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849552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民版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教案Word文件下载.docx

二是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给指明了解放道路;

三是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是这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线。

2、经过

五四运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

运动主力-学生;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运动中心-

第二阶段:

运动的主力-工人阶级;

运动的中心-

3、结果

经过全国人民的斗争,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3、影响

是一次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共产党的诞生

1、中共一大的召开

概况:

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召开,后来又转到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共有13个代表参加了会议。

内容:

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2、中共二大的召开

最高纲领就是中共一大上提出的党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就是民主革命的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国民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国民革命]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1、概况:

1924年初,广州

2、内容:

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即采取了党内合作的方式。

3、影响:

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北伐战争

1926年7出师北伐,进展迅速,取得巨大成功。

国民革命失败

1927年蒋介石在制造了四·

一二政变,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制造了七·

一五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革命失败。

2、国民革命运动的影响: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国民革命给中共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坚持党对革命的领导权尤其是对革命武装的领导。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南昌起义

1、背景:

大革命失败,革命人士被屠杀,革命转入低潮,共产党人处于不利地位。

2、时间、地点:

1927年8月1,南昌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

八七会议

1、时

间、地点:

1927年8月7,汉口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1、秋收起义时间、人物:

1927年秋,毛泽东

2、秋收起义影响: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的意义:

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土地革命

1、内容:

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

2、意义:

农民在政治上翻了身,经济上分得土地,生活有了改善。

为保卫胜利果实,他们积极参军作战,大力发展生产。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1、性质:

是代表工人、农民的民主政权,是割据一方的地方政权。

政权,代表一定阶级的利益。

中央政府、主席

、宪法。

(毛职位下降,主席,走下坡路。

正确路线――错误路线)

在实践上为尝试建设全国政权积累了经验,促进了根据地的发展。

“围剿”与反“围剿”

从1930-1933年,国民党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发动五次“围剿”。

前四次被粉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原因:

中共犯了“左”倾教条主义路线错误

红军长征

1、时间:

1934.10―1935.10(中央红军);

1936.10(三大

主力会师)

2、遵义会议:

内容-结束了…、肯定了…,确立了…。

意义-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意义:

为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伟大的抗日战争

1、胜利原因:

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2、历史地位:

中华民族取得近代以来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人民解放战争

1、战争三阶段:

战略防御(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战略反攻(1947年6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战略决战(1948年底至1949初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

2、夺取最后胜利:

渡江作战,解放南京,向全国进军。

3、新的成立:

筹备(1949年9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历史意义:

从国内与国际两方面归纳

2、基本经验

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

走经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有一支坚持武装斗争的人民军队;

组成一个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本目重点

⑴五四运动和共产党成立的史实及其对

社会变革命的影响。

⑵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三、教学过程

导入

1849年,著名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用生命实践了他的名言: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无独有偶,1919年,在巴黎和会的主权遭到践踏的时候,的青年学生起来了,的知识分子起来了,的商人起来了,的工人阶级起来了,他们同样为了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不怕流血,不怕坐牢,与北洋政府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㈠五四运动

【师】简要介绍五四运动的概况:

时间、口号、运动中心及主力的变化、结果

【师】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史料链接

根据《近代工业史资料》记载,1872~1894年境内近代工业175家,注册资本共计4890万元;

1895~1913年境内近代工业685家,注册资本共计22340万元;

1912~1919年,境内新增厂矿600多家,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总和。

辛亥革命前产业工人达50万~60万人;

1919年产业工人达200万,手工工场工人和店员已增至1200万;

1912~1919的7年间,工人罢工130次,仅1919年的前5个月就达19次。

回答:

分析辛亥革命之后社会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学生讨论,概括)辛亥革命后,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近代工业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社会的阶级结构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工人阶级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召开分赃会议──巴黎和会。

在巴黎和会上,代表团作为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的一员,提出了自己的正义要求如下:

⑴取消列强在华特殊性权的七项希望(放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警,撤销外国邮政电报机关,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

⑵取消日本和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

⑶归还在大战期间被日本夺取的原德国在山东占有的特权。

这个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分赃会议却拒绝了代表的正义要求。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使深受帝国主义欺压的人民长久积压的怒火一下子迸发出来,以学

生斗争为先导的五四爱国运动如火山爆发般开始了。

〖归纳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①五四运动前,处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北洋军阀对内专制独裁、长期混战,对外卖国,给人民带来灾难,激化了社会矛盾,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政治根

源;

②的民族工业利用战争间隙得到发展,促使产业工人队伍壮大,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经济根源;

③苏俄十月革命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思想根源;

④巴

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线。

【师】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一次毫不妥协地反对帝封建的革命运动”

(方法提示:

从运动的口号入手,围绕运动的过程,看斗争的最终结果。

【师】学生讨论,归纳五四运动的历史

意义

思维拓展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不再经历枪林弹雨,不再需要上街游行,相反我们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汲取知识的营养,我们可以沐浴在祖国温暖的怀抱里,虽说我们今天远离了1919年那个动荡的年代,可是五四精神坚决不能忘,什么是五四精神呢?

今天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更好的发挥五四精神?

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

以断送!

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学界全体宣言》

五四精神: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㈡共产党的成立

关于共产党,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陌生,我们知道它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诞生于1921年7月,至今已经有6000多万党员;

我们还知道,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我们还应该知道,共产党成立仅仅28年,就完成了从林则徐到孙中山80年来千千万万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想要完成而没有完成的事业──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自由。

但是,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共产党的成立”。

【师】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有哪些?

是怎样创建的?

(学生合作讨论)

【师】简要介绍共产党成立的概况:

时间、地点、中共“一大”的内容

【师】介绍中共“二大”的内容

【师】引导学生从当时的国情出发,分析中共“一大”、“二大”的内容可行性。

㈢国民革命

【师】引导学生从国、共两方面分析,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原因

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采取了怎样的合作方式?

【师】简要介绍国民党“一大”的概况:

时间、地点、内容、意义

【师】指导学生从三个阶段,归纳国民革命的概况:

兴起、高潮、失败

课堂习作

假如你是美联社一名驻华记者,请为报社写一篇关于北伐战争的新闻报道。

方法提示:

学生合作写作,老师及时点评。

【师】引导学生探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经验和教训

㈣“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师】引导学生分析1927年革命形势,介绍南昌起义、八七会议及秋收起义的概况

【师】引导学生探究国民革命失败后,人民走什么道路?

为什么这么走?

如何走?

走什么道路:

“革命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

为什么这么走:

简要介绍当时的国情,帮助学生理解。

怎么走:

中共领导,把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相结合。

【师】引导学生探究工农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师】

简介遵义会议的内容,学生讨论遵义会议在历史上的地位。

【师】长征胜利有哪些伟大的历史意义?

七律·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讨论“长征精神”的内涵:

伟大的长征,给党和人民留下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

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

(五)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师】引导学生理解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及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地位

【师】引导学生分析1945年的形势

【师】引导学生归纳人民解放战争的三个阶段的主要史实

【师】共产党由抗战时,不到半壁江山的地盘,并且主要在农村,却在解放战争爆发后的短短的三年时间,解放整个大陆,是为何呢?

引导学生归纳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取得胜利的原因。

【师】引导学生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方法指导:

这个问题的设计应尽量放在历史的长河和世界史中去理解

⑴倘若将1949年前后的作一比较,你觉得最大的变化是哪些方面?

屈辱——独立(自主);

专制——民主;

分裂(割据)——(基本)统一;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

新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对历史的改变: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是最落后的生产关系和最腐朽的上层建筑,是贫困落后的根源。

只有推翻三者的统治,的生产力才能获得解放,社会

才能进步和发展。

⑵走上社会主义的道路后,给整个世界会带来什么变化与影响?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世界历史的带来变化。

革命的胜利,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一方面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增强了世界和平力量。

小结

数千年来,的历史是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

近百年来,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又凭借坚船利炮,把一步步拖入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人民为了自由、民主、独立和统一整整奋斗了一个世纪,最终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的伟大胜利。

从此,劳动人民成了新的主人。

这是历史上的伟大转折点,标志着社会进入了新的时期。

今天让我们铭记这一段历史,继承先烈们传承下来的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21世纪的复兴而努力。

附表: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同阶段在革命对象、主力军、思想指导、领导核心、革命目标等几个方面的区别

阶段

革命对象

革命主力

指导思想

革命领导

五四运动和中共的诞生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无产阶级初步显示力量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领导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各革命阶级

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与三民主义

国共第一次合作

土地革命战争

国民党发动派

主要依靠农民革命

逐步形成的毛泽东思想

共产党独立领导

抗日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全民族的一切革命力量

国共第二次合作

解放战争

主要依靠人民群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