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18541956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22年电大专科财政与金融农期末复习资料Word下载.docx

另一方面,保险是一种因合同而产生的法律关系。

19.起征点:

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

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0.购买性支出:

直接表现为政府购买商品或劳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商品和劳务,也包括用于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21.复式预算:

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经济性质分别编制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通常分为经费预算和资本预算。

22.货币政策:

中央银行为实现宏观的经济目标而采取的组织和调节货币信用量的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目标和货币政策工具两大内容。

23.信托:

是财产的所有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通过鉴定合格,将其财产委托信托机构全权代为经营、管理或处理的行为。

24.免征额:

课税对象中免予征税的数额。

对有免征额规定的课税对象数额中,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25.保值国债:

在国债发行时已确定利率基数,但为了避免物价上涨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国债利率还随市场的物价水平的上涨而上涨。

26.信用:

经济上的一种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27.货币政策目标:

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所要达到和实现的某些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

28.国家预算:

是国家财政的收支计划,它是以收支一览表形式表现的、具有法律地位的文件,是国家财政实现计划管理的工具。

29.转移支付制度:

主要是指中央政府(或上级政府)对地方政府(或下级政府)进行无偿的财政资金转移所制定的制度,包括转移支付的原则,实现的目标,转移的形式、标准等方面的规定。

二、填空题1.财政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

(经济条件),二是(社会条件)。

2.财政具有(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经济稳定)三大职能。

3.按收入形式可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和(非税收)收入两大类。

4.财政收入按社会产品的价值构成分类,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剩余产品价值)部分。

5.我国现行税率可分为三种: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和(定额税率)。

6.新中国成立后制定的《全国税政实施要则》是(1950)年公布实施的。

7.决定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金融市场利率)、(银行利率)、(政府信用状况)和(社会资金供给量)。

8.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自愿性)、(灵活性)。

9.安排财政支出的原则有(量入为出)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原则和(厉行节约、讲求效益)原则。

10.一个完整的政府采购程序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拟定采购计划)、(预测采购风险)、(选择采购方式)、(进行资格预审)、(执行采购方式)、(签订采购合同)、(履行采购合同)、(验收采购合同)、(办理资金结算)、(进行效益评估)。

11.行政管理支出按最终用途划分,可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12.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性质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

文教科学卫生支出属于(社会消费性)支出和(非生产性)支出。

13.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15.财政补贴改革的基本思路是:

(减少补贴项目)、(明确补贴重点)、(规范补贴方式)、(提高补贴效率)。

16.以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为标准分类,财政支出可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17.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模式大致分为:

(高度集中)、(分散管理)、(统分结合)的管理模式。

18.我国中央国库业务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

19.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20.信用形式主要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民间信用)。

21.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政府)的银行,是特殊的金融管理机构。

22.西方通货膨胀成因理论中,需求拉上论侧重(社会总需求)的过度;

成本推动论侧重(社会总供给)的增加。

23.税收的形式特征,通常被概括为三性,即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

24.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方法有(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选择法、(公共劳务)收费法。

25.我国统一货币流通包括(现金流通)领域和(转账结算)领域。

26.信托的职能有(财务管理)、(资财融通)、(信用服务)。

27.紧缩财政政策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和(增加)税收。

28.各国金融机构体系一般包括三个环节:

(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

29.财政是一个(经济)范畴,又是个(历史)范畴。

30.国债的发行价格一般有三种:

(平价)、(折价)、(溢价)。

31.财政信用措施主要有:

(公债)和(财政贷款)。

32.(股份制)银行是现代商业银行的主要形式。

33.原始存款的策源地是(中央)银行,派生存款的策源地是(商业)银行。

34.中央银行具有(政策)职能、(管理)职能、(服务)职能。

35.外汇市场有(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之分。

36.我国的预算年度采用(历年制),即从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对日止。

37.《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错。

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社会保障是现代社会保险的核心内容。

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

3.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双方面让渡。

信用是一种经济上的借贷行为,它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

5.信托的基本职能是信用服务。

信托的基本职能是财务管理。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集中分配一部分社会产品。

7.财政补贴的主体是企业。

财政补贴的主体是国家。

8.信用的基本职能是提供和创造货币的职能。

信用的基本职能是资金再分配的职能。

10.降低风险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融通资金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11.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流通环节。

财政在社会再生产四大环节中属于分配环节。

12.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纳税人。

确定税种的主要标志是征税对象。

13.广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狭义的财政管理体制就是国家预算管理体制。

14.利率灵敏性率大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

市场利率下跌,银行收益增加。

利率灵敏率小于1,市场利率上升,银行收益减少;

15.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投机牟利。

掉期交易一般是为了轧平头寸。

16.奴隶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封建社会财政范畴得到延伸,产生了国家公债和国家预算。

17.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能够自动出现。

市场经济中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不能自动出现,因为就业和物价的整体水平是由总需求水平确定的,并与当时的生产能力有关。

18.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剩余产品价值率中M所占比重大小的决定性因素。

劳动生率的高低是剩余产品价值率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19.定额税率是不分课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比例的税率。

定额税率是按单位课税对象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税额。

20.起征点就是课税对象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

起征点是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课税对象未达到起征点的,不征税;

但达到起征点时,全部课税对象都要征税。

21.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随市场物价变动幅度而浮动的。

市场利率国债的利率是依市场的供求关系等随时变动。

22.国债不存在社会负担问题。

国债的负担存在三个方面:

一、认购者,即债权人的负担;

二、政府,即债务负担;

三、纳税人的负担。

23.所谓量入为出,就是用支出制约收入。

所谓量入为出,是指在合理组织财政收入的基础上,根据收入安排支出,支出总量不能超过收入总量。

24.转移支出是指政府在商品和劳务市场上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

转移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用于补贴、债务利息、失业救济金、养老保险等方面的支出。

政府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没有获得任何商品和劳务所得。

25.业务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业务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26.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公用经费支出。

工资、职工福利费属于人员经费支出。

27.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

对。

28.价格补贴是一种世界性的金融经济现象。

价格补贴是因国家价格政策形成有关方面的利益变动而由国家给予的补贴。

六、简答题1.简述财政三大职能的含义。

答:

资源配置职能是通过财政收支改变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结构的合理化,使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得到高效利用,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收入分配职能是指国家财政通过集中性收支调节社会上收入与财富的分配,使之达到公平与公正的分布状态。

经济稳定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实现经济稳定的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合理的经济增长率。

2.简述国家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实质。

国家预算管理体制是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之间规定预算收支范围和预算管理职权的一项根本制度。

其实质是处理预算资金分配和管理上的集权与分权,集中与分散的关系问题。

3.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其特点。

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货币金融业的总和,它由经营国际货币业务的金融机构所组成。

其具有以下特点:

它不受任何一国法规的确管制市场的范围广,包括西方国家所有的离岸金融业务中心,非居民投资者和借款人可以任意选择投资和借款地点。

市场上的借贷活动,主要是在外国贷款人或投资人与外国借款之间进行的。

市场上的借贷的货币,以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为主。

4.简述国债的特征。

有偿性:

通过发行国债筹集的财政资金,政府必须作为债务如期偿还。

还要按事先规定的条件向认购者支付一定数额的利息。

自愿性:

国债的发行和认购建立在认购者自愿承购的基础上,认购者买与不买,购买多少,完全由认购者自己根据个人和单位情况自主决定,国家并不能指派具体的承购人。

灵活性:

国债发行与否以及发行多少,一般完全由政府根据财政资金的丰裕程度灵活加以确定,不能通过法律形式预先加以规定。

5.简述相机抉择稳定器的概念及主要的财政政策工具。

相机抉择稳定器指为了使经济达到预定的总需求水平和就业水平,政府根据不同情况所采取的财政措施。

相机抉择稳定器主要包括调整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水平;

调整税率;

调整税收起征点和减免税规定;

调整转移支付条件;

调整加速折旧政策等。

6.简述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内容。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通过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控制商业银行信用创造规模,从而间接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

再贴现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直接影响金融机构的资本金和准备金,间接干预市场利率及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从而调节市场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操作方法。

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直接参与有价证券买卖,从而影响和控制市场货币供应量及利率的一种操作方法。

7.简述中央银行三大职能的含义。

政策职能:

根据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相应确定货币政策目标和制定金融政策,通过利率、信贷、汇率汇率等措施,改变社会货币信用的总量和方向,影响金融机构的可用资金和利润,最终使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在微观领域得到落实。

管理职能:

为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全和稳定,防止金融紊乱给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必须采取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措施,对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监督。

服务职能:

中央银行有义务对政府、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主要体现在其办理的各种业务中。

8.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一般措施。

紧缩政策:

通过紧缩财政支出和银行信贷达到收缩货币供应量以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

紧缩财政支出的措施主要有削减财政支出、增加税收;

紧缩货币政策的措施主要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供给政策:

通过发展生产,增加社会总供给,以弥补供需缺口,从而解决通货膨胀的措施和方法。

供给政策运用的措施一般有:

降低所得税、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更新设备和调整产业结构等。

控制物价和工资:

政府采取限制物价和工资上升的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的过猛势头,但不宜长久使用。

币制改革:

当通货膨胀已达到恶性程度时,应该是实行币制改革。

历史上曾采用过废弃、恢复和减值三种。

9.简述制约信用扩张与收缩的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为了保障存款人的利益,减少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以及实现金融的宏观调控,中央银行用法律规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中必须缴存存款准备金的比率。

它与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和派生存款量成反比。

2、付现率:

亦称现金漏损率,指借款人以现金形式支取贷款的数量占贷款总量的比例。

借款人以提取现金形式支取贷款,使得银行的存款余额减少,在法定存款准备金不便的情况下,意味着银行必须减少贷款的发放,由此引起整个银行体系信用规模的缩小。

10.试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1、融通资金的功能:

是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

一是资金供需双方的融资;

二是金融机构间的融资;

三是地域间的资金转移,有利于国际与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往来。

2、积累资金的功能:

金融市场上资金短缺方运用股票、债券的发行筹措资金,从事生产活动;

资金盈余方则通过购买股票、债券,将自己的一部分积蓄提交给证券发放者,从事投资活动,这样,以金融工具为媒介,完成了资金投资、增值、积累的全过程。

3、降低风险的功能:

金融市场拥有众多的金融工具可供投资者选择。

金融工具有高度的风险性,金融市场的运作有以严格的法定规则为依据。

这一切使投资者一方面能分散风险,另一方面有可得到法律的保护,起到降低风险的作用。

4、宏观调控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中央银行推行货币政策的场所,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吞吐基础货币,直接调控社会货币供应量。

金融市场上金融工具的买卖和发行,实质是资金的重新分配和组合,利率的变动使资金得以优化配置,实现经济的宏观调节。

11.税收有哪些特征?

如何理解?

1、强制性:

指国家依据法律征税,而并非一种自愿缴纳,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无偿性:

指国家征税以后,税款就成为国家所有,不再直接归还纳税人,也不需要付给纳税人任何代价。

3、固定性:

指国家征税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征税范围和征收比例,便于征纳双方共同遵守。

12.简述分税制的概念及其优点。

分税制是在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基础上,按税种划分各级政府财政收入的一种预算管理体制。

其优点:

1、有利于理顺并规范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消除政府之间财力分配的随意性,使各级政府真正建立起独立的一级预算。

2、有利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在促进整个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增强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3、有利于实现政企分开和政府职能的转移,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4、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有利于加强中央对老、少、边、穷地区的财政支援,逐步缩小地区是的差距。

13.财政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对象主要是剩余产品。

3、财政分配的形式一般采用货币分配形式。

4、财政分配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

14.简述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及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1、调节企业利润水平。

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调节使企业的利润水平能够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和主观努力状况,使企业在大致相同的条件下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

2、调节居民个人收入水平。

既要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5.财政收入的分类。

16.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和上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影响财政收入数量的下限指标的因素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刚性因素,是政府存在、实现其固有职能必不可少的开支。

另一类因素可以带有一定弹性,但也要有一定保证,主要是指生产性支出。

财政收入数量的上限指标,要受三个因素制约:

国民收入总量;

剩余产品M总量;

M中留给企业自行支配的总量。

17.税收有哪些分类?

1、按课税对象分类可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2、按税收的计税标准分类可分为从价税与从量税;

3、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分类可分为价内税与价外税;

4、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可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

5、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可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

18.税制由哪些要素构成?

税制由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附加和减免、违章处理等基本要素构成。

19.简述国债的种类。

国债的种类有:

1、按照国债发行的区域为标准,可分为国内债务和国外债务。

2、按照偿还期限为标准,可分为短期国债、中期国债和长期国债。

3、按照债券是否流通,可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

4、按照利率情况为标志,可分为固定利率国债、市场利率国债和保值国债。

5、按照借债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强制国债、爱国国债和自由国债。

6、按照国债的计量单位为标准,可分为货币国债、实物国债和折实国债。

20.论述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政府采购制度具有以下特点:

1、采购行为法律化、制度化;

2、采用集中或相对集中的管理体制;

3、采购过程中遵循竞争、透明和公平原则;

4、采购方式灵活多样;

5、具有国际性和开放性。

22.如何控制行政管理费的规模?

第一,合理调整规划支出范围,严格支出的管理与监督,硬化预算约束力。

第二,精简机构,控制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支出效率。

第三,深化与优化行政组织结构,转变行政职能和完善行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行政改革。

23.简述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内容。

一、按支出的部门划分:

文化事业费、教育事业费、科学事业费、卫生事业费、体育事业费、通讯事业费、广播电视事业费,此外还包括出版、文物、档案、地震、海洋、计划生育等项事业的事业费支出。

二、按支出的用途划分:

1、人员经费支出,2、公用经费支出:

公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费。

25.大多数国家能接受的国家预算的原则有哪些?

影响较大并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国家预算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条:

1、公开性:

是指全部预算收支必须经过人代会(议会)审查批准,并向社会公布,使之置于人民监督之下。

2、完整性:

是指国家预算应包括它的全部财政收支,不准少列收支、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

国家允许的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3、统一性:

是指国家预算是由中央级预算和地方总预算组成。

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都要列入各级预算中;

下级预算都要包括在上级预算中;

各级预算都要统一在国家预算中。

4、可靠性:

是指预算收支数字的依据必须可靠,计算正确,不能假定,更不能任意编造。

5、年度性:

是指国家预算必须按年度编制,要列清全年的财政收支,不允许将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入的内容列入本年度的国家预算之中。

26.试比较单式预算与复式预算的不同特点和作用。

复式预算同单式预算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从对财政活动的反映程度看,单式样预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可以较为明确地反映财政活动的总体情况,更符合统一性和完整性的预算原则;

缺点是没有按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编列和平衡,看不出各项收支之间的对应平衡关系,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建设工程效益的具体情况,不利于进行宏观调节与控制。

复式预算正好相反,虽然总体功能较弱,但对收支结构和经济建设工程状况的反映则较为明确,可以根据财政收入的不同性质,分别进行分析与管理,有利于国家职能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实行宏观决策和管理。

从操作过程来看,单式预算简洁、清楚、全面,编制和审批也比较容易;

复式预算科学、严谨,便于政府对财政活动进行分析,有利于对收支的控制。

27.试述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28.简述财政目标的主要特点。

财政目标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财政目标一旦确定,便具有必须实现的约束力。

政府对财政目标的选择不是任意的,而是对目标实现途径、实现手段以及实现方式进行科学的分析与思考之后,经过必要的程序确定下来的。

第二个特点是财政目标既可以是一元的,又可以是多元的。

一般地,一个国家的财政目标往往不只一个,而是多个。

第三个特点是在时效上的阶段性。

从根本上说,财政目标的确定与实现,最终取决于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而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条件是不同的。

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阶段性,决定了财政目标在时效上的阶段性。

29.简述五种信用形式。

30.简述金融工具的特征。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偿还性:

是指各种金融工具(除股票外)一般都载明到期偿还的义务和期限。

第二,可转让性,即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可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转让。

金融工具持有人可随时将金融工具出售,获取现金。

凡能随时出卖而换回现金的金融工具,一般称之为流动性强。

第三,安全性:

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的本金安全收回的保障程度,或者说避免风险的程度。

第四,收益性:

是指投资于金融工具能给投资者带来收益的能力。

31.简述制约货币供应量的因素。

实现上,银行在技术上的创造货币能力能否发挥,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社会再生产若干内在因素:

1、企业和部门的贷款需求。

在商业银行具有存款并可派生的条件下,如果国民经济运行状况不好,企业不愿扩大生产,也不打算向银行申请贷款,商业银行也难发挥其派生能力。

显然,只有经济稳定增长,经济形势看好,企业才会积极寻求贷款以扩大生产,商业银行才有机会扩大贷款和存款派生能力,乃至达到派生的最大限度。

可见,银行能否扩大货币供应,并不在于银行本身愿望,而在于经济发展状况。

2、企业、单位和居民持有现金的状况。

客户提现率是影响商业银行派生能力的一项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