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gj****cr 文档编号:18547939 上传时间:2022-12-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市县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鼠疫为省级监测点。

由于导致地方病发生的自然疫源因素和地理环境条件难以从根本上改变,我市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存量患者较多,严重者终身残疾,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

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特别是贫困大骨节病重症患者家庭,成为健康扶贫和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二、总体要求

(一)基本原则

1.政府领导,部门协作。

各镇街要将地方病防治和贫困患者救治、救助、帮扶工作与健康扶贫、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

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协作配合,立足部门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共同落实防治措施。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改善病区生产生活环境,对重点人群采取预防和干预措施,引导群众建立健康文明生活方式,控制增量。

按照健康扶贫标准,集中力量对大骨节病等地方病患者开展救治、救助和帮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存量。

(二)工作目标

1.总目标。

到202***年,地方病综合防治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基本消除大骨节病等地方病危害。

贫困地方病患者得到全面救治,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与全市人民共同迈入小康社会。

2.具体目标

(1)患者救治。

在尊重患者意愿的基础上,202***年底,完成100%大骨节病、氟骨症等患者药物治疗任务,重症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报销管理,全部患者得到医疗救治,重症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管理随访。

(2)患者救助。

202***年底,实现社会救助等社会保障政策和健康扶贫政策、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符合条件的贫困地方病患者及家庭全部得到救助与服务。

(3)饮水安全。

202***年底,完成饮水型氟中毒和大骨节病病区改水任务,完成改水后水质仍不达标病区自然村整改任务和全部大骨节病病区改水任务;

202***年底,病区90%以上村的改水工程保持良好运行状态,饮用水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4)碘盐供应。

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实施碘盐财政全额补贴配给制,巩固全市人口碘盐全覆盖,确保全市碘盐覆盖率达到100%,确保消除碘缺乏危害。

三、重点任务

(一)摸清防治底数

1.分病种摸清现症患者病情、残疾程度、治疗康复措施等情况,建立患者信息档案,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为精准救治、救助和帮扶打好基础。

(市卫健局、市残联负责)

2.摸清贫困患者及家庭享受医保报销、医疗救助、社会保障政策和现有帮扶项目等情况,完善全市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信息。

(市扶贫办、市民政局、市卫健局负责)

3.摸清病区改水、退耕还林(草)、移民搬迁等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建立问题台账。

(市水利局、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科技局、市林业局、市卫健局负责)

(二)做好患者救治

1.按照健康扶贫标准,集中力量对大骨节病、氟骨症、甲状腺肿大、布病等地方病患者进行救治,减轻患者病痛,恢复劳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市卫健局、市财政局负责)

2.按照“统一管理、分级负责、定点治疗、知情同意、合理施治”的原则,确定市、镇两级定点医院,并以市级定点医院为主开展分类救治。

3.制定《地方病患者专项救助工作方案》,实行“一病一策”,对症治疗。

对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

对需居家采用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的患者,由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慢病签约管理。

(市卫健局负责)

4.完善医保政策,将大骨节病患者关节置换手术治疗纳入大病救治范围,符合条件的实行单病种付费;

将大骨节病和中、重度氟骨症患者纳入城乡居民医保特殊门诊和住院报销范围,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地方病患者执行现行健康扶贫医疗保障制度。

将大骨节病、氟骨症等地方病重症患者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围。

(市人社局、市卫健局负责)

(三)落实预防措施

1.保障安全饮水。

将病区改水任务纳入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降氟、降碘改水工程建设与改造。

未完成改水任务的病区,要因地制宜加快推动任务落实;

改水后水质仍不达标的病区,要加强供水工程的运行管理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达标;

一时找不到合格水源的病区,要研究制定解决办法。

(市水利局、市发改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卫健局负责)

2.推进移民搬迁和退耕还林(草)。

对生存环境恶劣、居住分散且水氟含量高于2.0mg/L以上的病区实施易地搬迁。

在大骨节病高发镇街,对所处环境不适宜居住生活且自愿搬迁的贫困群众,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生态宜居搬迁工程中给予优先安排和重点支持,科学选择安置点,防止新病例发生。

加大地方病病区退耕还林(草)政策落实力度,加强非病区粮食调配供应。

(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科技局、市扶贫办、市林业局负责)

3.强化少年儿童防控。

重点考虑和优先安排大骨节病等病区寄宿制学校的规划建设和改(扩)建。

对大骨节病病区义务教育阶段学龄儿童,按照当地教学条件和儿童家庭意愿,尽量安排到寄宿制学校学习,供应非病区粮食和安全饮用水,使病区儿童脱离致病环境,减少发病风险。

(市教体局、市发改科技局、市水利局负责)

4.坚持科学补碘。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原则,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控策略。

组织开展碘营养监测,根据检测结果提供多样化碘盐供群众选择。

开展科学补碘知识宣传,加强碘盐生产、流通等环节监管,确保我市碘盐覆盖率、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使用率达到国家标准。

(市工贸局、市卫健局负责)

5.加强宣传教育。

将地方病等疾病防控知识纳入公益宣传,依托市级主流媒体,扎实推进健康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入户工作,提高群众保健意识,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结合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国家健康素养项目,对病区农村家庭重点普及地方病防治知识和技能。

(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局负责)

(四)实施综合帮扶

1.依规做好地方病患者残疾评定和残疾人证核发等工作,将符合残疾标准的地方病患者纳入残疾人保障范围,推动实现有需求的残疾地方病患者享有基本康复服务。

(市残联、市民政局、市卫健局负责)

2.落实社会救助政策,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地方病患者,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将符合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条件的地方病患者,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

(市民政局、市扶贫办、市卫健局负责)

3.加大对建档立卡贫困地方病患者家庭帮扶力度,综合运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生态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研究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

(市扶贫办、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局、市住建局、市民政局、市教体局、市卫健局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要充分发挥市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政府领导、部门协同、社会动员、群众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工作方案。

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落实好方案确定的各项任务。

(二)加大资金投入。

健全地方病防治政府投入保障机制,按照分级负担原则,落实防治专项资金,纳入同级财政预算管理。

市级用于地方病防治的经费,按市辖区人口年人均1.5元的标准投入,并专项用于地方病防治。

(三)提高防治能力。

加强市地病办、市疾控中心地病科基础设施及实验室建设,配备更新必要设备,提高实验室检测能力。

加强病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地方病专业技术队伍建设,开展基层防治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地方病防治水平。

(四)加强监测评估。

健全完善地方病监测评价体系,加大对重点病区和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定期开展主要地方病流行情况调查,分析预测病情和流行趋势。

提高监测结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根据监测结果及时完善防治措施。

(五)建立考核机制。

建立检查、评估、通报制度,切实加强对《***市大骨节病等地方病防治专项行动方案(202***-202***年)》执行情况的考核评估。

依据《重点地方病控制和消除评价办法》(国卫疾控发〔2014〕79号),由市级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地方病业务专家组成评估小组,定期对防治工作经费落实与使用情况、防治措施落实与防治控制和消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估,建立防治效果、防治质量科学评价体系,保证实施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