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60243 上传时间:2022-12-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共卫生的含义Word格式.docx

也就是实施方案里规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人均经费标准,这些服务主要是:

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行规范管理。

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等。

除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外,国家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还另外安排专门的补助经费。

第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虽然是面向居民个体的服务,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个体都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如预防接种服务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适龄儿童,老年保健主要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是面向妇女儿童。

人均15元是财政部门安排经费的平均标准,财政部门按这个标准给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安排补助资金,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统筹使用,人均15元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能得到15元的服务。

第三,人均15元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起步标准,今后标准将逐步提高。

到2011年将不低于20元。

同时,医改意见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在中央规定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内容,相应提高补助标准。

目前,有的地区如浙江、江苏等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标准就已超过15元。

[不懂外语]:

嘉宾:

实行医改后,老百姓到医院就医,医生总给开拿回扣的药品处方怎么办?

宁用贵药不用贱药怎么办?

有什么办法制约医院和医生呢?

【孔灵芝】:

国家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保证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今后国家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的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制度。

自2009年起,确保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中心占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

其他类型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首先选择配备基本药物,并将基本药物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首先选择使用。

有关部门将制定不同层次的、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使用比例,并定期检查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管理情况。

也就是说,从制度上杜绝宁开贵药,不开贱药的现象。

[xzjuli]:

何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饶克勤】: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的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可从两个角度理解:

从保障公民健康权益的角度看,意味着人人享有服务的权利是相同的;

从服务的内容看,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既有面向全体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如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进行健康教育等;

也有面向不同群体的公共卫生服务,比如预防接种、妇幼保健、老年保健等是针对特定年龄和性别的人群,艾滋病的“四免一关怀”、结核病的DOS治疗、血吸虫病的防治等都是针对患该种疾病的患者,预防氟中毒等地方病的项目是针对疾病流行地区的人群,这些都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但是,具体到某个人,如果不属于这些人群,则不需得到这些服务。

在这个意义上,均等化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美丽的莱茵河]: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不是意味着存在着【特殊卫生服务】,请您谈谈这方面的问题好吗?

【李立明】:

从专业的角度来讲,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面向所有人群的,其内容包括疾病预防与控制、健康保护与促进,目标是实现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

为此所开展的各项工作都是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我们之所以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人群,由于所在国、所在地区和人群所面临的卫生问题是不同的,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该是有针对性的,而不是所有的国家、地区和人群都是一样的,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提供公共卫生服务还受所在国的国力和财政状况的制约,因此,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会根据国力的改善、财政支出的增加而不断扩大。

所以,所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就是在上述两个因素制约的条件下根据本国实际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视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而在上述两因素不断的变化中,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也会发生不断的变化。

至于特殊公共卫生服务,它是指这些服务内容不是针对所有人群的,而是依据个人的特殊需求,比如说某种肿瘤的早期筛检就是一种典型的特殊公共卫生服务。

我们知道,就我国目前的医疗技术水平,我们还不能对所有早期筛检出的肿瘤病人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控制病情的发展,因此,肿瘤筛检不应是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而是根据个人的需求,可以提供这样的技术服务。

这可能就是你所说的特殊卫生服务的含义吧。

[黎莘]:

嘉宾,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是什么?

拿什么来保证这个目标的实现?

谢谢 

【杨青】: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目标是保障城乡居民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缩小城乡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差距,使大家都能享受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从2009年起国家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增加部分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逐步向城乡居民提供,到2011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基本建立,公共卫生服务的城乡、地区和人群之间的差距逐步缩小。

到2020年,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机制趋于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进一步增加,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投入方面,一是完善政府对专业公共卫生的投入机制。

将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服务性收入收缴财政专户或纳入预算管理。

二是完善政府对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

政府负责其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站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经费、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

三是建立和完善城乡基本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

按项目为城乡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四是继续支持实施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2009年增加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等项目。

在建设方面,一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重点改善精神卫生、妇幼卫生、卫生监督、计划生育等专业公共卫生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提高应对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二是积极推广和应用中医药预防保健方法和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作用。

在管理方面,一是加强规划。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公共卫生服务资源。

二是加强绩效考核。

制定岗位服务规范,细化考核内容,规范考核程序和实施细则,并将人员收入与服务绩效挂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是转变服务模式。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的机构要深入基层和居民家庭,开展面向人群的主动服务。

新医改将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

[不懂外语]:

实行医改后,随着医院的数量增加是不是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数量?

医科大学生或硕士生就不会因就业难而去喂猪卖肉了吗?

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和其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同样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挑战。

我同意你的看法,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实施,为我们的医学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服务空间和领域,所以必然会扩大医学毕业生的就业数量。

由于医学专业是非常特殊的专业领域,培养这样一个学生所投入的经费远远大于一般的普通大学生,因此,我们希望所有的医学毕业生能够学有所用,发挥专长,为老百姓的健康服务。

[我为峰]:

如果再出现非典等恶性传染病,现在是否能有效应对?

医改方案中指出,要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随着这些工作的加强,一定会很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另外,在我国已在2003年5月9日,就发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理等内容均做了明确的规定。

2007年,卫生部发布了《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规范》明确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专业机构职责,以更好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就是说,我们在制度上,机制上,组织上和技术上都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准备。

[飞镝鸣处]:

如何保证所投入的资金能产生最好的效益?

[心泊天下]:

如何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的资金不被挪作它用?

【童爱萍】:

两位网友所提的问题都是财政投入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这也是医改意见和医改方案公布后很多网民关心的问题。

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目的就是要使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

在加大投入的同时,确实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并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和规范性。

一要明确责任。

按照事权划分的原则明确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公共卫生方面的投入责任。

二要完善制度。

财政部门将会同有关部门建章立制,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并制定和完善相关财务管理办法,努力对补助资金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三要转变投入方式。

大力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直接补助需方等形式,提高卫生投入的效率。

四要加强考核。

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对医疗卫生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进行量化考评,并将考核结果作为重要因素,与财政补助资金分配挂钩,调动医疗卫生机构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

五是强化监督管理。

采取行政监督、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方式对资金分配、使用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努力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也欢迎广大网友参与监督。

通过各种形式的监督,使政府卫生投入更好地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卫生服务。

官员学者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4)

李立明:

依靠制度保障实现城市和乡村卫生服务均等化

[登泰山而小鲁]:

在妇幼保健这一块,如何做到城市与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孔灵芝】:

为加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工作,2005年3月24日,国务院颁布了《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这个《条例》明确规定,儿童离开原居住地期间,由现居住地承担预防接种工作。

在具体操作中,儿童在现居住地居住三个月以上,就可以在现居住地接种单位接种疫苗。

这就从根本上保障流动儿童可以及时接种疫苗。

同时,为了及时发现免疫的空白,更好地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疾病进行管理,2005年卫生部和教育部联合下发《管理做好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的工作通知》,建立了对儿童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的制度。

并且下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各自的分工和工作要求。

各地将定期对辖区内儿童接种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尤其是城乡结合户等流动人口聚集的地区,并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查漏补缺,以有效提高流动儿童的疫苗接种率。

本次医改方案中,再次强调打破区域界限,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

[一天一地一广仔]:

请问嘉宾,你们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城乡、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呢?

【杨青】:

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城乡、地区之间确实存在不平衡现象。

均等化就是为了逐步消除城乡和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

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全体城乡居民,无论其性别、年龄、种族、居住地、职业、收入,都能平等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例如,不论城市还是农村儿童都应该免费得到国家免疫规划内的预防接种,比如麻疹疫苗、乙肝疫苗、卡介苗、乙脑疫苗、百白破疫苗等。

再例如,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

[一鱼三吃]:

请问嘉宾,如何实现城市与乡村卫生服务均等化?

实现城市和乡村卫生服务均等化,依靠制度的保障,这次医改方案突出的特点就是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的特点,首次提出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按照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这不仅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同时也是实现城乡卫生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保障。

其次,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要靠政策的引导,这次医改方案明确了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提出了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和提供城乡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并明确提出了完善政府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投入机制、完善对城乡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机制和对基本医疗保障的投入机制,这就是典型的公共政策为实现城乡卫生均等化提供了政策保障。

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需要组织的保障,在这次医改方案中另一个显著特点提出了全面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务室为基础的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完善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服务网络,这些都为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

要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还要有经费的支持,所以,这一次政府文件中明确提出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少于15元,到2011年不少于20元,同时为城乡公共卫生服务人员经费、设备购置和常规运转的经费提供全额经费保障,也为实现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供了重要的保证。

正是由于有了上述制度、政策、组织和经费的保证,我们相信实现我国城乡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已经步入正轨。

重视预防:

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安全出口]:

“预防为主”的理念有何重要意义?

【李立明】:

预防为主是我国一贯坚持的卫生工作方针。

预防为主是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寿命目标实现的依托。

预防为主是最为经济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符合我国的国情和走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改革之路。

我国预防为主的长期实践证明,通过预防(比如开展计划免疫)可以有效地控制威胁人群健康的重要传染病。

目前,对慢性病防治(比如合理膳食、减重、积极体育锻炼和控烟)具有更为重要的实践意义。

所以,坚持预防为主是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最佳途径。

最后我要说的是,预防为主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理念,更重要的应该是得到充分的实践,也就是要把预防为主的理念落实在医疗卫生服务的实践之中。

让老百姓从中受益,少得病、晚得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负担。

我们知道在卫生改革的近期五项重点中,其中有一项重点的工作就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实施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要使老百姓少得病,其实就是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观念。

预防工作其实一方面体现在无病早防,第二个方面体现在有早期诊断和治疗。

另外,已经得病的人防止他们产生更严重的并发症。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实际上这是从根本上促进老百姓健康的一种方法。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很多的慢性病,通常我们所知道的,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癌症,这些疾病都和生活行为方式有很密切关系的。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控制生活行为方式,我们就可以减少80%的糖尿病、心脏病的发病率,癌症40%的发病率。

这样,就可以非常有效地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当然,我们在这里以高血压为例,否则你得了这种疾病,如果你可以做到早期发现,早期可以治疗控制,你就可以终身是一个高血压的患者,而不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如果你不能够很有效的控制,可能你就会产生心梗、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

当你的疾病到了这种状况时,你不仅严重地影响你的生活质量,而且会花很多的钱,并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所以,我们特别强调预防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少得病,晚得病,甚至是不得大病。

这样的话,无论是对我们的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不是我不爱你]:

如何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

在新发布的医改方案中,对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都给出了明确的答案。

包括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像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是直接面向群众的防治结合的服务队伍、组织和载体;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的能力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对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全额拨款。

这些都对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重要的政策、组织、能力和经费的保障。

但是我要强调的是,加强基层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也同样存在一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问题,这是我国城乡差别、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别所决定的。

[丛林漫步]:

新医改方案,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有哪些亮点?

我想这次医改方案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最大的亮点,就是政府加大了投入,促进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

投入包括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的经费,专业公共经费,机构人员的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和业务经费,由政府预算全额安排。

这些会解决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生存问题,全身心投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中。

另外政府将投入经费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

加强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测和预警及组织能力,为了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够覆盖到城乡居民,国家还制定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了服务内容,这里包括,定期给65岁老年人检查身体,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人群提供防治治疗服务,同时,将增加国家的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包括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和免疫规划。

另外,还要在2009年开始,要新增一些项目,比如说,为15岁以下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

预防出生缺陷;

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

农村改水改厕等。

这些工作其实都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观点,非常符合我们疾病控制的基本原则。

也将对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有力的制度和经费保障。

[60.208.179]:

1、医保管理部门按病种以预付费方式向医疗机构支付费用,标准是什么?

2、国内研发的病例质量费用监控系统提供的费用参数可否作为参考标准?

目前我国医疗卫生机构的支付制度是按项目收费,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建立按病种付费的机制。

我知道有些地区,如北京、上海、天津、青海、陕西开展了按病种付费机制的探索和方法的研究。

从初步研究结果看,按病种付费的机制在控制医疗费用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所以在这次医改方案中提出了“研究探索按病种等收费方式的改革”我认为,按病种付费的关键问题是要建立科学规范的病种成本核算体系和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路径。

但是传统计划经济的医院管理方式不讲成本、不讲核算,我国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方法和标准,也缺乏临床诊断规范。

某些地区医保管理部门根据本地的情况建立了一些疾病的费用控制办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

[杜康]: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上所起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上有共性,也有个性。

比如在这个文件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明确的任务,包括确定公共卫生服务范围;

完善卫生服务体系;

加强健康教育促进;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加强卫生监督服务。

这既是中央的责任,也是地方政府的责任。

按照分级负担的原则,中央负责国家免疫规划、跨地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等公共卫生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及公立医疗机构建设的经费支撑和补助,并明确向中西部和基层倾斜。

地方政府则在公共卫生服务的范围、项目的扩展和本省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项目中给予经费支持和保障。

[58.31.37]:

其实很多私立的诊所就能够提供一些简单的服务,他们如果提供服务,政府能给钱吗?

医改意见明确提出,对包括社会力量举办的所有乡镇卫生院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各地都可以采取购买服务等方式核定政府补助。

同时,还明确,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

因此,对于包括社会力量举办在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医疗卫生机构,只要按规定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根据其服务人口和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服务成本,在全面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可以获得政府补助。

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过程

[Hpty]:

乙肝、疟疾、麻疹等传染病的预防,现在做得怎么样?

新方案出来后,如何加强这方面的工作?

乙肝、疟疾和麻疹都是我国常见的传染病,我想在这里重点说一下乙肝。

在医改方案实施近三年的公共卫生均等化服务中,有一项工作是为15岁以下的人群接种乙肝疫苗。

从2009年起,国家计划用三年时间,对1994年以后至2001年间出生的,就是现在的8—15岁的儿童,实施乙肝疫苗的接种项目。

由于2002年国家已经将乙肝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因此,2000年以后出生的儿童,不列入此次的实施方案。

2009年,将对1994和1995年两年出生的,就是现年14—15岁未注射过乙肝疫苗的儿童实施接种。

2010年,是对1996和1997年两年出生的,现12—13岁的儿童实施接种,2011年,对1998—2001年出生的现8—11岁的儿童实施接种。

测算需要接种的未免疫儿童一共是7000多万。

[58.31.37]:

我的亲戚是乡村医生,他能从医改方案中得到什么呢?

他能得到政府补助吗?

医改意见明确提出,政府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具体办法由地方人民政府规定。

目前部分地区已采用上述方式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予以补偿。

在补助的发放方式上,有的是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补助,有的是按月给予一定补助。

[强国一派]:

要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国卫生资源的结构要做何调整?

卫生资源的总量还有多大的缺口?

【饶克勤】:

实现基本公共卫生均等化就是强化预防为主,保障城乡居民能够公平地获得最基本、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服务。

长期以来,我们国家还没有真正形成有利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成本效果好的卫生发展战略及其制度安排,我们有限的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临床诊断治疗上,尤其是高、精、尖的技术层面上。

这次医改方案从体制创新的高度,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本身就是卫生资源的重大战略性调整。

通过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基层卫生、基本医疗的投入和能力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最终使老百姓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