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8580845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40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考前冲刺创新实验题专项训练十九含答案解析Word下载.docx

②              .

(3)实验中,将大小相同的胶水膜和水膜,放在书本前相同距离处,发现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

           .

类型3 热学创新实验

3.网上传说,坦桑尼亚一个名叫姆佩巴的学生急于上课,将热牛奶放进了冰箱,令他惊奇的是,这杯热牛奶比同时放入冰箱中的冷牛奶先结冰.有网友跟帖:

热水也比冷水结冰快.后来,有人把这种现象叫做“姆佩巴效应”.你认为传说中的“姆佩巴效应”是真的吗?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验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温馨提示:

注意实验方案的可操作性)

(1)实验器材:

 ;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4.小梦同学发现用黑板擦擦黑板时会出现较多的灰尘,于是改成用湿抹布擦黑板,擦完后发现黑板很快变干了.她思考:

液体蒸发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接下来她利用湿巾做了如下几个小实验.

(1)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展开、另一张折叠后平放在桌子上,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的关系;

(2)她再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一张平放在窗口通风处,一张平放在窗口风吹不到的地方,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3)她又取出两张相同的湿巾,将其中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阴凉处,另一张湿巾展开放在阳光下,过一段时间比较两张湿巾的干湿程度.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探究液体蒸发快慢与              的关系;

(4)小梦在取出湿巾时闻到了湿巾发出的淡淡清香,说明了 .

类型4 力学创新实验

5.如图甲所示,是科技迷小明制作的“真空炮”模型:

在一根两端开口、内壁光滑、水平放置的透明塑料管左端管口处,放置一枚弹丸;

管口两端各有一块可自由开合的挡板;

靠近管口右端连接一抽气机,抽气一段时间后,迅速将挡板1打开,弹丸便可冲开挡板2从管右端射出.弹丸从管口射出的出口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

A:

与弹丸的形状有关 B:

与弹丸的直径有关 C:

与塑料管的长度有关

小明在塑料管壁两侧安装了多套光电传感计时器,用于测量弹丸在管中不同位置的运动速度.请完成下列各实验步骤的填空:

(1)抽出挡板1时,弹丸受到的动力来自于其两端气体的    .

(2)探究猜想A时,控制其他因素相同,分别用球形与弹头形弹丸进行实验,测得弹丸速度大小随运动位置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则出口速度较大的是    弹丸.

(3)探究猜想B时,小明仅换用底面直径不同的两枚弹头形弹丸重复上述实验,发现直径越小的弹丸,出口速度越小.你认为直径小的弹丸出口速度小的原因可能是.

(4)探究猜想C时,小明换用了几根长度不同的塑料管,用同一个弹头形弹丸、抽出等量空气后多次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发现:

长度小于3m的塑料管,弹丸在管中运动的速度总是逐渐变大;

长度大于3m的塑料管,弹丸运动的速度却先变大后变小,你认为弹丸在较长管中速度先变大后变小的原因是 

 .

6.在炎热的天气里,溺水事故时有发生,为了预防溺水事故,老师组织学生观看《珍爱生命,远离溺水》的警示片.小罗同学边看边思考,人在水中浮沉的原因是什么?

于是他提出了以下猜想:

人在水中浮沉可能跟人受到的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有关;

人在水中浮沉可能跟人对水作用力的大小有关.

为了探究上述猜想,小罗同学从网上购买了几种不同型号的小电动机、电源、小扇叶,并从家里找来了质量忽略不计的泡沫、双面胶等器材,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了一个模拟人游泳的模型,并对模型做了防水处理.

(1)将模型断电后放入水中,如图甲所示,模型沉入水底,此时模型受到的浮力为

(2)F1,受到的重力为G,则F1    G,将模型捞出来擦干后,用双面胶

粘上泡沫,如图乙所示,模型和泡沫处于漂浮状态,泡沫的作用相当于人游泳时的救生衣或救生圈等保护装置,此时模型和泡沫受到的总浮力为F2,则F2    G.(以上两空均选填“>”“=”或“<”)

(2)小罗先用电压较小的电池,通电后扇叶转动较慢,放入水中如图丙所示,模型沉入水底,于是更换了质量相同电压较大的电池,通电后扇叶转动较快,放入水中如图丁所示,模型不但不会下沉,还会在水面前进.该实验说明扇叶转动得越快,水对模型的作用力越    .

(3)该探究实验用到的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写出其中的一种).

(4)请从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实验过程的可操作性、实验结果的可靠性等方面写出一条评估意见:

 .

小罗同学的实验告诉我们,游泳时如果没有保护措施.一旦遇到手脚抽筋或体力不支时,可能会发生溺水事故,希望同学们珍爱生命,远离溺水.

7.在学习《速度》一节内容后,同学们想探究纸锥下落快慢与锥角以及扇形半径的关系.他们用普通复印纸裁出3个不同规格的扇形纸片,制成了如图甲所示的3个纸锥.实验中,纸锥每次从相同高度由静止释放,用秒表多次测量每个纸锥下落的时间,取平均值后记录在表格中.

纸锥

编号

下落高度h/m

扇形纸片半径r/cm

剪掉的扇形圆心角θ/°

纸锥锥角α/°

下落时间t/s

1

1.9

10

90

81.9

2.20

2

135

71.1

1.84

3

(1)对于纸锥下落前的初始位置,有乙图所示的两种摆放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选填“A”或“B”).

(2)分析表中数据,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你得出的结论是  .

(3)小明随后用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如图丙,其中4号纸锥的锥角比5号纸锥的锥角大.如果从相同的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两个纸锥,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4号纸锥先到地面

B.5号纸锥先到地面

C.两个纸锥同时到达地面

(4)如果纸锥到达地面前做匀速直线运动,设4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1

,5号纸锥匀速下落时所受阻力为f2,则f1    f2(选填“>”“<”或“=”).

8.几个同学荡秋千时,感到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有规律.于是对“哪些因素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提出以下猜想.

小敏:

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小颖:

可能与人和秋千坐垫的总质量有关;

小青:

可能与秋千摆动幅度(摆动中人离开最低点的最大距离)有关.

他们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一细绳一端拴一小球,让小球自由往返摆动,模拟秋千的运动,并记录数据如下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完成上述实验,除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天平、

    、    ;

(2)从本次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    有关;

(3)实验发现,小球只能摆动一段时间.你认为造成小球停下来的原因可能

是         ;

(3)摆钟是利用本实验的原理制成的.某一摆钟变慢了,要调准它,应将摆钟的摆长调

    (选填“长”或“短”).

9.小华和小丽在观摩一次自行车比赛中,看到运动员在转弯时,身体和自行车都是向弯道内侧倾斜的,如甲图所示.

(1)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弯道内侧倾斜呢?

小华提出了疑问.一旁的小丽说:

“要想转弯,必须受力.身体倾斜是为了给自行车一个向内侧转弯的力.”小华觉

得小丽“要想转弯,必须受力”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  .

(2)我们平时骑自行车转弯时,身体的倾斜没有这么明显.可为什么比赛时选手倾斜得这么明显呢?

且靠内道的选手转弯时比外道选手倾斜得更明显.使骑行的自行车转弯的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小华和小丽提出了两种猜想.

可能与骑行的速度有关;

可能与圆弧形跑道的半径有关.

(3)接着,小华和小丽一起设计实验,并在实验室里通过实验验证猜想一.把半径为0.5米的半圆轨道(左端连着横杆)通过横杆在O点与墙壁活动连接(能绕O点竖直方向自由转动),轨道置于压力传感器上时,传感器示数为1牛.让质量为30克的同一小钢球分别从距离传感器表面不同高度的弧面A、B、C三处自由滚下,如图乙所示.观察、记录每次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注:

小钢球到达最低点时的示数最大),记录如下表.

小钢球初始位置

距压力传感器高度/米

0.5

0.4

0.3

压力传感器达到的最大示数/牛

1.90

1.78

1.66

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若要验证猜想二,从控制变量角度考虑,需对上述实验进行哪两项改变?

(不考虑小钢球与轨道之间的摩擦)①;

② .

(4)实验后,他俩在与同学们的交流中,有了新的猜想:

让骑行的自行车转弯需要的力还可能与人和车的总质量有关.于是他俩又展开了实验探究……

10.某同学在探究弹性势能大小与形变量的关系时,猜测弹性势能可能与形变量x成正比,也可能与形变量的平方x2成正比.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将弹簧套在光滑竖直杆上且底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刻度尺与杆平行,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读出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h0;

②将中间有孔的小铁块套在光滑杆上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按压铁块,读出此时弹簧上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1;

③释放小铁块,当铁块上升到最大高度时,读出铁块下端到水平面的高度h2;

④改变弹簧的压缩长度,重复步骤②③,将测出的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并计算出弹簧的形变量x、形变量的平方x2,和小铁块上升的距离Δh.

(1)实验中弹簧的形变量x=    (用所测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大小是通过    来间接反映的;

A.h1    B.h2    C.h2-h0    D.h2-h1

(3)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分别作出Δh-x和Δh-x2图像,由此得到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与            成正比.

11.(1)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现象:

现象一:

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鸡蛋先后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鸡蛋甲落到地板上,摔烂了;

而鸡蛋乙落到一块海绵上,完好无损.此现象说明鸡蛋    受到的撞击力较小(选填“甲”或“乙”).

现象二:

如图乙中a所示,一根细线拴着一个重物,把重物拿到一定高度,然后释放,重物可以把细线拉断;

如图b,如果在细线上端拴一段橡皮筋,再从同样的高度释放该重物,细线就不会被拉断.此现象说明细线中的拉力是图    中的较小.

这就是典型的“软着陆”或“缓冲”现象,这种现象背后的物理原因是什么呢?

①现象一中,鸡蛋甲从接触地板到摔烂的时间为t1,鸡蛋乙从接触海绵到抵达最低点的时间为t2,则t1    t2(选填“<”“=”或“>”);

②现象二:

图a中,细线从刚好拉直到它断开的时间为t3;

图b中,细线从刚好拉

直到物体下落到最低点的时间为t4,则t3    t4(选填“<”“=”或“>”).

(2)综上分析,导致上述现象中两个力变小的可能原因是 ;

(3)为了进一步探究这种现象,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

先后三次让同一个同学骑同一辆自行车,从斜坡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每次到达坡底进入同一水平路面时用大小不同的力捏刹车,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捏刹车的用力情况

在水平面上滑行的时间

较小的力

40s

较大的力

17s

更大的力

4s

由以上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在质量和速度相同的情况下,要使物体停下来,作用

    越长,作用力越    .

(4)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例如人从高处跳到地面上时,膝盖会无意识的弯一下,这是通过    而    地面对人的冲击力.

(5)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缓冲知识的是    .

A.自行车坐垫上装减震弹簧       B.运动员跳远时跳到沙坑里

C.装修时用橡胶锤敲打地砖而不用铁锤D.用撬棒撬石头

类型5 电(磁)学创新实验

12.把两种不同材料的导线(如铁线和铜线)组成如图所示的闭合回路,当AB两端存在温度差时,回路中就会有电流通过,这就是塞贝克效应,这种电路叫热电偶.实验表明:

热电偶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跟相互连接的两种金属丝的材料有关;

跟接点A和__________B间的温度差的大小有关,温度差越大,回路电流越大.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所示,①其他条件不变,只将A处杯中的冰水混合物换为沸水,电路电流    .②其他条件不变,移去酒精灯,将B放入另一杯冰水混合物中,稳定后,电路电流    .(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或“变为零”)

(2)这样的热电偶实际上是一个电源,它的电能是由    能转化而来.

(3)热电偶电路可以把温度信号换成    信号,利用这种性质可以把热电偶做成

    (写出一种应用).

13.小明乘电梯时,发现电梯超载会自动报警.于是喜好钻研的他对电梯的电路图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以下探究实验,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0为定值电阻.用杯中水量调节压敏电阻受到压力的大小,压敏电阻的电流与受到压力大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1)图甲中R0的作用是            ;

(2)分析图乙I-F图像可知:

压敏电阻Rx受到的压力增大时,通过它的电流也增大,Rx的阻值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当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时,触点K与    接触,电铃响,实现自动报警;

(3)某电梯超载报警的Rx-F图像如图丙所示,空载时电梯厢对Rx的压力F1等于电梯厢的重力,当压力F2=1×

104N时,电梯报警,则此电梯载    人;

(设每人质量约为50kg)

(4)下列与此实验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

A.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关系时,控制导体电阻不变

B.用光线描述光的传播路径

C.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多少表示它的磁性强弱

D.2个5Ω的电阻串联,相当于1个10Ω的电阻

14.某同学用铅笔芯(主要成分是碳)自制简易爱迪生灯泡.他将直径0.5毫米的铅笔芯两端接上导线,放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广口瓶中(如图甲),连接12伏电源和电流表,闭合开关,铅笔芯发出黄光并渐渐变亮,稍后渐渐变暗.断开电路,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铅笔芯明显变细.继续通电,铅笔芯烧断掉落.

(1)某时刻,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安.

(2)请在图丙中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3)瓶中的石灰水可起到         作用.

(4)实验中,铅笔芯亮度渐渐变暗的原因是  .

15.实验室购买了一卷标有长度为100m的铜芯漆包线,小科想通过实验测定其实际长度.他首先测得导线横截面积S为1mm2,查阅资料得知现温度下这种导线每米的电阻值为0.017Ω.

(1)利用图甲所示的实物图测出铜导线的电阻.

①实验中,小科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P置于最    端.(选填“左”或“右”)

②小科通过移动滑片P,测得多组数据,绘制成U-I图像如图乙,据此可以判定这卷导线的实际长度    100m.(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小思认为用电子秤测出这卷导线的质量m,利用铜的密度ρ也可以算出实际长度.请你写出这卷导线实际长度l的计算式:

l=    (用字母表示).

16.爱动脑筋的小华对如图所示的闹钟进行了如下探究:

(1)当要设定响铃时间时,先将闹铃开关闭合,再将定时指针调到指定时间,只有当时针转至与定时指针重叠时,定时开关也闭合,此时电动机工作,带动铃锤敲击铃碗,闹铃才能发声.下列A、B、C三个电路图,能满足上述要求的是    ;

(2)图乙是闹铃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凸轮是一种具有凸起的呈曲面状的零件,弹性金属片上端连接铃锤,下端固定在∩形塑料架的顶端.如图丙所示,目前凸轮安装在N位置,为了达到不同的响度效果,凸轮的转轴还可以调换到M、P两个不同的位置.图丁是凸轮转动一周过程中四个位置的工作示意图.电动机工作带动凸轮连续转动,凸轮反复交替推动∩形架的A、B两柱,使得∩形架绕O轴左右摆动,通过弹性片带动铃锤交替敲击两个铃碗,实现铃碗振动发声.F为凸轮对A柱的作用力,请你在图丁的④中,画出此时F的力臂L;

(3)电动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    能.根据图丁反映的工作原理,在凸轮转动一周的过程中,铃锤共敲击铃碗    次;

(4)小华发现闹钟铃声过大,会影响到他人休息.她应该怎样调节凸轮的位置,使铃声的响度减小?

答:

               .这属于在处减弱噪声.

 

参考答案

1.(1)振动 相同 (2)变大 会聚 凸 发散 (3)超

【解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敲击音叉使其振动发出声音;

在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

(2)对比图甲和图乙可知,因为图乙中振幅比图甲中振幅大,所以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变大,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会聚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对比图丁与图甲可知,图丁中振幅比图甲中振幅小,所以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发散作用,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3)频率超过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2.(1)粗细 形状 (2)①只用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②数据相差太小,可能有误差 (3)胶水膜的焦距更小

(1)为了验证液膜的增大与材料的关系,应控制三种材料横截面的粗细和形状相同;

(2)存在问题:

①只用一组数据得出结论,具有较大的偶然性;

②数据相差太小,可能有误差;

(3)透过胶水膜观察到的正立的“字”更大一些,原因是:

胶水膜的焦距更小.

3.(1)两个相同的杯子、热水、冷水、冰柜、钟表

(2)①在两个相同的杯子中,分别装入适量的等质量的热水和冷水;

②将两杯水同时放入同一冰柜中进行冷冻;

③每隔适当时间,观察水的状态变化情况

(3)若热水先结冰,则传说中的说法是真的;

若冷水先结冰或同时结冰,则传说中的说法是假的

4.(1)液体的表面积大小 (2)液体表面的空气流速 (3)液

体的温度高低 (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5.(1)压力差(或压强差) (2)弹头形 (3)打开挡板时,直径小的弹丸周围会有空气迅速进入管内,使管内外气压差减小,导致弹丸所受合力迅速减小(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4)速度变大的原因:

打开挡板1时,管外气压大于管内,弹丸所受合力向右使其加速;

速度减小的原因:

运动一段时间后,管内空气被压缩,导致内压大于外压,挡板2被压缩空气推开,弹丸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减速.(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6.(1)< = (2)大 (3)控制变量法 (4)该实验是在水

静止时做的,可在水流动时做该实验

(1)模型沉底说明模型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粘上泡沫以后,模型漂浮在水面,由于泡沫质量忽略不计,则浮力等于模型的重力;

(2)扇叶转动速度加快,模型上浮到水面说明水对模型的的作用力增大;

(3)在探究过程中,控制电池质量不变,应用了控制变量法;

(4)该实验是在静水环

境中进行的,可增加在水流动的环境中的实验.

7.(1)A (2)纸锥下落的快慢与半径无关,与锥角有关,锥角

越小,下落越快 (3)B (4)=

(1)以锥角碰地为计时截止,故释放时锥角要在同一高度,故选A;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纸锥下落的快慢与扇形半径无关,与锥角有关,锥角越小,下落越快;

(3)根据(2)的结论可以判断选B;

(4)同种纸张制成了质量相等的两个纸锥,因此两个纸锥的重力相等,如果纸锥在到达地面前做匀速直线运动,那么不管4号纸锥还是5号

纸锥,竖直方向上受力平衡,阻力都等于重力,而它们的重力相等,因此阻力也相等.

8.(1)刻度尺 停表 (2)绳长 (3)机械能有损耗(受到摩

擦,受到空气阻力等) (4)短

(1)由表中数据知,还需要测量时间和长度,故要用到停表和刻度尺;

(2)由表格数据可知,只要单摆的绳长不变,无论小球质量和摆动幅度如何变化,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都不变;

只有摆长变化时,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才会变化,因此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由绳长决定;

(3)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受空气阻力,小球克服摩擦做功,将它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散失,造成小球停下来;

(4)由表中数据可知,摆长越短,小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越短,故某一摆钟变慢了,如果要变快,那么就得让摆动时间变短,由实验可知,需要把摆长调短.

9.(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其他条件相同时,使自行车转弯所需要的力随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①改变圆弧形轨道的半径

②让同一小钢球在不同轨道上距压力传感器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10.(1)h0-h1 (2)D (3)形变量的平方(或x2)

(1)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时其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0,将小铁块放于弹簧上端,竖直向下压铁块后,弹簧上端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1,则弹簧的形变量为h0-h1;

(2)本实验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释放小铁块时,小铁块上升的最大高度反映出来的,上升的高度为h2-h1;

(3)题图乙中小铁块上升的高度与弹簧的形变量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可得出的结论是弹簧弹性势能的大小

与弹簧形变量的平方(或x2)成正比.

11.(1)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