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2770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82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docx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精品教案4节含反思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一节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利用地图,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在日本地图上,说出日本的地形、地貌特点,分析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利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是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

能够结合已有知识和资料说出日本民族构成和特点,以及中日文化渊源;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过程与方法

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图文资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对日本的学习,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求知欲,增强安全防震意识,初步形成如何因地制宜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工业区的分布特点及原因

教学难点:

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利弊;自然环境与经济文化的相互联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春天,是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的季节;春天,是草长莺飞,外出踏青的季节。

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我们的旅游团游览了亚洲的名山大河。

接下来旅游团将要去一个国家进行旅游,领略异域风情,感受自然之美。

猜一猜:

这次去旅游的目的地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知

1.自主学习日本的位置、领土的组成:

地图──日本海陆位置、确定旅游地与中国的位置关系、组成(四个大岛)、主要城市位置(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等城市)等。

2.日本的气候

气候──引导学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曲线,判断日本属于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概括气候特点(与北京比较)解决穿衣问题和雨具。

3.日本的交通

交通工具──海陆位置──岛国──轮船(与中国隔东海)或飞机。

4.日本的饮食

食:

展示日本的传统饮食图片,如寿司、各种鱼片等。

其中寿司的制作除主料大米外,其他大多为海产品(紫菜、鱼片),市场上也有很多海产品。

师:

日本人为什么那么爱吃鱼?

(归纳)海陆位置──岛国──饮食习惯

5.讨论:

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1)日本为什么多山、多火山和地震?

归纳: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接处,地壳活跃,所以多山、多火山、多地震、多温泉。

(2)日本有很多火山。

火山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但是,在火山非活动期间,能够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吗?

(3)日本经常有地震发生,每年有感地震多达1500多次。

尽管日本地震多,但是每次地震死伤的人数很少。

因为每年9月1日日本都要进行防震演习。

只要大家掌握了地震知识,大家就不用慌张了,你了解防震知识吗?

活动1:

防震模拟演习

模拟演习:

(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抽取情景题签,学生作出相应的反映)

情况一:

你正行走在高楼旁的人行道上……

情况二:

你正在驾驶一辆汽车……

情况三:

在山坡上感到地震发生……

情况四:

在海边,如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

情况五:

地震时,你正在商场、书店、展览馆等处……

情况六:

正在上课的学生……

活动2:

地震后的自救

生:

畅所欲言,教师及时纠正或指导。

(归纳)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6.教师:

你认识哪些品牌呢?

怎样认识的?

教师多媒体展示我们生活中的日本的工业产品。

【设计意图】在我国市场上经常会看到日本的工业产品,这一环节虽然小,但是一下子拉近了地理与学生的距离,会让学生明显地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

过渡:

那世界其他的地区有没有日本的产品呢?

我们来看一下实际情况。

请同学们观察图“日本主要产品的输出地”,找出日本的工业产品还出口到哪些地方?

【设计意图】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学生在读图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更清楚地感受到日本经济的发达。

教师:

日本工业高度发达,很多工业产品出口国外。

那么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理解日本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小组活动要求:

(1)首先独立思考。

(2)组长组织,组内交流。

(3)小组代表班内展示。

三、课堂小结

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经济要遵循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原则。

一个国家要想发展经济其资源丰富与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它能否对资源充分开发利用,而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又取决于该国家科学技术的水平。

日本正是利用了自己这一优势,才在一个地狭人稠的岛国上建成为世界上的经济强国。

这也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方面。

四、教后反思

问题具有探究性,通过独立思考后的小组交流合作会让每位学生都参与到课堂上。

日本的工业发展特点及成因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有助于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领悟,在展示中升华。

教师在学生展示完之后,提炼学生的主要观点,系统成板书,学生看到自己的观点得到了认可,听讲会更认真,学习的效果会更好。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

第二节东南亚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区域范围以及主要的国家,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运用图表说出东南亚高温多雨的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并通过读图发现其农作物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

强化位置的重要性;强化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观察地图、强化重点和难点的教学,对相关课标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增加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

通过生活性地理情景的引入,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树立人类活动要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人地观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的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理解“十字路口”的位置特点;理解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

有一首诗:

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

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盟所在地──东南亚。

让我们大家一起走进我们的近邻──东南亚。

二、讲授新知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感悟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请学生再次观察“中国─东盟自贸区图”“东南亚的地形”“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生讨论并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补充、纠正。

(1)东南亚包括哪11个国家,哪个国家还不属于东盟成员国?

(2)哪些国家是内陆国、临海国、岛国?

哪些国家和我国在陆地上接壤?

(3)东南亚主要包括哪两大地区,在地理位置上有何特点?

2.范围

3.位置

(1)纬度位置(10°S──23°26′N):

决定了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

(2)海陆位置:

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和岛国,受海洋影响比较大。

(3)交通位置:

位于南北两个大洲(亚洲与大洋洲)、东西两个大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位置,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此地自古以来成为重要的战略要地。

(4)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性: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是我国从西亚进口石油最便捷的海上通道。

【设计意图】区域位置和范围的学习,主要采用了读图用图的学习方法,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观察和根据地图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读图点拨、问题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既有利于学习基础知识,又有利于学会位置特点的分析方法,对学生学会区域地理问题的分析起到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过渡:

用多媒体展示泰国等国受暴雨侵袭、洪灾肆虐的情景,过渡到对东南亚气候类型与特点的认识。

师出示探究问题:

(1)泰国主要是哪种气候类型?

为什么多发洪涝灾害?

(2)东南亚的稻米与气候条件有何关联?

(3)在这种气候条件下,除稻米外,东南亚还成为了世界上哪些重要热带经济作物的最大生产或出口地,这些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地区如何分布?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观察“亚洲气候分布图”,发现东南亚主要的气候类型和分布,思考其气候特点以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师要求学生观察下面的“亚洲气候分布图”和教材上“东南亚的地形图”,并出示以下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

(1)东南亚主要有哪两种气候?

(2)它们在东南亚是如何分布的?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启发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中南半岛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马来群岛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3.师继续出示小组成员合作探究的问题:

请大家观察下图思考,图示A、B两地气候的特点是什么?

(1)假如你是A地的一位农民,应该在何时播种何时收获?

(2)在B地又该如何呢?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教师点拨、归纳、提升:

A地位于中南半岛,属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应该在雨季播种、在旱季收获(拓展延伸:

6─10月盛行西南季风,是雨季;11—次年5月盛行东北季风,是旱季);B地位于马来群岛,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应该随时播种,全年都有收获。

4.师继续出示探究问题: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对东南亚主要农作物的类型和分布又有什么影响呢?

要求学生根据刚才的收获和以前所学的知识,先自己进行推理,然后查阅教材上的“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验证,小组成员间再进行合作交流。

生展示交流成果,教师点拨提升:

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降水丰沛的特征,有利于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

(1)水稻生长喜高温多雨,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

东南亚气候高温多雨,耕地较少,人口稠密,这种自然和人文条件决定了水稻成为当地主要的粮食作物,并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

泰国、越南、缅甸是世界重要的稻米出口国。

(2)湿热的气候条件,也使得东南亚成为世界重要的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之一。

东南亚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棕榈油、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泰国:

世界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

——马来西亚:

世界最大的棕榈油生产国。

——印度尼西亚:

世界最大的椰子生产国。

——菲律宾:

世界最大的蕉麻生产国和椰子出口国。

5.教师出示反馈练习:

假设你去东南亚旅途,就会有这样一个发现:

东南亚人喜欢吃米饭,请问这是为什么呢?

教师点拨提升:

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将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

物产是影响居民食物结构的主要原因。

6.拓展延伸:

多媒体播放东南亚丰富的物产景观图片,培养学生感悟知识、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课堂小结

(一)“十字路口”的位置

1.范围2.位置3.马六甲海峡

(二)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

1.气候类型2.农业生产

四、教后反思

第七章我们邻近的地区和国家

第三节印度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印度的地理位置,知道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第二人口大国

2.掌握印度地形、气候以及水旱灾害频繁与气候的关系

3.知道印度是世界粮食大国,探究粮食产量高的原因

4.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印度的经济发展,认识印度工业发达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1.读图分析法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原因,掌握知识

2.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学习能力

3.与其它国家的对比分析提高学生对比分析能力和用发展眼光看问题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印度不仅是金砖国家成员国之一,同时也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珍惜人类共同的精神家园。

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环境、人口、经济价值观,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地理思维全局观念

【重点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电子电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