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7428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0.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的比较及启示Word文档格式.docx

互联网+;

集约型;

比较

F326.3文献标志码:

A:

1002-1302(2017)07-0331-03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取得了很大进步,从2000年至2014年,我国的生猪出栏数由49397万头增加到73510.4万头,增加了将近50%;

生猪存栏数由42195.4万头增加到46582.7万头,增加了10%。

肉类总产量由6125.4万t增加到8706.7万t,其中猪肉总产量由3905.2万t增加到5671.4万t,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65%。

但是,还存在着诸如散户养殖比重大、规模化程度较低、综合生产能力较弱、交易方式传统等问题。

与国外生猪养殖业的规模化程度、专业化养殖、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笔者通过对国内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我国生猪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经验,提出解决对策。

1国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1.1美国的生猪养殖现状

1.1.1规模化程度高,存在大型规模化养猪场1950年前,受到战争等因素的影响,美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较为落后,养猪场总数仅为300万个左右,平均每个养猪场生猪存栏数约有19头。

1950—2001年,由于美国的经济实力增强,生物技术不断创新,加强了优良种猪的培育等,以及政府的环保政策也对生猪养殖业提出了新的要求,使得生猪养殖业发展迅速,规模化进程不断加快,猪场总数由300万个左右急剧下降到8万个左右,平均每个养猪场生猪存栏数由19头急剧增加到766头。

21世纪以来,人们的健康养生意识加强,受市场规律作用、生猪疫病出现等因素的影響,美国生猪养殖规模化发展增速相对放缓,大规模养殖场数量和存栏比重稳步上升,整体波动幅度不超过10%[1]。

1.1.2专业化的生产模式,提质增效美国实行专业化养殖生猪,根据发展周期差异,将其分为受孕、产仔、哺乳、育肥4个阶段[2]。

专业化分工后的养猪场饲料系数是分工前的1.65倍,人工效率是分工前的4倍,总生产成本降低37%。

2000—2014年,美国的平均产仔育肥率由8.85%增加到1004%,增幅为13.45%,中小型规模化养猪场、大型规模化养猪场的产仔育肥率分别增加到9.50%、10.52%,在饲料喂养、人工管理、生产成本等方面实现了低成本、低消耗、高效率。

1.1.3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实现网络化发展全自动生产性能测定系统,由美国奥斯本工业公司利用RFID电子耳牌辨认技术初次提出,主要任务是从一个群体中识别出个体,并进行测定和记录,育种工作者通过获得的数据,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进行对比分析[3]。

与传统的人工定期测定相比,拥有误差较低、对生猪影响小、获得数据全面、接近实际水平、反映问题真实等优势。

1.1.4合同制的交易方式,降低交易风险美国的合同制交易方式是由MurphyFarms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主要包括2种类型,即生成合同和预定协议。

首先由作为风险承担着的生猪所有者制定合同,按照预定协议为生猪经营者提供种猪、饲料、药物等,然后由作为风险规避者的生猪经营者执行合同,按照固定价格向生猪所有者提供劳动力和猪场设备,从而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实现双赢。

1.1.5颁布《新净化水法案》,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美国为了治理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2003年颁布实施《新净化水法案》。

该法案要求:

生猪养殖场应该建立肥料监管计划,存储及处理安置要符合规定,如规定专门处置肥料的土地等。

从法律上严格整治污染问题,并将污染源用直观、具体的形式展示给生猪养殖户,加强环保力度。

1.2德国的生猪养殖现状

1.2.1家庭与工厂、适度规模与大规模相结合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与以工厂为单位的大规模养殖相结合,其中适度规模化养殖规模为1000~1200头,大规模养殖规模为5000~10000头,同时受到规模效应的影响,生猪养殖场总数在不断减少[4],2000—2014年,德国生猪养殖场的总数由14.1万家减少到2.6万家,降幅为82%,规模化程度不断加强。

1.2.2以州为单位,养殖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州为单位的专业化生产及分工协作明确,生猪生产体系结构分层清晰,基本涵盖种猪养殖、商品猪养殖等不同阶段,保证资源利用最大化。

饲料喂养、生猪生长状态、污染物清理等环节均采用机械自动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先进管理模式,提高效率,增加效益,降低风险。

1.2.3完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环保管制德国生猪养殖场的疫病防控体系较为完善,政府组织机构通过采取监管措施,加强监管力度,并不断完善。

宏观层面,构建防控系统诸如报告制度、应急规划、生猪粪便处理、严格消毒程序、监测方案等;

微观层面,从法律角度明确猪肉生产链、销售链的具体内容,保证食品安全、提高猪肉质量。

1.2.4期货交易,降低养殖风险德国生猪养殖业的期货交易模式由欧洲期货交易所于2009年提出,主要用于生猪期货和仔猪期货交易,利用生猪指数确定生猪期货的最终交割价格,合约期限最长为1.5年[5]。

采用期货交易模式,避免由于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带给生猪养殖者的风险,充分发挥其套期保值优势,实现风险转移。

1.3丹麦的生猪养殖现状

1.3.1中小规模养殖,专业化较强丹麦生猪养殖业发展以中小规模养殖为主,生产经营方式灵活,专业化程度高,拥有专门的仔猪场、育肥场等,从生猪的生产到销售,均有专门的场所负责,饲养10000头生猪平均仅需要3个劳动力,2000—2014年,生猪养殖户数由2.4万户减少为2391户,减少比例为90%。

1.3.2良种繁育体系科学,疫病防控监管严格生猪育种科学系统,拥有健全的良种繁育体系,种猪繁育计划——DanBred促使丹麦生猪良种繁育体系进一步完善。

2014年,丹麦共有35个原种核心场及157个扩繁场,共培育出将近8万头良种母猪[6]。

生猪养殖防御体系完善,猪肉市场监管严格,法律法规保障制度健全,严格禁止使用生长激素,并制定了严格的食品卫生标准和管理制度,猪肉产品使用、营销、物流等环节均有详细不间断的原始记录[7]。

1.3.3生猪养殖合作社及协会促进发展生猪养殖合作社及协会的经营服务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健康高效发展,其中生猪养殖合作社组织协调诸如育种、饲养、防疫等环节,生猪养殖协会由生猪养殖场、屠宰加工厂等组成,是促进养猪业与政府部门沟通的桥梁,如争取政府制定政策、组织宣传等,保障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1.3.4重视环保,使得生猪养殖业实现循环发展丹麦从生猪养殖的肥料还田、化肥严格使用、定期抽查等方面,对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有效整治,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循环可持续发展。

同时,丹麦还从无害饲料研发、制定新的标准等方面,如粪便排放标准、饲料使用标准等,促进生猪养殖业的绿色、健康发展。

2我国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

2.1散养比重大,规模化程度较低

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开始时间较晚,2004年前,全国有1亿多生猪养殖户没有实现规模化[8]。

2004—2014年,年出栏在3000头以下的生猪养殖场(户)数由10787.98万个降为4951.29万个,但在我国全部生猪养殖场(户)的比重仅由100%减少为99.95%,可见生猪养殖散户的比重依然很大。

2004年,我国开始出现中小型规模化养猪场、大型规模化养猪场以及超大型规模化养猪场[9],至2014年,中小型和大型养猪场在我国全部生猪养殖场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0.04%、0.01%,超大型规模化养猪场极少,我国生猪养殖业规模化程度非常低。

2.2专业化水平低,生猪质量有待提高

我国由于受到技术水平、综合生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生猪养殖的专业化水平较低,生猪养殖模式依旧以较为传统的一体化养殖为主。

2000—2014年,我国初步建立生猪良种繁育体系,猪场PSY值由10.67增加到15.92,增加比例为49%,但是能繁母猪存栏量由4187万头增加到4300万头,15年间仅仅增加113万头,增加比例为2.7%,生猪养殖的质量有待优化。

2.3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食品安全亟需解决

生猪养殖的环境保护及食品安全欠缺保障。

目前,畜牧业的粪便排放总量为18亿t,其中生猪粪便排泄物总量大于6亿t,占30%,综合利用率低于50%[10]。

生猪养殖业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主要为生猪粪便污染、屠宰污染以及饲养过程中使用添加剂等,影响较为严重的污染源是生猪粪便排泄物,生猪养殖户不能做到及时有效处理。

近几年,我国生猪养殖的疫病发病率逐渐升高,种类较为繁多,如口蹄疫、猪瘟等,发病原因复杂多样,扩散范围广泛,使得我国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面临威胁。

2.4市场交易方式传统,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

我国生猪市场的交易方式仍旧以传统的直接交易方式为主,生猪养殖户将生猪现场销售给收购者,由收购者进行销售,或者养殖户与消费者之间通过专业猪贩中介进行交易[11]。

2014年,我国生猪屠宰总量为23653.3万t,同比增长1.45%,而排名前3位的肉类加工企业依次为雨润、双汇、新希望,其生猪屠宰量分别为1380万t、1330万t、850万t,分别占全国生猪屠宰总量的5.83%、5.62%、3.59%,这3家生猪生产龙头企业屠宰总量共3560万t,占我国生猪屠宰总量的15.04%,说明我国目前市场上的生猪屠宰工作依然由散户提供,集中程度较弱,龙头企业对生猪市场的贡献作用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

3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对比

通过对国内外生猪养殖业发展现状的对比分析,发现我国与国外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生猪养殖规模、综合生产能力以及市场交易(表1)。

3.1发展规模

美国通过按养殖场面积给予补贴等政策缩减散户數量,进行诸如喂养设备改进等技术创新以提升猪场生产经营效率,促进规模化养猪场的发展[12]。

德国生猪养殖主要呈现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化生产与以工厂为单位的大规模养殖相结合,取得规模效益。

丹麦采用较为灵活、成本较低的中小规模化养猪场,便于政府集中管理。

而我国生猪养殖的规模化进程起步晚,以散户养殖为主。

3.2专业化程度

国外生猪养殖业发展拥有先进的专业化生产水平,生猪养殖户及政府采用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以及机械化与网络化相结合的养殖模式。

美国依据生猪生长周期进行专业化养殖,提高平均产仔育肥率及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

德国采用专业化的分层生猪养殖体系,促进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高效的利用,增收避险。

丹麦利用有限的人工劳动力在生猪养殖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专业化生产,提高了人均劳动效率。

而我国对于生猪养殖业的专业化水平较低,良种繁育体系有待完善。

3.3环境保护

国外生猪养殖业发展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明确相关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从法律层面规定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内容的实施细则,促进生猪养殖业的循环发展。

美国通过制定《新净水法案》严格控制生猪养殖业的污水排放及治理,德国规定未经处理的生猪粪便不得排入地下水源及饮用水区域,丹麦从饲料研发、粪便排放等方面严格进行监督检查。

而我国生猪养殖场对环境的污染严重,法律体系不完善,多为从农业、畜牧业等角度规定,行为主体的职责和义务较为模糊。

3.4市场交易

国外生猪养殖业在市场交易方面均采用新型交易方式,如美国的合同制交易、德国的期货合约、丹麦的合作社及协会等,降低生猪养殖户、生猪产品消费者等利益主体面临的市场、自然灾害等风险。

而我国在生猪市场上的交易方式多为传统的现场交易以及中介交易方式,职业猪贩是沟通生猪养殖户与购买者之间的桥梁,从而会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增加生猪购买者和消费者的风险,降低他们的收益。

4国外生猪养殖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4.1发挥散户养殖潜力优势,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

我国的生猪养殖业中散户比重大,规模化潜力优势明显。

因此,我国应该通过财政补贴、政策支持等方式降低散户养殖成本,建立并实施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优化激励政策,支持生猪养殖场的基础设施改建,提高养殖水平及生产效率。

同时制定并完善规模化养殖标准,积极引导散户对生猪养殖场进行精细化管理,促使散户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

4.2进行生产专业化,提高生猪质量

专业化的生猪养殖不仅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还可以提高生猪的质量。

因此,我国应该支持并鼓励生猪养殖企业加强对专业化生猪养殖的重视,完善专业化的种猪育种场、生产性能测定中心、市场销售平台、饲料采购渠道、疫病防控体系等设施,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力度,构建成熟的生猪产品评估体系及销售平台,加强监管力度,实现生猪养殖专业优质发展。

4.3提高生猪废弃物的综合利用率,优化生猪疫病防控体系

我国生猪养殖业的环境污染源中废弃物的污染较为明显,如果得不到及时处理,会对生猪产生疫病等不利影响,而且这部分废弃物还具有资源价值。

因此,我国应该提倡有机肥生产、政企合作模式应用,同时应采取政策补贴、优化生猪养殖区域布局等措施,提高生猪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以及病猪死猪无害化处理率,从而优化生猪疫病防控体系。

4.4加强立法监管,完善生猪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生猪产品的质量安全逐渐引起社会关注,而我国关于这方面的法律监管体系还不完善。

因此,我国应该加强立法,坚持生产与管理相结合,构建生猪生产、养殖、销售等各个环节有机结合的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及全产业链信息管理体系,提高执法效率,建立大数据库信息平台。

同时应对饲料、兽药的使用及推广进行严格管理,建立规范使用标准及法律法规,不断提高生猪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5创新生猪市场交易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及一体化经营

我国生猪市场交易方式与国外相比较为传统,风险较大,龙头企业的带动力不强。

因此,我国应该加大对新型生猪养殖主体的培育力度及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养殖基地,采用合同制的订单交易模式,进行以龙头企业为主导、农民合作社协助及政府保障的一体化生产,在交易的过程中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用合同制和期货制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如针对生猪产品的销售可以采用期货制,由消費者与生猪养殖户之间签订期货合约,以需定产,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

[1]陈佳.养猪人必读:

这篇文章把美国生猪养殖产业说透了[N/OL].(2016-06-20)[2016-10-15].http:

//

[2]李冉,陈洁.美国生猪养殖业现状、特点及发展经验[J].世界农业,2013(5):

13-17,26.

[3]方逵,王娟.关于国外生猪养殖信息化模式探究[J].猪业科学,2009,26(5):

18-21.

[4]赵黎.德国生猪产业组织体系:

多元化的发展模式[J].中国农村经济,2016(4):

81-90.

[5]倪德斌,王志刚,王楚端,等.德国养猪业考察报告[J].养殖与饲料,2013(10):

1-7.

[6]何伟志.赴丹麦,瑞典畜牧业考察报告[J].农业经济与管理,2011(6):

55-61.

[7]黄伟忠.丹麦生猪产业发展与质量安全监管[J].中国畜牧业,2014(16):

55-58.

[8]许彪.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规模化演变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

(2):

21-26.

[9]廖科.规模化养猪场的品种选育与改良[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2):

73-74.

[10]孟祥海.中国畜牧业环境污染防治问题研究[D].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2014.

[11]傅琳琳,黄祖辉,徐旭初.生猪产业组织体系,交易关系与治理机制[J].中国畜牧杂志,2016(16):

1-9.

[12]贾新刚.中美生猪国际竞争力比较研究[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2014.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