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906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6.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政治复习26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新人教版必修1Word格式.docx

智慧敦煌建设活动

( C )

①丰富了敦煌这一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 ②更好地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③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④为敦煌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根本的解决方案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 智慧敦煌建设活动并不能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①不选;

智慧敦煌建设活动依托飞天云计算中心,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游客服务、政府治理等方面进行全新布局,这能更好地展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②正确;

智慧敦煌建设活动依托飞天云计算中心,在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全新布局,这体现了科学技术是推动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③正确;

智慧敦煌建设活动并不能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根本的解决方案,④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C。

3.甲骨文是我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占卜祈祷的文字。

2018年10月30日,我国申报的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的成功入选

( D )

①提供了创新中华文化的成功案例 ②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③丰富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④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④

[解析]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不是文化创新的体现,①不选;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促进了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②正确;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并没有丰富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③不选;

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彰显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④正确,故本题答案应选D。

4.中国古代书法不断赋予各种字体独特的审美意蕴,篆书的庄重古朴、隶书的典雅高贵、楷书的端庄秀丽、行书的洒脱随意、草书的落拓不羁,虽然只是线条的描摹,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五彩缤纷的艺术世界。

与书法同源的中国画,同样表现出它的独特性,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节、松石的高风,正是艺术人生的写照。

①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书法、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③书法艺术和绘画艺术是中华文化特有的 ④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①应选;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②排除;

③不符合当今世界的客观事实,排除;

我国古代的书法、绘画艺术生动地展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非凡的创造力,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创新能力,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辉煌灿烂,④正确。

故选C。

5.“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支持立项的珍贵典籍普及推广项目,由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

目前已完成书稿26部,首批10种史话已经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正式出版,其中有《文苑英华》《永乐大典》等。

古籍的保护

①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②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 ④彰显了中华文化鲜明的时代性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解析]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通过对古籍的保护保留了中华文化的历史文脉,见证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①③符合题意。

②表述错误,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表述错误,排除。

6.“中国智慧自成语境”。

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达着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

材料体现了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呈现着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A.①④B.②③

C.①②D.①③

[解析] 中国成语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大量成语出自古代经典著作,表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符合题意;

中国成语表达着人伦善恶的中国价值观,表明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彰显中华民族特色,②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实践的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④错误。

7.2018年6月11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社科院语言所修订的新华字典APP上线。

《新华字典》自从上世纪50年代出版以来,伴随了几代人的启蒙教育,身上附着了不少的时代痕迹和文化意义,该APP一上线便赢得了网友的关注。

下列有关汉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②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④汉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C.②④D.③④

[解析]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①正确;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不是汉字的发明,②错误;

汉字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③正确;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不是汉字,④错误,故选B。

8.简牍,指古代汉族书写用的竹简和木片。

在纸发明以前,简牍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对后世书籍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直到今日,有关图书的名词术语、书写格式及写作方法,依然承袭了简牍时期形成的传统。

这表明

①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 ②新的传媒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 ③简牍是古代中华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④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C.①④D.②③

[解析] 古代汉族以竹简和木片书写文字,表明文化传播需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来实现,①正确,③错误。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而简牍又是中国书籍的最主要形式,故简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④正确。

新的传媒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消失,②错误。

9.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

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这对我们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启示有

( A )

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的根本保证

②对传统文化要在全面继承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精神

③要把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作为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④积极开展文化交流,充分吸收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作为文化的主体

C.②④D.②③

[解析] 再创中华文化辉煌,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立足实践、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开展文化交流是重要举措,①③符合题意。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②观点错误。

开展文化交流,应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④观点错误。

10.云南省丽江的纳西古乐源于汉族的词牌、曲牌音乐,道教科仪音乐,洞经音乐和皇经音乐,相传为宋乐。

整个乐曲分为“神州”和“华通”两个大调,并根据不同内容分为“清河老人”“小白梅”“水龙吟”等五十多个小调。

由于这套乐曲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族的格调。

由此可见,纳西古乐

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丽江地理环境决定的

②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丽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具有悠久的历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解析] 纳西古乐长期在纳西族地区广泛演奏,在流传中逐步融合了纳西的格调,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纳西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③④正确;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地域的文化具有不同的特点,①中“决定”说法错误,排除;

②中“根本动力”说法错误,排除。

11.“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新疆在同周边国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不断创新对外传播交流方式,为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2018年6月7日,中俄纪录片展高峰论坛在乌鲁木齐召开,与此同时,纪录片公众展映月于下半年分别在中国新疆和俄罗斯开展。

这些活动

①见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③能增强两国人民对彼此文化的认同 ④是借鉴对方文化优长的重要平台

A.①③B.②④

C.③④D.①②

[解析] 中国新疆在同周边国家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中,不断创新对外传播交流方式,为国家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这些活动有利于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②④适合题意;

①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排除③。

故本题答案选B。

12.我国西部民族文化不是一种完全封闭和孤立的文化,而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综合体,它在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将许多外来文化的因素转化吸纳为自己的成分,从而变得生机勃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化现象就是佛教在青藏高原的本土化——藏传佛教。

这种“本土化”现象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表明文化渗透是中华文化的特有魅力 ③启示我们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有利于增强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同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我国西部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形成自己的特色,故①③符号题意;

文化渗透是文化霸权的表现,故②说法有误,我们应认同本民族文化,理解其他民族文化,故④说法有不妥之处,故本题答案选B。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成都市提出要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巴蜀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

巴蜀文化可从古蜀文化找到源头。

古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突然黯淡失色。

在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逐渐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

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

这两次融汇让蜀文化融入更为雄浑、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为它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问,成为推进巴蜀文化发展的两个里程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答案] ①巴蜀文化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历经西周、东周、秦汉,绵延数千年,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②巴蜀文化作为一种区域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自身的独特性,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③巴蜀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解析] 本题要求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巴蜀文化的发展过程是怎样体现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

巴蜀文化作为独具特色的区域文化可考虑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

始终离不开吸收和借鉴周边和外来文化可考虑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能坚持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与其他文化和睦相处,吸收、借鉴其积极成分,推动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至秦汉时,巴蜀文化又逐渐融入中华文化之中可考虑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中国项目中,属于少数民族文化的有:

藏戏、青海热贡艺术、《格萨尔》史诗、新疆《玛纳斯》、蒙古族呼麦、侗族大歌、朝鲜族农乐舞、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在中国公布的第二批510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占48.6%。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

[答案] ①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增强其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②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可以繁荣、发展中华文化。

③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有利于鼓舞少数民族同胞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

[解析] 作答时注意本题的答题范围是文化生活的知识,范围较广,答题指向是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的原因,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学生反思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组织答案时可以从民族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等角度进行分析论述,注意理论联系材料进行分析。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由央视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起了数千万网民的热议,收视率迅速登顶。

随着信息技术的运用,国人提笔忘字,已成常态,汉字书写面临危机。

不少网民认为,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有:

①“听写的每一个汉字、词语背后都有一则文化典故或历史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淀。

②“汉字听写大会上,竞赛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使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产生文化交流、碰撞。

③“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就是全民自我教育的过程,不少人把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也有网民认为,汉字听写难以起到拯救汉字文化危机的作用。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观众在写错字的尴尬中哄堂一笑,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

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局限于纯粹文化,影响狭隘。

(1)假如你赞同“汉字听写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其理由。

(2)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传承起到了什么作用?

[答案] 

(1)①汉字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汉字听写有利于了解厚重的历史文化,有利于学习和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②汉字听写所产生的文化碰撞,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营造学习汉字文化的良好氛围。

③汉字听写的举办,引发人们的文化反思与反省,从而激发观众强烈的文化认同,增强对中华文化学习的自觉性。

(2)①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之一。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②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③数千年来,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析] 第

(1)问,可以从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交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等角度分析。

(2)问直接从汉字对中华文化的作用角度展开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