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5030 上传时间:2022-10-0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80.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利工程施工截流课程设计说明书讲义.doc

大渡河截流

课程设计说明书

姓名:

坏痞乖男

日期:

2017年2月19日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3

2基本资料 3

3、截流的水力计算 5

3.1计算步骤 5

3.1.1计算下游水位 5

3.1.2戗堤顶部高程的确定 5

3.1.3戗堤高度、顶长与顶宽 5

3.2截流过程分析与水力计算 7

3.3合龙设计流量组成 8

3.4图解法 9

4.流态判别 13

4.1求水深 13

4.2求断面平均流速 14

5截流过程的水力参数及抛投料的计算 15

5.1计算截流过程水力参数 15

5.2抛投料的计算 16

5.2抛投料尺寸的计算 16

5.3抛投量计算 17

22

《水利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说明书

1、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和掌握课堂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截流设计。

2基本资料

大渡河上某水电工程采用单戗立堵进占,河床的剖面图见图1。

戗堤处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和图2。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n=1.2,截流戗堤两侧的边坡为1:

1.5。

截流材料采用当地的中粒黑云二长花岗岩,容重为26kN/m3。

该工程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见表1,施工导流采用左、右岸各布置一条导流隧洞导流,左、右导流隧洞联合泄流的上游水位和泄流流量关系见表2和图3。

图1河床剖面图

表1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

流量(m3/s)

250

317

410

500

1000

水位(m)

952.15

952.71

953.48

954.00

955.87

951.5

952

952.5

953

953.5

954

954.5

955

955.5

956

956.5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流量(m3/s)

高程(m)

图2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表2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

泄流流量(m3/s)

0

150

300

410

800

1400

上游水位(m)

953.00

955.40

957.03

958.00

960.66

964.12

952

954

956

958

960

962

964

966

0

500

1000

1500

流量(m3/s)

上游水位(m)

图3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曲线

3、截流的水力计算

截流设计是施工导流设计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截流多采用立堵截流,本次设计按立堵截流设计。

其设计内容分为:

截流水力计算、截流水力分区和备料量设计。

截流设计流量的确定,通常按频率法确定,也即根据已选定的截流时段,采用该时段内一定频率的某种特征流量值作为设计流量。

一般地,多采用截流时段10%~20%的月平均或者旬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标准。

截流的水力计算中龙口流速的确定一般采用图解法,截流水力计算如下。

3.1计算步骤

3.1.1计算下游水位

截流设计流量,计算时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

根据坝址处天然水位与流量关系曲线,由内插法可知,

3.1.2戗堤顶部高程的确定

截流设计流量为,对上游水位~导流隧洞泄流量关系曲线使用内插法,可得设计流量对应水位高程为956.74m,故取戗基高程为957m。

3.1.3戗堤高度、顶长与顶宽

截流戗堤处河床底部高程为951m,可求得戗堤的设计高度为7m。

若取河谷两侧坡比为1:

1,由河谷在高程957m处宽度为46.9m,可求得戗堤顶部长为48.9m,计算时按约为49m进行计算,戗堤宽度取20m。

通过对表3进行表上作业,可得分流流量与上游水位关系曲线与龙口泄水曲线如图4和图5所示。

表3水位与下泄流量跟龙口流量的关系

上游水位(m)

设计流量(m3/s)

下泄流量(m3/s)Qd

龙口流量Qg

953

273

0.00

273.00

953.5

273

31.25

241.75

954

273

62.50

210.50

954.5

273

93.75

179.25

955

273

125.00

148.00

955.4

273

150.00

123.00

955.5

273

159.20

113.80

956

273

205.21

67.79

956.5

273

251.23

21.77

956.74

273

273.00

0.00

图4上游水位与下泄流量关系曲线

图5上游水位—龙口流量关系曲线

3.2截流过程分析与水力计算

随着戗堤进占,河床断面不断束窄,上下游落差亦逐渐增大,其断面及流态变化过程如下:

1)梯形淹没流2)梯形非淹没流3)三角形淹没流4)三角形非淹没流

梯形断面与三角形断面的分界点的确定:

,即当龙口宽度大于14m时为梯形断面,当龙口宽度小于14m时为三角形断面。

由龙口泄水能力计算按照宽顶堰公式计算:

式中——流量系数

当,为淹没流,

当,为非淹没流,

——龙口平均过水宽度

梯形断面:

三角形断面:

——龙口上游水头

梯形断面:

三角形断面:

其中:

——龙口上下游水位差

——戗堤高度

——戗堤端部边坡系数,取

——龙口上游水位

——河道底板高程

由连续方程可得龙口流速计算公式为:

-

淹没流时:

式中:

——龙口底板以上的下游水深

非淹没流时:

式中:

——龙口断面的临界水深

I即淹没出流时:

①对于梯形断面:

②对三角形断面:

II非淹没出流时:

①对于梯形断面:

②对三角形断面:

3.3合龙设计流量组成

一般情况下,截流设计流量Q0由四部分组成:

式中,Q——龙口流量;

Qd——分流量(分流建筑物中通过的流量);

Qs——戗堤渗透流量;

Qac——上游河槽中的调蓄流量。

由于不考虑戗堤渗透流量和上游槽蓄流量,则有:

联立上述方程:

即可得到龙口处水力参数变化规律。

3.4图解法

分别取定龙口宽度为B=6.5m,11.5m,16.5m,21.5m,26.5m,31.5m,36.5m,41.5m,46.5m时不同上游水位下的龙口泄流量和隧洞分流量。

由截流设计流量358m3/s,坝址处天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内插得设计流量下的坝址处天然水位为952.34m,设计中截流设计流量为定值,故认为下游水位不变。

龙口泄流量计算结果见附录(附表4到附表12)。

表4B=46.5m流量落差计算表

B

Z

H0

Z/H0

m

B

Qg

46.5

0

1.34

0.00

0.000

31.308

0.00

0.5

1.84

0.27

0.380

31.308

131.33

1

2.34

0.43

0.385

31.572

192.63

1.5

2.84

0.53

0.385

31.972

260.82

2

3.34

0.60

0.385

32.372

336.81

2.5

3.84

0.65

0.385

32.773

420.34

3

4.34

0.69

0.385

33.173

511.21

3.5

4.84

0.72

0.385

33.573

609.32

4

5.34

0.75

0.385

33.973

714.55

表5B=41.5m流量落差计算表

B

Z

H0

Z/H0

m

B

Qg

41.5

0

1.34

0

0.000

26.608

0.00

0.5

1.84

0.27

0.380

26.608

111.62

1

2.34

0.43

0.385

26.608

162.34

1.5

3.84

0.39

0.385

27.808

356.66

2

3.34

0.60

0.385

26.608

276.83

2.5

3.84

0.65

0.385

26.608

341.27

3

4.34

0.69

0.385

26.608

410.05

3.5

4.84

0.72

0.385

26.608

482.91

4

5.34

0.75

0.385

26.608

559.65

表6B=36.5m流量落差计算表

B

Z

H0

Z/H0

m

B

Qg

36.5

0

1.34

0.00

0

21.31

0.00

0.5

1.84

0.27

0.38

21.31

89.38

1

2.34

0.43

0.385

21.57

131.62

1.5

2.84

0.53

0.385

21.97

179.24

2

3.34

0.60

0.385

22.37

232.77

2.5

4.84

0.52

0.385

23.57

427.82

3

4.34

0.69

0.385

23.17

357.11

3.5

4.84

0.72

0.385

23.57

427.82

4

5.34

0.75

0.385

23.97

504.22

表7B=31.5m流量落差计算表

B

Z

H0

Z/H0

m

B

Qg

31.5

0

1.34

0.00

0.000

16.31

0.00

0.5

1.84

0.27

0.380

16.31

68.41

1

2.34

0.43

0.385

16.57

101.11

1.5

2.84

0.53

0.385

16.97

138.46

2

3.34

0.60

0.385

17.37

180.75

2.5

3.84

0.65

0.385

17.77

227.95

3

4.34

0.69

0.385

18.17

280.05

3.5

4.84

0.72

0.385

18.57

337.08

4

5.34

0.75

0.385

18.97

399.05

表8B=26.5m流量落差计算表

B

Z

H0

Z/H0

m

B

Qg

26.5

0

1.34

0.00

0.000

11.31

0.00

0.5

1.84

0.27

0.380

11.31

47.44

1

2.34

0.43

0.385

11.57

70.60

1.5

2.84

0.53

0.385

11.97

97.67

2

3.34

0.60

0.385

12.37

128.73

2.5

3.84

0.65

0.385

12.77

163.82

3

4.34

0.69

0.385

13.17

203.00

3.5

4.84

0.72

0.385

13.57

246.33

4

5.34

0.75

0.385

13.97

293.89

表9B=21.5m流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