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10 酸和碱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
《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10 酸和碱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研究复习 第一部分 考点研究 模块一 身边的化学物质 命题点10 酸和碱试题 新人教版Word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aOH
B
碳酸氢钠
苏打
NaHCO3
C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
D
乙醇
酒精
CH3COOH
8.(2016枣庄)用pH试纸测定石灰水的pH,如图所示,则测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 )
第8题图
A.偏高B.偏低
C.相等D.无法确定
9.(2016芜湖27中二模)下列实验应用中,与中和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
A.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B.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蚊子能分泌出蚁酸)止痒
10.(2016宁夏)浓硫酸和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中( )
A.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小
B.溶液的质量都增大
C.溶质的质量分数都变大
D.溶质的质量分数前者变大,后者变小
11.(2016内江)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酸溶液中K+、Ca2+、OH-、Cl-可以大量共存
B.硫酸和盐酸溶液中都含有H+,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
C.在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D.稀硫酸滴加到氢氧化钡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
12.(2016梅州)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
关于这两种清洁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13
B.测得炉具清洁剂的pH=1
C.厕所清洁剂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D.炉具清洁剂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3.(2016长沙)下列有关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金属除锈
C.稀盐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和无色酚酞溶液都变红色
D.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
二、填空和简答题
14.(2016长春)如图所示,是为了验证稀硫酸化学性质所做的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14题图
(1)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
(2)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在烧杯中混合,观察到烧杯底部有沉淀,上层为有色溶液,此时,利用烧杯中的沉淀,再选择适当的试剂,即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实验的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16黔西南州)经过“碱的化学性质”的学习,小明同学用如图归纳总结出了NaOH的四条化学性质(即NaOH能与四类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第15题图
(1)为了验证反应②,小明同学将适量的紫色石蕊试液滴入NaOH溶液中,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验证反应③能够发生,应选用下列的哪一种试剂______(填序号)。
A.KNO3 B.NaCl C.CuSO4 D.Na2CO3
(3)NaOH溶液露置于空气中易变质,所以必须密封保存,请你写出NaOH溶液变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2015苏州)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________7(填“<
”或“=”或“>
”)。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
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
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图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具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____________(填一项)等
优点。
17.(2016衡阳)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的化学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根据自己已学的知识进行如下探究,请你共同参与并填空:
【猜想假设】
猜想一:
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二:
是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
猜想三:
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
(1)BaCl2溶液显中性
(2)Na2CO3溶液与BaCl2溶液能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用小试管取少量固体样品加水完全溶解,再滴加过量B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猜想______不正确
(2)取
(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
该氢氧化钠样品已部分变质,其化学成分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引起NaOH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思交流】
(1)实验室应________保存氢氧化钠。
(2)某同学认为用CaCl2溶液代替BaCl2溶液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另一位同学认为不可以,理由是:
CaCl2溶液和NaOH溶液相混合也会出现________,因为Ca(OH)2是______________。
18.(2016朝阳)实验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以“酸碱中和反应”为课题进行探究。
小翔同学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钙溶液滴加稀盐酸,当他滴加一定量的稀盐酸时,发现忘了加入指示剂,于是他停止了滴加稀盐酸,此时,同学们展开了讨论:
小翔实验烧杯溶液中有哪些溶质?
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
(1)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提出问题】小翔实验的烧杯中溶质含有哪些物质?
【作出猜想】小菲认为:
溶质只有氯化钙;
小锐认为:
溶质可能是氯化钙和氢氧化钙;
你的认为:
溶质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
【查阅资料】氯化钙溶液呈中性。
【实验探究】小翔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方案
方法步骤
方案一
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不变红色
小菲的猜
想正确
酚酞变红色
小锐的猜
方案二
另取少量烧杯中的溶液于洁净试管中,加入锌粒
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猜
【方案评价】同学们对小翔上述方案讨论后认为:
①方案一存在缺陷,该方案不能证明________的猜想是正确的(填“小菲”或“小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案二可行。
请你将方案二中的实验现象补充完整。
【实验结论】同学们通过实验,证明了你的猜想是正确的。
【实验反思】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____________。
【拓展应用】小翔如直接将实验后烧杯中的溶液倒入下水道,你认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即可)。
要想处理该溶液使其溶质只含有氯化钙,应向该烧杯中加入过量________,充分反应后过滤。
满分冲关
1.(2016淄博)向Ca(OH)2的饱和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没有改变的是( )
A.CO2 B.CaO C.CuSO4 D.HCl
2.(2016桂林)下表是几种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
某地土壤呈碱性,则该地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
作物
马铃薯
茶树
水稻
莲
pH
4.8~5.5
5.0~5.5
6.0~7.0
8.0~9.0
A.马铃薯B.茶树
C.水稻D.莲
3.(2016中考名校调研卷)将一大烧杯倒扣在点滴板上,点滴板上所放物质如图所示。
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肯定不正确的是( )
第3题图
A.①处试液变蓝色B.②处试纸变红色
C.③处溶液变浑浊D.④、⑤处无明显变化
4.(2016陕西)室温时,随着向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烧杯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忽略溶液温度的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第4题图
A.a点溶液中有两种溶质
B.b点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
C.c点烧杯内液体的pH=7
D.d点溶液中有较多的Ba2+、OH-、SO
、H+
5.(2016北京)元旦联欢会上,雯雯拿出一幅图(如图所示),表演了一个化学魔术。
第5题图
(1)她向画中的衣服上喷了一种无色溶液,衣服由紫色变成红色,若衣服上预先涂过石蕊溶液,则喷的无色溶液可以是________。
(2)她向画中的灯笼上喷了另一种无色溶液,灯笼由白色变成红色,则该无色溶液及灯笼上预先涂过的试剂分别是____________。
6.(2016宜昌)设计方案是实验探究的保证,感悟方法是探究的根本目的。
某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了如下探究。
实验一: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钙。
【分析】从组成上看,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都属于碱,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解离出相同的________(填符号),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但由于解离出的Na+和Ca2+不同,所以性质也有不同。
设计实验时可加入能解离出CO
的试剂,利用CO
与Ca2+结合产生白色沉淀这一特殊现象予以检验。
【设计方案并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通入CO2
出现白
取少量待测溶液于试管中,滴加________溶液
氢氧化钠溶
液中含有氢
氧化钙
写出上述方案中出现白色沉淀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方法感悟】在检验物质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和________,据此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延伸探究】
实验二:
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某合作学习小组设计方案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上述实验中,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和________。
(2)小晶同学通过上述实验推知:
白色固体样品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
(3)为确定白色固体样品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小燕对沉淀C进行实验。
取少量沉淀C于试管中,加入过量________
有气泡产生,沉淀全部消失
白色固体样品
中一定含有
__________
(4)小虎同学认为白色固体中还有物质不能确认其是否存在,其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要确认,只需将上述实验方案中所加的一种试剂改为________即可。
【方法感悟】若其他物质的存在对所检验的物质有干扰时,可先将干扰物质转化,再选择加入恰当的试剂,最后根据不同现象得出结论。
7.(2016天门)向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搅拌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教材上借助酸碱指示剂验证了该反应的发生。
是否还有其他方法判断该反应的发生呢?
小明和小亮两位同学分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第7题图1
【实验探究一】小明同学取上述反应后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小明认为白色沉淀是NaCl与AgNO3反应生成的,于是得出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的结论。
【实验探究二】小亮同学取一定量的稀盐酸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搅拌并用pH计精确测量烧杯中溶液的pH,绘制溶液的pH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1所示。
小亮根据溶液pH的变化,推断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讨论交流】
(1)针对两位同学的实验探究,老师认为小明同学的结论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在小亮的实验中,当实验进行到10秒时,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该溶液能与下列物质发生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碳酸钠②氧化铜③硫酸铜④镁
(3)从图1的曲线中得知,当实验进行到________秒时,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
第7题图2
【拓展延伸】老师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测定溶液的温度,绘制出溶液的温度随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反思评价】有的中和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有的中和反应有沉淀生成或固体物质溶解的现象。
请写出一个有沉淀生成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8.(2016包河区一模)如果下水管管道堵塞了,我们可以用一种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和铝片的管道疏通剂来疏通,反应原理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现有一盒500g含烧碱为80%的管道通在疏通管道时全部使用并完全反应,则一盒管道通充分反应完消耗铝的质量为多少?
1.A 【解析】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A为腐蚀品标志,B为有毒品标志,C为塑料包装制品可回收标志,D为易燃物质标志,故选A。
2.A 【解析】碱在水溶液中解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所以碱的组成元素中一定含氢元素和氧元素,ZnO和MgSO4中都不含氢元素,不属于碱,B、D错误;
KOH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K+和OH-,所以KOH是碱,A正确;
硝酸是一种酸,C错误。
3.B 【解析】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因此可用稀盐酸清除铁锈,B正确。
4.B 【解析】酸性溶液为pH小于7的溶液,pH越小,溶液的酸性越强,四种水果中芒果的pH最小,酸性最强。
5.C 【解析】胃酸过多的人不宜食用酸性食物,醋、柠檬、碳酸饮料都呈酸性,故不宜饮用;
苏打水是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可以中和胃酸。
6.C 【解析】蚁酸显酸性,为缓解症状,应涂抹显碱性的物质。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苹果汁pH<
7,显酸性;
牛奶pH<
肥皂水pH>
7,显碱性;
炉具清洁剂pH>
7,显碱性,但是其碱性很强。
故选C。
7.A
8.B 【解析】测定石灰水溶液pH前润湿pH试纸,就相当于稀释石灰水溶液,石灰水的碱性减弱,所以测得的pH会偏低。
故选B。
9.B
10.A 【解析】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易挥发出溶质氯化氢而导致溶液变稀,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变稀,故浓硫酸、浓盐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浓硫酸的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浓盐酸的溶质质量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A正确。
11.A 【解析】硫酸溶液中含有H+,H+和OH-会结合生成水,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
酸溶液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H+,B正确;
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把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C正确;
稀硫酸和氢氧化钡反应会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水,出现白色沉淀说明中和反应已经发生,D正确。
12.D 【解析】厕所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显酸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小于7,A错误;
炉具清洁剂的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显碱性,测得厕所清洁剂的pH应大于7,B错误;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厕所清洁剂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C错误;
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炉具清洁剂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D正确。
13.C 【解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浓盐酸具有挥发性,A正确;
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都可用于金属除锈,B正确;
紫色石蕊溶液遇酸变红色,但无色酚酞溶液遇酸不变色,C错误;
稀硫酸能够与活泼金属反应制取氢气,D正确。
14.
(1)溶液呈蓝色
(2)能与金属氧化物或活泼金属反应 (3)H2SO4+BaCl2===BaSO4↓+2HCl (4)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始终有白色固体剩余
【解析】
(1)石蕊溶液遇酸变红,遇碱变蓝,A实验中,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发生中和反应后,会有剩余,使溶液显碱性,A实验最终能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呈蓝色。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稀硫酸后,稀硫酸首先与氧化铁反应,待铁锈除去后,继续与铁反应,因此B实验能体现出稀硫酸具有的化学性质是能与活泼金属或金属氧化物反应。
(3)C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反应物是H2SO4和BaCl2,生成物是BaSO4沉淀和HCl,其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Cl2===BaSO4↓+2HCl。
(4)若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只需证明混合后的溶液所产生的沉淀中含有硫酸钡即可,因此可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始终有白色固体剩余,则可证明C实验中所加BaCl2溶液过量。
15.
(1)溶液变蓝
(2)C (3)2NaOH+CO2===Na2CO3+H2O
(1)紫色石蕊试液遇碱变蓝,所以向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NaOH溶液,可观察到溶液变成蓝色。
(2)反应③是碱和盐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产物中有水或气体或沉淀,KNO3、NaCl、Na2CO3与NaOH混合没有水或气体或沉淀的生成,所以不反应,CuSO4与NaOH反应生成Cu(OH)2蓝色沉淀,故选C。
(3)NaOH溶液变质是NaOH与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Na2CO3和H2O。
16.
(1)<
(2)ACE (3)图A,滴管应该在伸入试剂瓶之前挤出其中的空气(或图B,滴管使用完后应该立即清洗并正放在干净的烧杯中;
图C,滴瓶上的滴管用完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回原试剂瓶;
图D,含有残留试液的滴管不能倒持,会腐蚀胶帽) (4)节约药品(合理即可)
(1)碳酸类饮料中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pH小于7。
(2)使用pH试纸应将试纸剪成几小段放在干净的表面皿上,注意不能润湿,否则相当于稀释待测液,然后用干净的玻璃棒醮取待测液滴在试纸上,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若将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B、D错误,A、C、E操作正确。
(3)图A中,应该在伸入试剂瓶之前挤出空气,否则空气进入试剂瓶中可能会导致试剂变质;
图B中胶头滴管应胶帽在上,横放在桌面上可能会腐蚀桌面,也可能腐蚀胶帽;
图C中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清洗,用自来水清洗会引入杂质且会稀释溶液;
图D中,拿胶头滴管时,要保持胶帽在上,如果倒持,会腐蚀胶帽。
17.【猜想假设】只有碳酸钠 【实验探究】
(1)一
(2)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2NaOH+CO2===Na2CO3+H2O 【反思交流】
(1)密封
(2)白色沉淀 微溶于水的物质
【解析】【猜想假设】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全部变质,则其中只有碳酸钠。
(1)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钠,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固体样品中含有碳酸钠,猜想一不正确;
(2)向
(1)中的少量上层清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显碱性,结合猜想与假设的内容分析,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上层清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钡,猜想二正确、猜想三不正确。
【实验结论】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1)氢氧化钠露置于空气中容易变质,需密封保存;
(2)氯化钙溶液中的钙离子与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产生微溶于水的氢氧化钙,也会出现白色沉淀。
18.
(1)Ca(OH)2+2HCl===CaCl2+2H2O
(2)氯化钙和氯化氢 ①小菲 盐酸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盐酸过量溶液也为无色 ②有气泡冒出 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污染水体(或腐蚀铁制下水道等合理即可) 碳酸钙
【解析】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易溶的氯化钙和水,没有明显的现象,需加入指示剂才能判断反应是否发生。
在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时,除了需要考虑反应的生成物外,还应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反应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氯化钙,可能有剩余的反应物氯化氢或氢氧化钙,所以我的猜想是氯化钙和氯化氢。
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不变色,说明溶液不是碱性的。
因为盐酸也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盐酸过量溶液也为无色,所以不能证明小菲的猜想正确。
在含有盐酸的溶液中加入锌粒,锌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会有气泡冒出。
含有盐酸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会污染水体,腐蚀铁制下水道,需要加入过量的碳酸钙使其转变为中性溶液后排放。
1.B 【解析】CO2、CuSO4、HCl三种物质都能与Ca(OH)2发生反应,反应后溶液的pH都会减小,但是向饱和的Ca(OH)2溶液中添加CaO,CaO会和溶剂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冷却至室温后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溶液的pH没有变化。
2.D 【解析】土壤呈碱性说明土壤的pH大于7,根据表中作物适宜生长的pH范围可知适宜种植莲。
3.A 【解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扩散,遇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A错误、B正确;
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正确;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样,都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无明显现象,D正确。
4.C 【解析】a点的溶质仅有一种H2SO4,A错误;
b点表示溶液中硫酸还未被反应完,此时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B错误;
c点表示氢氧化钡与硫酸恰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