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7509 上传时间:2022-12-1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方案Word文件下载.docx

品德

生活

品德与社会

思想品德

历史

地理

科学

物理

化学

生物

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

体育与健康

音乐

美术

综合实践活动

地方课程

学校课程

威海市义务教育课安排

课程

年级

周总课时(节)

九年课

时比例

总计

品德与生活

2

4

18

6.5%

6

8

9

7

63

22.7%

5

43

15.5%

23

8.3%

24

8.6%

3

1

11

4.0%

15

27

9.7%

12

14

28

10.1%

信息技术

20

7.2%

研究性学习

劳动与技术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探索活动与国防教育)

13

21

7.6%

周总课时数(节)

26

30

34

278

学年总课时(节)

91

10

50

90

22

9660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有关说明

  1、“义务教育课时安排表”中的“学年总课时(节)”按照每学年课时间35周计算。

每学年学校机动时间(如学校传统活动、文化节、运动会等)2周,由学校视具体情况自行安排。

复习考试时间2周(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

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共13周。

  2、晨会、班队会、科技文体活动等,由学校自主安排。

  3、在语文的课时当中,每周包含1—2节阅读课。

  4、综合实践活动为弹性课时制。

各学校可根据需要以学期为单位对每周3课时的活动时间统筹安排,可以将分散使用与集中使用相结合。

例如,可以将每周的时间集中在一个单位时间使用,也可将几周的时间集中在一天使用,也可根据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与某学科打通使用。

  5、综合实践活动是规定的必修课。

除信息技术外,综合实践活动其它领域的具体容由学校根据教育部的有关要求自主开发或选用。

各学校可根据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情况,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综合实践活动的三部分容融合在一起设计和实施,使三大领域的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6、地方课程由威海市教育局统一规定课程门类,校本课程要在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下开发、设置和实施。

  7、各门课程均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环境、国防、健康、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的课程中进行。

  8、3—5年级英语课程应遵循长短课时结合、高频率的原则,3、4年级以短课时为主,5年级长短课时结合。

现将省、市有关课程开设的通知转发,请各校根据相关要求,认真做好新学期课程安排和任课教师安排,做到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提高教学效率。

并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1、地方课程的开设:

(1)2014—2015学年各年级开设的地方课程见下表(括号中为该科目总课时数,使用期限为一学年)

科目(学年总课时数)

备注

小学一年级

《传统文化》(36)

小学二年级

小学三年级

《传统文化》(36)《安全教育》(18)《环境教育》(18)

小学四年级

小学五年级

《传统文化》(36)《安全教育》(18)《环境教育》(18)《科学发展观》《民族常识》

(2)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各年级开设的地方课程科目、课时安排见下表(括号中为该科目的周课时数,按18周计算)

科目(周课时数)

总课时

《传统文化》

(2)

《传统文化》

(1)《安全教育》

(1)

《传统文化》

(1)《安全教育》

(1)《科学发展观》

(1)

附件:

1、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2、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安全教育、环境教育、传统文化和人生规划课程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

3、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

4、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实施纲要(试行)

5、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

6、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

及教学指导意见的通知(新的)

各市区教育局:

为了进一步规我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本意见的要求,做好有关工作。

本通知自2009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八年十一月十八日

及教学指导意见

为了全面提高我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的通知》、省教育厅《省义务教育五四分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关于印发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0号)、《关于印发省普通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方案(试行)的通知》(鲁教基字〔2007〕21号)、《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意见》(鲁教基字〔2008〕1号)、《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制度的意见》(鲁教基字〔2008〕3号)的指示精神,结合我市教学工作实际,制定《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教学指导意见》如下。

一、课程设置方案

(一)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

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表

(二)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安排

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安排表

年级

周课时数

学科

学科周总课时数(节)

九年课时比例总计

7.9%

57

20.5%

41

14.7%

8.6%

4.0%

17

29

10.4%

10.1%

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42

15.1%

学年总课时数(节)

910

1050

1190

1122

注:

1.表格为各门课的周课时数,九年总课时数按每学年35周上课时间计算。

2.初中最后一年的第二学期毕业复习考试时间增加2周,该学年按33周计算上课时间。

3.表格各门课的周课时安排为指导性意见,各市(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学年总课时数和学科周总课时数应控制在上表所规定的围。

4.从一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的学校,1-2年级所需英语课时可从学校课程中调节。

5.综合实践活动包括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

信息技术在4-7年级每周至少开一课时,其它容也要保证开设。

6.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只规定总课时数,各市(区)在执行时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二、教学指导意见

(一)加强三级课程和教材管理

1.认真落实课程方案。

各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按照、省、市有关文件的要求开设课程,参照“威海市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和课时比例”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严格课程的开设。

课程体现了的意志,要按照各学科课程标准组织教学和进行评价,不得随意增加难度或降低要求。

加强对教育教学规律和学习规律的研究,重点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地方课程教学。

按照市教育局有关文件的要求设置地方课程门类,加强地方课程师资的培养,加强地方课程教学的研究,加强对地方课程学习情况的考查,把考查成绩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当中。

4.积极推进学校课程建设。

学校要成立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制定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引导教师科学设计学校课程,制定教学方案,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课程保障。

要正确处理学校课程与课程、地方课程的关系,学校课程只能开发讲义,不得编写教材。

学校课程要在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对具有推广价值的学校课程,经过论证和审查等程序,可提升为地方课程。

5.加强教材管理。

按照、省、市教育部门的有关文件要求选用教材,不得随意增减替换。

要加强教材选用的宏观调控,规教材选用工作。

教材的选用要在省定《教学用书目录》选用,要充分发挥教材选用委员会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选用程序,确保教材选用工作规有序、民主科学和透明公开,坚决杜绝劣质、盗版教材进入校园。

(二)全面提高课程实施的水平

6.切实加强德育课程的教学。

积极改进德育课程的教学方式,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习惯养成、道德素养与民族精神培育等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德育课的评价方法,实行日常行为评价和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提倡开卷考试。

除此之外,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和良好习惯养成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7.加强开展体育、艺术活动。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配齐体育、艺术课师资和设施,确保体育、艺术课程和活动能够落到实处。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艺术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科学的锻炼方式,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素养。

通过开展每天30分钟的体育大课间活动等方式,大力实施“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集体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认真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定期监测并公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

8.创造条件保障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

端正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按照规定的课时开足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搞形式,不走过场。

开展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小学生通过小观察、小展览、小制作、小报告和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探究学习,初中生每学期至少完成一个课题的研究性学习并形成研究报告。

切实搞好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有2处固定实践基地和若干处非固定实践基地,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参与项目每年生均达到2项以上。

9.切实加强技术课程建设。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按照规定课时,开设好信息技术课程。

要通过学农、学工和劳动实践等活动开展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尊重劳动的良好品质。

10.加强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

校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建设实践基地,整合有效资源,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和社区委员会的作用,大力推进校外教育与实践活动工作的开展。

要立足于丰富学生阅历、锻造学生个性、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切实组织好课程需要在校外实施的有关容,并统一纳入课程实施计划;

组织学生广泛开展基于兴趣与爱好的学科拓展教育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成长、自然观察、社会考查、科学探究、参观游学等自主学习活动。

每学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小学生不少于10天,初中生不少于20天。

(三)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11.依据课程标准,全面落实课程目标。

教师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明确课程对教学实施提出的要求,有机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融入教学实践。

12.加强教学研究,开展教育教学创新。

既要继承传统教学中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方式,也要根据新课程精神,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学校、教研组要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建立和完善校本研修制度和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以促进教师在不同层次上的专业成长。

要组织开展有关教学的课题研究,有条件的小学组织开展“小班化”教学的课题研究,初中重点开展“生命化课堂”的课题研究。

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备课、上课、课后反思三个环节的工作,借鉴、融合各派教学理论,与同伴、专家开展合作研究,不断探索提高教学效率的途径。

13.尊重学生差异,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在努力提升所有学生共同基础的同时,要承认、尊重学生发展存在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因材施教,尽可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学生获得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

14.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要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创造性思维的启迪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学中要促进师生平等交流与对话,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师生之间要互尊互信、理解宽容,教学相长。

15.转变教学方式,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要认真研究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组织实施策略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面向学生、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

16.改进教学手段,逐步实现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和现代化。

教师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要了解各种教学媒体和手段的特点,根据具体的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质量。

17.强化实验教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实验教学活动。

学校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开齐开足实验课;

要切实保证实验课的教学质量,切忌用信息技术手段和黑板取代学生动手实验;

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开展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教研活动,鼓励广大教师不断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四)大力整合校外教学资源

18.充分利用校课程资源。

加强图书和教学仪器的管理,改革仪器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图书馆、实验室、网络教室等教学仪器设施面向全体学生开放的制度,充分发挥学校人力、物力、信息等各类资源的最大效益。

19.大力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与家长、社区及其他相关部门建立密切的联系,发挥家长委员会、社区委员会的积极作用,为学校提供各种支持,使丰富的社区资源成为中小学生校外实践的重要阵地。

要积极寻求科研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支持,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艺术馆、自然与人文环境等公共设施和校外课程资源开展校外学习实践活动。

20.大力开发与建设校外实践教育基地。

认真落实青少年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等校外活动场所建设规划,结合课程改革,加强融德育、环境教育、科技教育、素质拓展和综合实践活动为一体的素质教育基地建设。

(五)深入开展教学评价制度改革

21.建立学校教学质量检测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起科学化和规化的中小学生学习质量监测制度,了解和掌握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学业成绩、综合素质以及影响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等,科学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

2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

要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评价观,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的科学的教师评价体系,综合考虑师德表现、工作态度、专业发展、工作量和工作实绩等方面,科学评价教师工作,不得单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高低评价和奖惩教师。

23.完善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建立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重在过程性评价的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制度,加强对学生课堂提问、作业展示、实践活动、标志性成果等过程性资料的积累,采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诊断、矫正功能。

24.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要求对学生进行学业评价。

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行日常学习评价与期末考试评价相结合的评价办法,日常考试实行无分数评价,学生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期中、期末考试由学校自行组织命题,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各市区不得统一组织考试。

学校、班级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学业成绩排列学生和学校的名次。

主题词:

教育课程设置通知

威海市教育局办公室2008年10月18日印发

.hcedu./html/qjyjwj/2009-2/13/08_32_12_196.s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