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6032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高考历史大一轮选考复习检测专题15第31讲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Word版含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考点1|“顺乎世界之潮流”

1.林则徐和魏源的主要思想

(1)林则徐的主要思想:

林则徐被誉为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组织编译西方书报,先后编辑《四洲志》《华事夷言》等书籍。

《四洲志》介绍世界五大洲三十多个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概况等内容,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

《华事夷言》主要介绍了外国人对中国的看法。

(2)魏源的主要思想:

魏源编成《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魏源在书中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

洋务派将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思想付诸实践,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开设了一批新式学堂,迈出了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2.维新变法代表人物、主要主张及其影响

(1)康有为

①1895年发动“公车上书”,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纲领。

②1898年出版了《孔子改制考》,用孔教名义提出变法要求。

③期望按照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改变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制度,以挽救民族危亡。

(2)梁启超

①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宣传民权学说,提倡维新变法。

②指出变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只有顺应时代潮流,才是中国的出路。

③批判封建君主专制,要求“伸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3)谭嗣同:

对封建专制政体和纲常名教进行了大胆批判。

愤怒地遣责专制君主是“大盗”,号召人们冲破君主和伦常的网罗,同封建束缚彻底决裂。

(4)严复:

1898年,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出版。

严复认为人类社会受“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天演法则的支配,不能及时进步的民族会被别的民族灭绝。

他坚信“世道必进,后胜于今”。

(5)影响:

动员和指导了维新变法运动;

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宣传天赋人权、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冲击旧文化,具有启蒙意义;

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3.近代的民主共和思想及出现的背景(加试)

(1)出现的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危机空前加剧。

②清政府的统治日益腐朽。

③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2)民主共和思想

①1894年,孙中山在兴中会的秘密誓词中,明确提出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②1903年,章太炎发表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一文,系统批判了康有为的保皇立宪主张,指出中国的出路只有革命。

③1903年,邹容发表的《革命军》以饱满的激情宣传反清革命。

④1905年,同盟会成立,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定为其纲领。

⑤从1905年到1907年,革命派与改良派围绕要不要革命、要不要建立民主共和政体展开了论战,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好了舆论上的准备。

1.(2014·

浙江学考)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

“我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孙竞存,一个叫杨天择。

我自己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下列著作中,与“这种风气”关联最密切的应是(  )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D.《天下郡国利病书》

C [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

“适”“竞存”“天择”,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此时的风气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有关,这一观点出自严复译著的《天演论》,C项符合题意。

A、B、D三项著作中都没有这样的观点。

]

2.(2013·

浙江学考)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

该著述是(  )

A.《海国图志》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D.《天演论》

B [解题关键信息是“19世纪90年代末”,“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指借孔子名义宣传维新变法,由此可知,该著述是《孔子改制考》。

3.(2015·

浙江会考)下列各项中,属于谭嗣同名言的是(  )

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冲决君主之网罗,冲决伦常之网罗

D.学校之立,在废科举;

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C [A、B、D三项分别是黄宗羲、顾炎武和梁启超的名言,符合题意的只有C项。

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中国主流思想的演进

所属阶级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

主要作用

特点

地主阶级

林则徐、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重在学习军事技术)

揭开了向西方学习的序幕

学习西方停留在“器物层面”;

由于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使中国富强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历程

资产阶级维新派

郑观应、薛福成

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君主立宪制),与洋人商战

是康梁维新思想的理论来源

向西方学习上升到“制度”层面,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要求

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通过变法救亡图存,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资产阶级革命派

孙中山

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

”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  )

A.地主阶级抵抗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C [题干材料主张的是兴办学堂、设议院、“君民一体”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符合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在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在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在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君主立宪制等。

故本题选C项。

浙江学考)近代中国某位思想家在其著作中证明孔子是一位维新派,并用孔子来支持自己的变法主张。

这位思想家是(  )

A.魏源B.康有为

C.严复D.谭嗣同

B [康有为把西学中的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相结合,利用孔子的权威论证维新变法的必要性。

2.(2017·

湖州期末)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说:

“任何一种改革运动要想在中国得到广泛的支持,首先必须借助于外国,改变老一套办法,并在哲学上找到根据。

这种根据还得从孔孟之道里去找。

”下列能体现上述思想的著作是(  )

A.《天下郡国利病书》B.《海国图志》

C.《孔子改制考》D.《文学革命论》

C [《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为宣传变法而作,体现了把儒家学说和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相结合的特点,故C项正确。

3.【加试题】

(2016·

浙江选考)1905年,《民报》第一号刊载了四幅人物画,目录标题分别是“世界第一之民族主义大伟人黄帝”、“世界第一之民权主义大家卢梭”、“世界第一之共和国建设者华盛顿”、“世界第一之平等博爱主义大家墨翟”。

《民报》此举的根本目的是(  )

A.以中西杰出人物为标杆树立人生新坐标

B.考订黄帝、墨翟、卢梭、华盛顿的历史地位

C.利用报刊媒介进行民主革命的舆论动员

D.立足三民主义理论评价中西历史人物

C [《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主要任务是宣传革命,C项符合题意。

4.(2017·

宁波期末)下图是近代中国一本著作的插图(局部),由此判断此书最有可能是(  )

A.《武经总要》B.《四洲志》

C.《海国图志》D.《天演论》

C [《海国图志》是当时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也是探寻、学习西方富国强兵道路的启蒙书。

由图中的地图和轮船介绍可知C项正确。

5.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

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宣扬革新

D [康有为发表《孔子改制考》,把孔子描绘成改革变法的先师,借此宣传维新思想。

A、B、C三项均是康梁维新思想的共同特点。

考点2|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标志及代表人物

(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

(2)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蔡元培等。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

新文化运动对封建专制主义和尊孔复古的思想逆流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2)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981年,鲁迅发表了揭露封建礼教罪恶的短篇小说《狂人日记》。

(3)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新文化运动者提出了“文学革命”的口号。

1917年,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

考点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

(1)20世纪初,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已经有人开始介绍马克思。

(2)十月革命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逐步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和性质。

(3)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积极宣传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思想。

(4)1919年,《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专号》,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介绍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从此,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理论指南。

1.(2016·

浙江学考)近代有学者认为,“若尽废古书,行用土语为文字,则都下引车卖浆之徒,所操之语,按之皆有文法……凡京津之稗贩,均可用为教授矣”。

这一言论意在(  )

A.推广民间俚语 B.提倡文言文复兴

C.否定外来文化D.抵制白话文运动

D [该学者的立意是反对“尽废古书”,这是对新文化运动中倡导白话文的抵制,故选D项。

浙江学考)下图是中国近代某著名杂志创刊号目录的局部图。

下列言论,属于该杂志提出并倡导的应是(  )

A.“中国民不拜天,又不拜孔子,留此膝何为”

B.“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防止‘左’”

C.“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D.“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C [根据图片中的文字“敬告青年”等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片所反映的是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故C项符合题意。

3.(2014·

浙江学考)1918年,中国一位先进知识分子指出:

十月革命是20世纪世界革命的先声。

是人类历史的新曙光,也是劳工主义的胜利。

这位知识分子是(  )

A.陈独秀B.鲁迅

C.胡适D.李大钊

D [根据题干时间信息以及这位知识分子认为十月革命是劳工主义的胜利可知,这位知识分子是李大钊。

4.(2015·

浙江学考)有一位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说:

“凡道理、智识、文学样样都该学外国人,才能生存于20世纪,做一个文明人”。

下列选项中,对新文化运动评叙正确的是(  )

A.孕育了维新变法思想

B.认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

C.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D.存在全盘肯定西方文化的倾向

D [从材料信息“都该学外国人,才能生存于20世纪”分析,新文化运动具有一定的片面性,把一切西方文化都看作是进步的,这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产生了许多消极影响,D项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产生于维新变法之后,不可能孕育维新变法思想,A项错误。

材料中没有提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排除B项。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科技,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项不符合题意。

近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对比

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不断发展

性质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以西方民主思想为武器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

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不同

斗争对象

封建顽固势力

保皇派、清政府

北洋军阀政府

领导力量

维新派

革命派

激进派

主要内容

变法图存;

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民主、科学

方式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

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

思想文化领域反封建

具体作用

思想启蒙作用

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015·

浙江学考)中国近代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下列思潮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三民主义”②“师夷长技以自强”

③“师夷长技以制夷”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A.②③①④B.②④③①

C.③②④①D.④③①②

C [三民主义提出的时间为1905年;

“师夷长技以自强”提出于19世纪60年代;

“师夷长技以制夷”反映的是魏源的思想,提出时间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不久;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出现的思潮。

故C项正确。

1.美国《展望杂志》曾推选全世界“百名闻人”,胡适当选。

当选的理由是“曾经替中国发明了一种新语言”。

这主要是基于他(  )

A.创办《青年杂志》  B.主张文学改良

C.提倡“民主与科学”D.发表《狂人日记》

B [创办《青年杂志》的是陈独秀,故A项不符合题意;

新文化运动期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掀起文学改良革命,故B项正确;

提倡“民主与科学”的是陈独秀,故C项不符合题意;

发表《狂人日记》的是鲁迅,故D项不符合题意。

2.有学者说:

这场运动“以辛亥革命后的中国社会现实为认识起点,进而追溯到几千年历史凝结而成的文化传统,并对这种传统进行了总体性的理性批判”。

这场运动是指(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新文化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C [从材料中的“辛亥革命后”这一时间上判断,可排除A、B两项;

国民革命运动与文化关系不大,排除D项;

时间和特点上都符合的只有新文化运动。

3.李大钊介绍马克思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文章是(  )

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

B.《庶民的胜利》

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朱执信写的,故A项错误;

《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都是介绍俄国十月革命的,没有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内容,故B、C两项错误;

1919年,李大钊撰写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比较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故D项正确。

4.读下图,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

这反映出作者的态度是(  )

A.维护中国先进文明

B.推崇民主共和制度

C.否定传统儒家思想

D.主张全面学习西方

C [漫画中被碾在车轮底下的人物是孔子,体现出了否定传统儒家思想的观念,故C项正确;

“维护中国先进文明”与题意不符,故A项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推崇民主共和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出全面学习西方之意,故D项错误。

5.【加试题】20世纪初,中国翻译出版的书籍除亚当·

斯密的《原富》、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外,还有杨廷栋译的卢梭的《民约论》、蔡元培译的科培尔《哲学要领》,以及大多由出国留学生翻译的《政治学》《经济通论》《美国独立战争史》《万国宪法比较》《葡萄牙革命史》等书。

这反映出(  )

A.西方学说已经完全统治中国思想界

B.欧洲启蒙思想成为舆论界大一统学说

C.民主革命思想逐步成为思想界主流

D.资产阶级政体大争论仍然持续进行着

C [解答时要注意题干材料中的时间信息“20世纪初”。

20世纪初,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西学进一步传入中国,进化论和启蒙思想得到了传播,但封建思想依然很顽固,故A、B两项错误;

这一时期,维新变法运动已经失败,民主革命思想得到传播,资产阶级革命派大力传播西方的民权、平等等思想,故C项正确,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