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8539496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119 大小:263.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9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9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9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9页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1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山生态旅游规划Word格式.docx

这在其它旅游规划中也是少见的。

当然,规划中也有一些需要在规划执行过程中不断予以深化、修正、调整的地方,如:

管理体制的建立及运作问题(因牵涉不同管理体系及部门);

黑河水源地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问题(规划只重点限制了主河道及主要支流河道开展旅游及进行设施建设问题);

生态旅游理念的进一步提升及生态旅游体系的进一步完善问题等。

经过各方面的努力,我们虽然编制完成了《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但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所限,在我们所提交的成果中,谬误及欠缺之处仍在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及有关同志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最后,应特别说明,在本项目研究及文件编制过程中,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省林业厅、省旅游局、西安市政府、市旅游局、周至县县委、县政府、县旅游局、华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厚畛子镇政府、黑河森林公园及老县城自然保护区等单位的各级领导都十分重视,并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WWF的吴浩瀚先生、刘晓海先生;

西安市政府的李雪梅副市长、乔征副市长、康立峰副局长;

省建设厅的吕之邦总工;

太白局的刘明时局长以及周至县的蔡兴喻副县长、王敬美局长、秦岭副局长、邢小宇场长等更给予了很多具体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的蒋一功教授、蔺宝钢教授还为景区建设的雕塑意向绘制了草图,对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我们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南华山(周至)生态保护与

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2-2020)》项目编制组

2003年5月

一、总则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

本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西南部,其中除老县城地区位于秦岭南坡的湑水河(汉江一级支流)流域外,其他地区均位于秦岭北坡中部东南侧的黑河上游地区。

本区东起沙梁子(原乡政府所在地),紧靠周城公路(108国道);

西邻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涵盖其旅游通廊部分)直至秦岭主梁,并通过华山自然保护区与眉县(西汤峪、红河谷)及太白县相连;

北至东、西老君岭,与周至厚畛子林场相邻;

南界为周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佛坪县界。

本区地理坐标介于东经10745~10806、北纬3345~3400之间,总面积约505平方公里(含黑河森林公园49.4平方公里、老县城保护区试验区内22平方公里)。

因该区位于秦岭主峰华山(绝顶为拔仙台)东南部,故亦称南华山地区。

(2)地质地貌

南华山地区地层属秦岭褶皱带,该带是地史上历次地壳运动形成的复杂构造带,在多期南北方向挤压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形成褶皱和断裂构造,它主要呈近东西方向排列。

褶皱构造形态复杂,规模巨大,反映了地壳运动的剧烈。

规划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

秦岭群复式背斜及厚畛子至沙梁子的次级向斜;

断裂构造则以东西向压性断层为主,如厚畛子——双庙子断裂,该断裂走向近东西,规模大,东西方向延长较远,断层发生在前震旦系秦岭群变质岩系及中、新生代花岗岩中,是控制中、上泥盆统沉积的北部边界。

这里岩石变质作用强烈,岩浆侵入活动频繁。

根据地层的形成时代,可将规划区内褶皱带分为两部分,即:

厚畛子——沙梁子——双庙子一线以北(含八斗河、大蟒河、老君岭地区),主要是前震旦系秦岭群,属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层,组成岩石为中至深度变质的各类片岩、片麻岩、变粒岩、石英岩、大理岩、斜长角闪岩、混合岩等;

厚畛子——沙梁子——双庙子一线以南,主要为中泥盆统和中石炭统地层分布区,组成岩石主要为浅变质的千枚岩、粉沙岩、沙岩夹结晶灰岩、大理岩和变质火山岩。

仅在本规划区东侧、靠近秦岭梁的板房子乡长坪河(属周至自然保护区)出露少量寒武系石英岩、石英片岩和大理岩。

秦岭褶皱带中侵入岩的种类较齐全。

厚畛子父子岭为一个较大的基性杂岩体,其侵入时代早于前震旦纪;

南部秦岭梁处(含老县城地区)有印支期(三叠纪)形成的中酸性花岗岩和石英闪长岩;

官城子——厚畛子梁以西的太白混合花岗岩体及零星分布的花岗闪长岩小岩体,则为燕山期(侏罗纪)中酸性岩浆活动的产物。

在华山主峰区域(含跑马梁)有广泛分布的第四纪冰川遗迹及典型的冰川地貌。

另外,第四纪堆积物以崩积物、泥石流堆积物和洪积物为主,主要集中在一些河谷盆地内及河床、河流阶地上。

关于第四纪冰川遗迹将在其它部分讨论,本处不再赘述。

规划区内群山雄峙,峰峦叠嶂;

秦岭主脊横亘境南,支脉由南向北蜿蜒而下,纵横交错,黑河各支、干流(红水河、八斗河、鱼肚河、花耳坪河、清水河、太平河等)及湑水河纵横切割;

整个地势南高北低,多数地方沟谷深邃,峭壁悬绝;

河流水清流急,变化万端,自然景色雄浑壮丽。

本区海拔多在1200~3000米之间,最高海拔为3767米(拔仙台),相对高差在2000米左右。

(3)气候、水文

本地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基本为湿润地区(温和湿润区和温凉湿润区),这里夏短而炎热,冬长而寒冷,夏秋低温多雨,春冬雪掩青山。

规划区中心地带厚畛子(海拔1400米)、钓鱼台(海拔1500米)的年平均气温为8.4℃;

最热7月份温度为20.4℃,最冷1月份温度为-4.2℃,气温随海拔升高而明显降低,垂直递减度为每升高100米减低0.5℃。

≥0℃的积温3300℃左右;

≥10℃的积温仅2000~2500℃左右。

本区降水受地形地势影响很大,由于秦岭山地毗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域,特别是与秦岭山脊基本平行的华山东跑马梁、老君岭、四方台(属周至自然保护区)诸峰岭,大都高过南部的秦岭岭脊,故越过秦岭的亚热带多雨气流,多在此受阻,形成了黑河上游深山峡谷地区降水强度大的特征。

如拔仙台南15公里的钓鱼台(邻近厚畛子),海拔1500米,年平均降雨量为945.5毫米(厚畛子为983.8毫米);

邻近老县城的秦岭垭口南天门(海拔2000米左右),年平均降雨量达到了1393.5毫米,几乎高出平原区的一倍。

从降雨特点上看,这里降雨多集中在夏秋两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8%),夏季多暴雨,秋季多连阴雨,因之洪涝灾害比较频繁。

本区位于黑河的上游河段,黑河的南北两大源流均在规划区内。

北支源流发源于拔仙台东侧,向东又折向南流,称红水河(下游也称大蟒河),至老场向东流,接纳八斗河,流向两河口;

南支源流发源于拔仙台南侧的第四纪冰川湖泊二爷海,向南流经三爷海、玉皇池、三清池,称黑河。

该源流至钓鱼台接纳鱼肚河,沿东西向大断块东流。

至黑河口接纳发源于秦岭主脊光头山的花耳坪河,经厚畛子转向北,先后接纳清水河、太平河。

在两河口,南北两大源流汇合,东流经沙梁子折向东北方向,进入老君岭与终南山之间的深谷,流出规划区。

本区河流受地形影响,流向多变,为典型钓钩水系。

这里比降大(>35%),水流湍急(>1~2米/秒),河道直逼两岸陡岩,河床为砾石河床,含沙量低(多年平均含沙量为0.3484公斤/米3),水质良好(多年平均离子总量为293.1毫克/升;

pH=8.1;

总碱度1.9毫克/升;

总硬度2.067毫克/升),全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6.285亿米3。

老县城地区的湑水河为汉江支流,它发源于秦岭南坡光头山,然后沿秦岭南坡脚向西北流,于青龙寨进入太白县境。

周至境内河长21公里,流域面积131.3平方公里,平均流量1.7米3/秒,区内年径流量约5253万米3。

另外,在湑水河南岸和老县城村南,分布有地下泉水群。

其中都督门的杨泗将军泉是著名的大泉,流量在0.2~0.6米3/秒之间,现该泉水用于小型水力发电。

(4)土壤、植被

本区土壤一般海拔1200米以下为褐土,1200~2400米为棕壤,2400~3000米为山地灰化土,3000米以上为山地草甸土,土壤分布呈明显的垂直地带性。

褐土分布在坡度15度左右的浅山地带,天然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并伴生草灌。

土体坚实,质地粘重,棱柱状结构,缺磷素,难耕作,只能一年一熟或2年3熟。

棕壤分布在海拔1400~3000米的中、高山区,它是在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的条件下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土壤。

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和针阔混交林。

棕壤分布地区年平均气温为6.4~8.4℃,≥10℃的积温在913~2468℃之间,年平均降雨量为700~1300毫米。

棕壤呈中性或微酸性(pH6.4~6.8)反应,剖面为棕色。

该种土壤土层薄,粘粒多。

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海拔2300~3700米之间,植被为针叶林,并与灌木草甸相接。

该种土壤土层厚0.3~0.6米,土中石多、呈酸性反应。

因阴冷潮湿,有机质分解慢、积累多,故腐植质层较厚。

本区为麻石山地草甸土。

在本区高山陡坡处(多为滚石地区),也分布有山地石渣土和山地灰化土,它们土层薄,侵蚀强烈,发育较弱。

2、历史文化概况

(1)傥骆古道。

傥骆古道北起周至骆峪口,南到洋县傥峪口,是古代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六条交通干道之一。

该路于汉高祖年间开通。

时通时断,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傥骆古道越过西老君岭后进入本规划区,经八斗河、大蟒河河谷,沿黑河向西至厚畛子,再向西南沿秋茅子沟越过秦岭梁进入老县城地区,然后沿湑水河谷至都督门,并由吊沟向西南方向出规划区进入洋县境内。

现本区内尚存有大量傥骆古道历史遗迹,如:

原厚畛子乡姜家坪村北的栈道遗址(长22米)、原沙梁子乡桥湾坪栈道遗址(长60米)、原厚畛子乡佐家坪村六角子栈道遗址(长30米)、厚畛子观音崖栈道遗址、沙梁子黑河桥遗址、老县城重修湑水河桥碑(系傥骆道遗物)等。

(2)古战场

傥骆古道素为兵家必争的要道,因之也是有名的古战场。

如三国时期,魏蜀攻战三次取傥骆道(即曹爽攻蜀、姜维进兵秦川、钟会攻汉中);

东晋梁州刺史由此道出兵破后赵攻长安;

唐中叶以后,每当京城长安危难,皇帝(如唐德宗、唐僖宗)也多取近便,由此路南逃;

历史上多支起义军部队,如黄巢义军、闯王高迎祥、白莲教起义军、太平军(启王梁成富)等也均在这条路上进行过多次恶战,闯王高迎祥即在黑水峪中遇伏被杀。

另外,1932年8月和1935年7月,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也曾先后由黑河流域经此路翻秦岭转战陕南。

总之,傥骆古道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劳动的结晶,在军事、地理、交通、考古、历史等方面均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3)文化与宗教

《尚书·

禹贡》中称华山为惇物(即物产得天独厚之意);

《汉书·

地理志》中称华山为太乙山(即“天宫紫微”之意);

华山名载于史书者,最早见于《魏书·

地形志》,即:

“其山冬夏积雪,望之皓然,故名。

或曰:

初有金星坠圭峰西,其精化为白石,若美玉焉,故名华山。

”隋唐以后一直沿称至今。

唐代封华山为神应公;

宋代封华山为明应公、福应王;

元代祈封华山为普济、惠民、灵应三王并“治铁为立”;

清代封华山为昭灵普润福应王,乾隆皇帝还钦颁御书匾额“金精灵泽”以志。

千百年来,华山的壮丽景色也给人们留下了无数的启悟和灵感,积淀了浓重的文化内涵。

历代文人墨客,纷纷登临其间,咏诵题留,写下了大量哙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

白居易的名句:

“西檐竹梢上,坐见华山。

”;

李白的名句:

“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太白何苍苍,星辰上森列。

岑参的名句:

“天晴睹山出,太白峰最高。

”柳宗元撰写《祷雨碑纪》中的“华山其源恒寒,冰雪之积未尝已也,其人以为神。

苏东坡的“平生闻太白,一见驻行驺。

”的长诗;

以及于右任先生在大太白海太白殿留下的“劳人欲了公家事,华山头读道书。

”的诗句墨宝等等。

这些都是华山非常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华山是一座宗教名山,据《云笈七签》卷二十七记载,华山是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十一洞天(德元洞天),山上有按道教神仙谱系建立起来的庙宇建筑群,即所谓“十里一寺,五里一庙”,如太白庙、文公庙、南天门、药王殿、老君庙、拔仙台、玉皇庙、三官殿、老子庙、三河宫、上板寺、杨泗将军庙、铁甲神庙等。

华山也是一座佛教禅林,其代表寺院就是山上的平安寺和黑河峪口的仙游寺等。

这些庙宇中的神像、雕刻、壁画、碑碣、楹联等,也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观赏价值。

也都会成为华山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

由于历史的原因,道、佛、儒三教在华山相融相通。

拔仙台曾建有一座三圣殿(三圣老,指老子、孔子、佛祖),门上的楹联开宗明义。

上联是“植松树栽桃李树栋梁九州昌盛万木荣”;

下联是“想忠恕念慈悲思感应三教同源一心境”。

这在全国其他宗教名山是很少见的。

(4)清代“佛坪厅城”

“佛坪厅城”建成于1825年(清道光五年)。

当时既是厅城,又是傥骆道上的驿站,据说最盛时人口逾两万(史载,厅城建立时,周至千余人移居该城)。

1922年因匪患(厅城被劫,两任县长被杀)使这个存在近百年的厅城就此废弃。

现“厅城”还遗存有部分城墙、城门以及衙署大堂、同知署、考院、大监、佛庙、城隍庙、文庙等建筑基址。

同时也保留有石塔、照壁、石雕、铁钟、佛像、大量碑石、焚纸塔、香炉、砖雕、古代民居等遗存。

厅城东西长350米,南北长242米,周长1187米,面积约4~5万米2,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清代厅城遗址,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及考古价值。

目前在方圆几十平方公里的湑水河两岸,只居住有三十八户农民。

3、社会经济概况

规划区地处秦岭深山区,这里山高沟深,地形复杂,村民居住分散,地广人稀,交通不便,资源开发较少,气候多变,抗灾能力差,山民多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粗犷,方式落后,生活贫困,属于极待脱贫的地区。

据近年统计,区内原厚畛子乡有村落38个,原沙梁子乡有村落30个(现两乡已合并为厚畛子镇),人口密度仅10人/平方公里左右;

这里大部分村落不上10户人家(原乡政府驻地除外),有的村庄仅有一二户,多数村落的称谓实际上是作为地名而存在的。

现全镇有人口约3300人。

本地区除已经停止伐木的林场外,没有任何工业企业,山区农民除耕种外,也从事一些牧业、山货采集及经济林木种植方面的生产。

本区人均年收入约600~800元/年。

规划区内已探明的具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主要有两处,即:

位于沙梁子乡大涧沟(两河口东侧)一带的大理岩矿(远期储量达2000余万吨)和位于厚畛子乡父子岭一带的紫苏辉长岩,该岩抛光面墨青带紫,如墨似玉,是花岗石板材中的上品。

在交通建设方面,由沙梁子至厚畛子已建成长27公里、宽5米的沥青路面旅游专用公路;

由厚畛子至铁甲山庄、至老县城,由两河口至大蟒河也已建成宽3~4米、沙石路面的简易公路。

在电力建设方面,由于小水电的开发,厚畛子、铁甲谷、老县城、水苑山庄等也都初步实现了电力供应。

在通讯方面,已基本实现了几个主要地点(如水苑山庄、沙梁子、厚畛子、铁甲山庄等)的通讯联络及铁甲谷以下山区的无线通信系统。

本区的主要林特产品有:

核桃(厚畛子)、木耳(厚畛子林场)、山萸肉(花耳坪)、蘑菇及多种名贵药材和太白草药系列。

本区森林植被及珍稀动物情况将在文本第十、十一部分中详述,本处不再重复。

4、旅游业发展现状

黑河森林公园建立于1997年11月,自此以后,在周至县旅游局的支持下,公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辖区内的旅游开发做了大量的工作。

他们先后建成了位于狐狸沟口的水苑山庄(拥有30多个床位);

位于铁甲谷的铁甲山庄(有28座小木屋);

位于沙梁子的公园入口;

他们还提升了108国道至厚畛子的道路等级(扩宽路面并沥青硬化处理)和建立了多处景点标志。

另外,在老县城保护区及厚畛子镇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还开展了“农家乐”旅游活动,老县城还对文物及遗址进行了保护和修复,有的机构也相应建立了一些旅游接待及服务设施(约计13家,共300多床位),使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初具规模。

南华山地区旅游业起步较晚,发展也较为缓慢,加之进山道路过远,交通不是非常方便。

因之旅游人次规模一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

现在除由铁甲谷攀登华山的游客外,还有一部分游客主要是在黑河沿岸及老县城地区休闲避暑或进行考查,年游客接待量约在3万人次左右。

华山主峰区曾由华山自然保护区组织当地村民开展过旅游活动,但由于缺乏旅游配套设施和相应的管理及服务机构,目前区内的一些景点和路线(如由铁甲山庄至拔仙台的登顶路线)仍处于自发组织状态(旺季由当地村民上山接待),因之时有意外事件发生。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1、旅游资源类型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是一个具有多门类、多层次、多内涵、多功能的复杂的有机系统。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视为旅游资源”。

按其属性,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根据南华山(本规划区)的实际情况,其旅游资源可分为以下一些类型:

(1)植物旅游(风景)资源

植物旅游(风景)资源包括由丰富的植物种类、明显的季相变化、茫茫的茂密林海、稀有的古树名木、罕见的奇花异草、宝贵的珍稀植物等所构成的色彩斑斓、五色缤纷的野生植物景观。

由于华山位于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水岭地区,是南北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同时华山主峰海拔3700米以上,气候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属于典型的暖温带山地森林植被景观。

华山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有种子植物1899余种,苔藓植物302种,另有大量的蕨类、地衣和菌类植物。

是一个特色非常明显的天然植物园。

纷繁的植物群落构成了华山春夏秋冬景色变幻无穷的植物景观。

在海拔2300米以下是大面积的落叶栎林带,这里万木青翠,层次分明;

在海拔2300~2800米间是桦木林带(又分红桦林和牛皮桦林两个亚带),这里林木挺拔、色彩艳丽;

在海拔2800~3400米的地带,是针叶林带(又分冷杉林亚带和太白红杉林亚带),这里林相变化丰富,景色优美;

在海拔3400米以上,是高山灌丛草甸带。

在夏秋之季,这里鲜花簇簇,五彩缤纷,各种花草争奇斗妍,叶相花相变化万千(如二十里枇杷林带),这里是花的世界,也是药的世界。

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华山地区的珍稀濒危植物太白独叶草、红豆杉、银杏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太白红杉、秦岭冷杉、连香树、大果青杄、短梗水曲柳、水青树、野大豆等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另外,产于华山的狭叶瓶尔小草(渐危)、庙台槭(稀有)、陕西鹅耳枥(渐危)、秦岭沙参(渐危)、秦岭党参(渐危)、串果藤(渐危)、华山黄芪(稀有)、太白岩黄芪(稀有)、太白贝母(濒危)、太白米(濒危)、羽叶丁香(濒危)、延龄草(渐危)、报春(稀有)、秦岭乌头(稀有)、太白乌头(渐危)、反萼银莲花(渐危)、星叶草(稀有)、鸡麻(稀有,仅厚畛子有野生种)、秦岭蔷薇(稀有)、秦岭岩白菜(即盘龙七,渐危)等二十种植物被列为陕西省重点保护植物名录。

“华山上无闲草”,华山还是我国重要的中草药医用植物宝库,如有名的“七十二七”(如桃儿七、窝儿七、土三七、凤尾七、盘龙七、曲梗算盘七、朱砂七、红三七、细穗红三七、黄三七、红毛七、白三七、狮子七、羽叶三七、秀丽三七、大叶三七、三七草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另外,在种子植物名录中,有五十种以上就是以“华山”命名的(详见“十一”部分)。

在南华山地区,还生长着一些盘根错节的古树名木,如位于铁甲谷、树高达二十多米的高山栎(被称为铁甲神树);

位于梨仙坪的老梨树(因枝干虬劲、冠大叶茂,被称为“梨仙”);

位于八斗河的被称为“玉兰王”的白玉兰树(三人不能合抱,树荫达1340m2);

位于老县城松树坪的古松及位于钓鱼台形似“迎客松”的巨大冷杉树等。

华山春季百花争艳,万紫千红;

夏季满目苍翠,绿茵葱笼;

秋季遍山红叶,色彩斑斓;

冬季雪压青松,冰清玉洁。

总之,听松涛,看林海,华山植物景观蔚为壮观。

(2)动物旅游资源

华山是旅游动物资源的宝库,这里不仅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也有独具华山象征的特有物种,因之被列入国际生物学界优先关注的区域之一。

据调查,华山的野生动物约有285种,其中兽类64种(其中包括珍稀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十多种),鸟类192种。

这里既有古北区的岩羊、藏鼠兔、白顶溪鸲鸟,也有东洋区的画眉、太阳鸟、黄鹂、豪猪等。

这里还是我国特有动物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金鸡、血雉的栖息地,而且有些物种也事实上成了华山的特有物种,并以“太白”二字命名,如太白三趾鸦雀、太白虎凤蝶等。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熊猫主要分布在老县城、花耳坪、包谷地、太平河、庙沟一带,现存约20只左右。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丝猴主要分布在秦岭主梁华山及老县城一带,估计现存有1500只左右。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毛扭角羚主要分布在秦岭山谷中及光头山、四方台、老君岭及华山一带,现存约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