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52552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docx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最新

区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局工作总结

一、xx年重点工作推进情况

(一)坚持稳增长和调结构相结合,工业经济数据稳健运行。

一是经济运行运行平稳。

截止目前,全区工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1-10月,区本级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583.54亿元,同比增长12.47%。

同时,企业效益也稳步向好,1-9月,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75.7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比全市高12.1个百分点。

二是发展质量不断提升。

前三季度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实现91.0亿元,同比增长14.5%,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实现196.6亿元,同比增长10.5%,分别比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快5.8和1.8个百分点。

全区实现规上新产品产值708亿元,新产品率达30.3%。

新增东方电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全区累计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省市级研究院23家、省市级企业工程技术中心142家。

三是经济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前三季度我区石化、钢铁等传统优势产业在大宗商品价格上升的支撑下强势增长,其中石化产业产值增长19.1%,钢铁产业产值增长21.8%。

同时,41家重点“龙腾”工程企业贡献也日益突出,前三季度产值增长15.1%,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达到80.3%,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二)坚持调结构和转方式相促进,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快小微园区的新建和提升。

全力推进全区“两整两提”小微企业整合专项行动,出台小微园区建设方案,确定全区新建7个小微企业园,改造提升20个小微园。

同时,发挥领导小组职能,加强部门和街道的统筹协调,加快新建小微企业园区的选址、规划和建设。

拟定《xx区小微园区建设管理办法》,研究园区的建设(改造)标准、准入门槛、扶持政策等。

二是扎实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台塑台化项目等的推进步伐,加快做实省级石化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工作。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推进信润石化储运(一期)项目、台化兴业年产20万吨PIA建设项目、上海有机研究所xx新材料创制中心工程项目等一批产业链项目。

台化苯酚(xx)有限公司年增产14万吨分本以及台化兴业年增产25万吨ABS树脂工程顺利通过市经信委节能评估与审查。

三是纵深推进“亩均论英雄”改革工作。

按照“规上企业全覆盖、占地3亩以上规下企业全覆盖和省定指标全覆盖”的目标要求,修订我区综合评价管理办法,全面推开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工作。

牵头协调区统计局和区国土分局根据管理办法,对符合评价条件的所有规上、规下企业进行数据采集和初评,并对评价结果进行核查,为分类促进、有效引导企业转型提升提供依据。

截止目前,已做好总计1395家企业(规上662家、规下733家)的综合评价工作,其中A类企业73家,B类企业403家。

四是加快低散乱改造步伐。

结合市对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任务要求,联合街道加快对“低散乱”企业(作坊)的整治工作,截止目前已经完成整治数量110家,超额完成市级考核任务。

同时加快传统园区的升级提质发展,今年全区7个低效园区实施厂房出租11宗,涉及补贴资金463.5万元。

完成旧厂区改造10家,共计19.6万平方米,完成市级考核任务的131%。

(三)坚持技术改造和企业帮扶相结合,不断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今年以来,我区按照《xx市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产业特色,确定重点推进领域,不断深化推进智能制造发展。

一是鼓励企业展开智能化改造。

今年以来,我区联合xx市智能制造协会,邀请市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专家共同完成第一批71个市级技改项目现场验收工作,并兑现补助资金1.6亿多元。

同时,组织好区级123个技改项目的申报和审核工作,并鼓励区内企业积极申报市级项目。

截止目前,我区完成诊断服务企业104家,推进技改项目661项,申报市级技改项目96项,累计固定资产投资达42.6亿元。

二是打造企业示范样板工程。

充分发挥智能制造联盟的纽带作用,构建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针对规上工业企业在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中面临的人才技术瓶颈等问题,针对性提出改造方案,建成了一批智能制造示范企业。

今年旭升、华朔两家公司成功入选第一批市级数字化示范车间项目;海天精工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用项目顺利通过工信部验收;全区工程服务公司达到18家,其中市级9家,3家入选xx年度xx市十佳智能制造工程服务公司荣誉称号。

继峰汽车等3家企业成功通过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xx上中下自动变速器等5家企业成功列入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信泰机械等10家企业获评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等,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及市级两化融合示范入围企业数量占比均全市领先。

三是深化企业帮扶力度。

开展智能诊断月度会诊,安排有智能诊断需求的企业与区内外智能制造服务商开展上门问诊,精准对接企业需求。

同时,组织企业申报各类项目资金,落实xx年度信息经济发展扶持资金804.2万元,海天塑机、旭升汽车等8家企业列入市企业信息化提升项目补助范围,海伦钢琴工业物联网试点项目可获得市级补助资金200万元。

(四)坚持重点企业和特色企业共同发展,不断深化企业梯队培育。

一是深化重点企业培育计划。

继续开展xx区“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共评选71家企业成为第二批高成长企业培育名单,累计达到107家。

对这些企业在技术改造、税收增长、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同时,建立高成长企业月度运行监测机制,每月定期对高成长企业培育对象月度生产情况、困难和问题进行排摸。

二是培育细分行业单项冠军。

结合大企业大集团、“三名”企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高成长企业,选择一批技术领先、发展潜力大、符合产业导向,且产品在细分领域行业地位突出的企业进行重点培育,以23家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为重点,组织和辅导企业申报第三批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最终贝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围国家第三批单项冠军产品企业;x江腾龙精线等8家企业成功入选第二批市级单项冠军培育企业。

三是加快专精特新企业培育。

xx中药制药股份、菲仕电机、能之光等5家企业申报省“隐形冠军”示范和培育企业;德业、华美达、澳玛特等5家企业申报省级创新型示范中小企业,并通过验收审查,3家企业有望申报成功;xx年专精特新新入库培育企业76家,目前总数已经达到226家;85家规下企业进入小升规入库培育,年底有望升规70家以上。

(五)坚持低碳和循环发展共推进,不断深化绿色制造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节能降耗。

鼓励企业开展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改造,今年新排摸节能节水改造项目101项,涉及投资15.66亿元,预计节能量15.5万吨标煤;其中节水项目12项,预计节水可达253.34万吨。

xx年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9%。

二是加快循环化改造步伐。

落实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工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环保等改造项目,22个园区循环化重点改造项目已经全部完成建设。

试点工作通过市发改委组织的项目验收,获得国家扶持资金近1亿元。

吉润汽车获评国家“绿色工厂”。

同时,推进企业间资源利用,推进海越新材料和科元塑胶间能源和资源的互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三是加快推进“工业污水零直排”。

争取专项资金1000万元,加快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工作。

以试点区域先行模式,探索政府采购、第三方单位技术支持的新模式,推进工业企业雨污分流。

截止目前,试点区域内51家企业中,已有42家企业符合雨污分流要求,并申领了排水许可证,6家企业已完成改造正在办理相关手续,效果明显。

四是深化能评审查“最多跑一次”改革。

制定“标准地”能耗控制指标,简化企业审批流程,方便企业办事。

同时,将工作重心逐渐向事后验收和监管转移。

前三季度,对5个项目实施了节能评估审查验收,并配合市监察中心对重点项目组织开展项目能效监察,目前涉及的16个项目已经初步完成自查,其中由区监察大队监察的10家重点企业正在开展能源审计和重点设备能效检测。

(六)坚持规划和政策的引领作用,加快发展服务业经济。

一是抓好服务业重点指标。

重点抓好限上商品销售额和限上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两大涉及“双底线”及GDP的重点指标。

通过重点企业重点监测,重点区域重点联系,重要节点提前把握等方法,力促指标数据平稳有序增长。

今年1-9月,商品销售额实现3600.4亿元,同比增长15.2%,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136.6亿元,同比增长33.5%。

二是出台我区服务业发展新政策。

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牵头对全区服务业扶持政策进行梳理,多次召开会议征求各服务业主管部门意见和建议,对原政策进行修改和完善,目前《xx区(开发区)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已通过区委区政府的常务会议,并正式发文。

三是制定服务业“三年攀高”行动计划。

结合我区服务业发展实际,落实制定《xx区服务业“三年攀高”行动计划(xx-2020)》,针对性地提出围绕商贸服务、现代物流、文化创意、生态旅游、金融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科技服务和房地产服务等八大产业发展服务业,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发展环境,力促全区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xx年工作思路

xx年,我区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区委、区政府的各项重点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六争攻坚、三年攀高”、“中国制造2025”各项工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努力促进我区经济稳增促调,预计xx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0%,产值增速7.0%。

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企业服务,全力做好稳增长工作。

一是强化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继续强化“龙腾”工程企业、高成长企业、服务业重点企业的运行监测,深入推进“月度监测、季度预测、定期分析、双向联系”等工作机制,及时掌握重点企业运行动态,制定工作预案、及早预警应对,确保规上、规下工业企业平稳发展。

二是加强企业调研工作。

深入开展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走访调研,结合中美贸易摩擦新走向等重大国际形势背景,对出口企业开展针对性地调查研究,密切关注出口交货值下降较多的企业,深入调研、直面问题,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帮扶措施,全力确保全年工业经济平稳增长。

三是帮助企业用足各类政策资源。

继续结合《xx区(开发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以及“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政策重点扶持领域以及各类新形势下的新政策举措,排摸企业项目,帮助企业做好项目申报工作,尽可能为企业多争取更多国家及省、市项目补助资金,促进各类政策资源向企业集中。

(二)围绕重点任务和目标,全力推进“产业争先”工作。

一是发挥考核机制。

围绕全年重点工作、重点项目和目标任务,将“产业争先”工作落到实处。

依托工作体制机制,督促区级各部门及局内部各科室按进度完成项目推进工作,切实抓牢一批重点数据,推进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培育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加快一批重点平台布局建设,争取抓出一批具有创新性的亮点工作。

二是加快推进新兴产业发展。

鼓励企业开展工业物联网应用、网络化协同制造等,继续开展“两化”融合示范企业、智能制造示范项目、“互联网+”协同制造示范项目、“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等创建。

做好软件企业培育、引进,建立动态项目库,做好跟踪、服务,宣传落实信息经济扶持政策,积极引进优质软件企业落户xx。

三是推进企业梯队培育。

深化龙腾企业、高成长企业和服务业重点企业的走访力度,强化走访实际效果,安排专门人员走访重点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发展情况,宣传优惠政策,建立跟踪服务机制。

同时,围绕107家高成长企业培育计划和新出台的xx区服务业扶持政策,加大引进和培育的扶持力度,形成一批竞争优势明显、成长势头强劲、贡献突出的引领性企业。

(三)围绕新建和提升两大重点,加快推进小微园区建设。

一是加快新建小微园区建设。

进一步明确7个新建园区的选址,目前已明确5个园区的选址,包括小港顾家桥地块、霞浦大港公司地块、白峰工业园区地块、协和地块电镀园区、协和地块以及日地太阳能地块,其中协和区域两块土地占地面积分别为220亩和120亩。

加快推进剩余1个园区的选址落地。

二是加快改造提升原有小微园区。

全区选择20个小微园区作为改造提升的重点推进园区。

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改造、公共环境治理,不断完善配套服务,加强园区运营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