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教学实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语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教学实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实录教学实录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师:
我们一起来学习法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
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是怎么评价于勒的,包括怎么称呼他,怎么说他的。
生:
“那时候是全家唯一的希望,在这以前是全家的恐怖”,“花花公子”。
“花花公子”是对于勒的评价吗?
不是。
花花公子是说有钱人家的子弟,而于勒家不是,于勒家比较穷。
对,请继续找。
坏蛋、流氓、无赖。
这是直接指于勒吗?
不是,这是就一般情况说的,但实际上暗指于勒。
还有“分文不值的于勒”,一下子成了“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于勒”,“他可真算得上一个有办法的人”,“这个小子”,“他是个法国老流氓”,“这个家伙”,“这个贼”,“那个讨饭的”,“这个流氓”。
师:
很好,这个同学找了很多,还有没有?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对,这几句话很重要。
现在我把同学们找的主要的板书在黑板上。
板书:
全家唯一的希望
全家的恐怖(坏蛋、流氓、无赖)
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
这个家伙这个贼、这个流氓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请同学们把这些评价分分类,分类的标准是哪些话是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说的,并说说是什么情况,他们对于勒又采取了什么态度。
请按时间顺序说。
“分文不值的于勒”,“全家的恐怖”是在同一种情况下说的,因为于勒把自己应得的遗产吃得一干二净之后,还占用了“我”父亲应得的那一部分。
对,占了钱。
他们对于勒采取什么态度?
把他赶走了。
你怎么知道是赶走的?
课文用“打发”一词,可知是把于勒赶走的。
下面依次有哪些话是在同一情况下说的?
“全家唯一的希望”,“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是在他们接到于勒两封信以后说的。
信中哪些话导致他们这么说?
“赔偿我父亲的损失”,“发了财……一起快活地过日子。
于是这一家人每到星期日干什么?
到海边的栈桥上等于勒回来。
这位同学说“等于勒回来”,这个“等”字用得好不好?
请说说道理。
不好,“等”字不能说明这一家人此时热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词?
应该用“盼”字。
很好,我们一起来讨论这个“盼”字,文章哪些细节体现了“盼”字?
“父亲总要说那句永不变更的话:
‘唉!
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师:
于勒在不在这只船上?
不在。
你怎么知道?
你从哪个词看出来的?
“竟”表示意外,父亲希望于勒能出乎意料地来到身边,表现了他急切盼望的心情。
说得好。
真是望眼欲穿,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刻相见。
还有什么细节体现“盼”?
“这封信成了我们家里的福音书,有机会就要拿出来念,见人就拿出来给他看。
这句话是体现“盼”吗?
这句话主要体现这家人高兴、得意,还有几分骄傲的心情,把信给别人看,为了炫耀。
“果然,10年之久,于勒叔叔没再来信。
可是父亲的希望却与日俱增。
很好,10年时间丝毫没有减少他们的希望,反而增加了。
还有吗?
“对于勒叔叔回国这桩十拿九稳的事,大家还拟定了上千种计划,甚至计划要用这位叔叔的钱置一所别墅。
”这笔毫无着落的钱竟然列入了他们的开支计划,可以看出他们急切盼望于勒回来的心情。
这位同学分析在理。
文中还有一个细节充分体现了急切盼望的心情。
请同学们认真看。
生:
“那时候大家简直好像马上就会看见他挥着手帕喊着:
‘喂!
菲利普!
’”
他们真的看到了吗?
没看到,是他们脑海中出现的幻觉,人到了急切的程度才会出现幻觉。
说得好,这个细节很能说明问题。
再看其他几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
最后几句话是在见到于勒时说的,当他们发现于勒是一个穷水手时,菲利浦夫妇就大骂于勒是贼是流氓。
是当面骂的吗?
不是,是背着于勒骂的。
为什么要背着?
生怕于勒重新拖累他们,同时也生怕好不容易找到的女婿知道这件事,因为这位女婿是冲着于勒那封发财的信才下决心求婚的。
后来这一家人又怎样了?
为了避开于勒,他们改乘另外一条船
我们把情节理一下,请看板书:
赔钱……盼
占钱………赶
有钱……赞
没钱………骂避
从以上板书可以看出,小说情节不长却也曲折起伏,特别是后面情节的安排,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如果我们把课文分成两大部分的话,应该分在哪里?
从开头到旅行之前为第一部分,从动身旅行到最后为第二部分。
我用一幅对联概括两大部分的内容:
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
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
这家人盼于勒,盼了十年,希望与日俱增,甚至在脑海中出现了幻觉,明明远在天边,却如近在眼前,把骨肉同胞当成摇钱树,为了用于勒的钱订了上千种计划。
一朝相逢,期望中的富翁变成了穷水手于勒,他们失望沮丧,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骨肉兄弟如同陌生的路人,前后之间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因为什么?
这幅对联少了一个横批。
请同学们来拟。
人不如钱。
请解释一下。
于勒这个人还不如钱重要,盼于勒是假,盼于勒的钱是真
有道理。
还可以从这件事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来考虑。
“金钱至上”,盼是因为有钱,避是因为没钱,在人们的眼中金钱是至高无上的。
“世态炎凉”,开始他们热切盼望于勒,后来发现于勒没钱,就避之唯恐不及,根本没有兄弟亲情。
同学们拟得非常好,跟老师想的一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由家庭这个细胞看出社会整个肌体的情况,以小见大,可见其主题是深刻的。
现在我们再来作第二次分类,看看我们前面找出的评价分别是谁说的。
“全家唯一的希望”,“全家的恐怖”,“分文不值的于勒”,“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这些都是大家的看法。
“好心的于勒”,“有办法的人”,“这个流氓”,“这个贼”是母亲克拉丽丝说的。
“这个家伙”是父亲菲利浦说的。
“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是若瑟夫说的。
很好。
这么归类以后,你们有什么发现?
同一个人前后态度截然不同,母亲克拉丽丝开始极力夸赞于勒,后面又恶意咒骂于勒。
由此可以看出人物的什么性格?
请谈谈你对克拉丽丝的看法。
这个人太无情义,满脑子只有金钱,非常自私、势利,只管自己的得失利害。
菲利浦夫妇都是小人物,不是十恶不赦的恶棍、坏蛋,但由于他们对待亲兄弟的态度,我们从心底鄙视他俩的人格。
还有什么发现?
菲利浦夫妇有些不同,克拉丽丝骂于勒是贼是流氓,菲利浦只说于勒是这个家伙,说明菲是有点同情于勒的。
这位同学观察比较细致,但我们看看菲利浦是不是同情于勒?
为什么?
不是,因为菲利浦最终没认自己兄弟,本是同根生,相逢就是不相认,由此看出他也是无情的,他也是以金钱为重的,菲与克只是有点程度不同罢了。
很好,具体说说。
克拉丽丝更泼辣,更冷酷,更有心计,因而她也更令人讨厌。
这一家人都是一个态度吗?
你们看看还有什么发现?
若瑟夫和他的父母不同。
好,我们来齐读文章写小若瑟夫的一段话:
从“我看了看他的手”———“我的亲叔叔”。
(读略)
同学们还没有把文中的感情读出来。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里一共三句话,前二句写谁?
写于勒。
是谁的目光看于勒?
若瑟夫的。
我读一下,你们看这目光包含了什么?
(师读
)生:
目光饱含了怜悯之意,对穷困潦倒的于勒充满同情。
第三句是写谁的心理活动?
若瑟夫的心理活动。
“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三个短语同指一个对象,何以要反复?
“父亲的弟弟”是针对谁说的?
“我的亲叔叔”强调什么?
“父亲的弟弟”是针对父母说的,反映了若瑟夫对父母不认兄弟的困惑和不满,“我的亲叔叔”强调一个“亲”字,表明若瑟夫内心充满侄叔亲情。
请同学们再读一遍。
(生读)
这一遍读出了感情。
若瑟夫与父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对比有何作用?
突出了双方的性格。
对。
孩子是纯真的,大人是世故的;
孩子是诚实的,大人是虚伪的;
孩子是善良的,大人是势利的;
孩子是慷慨的,大人是刻薄的。
作者为何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
表明了作者的美好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他希望社会能更好一点。
好。
下课。
【评析】听程老师上的《我的叔叔于勒》这一课,感到很有特色,兹略述于后。
1精选教学切入口。
对于小说的一般教法,或从整理故事情节入手,或始于人物形象分析,而程老师却另辟蹊径,他把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作为切入口。
由于菲利浦一家对于于勒发迹和落魄的不同的反应,是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也最能显示人物的思想性格,因此,程老师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阅读、分析和讨论,不仅有利于学生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而且有助于学生对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乃至语言文字的全方位理解,进行整体感悟和整体把握,避免了肢解作品的弊端。
2充分调动语文因素。
既然是文以载道,我们当然应当以文明道,那种贴标签,或是不着边际的架空分析,都是不足取的。
请看程老师的示范,他抓住一个“盼”字,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大量的细节进行分析,让学生深切地认识到,菲利浦一家企盼于勒回来,决不是什么亲人团聚,而是在他们看来,于勒能带来世上最为宝贵的金钱;
程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世态炎凉,又引导学生分析对于勒的不同称呼所包含的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小见大,细腻至极。
这样的阅读分析,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一体,既使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更使学生受到有益的思想教育。
XXX图文设计
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