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158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docx

江滨共同体一年级班主任培训方案

一、 培训目的

新学期来临之际,为了使一年级班主任能尽快进入角色,更好地开展工作,帮助孩子们适应全新的环境,江滨同体将开展“怎样做好一年级班主任”的培训活动,针对一年级开学工作进行专项培训。

二、 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共同体学校(江滨实验小学、香江花城小学、零北小学)一年级班主任

三、 培训对象

共同体学校一年级正副班主任

四、 培训内容

1. 《携手,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一-刘爱华

2. 抓常规明要求早适应(一年级新生培训具体要求)

3. 教室环境布置要求。

五、 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

六、 培训具体安排

1. 培训时间:

2013年8月

2. 培训地点:

江滨实验小学四楼报告厅

3. 培训安排表

课时

培训内容

主讲人

1

携手,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习惯

刘爱华

2

抓常规明要求早适应

糜晓俊

3

班级文化布置要求

袁海芸

附件1

携手,让孩子养成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孩子一生要经历这样几个教育阶段:

家、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直至大学。

从这五个教育关口的衔接来看,每一个初始,孩子或多或少都会有些不适应。

根据教育专家调查和研究的结论,其中孩子最不适应的一个关口,就是从幼儿园步入小学,甚至有人把它比作学习阶段最大的一个坎儿。

一、 幼儿园与小学生活的不同

1. 在校时间延长。

2. 学习科目增多。

3. 教学方式不同。

幼儿园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

小学以课堂教学为主,注重通过观察思考、探究讨论等方式进行知识和能力培养。

同时,儿童生理、心理、知识经验、见识也因此变化和发展,常引起教师与家长的担心,处理不当产生矛盾,对孩子成长不利。

入学后孩子可能会有哪些不适应?

1. 生活上。

2. 学习上。

3. 人际关系上。

二、 一个人的成功,什么最重要?

1. 父母最重要!

父母应该是孩子第一任常青藤教授!

孩子的一切掌握在推摇篮人的手中!

要想你孩子伟大,父母必须先伟大!

中国民谚:

三岁看老,七岁看小。

2. 老师最重要!

季羡林说:

恩师是人成功的机遇!

每位教师一定要努力成为学生的恩师!

永远难忘的恩师!

3. 习惯最重要!

行为心理学研究表明:

21天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21天的连续写作、阅读会形成习惯;90天的连续写作、阅读肯定会形成稳定的写作与阅读习惯。

三、 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拥有良好习惯!

(一)生活习惯

1. 自理。

上课了,需要的课本没准备好,文具满桌子;教师讲桌上,大把大把无人认领的铅笔、橡皮、尺子;做作业边玩边写,磨蹭,拖拉,忘带作业、教科书等。

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说,极可能会影响孩子今后思维的严密性,非常制约孩子日后的发展。

一个懂得自理、独立的孩子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才能最快地得到发展。

生活自理能力是入学准备的必要内容。

入学前,孩子需要的生活自理能力包括:

⑴有序整理学习用品。

⑵东西用好及时归位,保持整洁。

⑶正确处理好用餐、方便等事情。

(4撤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自己背书包上学)。

总之要比较合理地计划并安排好自己的时间和活动内容。

2. 守时。

小学生的活动量比较大,又没有午睡时间,如果孩子没有充足的睡眠,会感到疲劳,注意力不能集中,影响上课和身体健康。

您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表,一般晚上8点半左右要睡觉,早上6点半起床,经常督促提醒,让他们逐步具有守时的意识,及早适应小学生活。

强调:

不早到校,不迟到。

接送要求:

校门外划黄线处,教师护送到位,不拥挤在校门口。

3.卫生。

穿戴整洁,每天带好纸巾和水杯,不带零食,校园内不乱扔果皮纸屑,见到纸屑主动捡起。

周一穿校服(入队后佩戴红领巾)参加升旗仪式,其他集体活动时按年级组要求统一着装。

吃饭不挑食等。

家长进校时衣着整洁,不穿拖鞋等。

(二)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浓厚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样,在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一旦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终身。

1. 有序整理学习用品。

东西放在固定的地方,不随便扔,否则,上学后恐怕找东西的时间比做功课的时间还要长。

每天睡觉前,要整理好书包,有美术音乐课的要准备好配套的学具、乐器、颜料等物品,遗忘是孩子通病。

(认识新书,各类作业本)因此,每天复习功课后,就应及时指导孩子根据第二天的课程表,整理好学习用品。

2. 做好课前准备。

3. 正确的读写姿势。

端正优雅的坐姿给人文雅稳重、自然大方的美感,中国传统对坐姿美的要求,精炼概括为“坐如钟”。

而错误的写字姿势,既影响写字的美观,又影响书写的速度,还影响孩子的小肌肉和骨骼的发育,造成视力的下降。

(1) 坐姿:

身直,头正,肩平,腿平。

(2) 执笔姿势:

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笔杆,其余三指托住,笔杆向后稍斜,靠在虎口处(第一册语文书习惯篇有要求)。

(3) “三个一”:

眼离书本一尺;胸离桌子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让老师头疼的是,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提前教孩子认字、写字,往往忽视了孩子写字的姿势。

“先入为主”,形成了坏习惯很:

难纠正。

4. 良好的作业习惯。

(1) 创设环境。

准备一个学习空间,有桌椅、台灯、小书架等,孩子回到家后可以在这个“区域”静心做自己的事情。

(2) 形成时间观念。

养成回家先作业的习惯,有一定的速度。

(3) 独立完成和检查。

家长检查中及时发现错误,鼓励孩子自查,培养孩子对自己学习的责任心。

(4) 不要怕孩子出错。

帮孩子分析错也错误的深层原因,不简单责罚。

5. 课堂学习习惯。

主要有:

倾听和提问;表达和发言;记忆和思考;遵纪和守时;合作和分享的习惯等等。

(1) 文具准备要简单。

学习用品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不要过分新颖和追求功能和色彩,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如双肩背的书包,孩子的书包里层把书与本子分开放,左右两侧放茶杯。

选用中华hb铅笔,用刨笔机,每天准备好5枝削好的铅笔,建议铅笔做上记号,不用活动铅笔,一块方形橡皮,一把尺子。

用笔袋依次放好。

其他学科要求的特殊的学习用品关注校信通的信息,让孩子学会转述。

每月一次清洗书包,每周一次整理书包。

(2) 每天和孩子交流当天的学习情况,说说对课程学习的看法。

(3) 学会倾听,培养孩子的自控能力,训练注意力的持久性。

(三) 做人习惯

1.文明礼貌。

见到长辈、师长主动问好,同学间团结友爱,课间文明休息、文明活动,要从小培养孩子关心人、尊重人,培养他一种爱心。

2.学会交往。

别人说话时,不心不在焉,要专心听,了解对方说话的主要内容和意思;学会讲普通话,口齿清楚,语速适中,使对方能听懂自己要表达的意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

3.安全自护。

(1) 在学校。

不做危险游戏,不做危险动作;课间不与同学在走廊上互相追逐打闹;上下楼梯走廊转角处靠右行走。

(2) 教室内。

不在教室课桌之间的狭窄通道上游戏追打,以免摔跤或撞到课桌角上;不拿削尖的铅笔当玩具和同学玩耍,以免伤到自己或他人。

(3) 上学路上。

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放学后不要跟随陌生人走,也不要随意到其他同学家去玩。

四、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1.为什么要从一年级起重视读?

2001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9年阅读量400万字,如果一本书按照十万字算(低年级远远不够),学生人均每年读书5本。

上海的语文课程标准将400万字调整为4000万字,这个量就是每人每年读50本书的量。

美国一研究机构,经过20余年对千余例0-17岁的孩子进行“一个词需要重复多少遍,才能准确、灵活使用;一个词需要重复多少遍,才能终身灵活、创造性地使用”的研究。

最后得出:

重复3000遍能准确、灵活使用,重复15000遍才能终身灵活、创造性地使用。

2.有没有时间读?

每天读书20分钟(美国中小学生一天最少要读一小时)。

1分钟读1页,20分钟能读20页的书,一周可以读完140页的书。

大多数的小学生读物,特别是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也就是150页左右。

图画书、桥梁书的页数更少!

3.读哪些书?

一是图画书:

《猜猜我有多爱你》、《爷爷一定有办法》、《我爸爸》、《我妈妈》、《“可爱的鼠小弟”系列》、《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

二是桥梁书:

《福奶奶的神奇萱算》和《包子狗和面条儿猫的奇境》[这两本是中国出版的第一套]《森林小城》、《想高飞的猫》、《蒲公英国际大奖小说系列(共6册)》……

三是较厚一点的书:

《我和小姐姐克拉拉》、《小女巫》、《一百条裙子》……

4.怎么读才有效?

(1) 大声读给孩子听!

这是最简单的、人人都能用的方法。

(2) 图画书、桥梁书,可以多读几遍。

(3) 如果孩子有兴趣,可以让他们听后说说自己听到什么,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孩子说的,父母最好记录下来。

各位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能力的发展有一个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儿童的能力易于养成,过了培养的关键期,儿童能力的培养就会特别困难。

在此诚恳地希望您做好物质和心理上的准备,更能用一种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成功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这一教育关口。

附件2

抓常规明要求早适应

糜晓俊

新生培训是必不可少的,甚至是重中之重的工作。

尤其对一年级新生,他们从幼儿园到小学,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每次新生培训都会看到这样的孩子:

有的在学校门口撒娇,不愿意走进校门,甚至用“哭泣"的办法抗议;有的每走一步,就要回头看看爸爸妈妈,他的心里是对父母的依恋,还是对学校的排斥?

让孩子们喜欢上学校,从对父母的依恋转向对上学的向往,就是新生培训的意义。

培训是让孩子们更早地适应学校生活,喜欢上班集体的过程,只有把培训工作做好,抓好常规,明确要求,才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帮助孩子们早日适应学校生活。

一、班主任如何为开学彳故好准备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新学期开学之际,作为一年级新生班主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准备:

1.布置好教室;明确第一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掌握教学内容。

2. 为家长准备一份课程表及所需教学材料清单。

3. 获取班级名单,掌握学生信息。

了解家长工作单位、电话号码、手机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

4. 建立班级家访制度,确保第一学期与每位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

5. 年级组班主任加强沟通、共同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

6. 演练对学生发表的第一次讲话,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7.利用一年级新生培训的机会,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为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一年级新生入学培训具体要求:

第一次培训

时间

教育内容

具体要求及教育方法

第一节

1. 知道学校的名称和自己是一年级几班的学生。

2. 初步学会大胆地向老师、同学介绍自己的姓名、家庭住址及自己的爱好。

老师自我介绍,要求说出姓名,表达自己对学生的喜爱之情。

学生要求说出并写出姓名,说出年龄,家住哪儿,家庭电话号码。

从自我介绍中物色培养班干部,让学生学会自理。

第二节

1. 队列训练

2. 安排座位

3. 训练进校门时如何行礼、问好。

4.熟悉校园环境

1. 队列训练:

排队、列队,站早操队及散队,站放学路队。

排队要求:

静、齐、快。

(1)背书包的整队训练。

①背好书包排队。

②按高矮调整队行。

(2)不背书包的整队训练①记住前后是谁。

②训练排队。

2. 理顺班级管理体制(排座位、分小组、编序号、做传递本子游戏等)

3. 教师示范学生训练进校门时如何行礼、问好。

(1)上学不迟到,迟到要叫报告”,得到老师允许才可以进教室;进出办公室也要喊“报告”,得到同意才进办公室。

(2)见到老师、同学问好。

(3)放学走时与老师说再见。

4. 老师带领学生从不同的方位观察校园,熟悉校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