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849811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4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docx

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

20XX年高考地理选修部分复习《大气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成

热力环流的形式可用以下关系式说明:

二、风的形成

        大气水平运动的规律:

(北半球)

  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从高压指向低压。

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

三、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

应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自然界中存在的一些局部小型环流的成因:

如:

山谷风环流、海陆风环流、季风环流和城市环流等。

这些环流产生的根本原因一致:

即地面冷热不均,只是由于引起冷热不均的原因不同或环流周期长短不同而有不同的特点。

分析环流形成原因的关键是找出地面冷热不均产生的原因。

如:

山谷风环流,是由于山坡增温快降温快,导致山坡温度与山谷温度出现差异,且白天和黑夜的差别正好相反,形成了夜晚大气由山坡吹向谷地的山风,白天大气由山谷吹向山坡的谷风。

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海陆间温差的变化,形成昼夜变化的海风和陆风;城市风环流则是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使得城市温度比郊区高而形成的高空城市大气吹向郊区,近地面大气由郊区吹向城市的环流。

四、北半球主要大气活动中心。

受这些大气活动中心影响,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形成了季风气候,其风向分别为西北季风、东北季风(冬季、1月)和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夏季,7月)。

(见右图)

五、东亚和南亚季风

季风环流以亚洲东部最为典型。

东亚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最大,其形成的季风环流也最典型。

东亚北部为温带季风,南部为亚热带季风;南亚为热带季风。

东亚、南亚季风的比较见下表。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温带季风、亚热带季风

热带季风

季节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风向

西北风

东南风

东北风

西南风

源地

亚洲高压

太平洋

亚洲内陆

印度洋

成因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海陆热力差异

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湿润

温暖、干燥

炎热、湿润

比较

冬季风强于夏季风

夏季风强于冬季风

六、锋面系统的比较(见表)

比较项目

冷锋

暖锋

准静止锋

锋面剖面示意图

暖气团被动上升

暖气团主动上升

移动幅度很小的锋

锋面符号

冷气团暖气团

暖气团冷气团

冷气团暖气团

气团位置

冷气团在锋下,暖气团在锋上(冷空气密度大,暖气团密度小)

锋面坡度

较大

较大

很/J、

降水区的位置

锋前、锋后均有

暖锋前部

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

过境时

云层增厚,出现大风和雨、雪天气

云层加厚,连续性降水

降水强度小,阴雨连绵的天气

慢行冷锋:

连续性降水

快行冷锋:

狂风暴雨或沙暴天气

过境后

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

气温升高,气玥抵,雨过天晴

我国典型的锋面天气

快行冷锋:

①北方夏季的暴雨②北方冬春季节的大风或沙暴天气③冬季爆发的寒潮

华南地区:

春暖多晴,春寒雨起

①夏初,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②冬半年,贵阳多阴雨冷湿天气

七、气旋和反气旋

一大气中最常见的运动形式。

1.气旋和反气旋图示(以北半球为例)

气旋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反气旋东部吹偏北风,

西部吹偏南风。

 

2.气旋和反气旋列表比较

半球位置

北半球

南半球

天气系统名称

气旋

反气旋

气旋

反气旋

示意图

中心气压分布

水平气流方向

逆时针向中心辐合

顺时针向外辐散

顺时针向中心辐合

逆时针向外辐散

中心气流方向

上升

下沉

上升

下沉

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

阴雨(如我国的台风)

晴朗(如我国长江流域的伏早)

阴雨

晴朗

3.气旋与反气旋气流方向的判定:

借鉴物理学中的“左右手定则”来判断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

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

右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如下图所示)

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用左手表示:

左手半握,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北风,西部吹偏南风。

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其他四指表示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东部吹偏南风,西部吹偏北风。

八、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别

世界气候类型图有多种表现形式。

但无论哪种图表都可根据横坐标,纵坐标(图)判别出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1.判别方法①根据最冷月或最热月平均气温,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最冷月均温>15℃为热带;最冷月均温0—15℃为亚热带,但有一特例,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最冷月均温也>0℃;最冷月均温0°――-1O℃为温带;最冷月均温<-1O℃,为亚寒带;最热月均温<5℃为寒带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

月均温度最低值

温度带

降水特点

气候类型

15℃以上

热带

全年降水多,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降水少

热带沙漠气候

一年分干湿两季(最多月超过300毫米)

热带草原气候

一年分旱雨两季(最多月超过600毫米)

热带季风气候

0℃以上

亚热带

夏季降水多

亚热带季风气候

冬季降水多

地中海气候

全年湿润

温带海洋性气候

O℃以下

温带

夏季降水多

温带季风气候

全年降水都不多

温带大陆性气候

-10℃以下

亚寒带

降水少,集中在夏季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最热月5℃以下

寒带

降水少、多云雾

苔原气候

最热月O℃以下

寒带

降水少

冰原气候

②根据降水特点确定属于哪种气候类型(见上表)

③也可根据该地气温判断出该地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因此气温的变化也是相反的(见下表)。

半球名称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气温曲线形状

北半球

7月—8月

1月—2月

峰形(凸形)

南半球

1月-2月

7月—8月

谷形(凹形)

2.世界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和分布(见下面图表)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以习北半球为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至回归线之间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至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控制

终年高温,少雨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和西风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降水均匀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受海洋影,响小,大陆性强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

亚寒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北极圈附近

纬度高且居内陆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凉爽短促

苔原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纬度高

终年严寒,降水少

冰原气候

南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纬度高

全年酷寒,降水少

高山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随海拔而变化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梯度为0.6℃/100m

九、利用“高低规律”判读等值线(包括等温线、等高线、等压线)圈

根据不同等值线弯曲部位的变化特点,利用“高低规律”,可帮助掌握等值线图的准确判断方法。

①“高低规律”的基本原理与内容:

所谓“高”,是指等值线的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即每条等值线弯曲的凸出部分指向等值线数值递增的方向,这时弯曲所示部位为低值(相对)区域。

“低”与“高”相反,即等值线弯曲部位向低值凸出,弯曲所示部位为高值(相对)区域。

即“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②“高低规律”的应用: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弯曲部位向高值凸出,则该部位所示地形为山谷(低);等高线向低值凸出,则为山脊(高)。

在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中,等压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低压槽;等压线凸出部位指向低值,形成的狭长区域是高压脊。

在海平面等温线分布图中,等值线凸出部分指向低值区域的为暖流流经海区,反之,为寒流流经海区。

同理,在海陆位置或季节条件之一确定的情况下,也可利用高低规律判断季节或海陆位置。

 

《海洋环境》重难点知识归纳

一、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海洋

海水温度分布规律

影响因素

表层温度

水平分布

同一海区:

夏季>冬季

太阳辐射的季节差异

同一季节:

低纬>高纬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同一纬度:

暖流区>寒流区

洋流性质

垂直

分布

表层—)深层,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性质(导热率低),太阳辐射

热量集中储存于海洋表层

深层(1000m以下):

低温状态,变化小

二、海水的盐度图表

   

影响海水盐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及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如上图所示。

赤道海区P>E,盐度较低;副热带海区P

三、大洋环流的形成及特点

环流类型

反气旋型洋流

气旋型洋流

西风漂流

季风洋流

分布位置

热带、副热带海区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

南纬40°-60°海区

北印度洋海区

主要动力

信风、西风

西风、极地东风

西风

南亚季风

环流方向

北半球顺时针南半球逆时针

逆时针

自西向东

夏季顺时针

冬季逆时针

洋流性质

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东部为暖流,西部为寒流

全为寒流

多为暖流

环流个数

北半球2个;南半球3个

2个

1个

1个

四、世界主要洋流的分布及其成因归类

洋流按成因分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盛行风有低纬信风、中纬西风、极地东风和季风,密度流可分因温度差异和盐度差异所致,补偿流则主要因信风和季风等离岸风的影响而形成。

盛行风

风海流名称

低纬信风

1.北赤道暖流;2.南赤道暖流

中纬西风

1.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2.北大西洋暖流

——挪威暖流;3.西风漂流(寒流)

极地东风

1,千岛寒流;2.东格陵兰寒流;3.拉布拉多寒流

季风

1.北印度洋季风洋流

(1)风海流(见表)

(2)密度流(下表)。

①由海水温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主要为暖流,分布在热带、副热带海区的大洋西岸,是因为较低纬海区太阳辐射强、海水受热膨胀、海面稍高,致海水由较低纬海区流向较高纬海区。

②由海水盐度差异形成的密度流,范围较小,多分布于一些主要海峡附近。

海区

密度流名称

类型

海峡

表层海水流向

太平洋西岸

日本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

度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培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