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753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文件下载.docx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观看了我们的演出。

D、一个好比喻,或为形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点。

5、依次填入下列语段横线上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想象力,他说: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1)想象力能概括世界上的一切

(2)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3)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4)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A、

(2)(4)

(1)(3)B、(3)

(2)

(1)(4)C、

(2)(3)

(1)(4)D、

(2)

(1)(3)(4)

二、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6、7、8两题。

(每小题3分,共9分)

提笔忘字:

科技进步导致文化衰退?

陈雍君

日前美国《洛杉矶时报》的一则报道一石激越千层浪: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

显然“提笔忘字”不是个别现象,否则也不会吸引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发表报道和评论。

虽然现在用得着手写的地方越来越少,但在偶尔出现需要的时候,如写个便条,填个表格,答个试卷等等,“提笔忘字”却并非偶尔。

此时,人们的解决之道颇为典型:

不再去翻新华字典,而是掏出手机按几个按键,用拼音打出忘了的字。

“键盘依赖症”,就是这样活灵活现。

其实自从选择了现代化发展之路,汉字手写被更为高效和标准的键盘输入所替代就是必然结果。

御牛耕地,烧火做饭,这些中国人千百年来赖以糊口吃饭的基本技能,都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生存和生活技能的更新换代,是人类文明逐渐进步的伴随现象,这是生产力不断上升的结果,是历史的必然。

然而,对于汉字书写的淡忘,却绝对是中华文化──至少是传统文化的衰退。

相对于其他生存和生活技能,汉字书写还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因为中国文化之精髓所在就寄托在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的手脑配合之中。

这是汉字区别于其他字母类文字的地方,也是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体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的原因之一。

倘若大部分中国人都不再会手书汉字,将是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国文化的重大缺失。

作家王蒙曾言:

“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

可是,避免称为“新文盲”的目标绝不是一纸政令或者法律法规所能达成的。

今天的人们虽然偶尔还会发出“原来你写的一手好字啊”这样的惊叹,但基本上人们已经淡忘隽秀字体所带来的荣光。

因为,写一手好字已经失去了当年的实际作用,比如找到更好的工作甚至找到更好的对象;

因为,写一手好字并不能与现在的办公自动化“无缝衔接”,这是实用主义的选择。

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从高效仰碳的无纸化自动办公环境中返回,也不可能要求人们在打字更高效的场合必须使用手写。

就像曾经的清朝,每年的木兰秋闱可以保证八旗子弟不忘骑射,但是去并不能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所以,要想阻止“提笔忘字”现象的继续恶化,仅仅依靠感慨和呼吁或是一两条无法施行的法令是不够的,必须让能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甚至让手书汉字不仅成为一项技能,更加成为一种普遍认同的美的享受──就如同现代社会节奏再快,也挡不住大家停下来喝杯茶的兴致。

而我们知道,咖啡和可乐的入侵并没有让中国人遗忘飘荡千年的茶香。

也许,拿起笔享受书写,比将其看作宏图重任更加轻松,更加实际。

选自《科技日报》(2010年8月5日)

6、下列对“提笔忘字”的相关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提笔忘字”反映的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再一笔一划书写汉字,而是在使用手机或电脑时用拼音进行交流的现象。

B.“提笔忘字”时不去翻字典,而是拿出手机用拼音打出忘记的字,这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人们生活中普遍存在。

C.“提笔忘字”如果成为在大部分中国人中都普遍存在的现象,将给以汉字为基础的中华文化带来一定程度的损失。

D.“提笔忘字”现象可以不再恶化,但必须让能够写一手好字重新成为实用追求,更加成为一种对美的

享受。

7、下列对汉字书字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汉字书写不仅是生存和生活技能,而且还寄托着中国文化之精髓,担负着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B.如今写一手好字已经不再令人惊叹,也失去了以此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和找更好的对象的功用。

C.无纸化自动办公比手写汉字更加高效,也更低碳,所以政府不能要求人们在一切场合使用手写。

D.“提笔忘字”的最实际解决方案是拿起笔来享受书写,正如中国人停下来喝茶,并享受茶香一样。

8、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美国媒体率先

发现了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的现象,这一报道引起了国内媒体的纷纷报道和评论。

B.用键盘输入替代汉字手写是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淡忘了汉字书写却表现出传统文化的衰退。

C.台湾地区力主要把繁华汉字申报为世界遗产,其原因之一是汉字字形和书写汉字中寄托了中国文化精髓。

D.行政指令或法律无法避免出现数典忘祖的新文盲,正如木兰秋闱无法提升哪怕是保持军队战斗力。

三、文言文阅读(18分)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

精思傅会,十年乃成。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

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9、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衡少善属文属:

连缀,写作

B、莫不逾侈逾:

过度

C、遂通五经,贯六艺通:

通晓

D、自去史职去:

10、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游于三辅B、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C、虽才高于世D、于是皆服其妙

1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举孝廉不行B、公车特征拜郎中C、衡下车D、言甚详明

12、下列对文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1段,文章开头先按照传记体例,介绍人物的姓名、籍贯,还介绍了张衡的文学才能、不平凡的求学经历以及渊博的知识。

B、第1段还介绍张衡的为人:

一方面说他“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一方面说他淡泊宁静,不慕名利富贵,并用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大将军“累召不应”对其“从容淡静”作具体说明。

C、第1段介绍了张衡经过十年“精思傅会”,创作出了讽谏当时的“莫不逾侈”不良社会风气的《二京赋》,说明了他的文学成就。

D、第2、3段先概述张衡在科技上的特长和成就。

由于他的精心研究和创造性成就,得到汉安帝的赏识、召请和重用。

再介绍张衡的为人。

由于“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与第1段介绍“而无骄尚之情”的品德相呼应。

13、翻译下列句子(6分)

(1)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2)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四、诗歌鉴赏和默写题(11分)

14、默写(任选三题作答,每空一分,共6分)

(1)

,谈笑间,。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

(2)东篱把酒黄昏后,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3)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4)夫以秦王之威,,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15、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文后的小题(5分)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排闼:

闯进门来。

闼,小门。

“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__________(2分)的修辞手法,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生机盎然,全诗表现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的情感.

五、语言运用(7分)

16、请按照提示及要求答题。

(3分)  

成语接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字游戏。

根据下面提示的成语,完成成语接龙。

千军万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参照示例对“和谐”的理解和表达,请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选择一个,写出自己的理解。

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0个字。

(4分)

示例:

和谐是一个优美的音符,为社会谱写了动听的乐章。

六、作文(40分)

18、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一本书,社会是一本书,父母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同学是一本书,自己是一本书…….

人生经历中,各种接触、交流的过程都是“读”的过程。

读是面对,读是探索,读是感悟,读是品味,读是沟通,读是超越……

请以“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不少于700字。

(2)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附加题(50分):

一、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李清臣,字邦直。

七岁知读书,日数千言,客有从京师来者,与其兄谈佛寺火,清臣从傍应曰:

“此所谓灾也,或者其蠹民已甚,天固儆之邪?

兄惊曰:

“是必大吾门。

治平二年,试秘阁,欧阳修曰:

“不置李清臣于第一,则谬矣。

”时大雨霖,灾异数见,论者归咎濮①议。

或谓曰:

“宜以《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为证,必擢上第。

”清臣曰:

“吾不之信。

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

对言:

“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策入等,名声籍甚。

英宗曰:

“如李清臣者,公议皆谓可用,顾以亲抑之可乎?

”既而诏举馆阁,欧阳修荐之。

绍圣元年,廷试进士,清臣发策曰:

“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乎②之官而农不加富,赐土以柔远也而羌夷之患未弭,弛利以便民也而商贾之路不通。

夫可则因,否则革,惟当之为贵,圣人亦何有必焉。

”鄜延路金明砦主将张舆战没,惇怒,议尽戮全军四千人。

清臣曰:

“今悉诛吏士,异时亡将必举军降虏矣。

”于是但诛牙兵十六辈。

仆射韩忠彦与之有连,惟其言是听,出范纯礼、张舜民,不使吕希纯、刘安世入朝,皆其谋也。

寻为曾布所陷,出知大名府而卒,年七十一。

赠金紫光禄大夫。

清臣蚤以词藻受知神宗,建大理寺,筑都城,皆命作记,简重宏放,文体各成一家。

为人宽洪,不忮害。

尝为舒但所劾,及在尚书,但以赃抵罪,独申救之,曰:

“但信亡状,然谓之赃则不可。

起身穷约,以俭自持,至富贵不改。

然志在利禄,一意欲取宰相,故操持悖谬,竟不如愿以死。

(节选自《宋史·

李清臣传》)

【注】①濮,指濮王。

②常罩,常平仓。

常平之官,简称“仓臣”,负责管理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者其蠹民巳甚 

蠹:

损害B、止民之疾痛而已 

止:

解除

C、而羌夷之患未弭 

弭:

顺从D、夫可则因 

因:

沿袭

2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B、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C、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D、清臣曰/吾不之信/民间岂无疾痛可上者乎/对言

/善止天地之异者/不止其异/止民之疾痛而已

2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必擢上第”的“擢”指迁官,即升职。

与“擢”相似的还有“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中的“察”与“举”等词。

B、从“欧阳修荐之”可以看出欧阳修在当时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

文学上,他与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三苏、曾巩、王安石并称为“唐宋八大家”。

C、“廷试进士”中的“进士”是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殿试的人,意思是可以进授爵位的人,而应试者被称为“举进士”。

D、“赠金紫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

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2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清臣自幼好读书,其文备受好评。

他七岁的时候就每天读好几千字,不仅曾经得到过考官欧阳修的肯定,而且还在早年就凭借诗词文章被神宗赞赏。

B、李清臣见识深远,深识民生疾苦。

他小时候就认为当时佛寺火灾是因为官吏害民,老天发出的儆戒;

为官后更认为善于消除灾异者首先要消除百姓的疾苦。

C、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

即使在与自己有过节的人受冤时,他公平正直地为他说话;

面对延路金明寨失陷要诛杀全军的情况,他也以理说事避免了大规模杀戮。

D、李清臣追求利禄,终被陷害而死。

他因为一心想当宰相而行为错谬,他勾结韩忠彦并出主意排挤范纯礼和吕希纯等人,最终被陷害出朝不如意而死。

2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复词赋之选而士不知劝,罢常平之官而农不加富。

译文:

(2)尝为舒但所劾,及在尚书,但以赃抵罪,独申救之。

二、现代文阅读(文学类)(21分)

礼物

赵凝

①那一年我家来了一个帮做家务的小阿姨,名叫雨花。

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

她的刘海儿一直盖到眉毛底下。

她总是躲在厚厚的头发后面用不安的眼神四处张望,干活儿的时候手冻得红红的。

②母亲说雨花这孩子干活倒很勤快,只是每天下楼买菜动作慢得很,每天9点多钟就去了,要到快11点才回来,烧中饭常常都来不及。

我跟我妈说从前那个小阿姨倒挺好的,下楼买菜要不了一刻钟就回来了。

③快过年了,我妈想放雨花的假让她回老家,然而她不肯,说回去也没什么意思。

我们都明白她大概是想多挣那一个月的工资。

家里人都说雨花表面看上去木讷,其实心性是很高的。

我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看她平时抹东西的时候爱在琴凳上坐坐,有时也伸出红萝卜一样的手指在钢琴上杵两下,看见有人来了就羞涩地把手指缩回到棉袄袖子里去,用另一只手里攥着的抹布在琴盖上掸巴掸巴地擦着,装着在搞卫生,偶尔弄响了琴键的样子。

她还喜欢在书柜前这儿摸摸那儿弄弄的。

因我父亲的书标有“概不外借”的字样,她像个被拒之门外的孩子那样站在书柜前,人也显得矮了一截。

④我妈是很舍得送衣服给小阿姨的,却最看不得她浪费时间:

“中午一大家子人等着吃饭呢,她可倒好,一下楼买菜影子都不见了。

⑤有一天上午9点多,雨花提着篮子又要下楼去买菜了,母亲冲我呶呶嘴示意我跟上她去菜市场,看她到底每天拐到哪儿玩去了。

雨花和我前后脚出了门。

⑥那天天气很好,阳光暖融融地照在格子砖地上,有穿得鼓鼓的小孩子在砖地上玩跳房子。

雨花从孩子身边绕过去的时候,照着一个梳了翘翘辫的女孩头上轻拍了一下,那女孩看她一眼,说了句“讨厌”,雨花就独自一人边走边嘿嘿笑出声来。

她今天看上去心情很好。

从我家到菜市场的路上有一排铁栅栏,她走到那儿的时候就把一只手平伸开来,用手指尖“咯啷咯啷”地从那排栅栏上划过去,好像在钢琴上弹奏一个流畅的音阶。

⑦菜市场是挤在一条狭窄的马路里的,离老远就听得见各种吆喝声,提着篮子的雨花一会儿在我的视野里消失,一会儿又从另一处人堆里冒了出来,她买完菜往回走的时候,我终于发现了她的秘密——她拐进我家楼下的一家小书店,小书店的门是全玻璃的,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

雨花先是把那一篮子菜在门边的空地上放下,然后她在书架上随手抽出一两本来翻翻,很快就放回了。

她的举动似乎是要让人相信,她在挑书,她最终肯定会

买下一本书走的。

⑧她到她去熟了的地方站住,然后看也不看她从头顶第三格抽下一本书来,稔熟地翻到其中的一个页码,聚精会神地读起来。

那是一本很厚的书,我看不清书名,但我可以断定,那是一本小说。

雨花走了以后,我从书架上把她看的书抽下来看,那是一本新版的《飘》。

回到家我妈把我拉到一边问这问那,我只敷衍了几句。

⑨过新年母亲让我们一人送一件小礼物给雨花。

我妹送给雨花一只漂亮的发卡,我的礼物是包在红纸里的,迟迟不肯拿出来给大家看。

大年三十晚上我把我的礼物送给雨花——是那本《飘》。

我期待着她感激而又快乐的表情,可是我看到的却是另一种表情:

雨花咧了咧嘴,显得很不自然。

⑩“我想你喜欢这本书,

所以我就——”

雨花的脸一下子涨得通红,好像无地自容的样子。

我从来不知道一份礼物竟会如此伤害一个人的自尊心,然而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雨花再也不到楼下拐角处的小书店里去看书了,我送她那本书也从未见她拿出来看过。

24、结合文意,请写出第①段“雨花年纪虽轻,人却有些木讷”中“木讷”的含义。

(4分)

25、“我”对雨花的情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变化过程,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各用一个词语概括。

(5分)

           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有人说,雨花的生活有三个世界:

家中世界、外面世界和书中世界。

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她在这三个世界中的表现。

(6分)

27、文章写我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把《飘》作为礼物送给雨花,却弄得雨花满脸通红、“无地自容”,伤害了她的自尊心。

说说这样结尾有何妙处。

(6分)

三、语言运用(6分)

28、把下列三个句子改写成一个长句。

(3分)

(1)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是一个科学事实。

(2)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

(3)海洋地质学家还认为,地中海可能一度是沙漠。

答:

29、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代的一些礼貌用语现在仍然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

比如,问别人姓氏说“贵姓”,请人赴约说“赏光”。

请在下列横线处填入合适的礼貌用语。

等候别人说

____________;

宾客来到说

________________

求人指点说

____________,赞人见解说

高一语文16年上期期末考试答案

1、D

2、B

3、C

4、D

5、B

6、A(并不是使用拼音进行交流,而是使用拼音输入法)

7、B(“已经不再令人惊叹”说得过于绝对)

8、A(文中没有依据证明中国存在“提笔忘字”现象是美国媒体率先发现,而只是美国媒体率先报道出来,而国内媒体纷纷报道和评论的不是“美国媒体的报道”,而是“提笔忘字”现象)

9、D

10、C

11、D

12、D

13、略14、略

15、拟人对这种美好田园生活的喜爱

16、示例:

马到成功→功成名就→就地取材(每空1分,有错别字该空不得分,共3分)

17、示例:

①爱国是质朴的情感,是高尚的情怀,是永恒的追求。

(排比)

②敬业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

     (引用)

③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的一座桥梁,沟通你我他的世界。

(比喻)

④友善像缕缕春风,扑面而来,暖人心扉。

     (比喻)

附加题

古文阅读

19、C(弭:

平息,消除)

20、D(清臣曰:

”)

21、A(“擢”指迁官,即升职。

而“察”是指考察后予以推举,“举”即推举,意义不同。

22、C(后一个事例不是表现李清臣“为人宽洪,不忌恨害人”的。

23、(1)现在恢复了用辞赋选用士人,但士人并不知道劝勉,撤消了常平的官,但农民并不富裕。

(“复”“劝”“罢”各1分,大意2分)

(2)李清臣曾被舒但弹劾,等他任尚书时,舒但因为贪赃之名被治罪,李清臣独自辩护救助他。

(“为……所”“及”“抵罪”“申”各1分,大意1分)

24、朴实迟钝,不善言辞;

缺乏青春活泼的气息(3分)

25、示例:

不满→怀疑(好奇)→认可(欣赏)→愧疚(4分)

26、①家中世界:

她尽职尽责,小心谨慎;

 ②外面世界:

她身心放松,活泼自在 

③书中世界:

她渴望知识,沉醉忘我。

27、①巧妙点题。

我怀着好意把《飘》作为礼物送给雨花,却无意中伤害了雨花的自尊心。

②深化主旨。

这样结尾,告诉我们应尊重理解他人、保护他人自尊心的道理。

如果没有这个结尾,文章就只是表现了保姆雨花喜爱读书罢了。

③突然转折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答出两点即可,共4分)

28、海洋地质学家根据蒸发岩只有在海洋干涸的条件下才能形成这一科学事实认为地中海曾经干涸过而且还可能一度是沙漠。

29、①_____恭候_______;

②_____光临___________

③___请教_________,④____高见____________

【参考译文】

七岁就知道读书,每日读书几千字。

他家有从京师来的客人,和他哥哥谈到佛寺遭受火灾,李清臣从旁边插话说:

“这就是所谓的灾,可能是为害百姓太深,老天一定要儆戒他们?

”他哥哥惊异地说:

“他一定会光大我家门户。

治平二年,应秘阁考试。

欧阳修说:

“不把李清臣放在第一位,就荒谬了。

”当时大雨不停,几次出现灾异,议论此事的人归罪于濮王之议。

有人告诉他说:

“应该用《五行传》‘简宗庙,水不润下’作为证据,一定能攫取上等。

”李清臣说:

“我不相信这个,民间难道没有疾苦可以上奏的吗?

”就回答说:

“善于制止天地灾异的人,不是制止灾异本身,而是解除百姓的疾苦罢了。

”对策被选中入等,名声很大。

英宗说:

“像李清臣这样的人,公议都认为可以任用,难道可以因为是亲戚就压抑他吗?

”不久下诏推举馆阁官员,欧阳修推荐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