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848524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下册 总复习提纲 新人教版.docx

九年级化学下册总复习提纲新人教版

八.一金属材料知识要点

1、金属物理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根据生活经验和对课本表8-1中所列出的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金属的物理性质特征与非金属不同,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汞除外),有金属光泽,大多数金属是电和热的良导体,有延展性,密度较大,熔点较高。

但各种金属的颜色、硬度、密度、熔点、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物理性质差别也较大。

2、如何考虑物质的用途

根据生活经验和课本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我们熟悉的金属制品所选用的特定金属材料,我们就能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它们的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

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要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

3、合金

合金是由一种金属跟其他金属(或非金属)熔合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金属制成合金后,由于组成的改变,使得合金性能也随之发生改变。

合金的强度和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高,抗腐蚀性能等也更好,因此,合金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我们常见的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

 

八.二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要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我们可以将金属的化学性质归纳为下表:

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是因为铝的表面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化学性质稳定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2)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氢前的金属与盐酸或稀硫酸等酸的反应,以及类似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里前面的金属与后面的金属盐溶液的反应)等都属于置换反应。

铁跟酸(盐酸、稀硫酸)及某些化合物溶液(如CuSO4)发生置换反应时,其化合价由0→+2,而不是0→+3,即生成低价铁的化合物而不是高价铁的化合物。

归纳已学过的化学反应类型,有以下三类: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3)金属活动性顺序

经过大量的实验探究和去伪存真的分析,人们归纳和总结出了常见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采用“五元素一句”的方法记忆,即“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作为金属能否与不同物质的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一种判断依据。

八.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知识要点

(1)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除金、银等少数很不活泼的金属有单质形式存在外,其余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几种常见的金属矿物的名称和主要成分见下表。

(2)铁的冶炼

在实验室按照课本图8-22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

红色的氧化铁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粉末(铁粉),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CO2)。

多余的一氧化碳气体有毒,尾气必须处理(如烧掉)。

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见下表。

(3)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某些杂质进行有关计算

化学方程式表示各种反应物和生成物纯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

在实际生产时,所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含有杂质,在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料或产量时,对于含杂质的物质(不管是反应物还是生成物),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质量,才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4)铁制品生锈的条件及防锈方法

设计证明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容易锈蚀的实验,首先要根据生活经验对铁制品生锈的条件进行假设。

铁制品在干燥的空气中不容易生锈,而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说明铁制品生锈可能与空气(氧气)和水都有关。

再控制条件,设计以下三个对比实验进行证明:

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铁钉不易生锈;

②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铁钉与水接触也不易生锈;

③铁钉只有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既有水,又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容易生锈。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

铁生锈的条件是必须要有水和氧气。

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xH2O)很疏松,不能阻止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依据铁制品生锈的条件,防止铁生锈的基本思路是破坏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使铁制品隔绝空气和水。

具体措施有:

在铁的表面涂油、刷漆、镀耐腐蚀的铬及制造耐腐蚀的合金等。

(5)金属资源的保护

金属资源有限。

废旧金属随意丢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有:

防止金属的腐蚀、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合理开采矿物、寻找金属的代用品等。

九溶液部分知识要点复习

一、溶液

(1)溶液: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溶液的特征:

均一、稳定."均一"是指溶液各处性质一样,浓度相同;"稳定"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会分层,不会析出固体物质.

(2)溶质和溶剂

溶质:

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

溶剂:

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叫溶剂.

溶质和溶剂的区别:

①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②当两种液体互溶时,通常把量少的叫溶质,量多的叫溶剂.如果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多少,都把水看作溶剂.未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水溶液.

(3)溶液的应用:

①物质在溶液里进行化学反应速率比较快,可用于加快反应.

②动植物体内的生理活动在溶液中进行.

二、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条件:

"一定温度"、"一定量溶剂".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只有在这两个条件下才有意义.改变条件二者可以相互转化:

(其中改变温度的方法适用于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

(3)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是两组不同的概念.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于同一种溶质的溶液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三、溶解度

(1)溶解性:

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溶解性.

影响溶解性大小的因素:

内因:

溶质、溶剂的性质;外因:

温度、压强.

(2)固体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要抓住四个要素:

 "一定温度"--条件"100g溶剂"--标准

"饱和状态"--状态"溶解的质量(溶质)"--单位(g).

(3)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关系如图.



(4)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①表示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②表示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③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两物质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5)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情况:

①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例如:

硝酸钾和氯化铵.

②少数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例如:

氯化钠.

③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如:

熟石灰.



(6)气体溶解度

定义:

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101千帕,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

影响因素: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

四、过滤和结晶



(1)过滤

①适用范围:

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

②过滤装置(如图)



③过滤操作注意点:

"一贴":

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上.

"三靠":

盛过滤液体的烧杯嘴要靠在玻璃棒上;玻璃棒的一端要斜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管口下端要紧靠在盛滤液的烧杯的内壁上.



(2)结晶

晶体:

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结晶:

在溶液中,溶质形成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结晶方法及适用范围:

①蒸发溶剂--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

②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

(3)粗盐提纯的步骤:

①溶解 ②过滤 ③蒸发 ④转移

五、溶质的质量分数

定义:

溶质的质量分数就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

理解这个概念,必须清楚以下几点:



(1)溶质质量是指已溶解在溶剂里的质量,不一定等于加入的溶质的质量,未溶解的物质不能算溶质.



(2)两种溶液混合时,质量可以相加,体积不能相加.

(3)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多,溶液越浓;相反,则表示一定量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越小,溶液越稀.

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比较:

  

六、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实验步骤:



(1)计算: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a%

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



(2)称量:

固体一般用天平称量,液体一般用量筒量取.

(3)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七、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



(1)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互换算.





(2)溶液的质量与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的有关换算.

计算依据:



(3)溶解度与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计算依据:

饱和溶液中

a%=溶解度/(100g+溶解度)×100%

(4)有关溶液的稀释(或浓缩)的有关计算.

计算依据:

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例如有A克质量分数为a%的溶液稀释(浓缩)成B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的溶液,

则Ag×a%=Bg×b%.

(5)有关溶液混合的计算.

计算依据:

混合溶液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的质量之和,混合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混合前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之和.

例如:

Aga%的溶液与Bgb%的溶液混合,得到Cgc%的溶液,则:

Ag+Bg=Cg

Ag×a%+Bg×b%=Cg×c%

 

十.一常见的酸和碱知识要点

(1)酸碱指示剂:

遇到酸或碱的溶液,本身可显示不同颜色的物质,叫酸碱指示剂,简称指示剂,像常见的石蕊、酚酞这类物质。

石蕊指示剂是从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是化学上最早广泛用来鉴别溶液酸碱性的一种试剂。

它是在17世纪被英国化学家波义耳首先发现的。

还有许多植物色素也可以作酸碱指示剂。

(2)酸的通性(酸溶液的相似性)

①酸溶于水时都能解离(又称离解或电离)出H+(阳离子)和酸根离子(阴离子),即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酸溶液有一些相似性——通性。

②酸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一定的颜色

酸的溶液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就是只有可溶性的酸才能使指示剂变色,其实质是H+使指示剂变色。

③稀酸溶液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发生置换反应,如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但是浓硫酸和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的情况复杂,初中化学不讨论;单质铁跟稀酸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盐为亚铁盐,例如:

Fe+2HCl(稀)==FeCl2+H2↑

④酸溶液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氧化铜等)反应,生成水和盐。

如:

Fe2O3+6HCl==2FeCl3+3H2O

Fe2O3+3H2SO4==Fe2(SO4)3+3H2O

常用稀盐酸(或稀硫酸)除去铁器表面的铁锈,如将表面生锈的铁钉放在盐酸中,一段时间后,铁钉表面的锈没有了,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这是由于盐酸跟铁锈起反应,生成氯化铁溶液的缘故。

如果铁钉放在盐酸里久了,表面的铁锈被盐酸溶解后,盐酸又可与铁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因此可看到有气泡产生。

(3)常见的几种酶的特性及主要用途

①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净的盐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