”要求所有的人能在道德修养上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从而使整个社会道德趋于完善。

《大学》的“三纲领”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以至社会的层层递进的完整体系,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以仁政、德治为目标的教育主张。

“八条目”

1、格物、致知:

一般认为是对事物的研究和获得真理的过程。

“格物”是指摒除物欲的蒙蔽,“致知”是指唤醒自己的良知。

在这里,格物指学习儒家的传统文化典籍之类,致知是在格物基础上的提高。

2、诚意、正心:

是指在自我修养过程中能做到诚实、守信、公正,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

3、修身:

是指人的一种综合素质的养成,是知识修养与品德修养的和谐统一,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根本。

4、齐家、治国、平天下:

齐家是指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治国和平天下是齐家的扩展和延伸。

“三纲领”和“八条目”

《大学》所提出的“三纲领”、“八条目”着眼于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完善,具有强烈的伦理性和人文色彩;

另外,它还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它们由小到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简单到丰富,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三纲领”和“八条目”对汉代以后的官学和私学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我国古代高等教育制定教育目的、指导学生修身和治学的行动指南。

《中庸》中的教育思想

《中庸》中也包含着一些教育基本问题的论述:

1、关于教育的本质与作用;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2、关于教育教学过程和步骤;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3、关于教育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成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