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851683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 A卷解析word版.docx

学年高一历史双基双测AB卷必修一期末A卷解析word版

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同步单元AB卷必修一

历史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世纪中期以后,促使马克思、恩格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行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客观因素是(  )

A.资本主义发展不断走向成熟

B.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

C.原先的理论不适应社会变化

D.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激烈竞争

【答案】A

【解析】要结合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时代考虑,并注意“客观因素”。

正如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要客观条件是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暴露一样,马克思主义完善的客观因素也应从资本主义发展的角度回答。

2.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巴黎公社的建立

D.十月革命的胜利

【答案】B

【解析】“1848年”“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两个关键信息,说明其指的是马克思主义。

这一理论诞生的标志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马克思指出:

“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一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

”这里的武器是指(  )

A.暴力革命       B.代议制民主

C.先进的生产力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C

【解析】生产力的进步是推动工人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根源。

4.欧文在《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中指出: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

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材料中的思想出现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

A.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日益激化

B.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

C.《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无知”、“贫穷”、“丑恶制度”、“理想的社会制度”等信息可知,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的日益激化,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建立理想社会的美好设想。

A项符合题意。

5.厦门环岛路上有一巨幅标语“一国两制,统一中国”。

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20世纪80年代初针对台湾问题提出

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规定港澳台地区享有同样的自治权

D.首先在解决香港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

【答案】C

【解析】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不同。

港澳问题属于中国主权问题,台湾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

台湾地区可保留军队。

6.二战结束后,顾维钧就代表中国提出香港何时收回的问题,丘吉尔说以后再说吧。

而1997年香港却顺利地实现了回归。

实现香港回归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综合国力的强大

B.“一国两制”政策的高明

C.英国外交政策的调整

D.英国对香港的统治力不从心

【答案】A

【解析】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强大是其外交取得胜利的强有力的后盾。

7.20世纪80年代以来,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原因有(  )

①两岸之间人员往来、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增多 ②两岸直接通邮、通航、通商的基本实现 ③国共两党交往的不断增多 ④“一国两制”在台湾的实行

A.①③④B.①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②③均正确,“一国两制”尚未在台湾实行,④不正确。

8.下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过的材料。

据此判断,他的研究课题应该是(  )

  

   图1           图2

A.“中英较量”B.“屈辱中国”

C.“跨洋交接”D.“冰释雪融”

【答案】A

【解析】图1是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的场景,图2是1997年香港回归的场景。

9.21世纪初,加强了我国与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合作,成为我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成果是(  )

A.发展与东南亚联盟的友好关系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的经济活动

C.成立多方互赢的上海合作组织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多边外交

【答案】C

【解析】注意时间限制“21世纪初”和国家条件限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

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10.下列能够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  )

①中国赴海地维和部队 ②朝核六方会谈 ③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④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③④D.①④

【答案】D

【解析】①④是中国依据联合国宗旨采取的外交活动,②③是中国致力于地区和平与安全而采取的外交活动,不属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活动。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

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C.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政治的多极化趋势。

除教材阐述的原因外,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这个时期的美苏争霸使双方实力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也成为冲击两极格局的重要原因。

12.有关下列两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1被隔开的东西柏林

图2拆除“柏林墙”

A.“柏林墙”的修建是“冷战”的产物

B.“柏林墙”是“冷战”时期德国分裂的象征

C.拆除“柏林墙”有助于德国的统一

D.拆除“柏林墙”是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

【答案】D

【解析】两极格局最终瓦解的标志是1991年苏联的解体,而不是1989年“柏林墙”的拆除,所以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通过所学知识可知,A、B、C三项说法正确。

13.伊拉克战争爆发后,有人画了下面一幅漫画,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世界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B.美国实行单边主义,置联合国于不顾

C.美国和联合国联合应对伊拉克危机

D.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大国

【答案】B

【解析】从漫画不难看出,美国在国际事务中凌驾于联合国之上,按自己的意志和利益处理国际事务,暴露出美国奉行单边主义的倾向。

14.多极化发展趋势中的哪一“极”用“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来评价最恰当(  )

A.中国B.日本

C.欧盟D.俄罗斯

【答案】D

【解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意味着该“极”仍然具有极强的能影响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力量,非一般国家能比。

这个“极”是指俄罗斯。

15.1961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曾指出:

“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看来,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材料中“现有的军事集团”是指(  )

A.北约与不结盟运动B.华约与不结盟运动

C.北约与华约两组织D.中国与不结盟运动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中军事集团相互关系判断是北约和华约两组织。

不结盟运动是在美苏对峙背景下产生的,奉行不结盟政策,自然不会与之形成影响国际关系恶化的集团,中国与不结盟运动坚决反对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也不会使国际关系恶化。

16.1936年8月,中共中央向国民政府郑重声明:

“我们赞成建立全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赞成召集由普选权选举出来的国会,拥护全国人民和抗日军队的抗日救国代表大会,拥护全国统一的国防政府。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同意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和平建国

B.准备在革命根据地建立苏维埃政权

C.准备联合国民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在政治上完全认同南京国民政府

【答案】C 

【解析】注意从题目中的时间“1936年8月”分析。

此时,随着日本侵华的加剧,中日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社会最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希望与国民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应对日本侵华,故选C项。

A项发生在抗战结束以后,B项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17.如图为1936年8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豫旺堡(今宁夏同心县豫旺堡)拍摄的经典照片《抗战之声》。

对照片出现的历史背景解释准确的是(  )

A.中央红军完成战略转移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C.日本发动了卢沟桥事变

D.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

【答案】A 

【解析】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从而完成了战略大转移,故A项正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1937年9月建立的,故B项错误;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是在1937年7月,故C项错误;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是在1937年8月,故D项错误。

18.“锻炼成一只不可战胜的力量。

一旦强虏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

”这段歌词描述的是(  )

A.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武装斗争

B.长征时期红军的艰苦斗争

C.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D.解放战争时期的淮海战役

【答案】C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首战平型关指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林彪领导的八路军在平型关进行了浴血奋战,所以这段歌词描述的只能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的英勇抗战。

19.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覆灭的标志是(  )

A.三大战役胜利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全国大陆基本解放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B 

【解析】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攻占国民党总统府,它标志着国民党统治的覆灭。

20.“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

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这个制度”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民主集中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答案】D 

【解析】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政党制度,有利于党和国家的集中统一及全国人民的团结,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充分调动各民主党派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有利于党和政府兼听各种意见,做出科学的决策。

21.“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既保持了原有的经济制度,又能从祖国日益繁荣中获得更多的机遇、更大的空间和强有力的支持,具有双重优势。

”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A.区域范围大小B.实施目的不同

C.社会制度差异D.时间期限长短

【答案】C 

【解析】香港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所实行的基本社会制度不同。

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而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

22.史学界认为:

“日内瓦会议开创了我国外交活动的新天地。

”“新天地”主要是指(  )

A.以发展中国家的姿态步入国际外交舞台

B.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

D.迫使美国公开承认了新中国的合法地位

【答案】B 

【解析】以世界大国的身份步入了国际外交舞台符合日内瓦会议的意义,故B项正确。

23.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同苏联、蒙古、越南、老挝、韩国等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后又同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四国签订了边境地区加强军事方面相互信任的协定。

这些外交举措的基本出发点是(  )

A.争取和平的周边环境B.实行不结盟政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D.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答案】A 

【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这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和平的稳定环境。

我国同周边国家关系的正常化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

24.下列是某同学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